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9

新闻
科大联合香港盘古生物制药公司研发肺病新药物
归功于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研究人员重要的转化科学工作和早期发现
将此成功合作模式继续用于研发细胞外tRNA合成酶创新药物的重大机遇
美国圣地亚哥和香港 – 2019年1月17日 – aTyr Pharma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IFE)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新型免疫途径基础上发现和开发创新药物。今天发布其香港子公司 – 盘古生物制药(盘古)和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合作研发了aTyr Pharma的主要临床候选药物ATYR1923,目前正在开展肺结节病患者的1b / 2a期临床试验。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aTyr Pharma公司管理层与科大发布双方研究人员开创性基础和转化研究结果,即发现tRNA合成酶的细胞外讯号功能。
科大研究人员在盘古支持下,发现了组氨酰tRNA合成酶(HARS)的剪接变体。这变体从全长tRNA合成酶中释放出较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免疫调节(iMod)结构域,并已被证明能调节免疫系统功能。ATYR1923是融合蛋白,由iMod结构域与人抗体的恒定区融合而成。到目前为止,科大研究团队已发现200多种已具专利的新型tRNA合成酶蛋白,并发表了六篇科研论文,在国际知名的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上详细表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aTyr Pharma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兼董事Sanjay Shukla博士说:「我们正致力推动我们的主要候选药物ATYR1923通过临床开发,以用于治疗肺结节病的患者。肺结节病是一种纤维化肺病,没有已知的治愈方法。而全球患者人数日增,令治疗益发迫切。我们非常感谢科大科研人员所作出的努力,使这个重大的里程碑成为可能。」
科大生命科学部讲座教授、嘉里理学教授兼盘古合作项目统筹张明杰教授说:「盘古与科大的合作持续产出重大研发成果,证明香港的科学转化和早期药物研发的卓越能力,能在开发改变生命的新疗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闻
新研究中心成立助脑退化患者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哈佛)、史丹福大学医学院的保罗·F·格伦衰老生物学中心(史丹福)及伦敦大学学院(UCL)今日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备忘录,就前沿转化神经科学研究展开合作。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科大校长史维教授、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先生,以及外交代表包括英国驻港总领事贺恩德先生等亲临见证签署仪式。
这份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四大知名院校迈向重要战略性合作的第一步,共同展开前沿创新的转化神经科学研究。四所院校决定成立「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中心),并联合申请Health@InnoHK创新平台项目。中心将为科大、哈佛、史丹福和UCL的科学家构建一个协同创新平台,整合各方优势,开展跨学科的、具重大社会影响的研究。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表示﹕「是次合作汇聚四所全球三大洲最顶尖的大学,在共同促进香港医学研究上立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希望四所院校能结合其科学家及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热诚,为神经退化性疾病的诊治带来重大进展。」
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对特区政府大力推动科研的决心表示感谢,他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为香港的创科发展营造有利环境。作为一所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科大很荣幸、亦有责任为顶尖的科研人员搭建平台,为本港健康卫生领域作出贡献。我期待中心在不久的将来能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
科大校长史维教授表示:「是次合作无疑将推动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及其诊疗方法的研究,这对于我们应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至关重要。」
中心将主要集中研究阿尔兹海默症﹕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化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这种不治之症正影响全球近4700万人口。现时全球面临人口老化危机,预期患者数量未来将急速增加,至2050年将达1.3亿。阿尔兹海默症不但对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而且对医护成本及生产力亦构成重大压力,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香港作为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预计至2050年有39%的人口将达65岁或以上,也必将面临阿尔兹海默症带来的冲击。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研究及培育人材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华为技术(华为)达成战略合作,促进高影响力研究,及进一步提升大学的学术水平。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讯息与通讯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供货商,华为在行内具领导地位,亦与环球多所院校达成合作,而今次则是首个聚焦在研究及人才培育范畴上的合作。透过是次协作,华为将于三年内合共资助九百万美元予科大,以协助科大聘任来自不同学科的顶尖学者,及为高影响力研究成立种子基金。
通过全球招聘的访问学者,除了会与科大教员在学术及研究上合作,巩固科大的研究优势,亦会协助培育大学的研究生。在小区方面,他们也会参与大学所举办的会议及活动,以提高社会对最新科研发现的关注,并通过其发明或研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部分由华为提供的资助金额亦将为对社会具重大影响、并以开创新知识为目标的研究项目,例如讯息与通讯科技等范畴提供种子基金。
华为董事兼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先生表示﹕「科大是一所专注基础研究的知名院校,而透过培育及吸引优秀的人才推展创新是我们的共同目标。科大是华为的长期合作伙伴,我相信是次合作将会为我们、社会,以至整个地区带来丰硕的成果。」
科大校长史维教授对华为长久的支持表示感谢,说﹕「我们与华为的合作可以追溯至2004年。在这段时间,我们的合作不但促成了不少无线系统的新专利及规格,也栽培了不少人才,当中很多今日已是行内的领袖。华为的资助将有助科大继续履行其使命。」
华为—香港科大联合实验室于2009年成立,研究领域包括先进无线通信系统、4G、5G+无线系统核心科技及机器学习算法。双方的专业人员定期于不同合作项目、座谈会以及会议上交流意见,其中一场于去年十一月举办的工作坊,更成功吸引逾150人参加。
2018

新闻
科大与基督教灵实协会展开研究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基督教灵实协会(灵实)于今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发展新科技以提高长者及护理人员的生活质素。
是次合作是通过结合科大的科研实力与灵实在长者护理及服务的丰富经验,研制并应用「乐龄科技」,以应对人口老化所带来的挑战。这次合作亦会协助解决本地乐龄科技界别发展所面对的主要困难,加强大学、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完善乐龄科技产品相关测试平台[1],促进香港创科发展。
在今次的合作中,科大将会特别为灵实服务的用户设计方案及产品,改善长者及护老者的生活质素;而灵实亦为科大提供新技术测试平台。双方现就七个项目进行商讨,包括针对中国人口阿尔兹海默症遗传风险因子的研究用于发展有效诊疗策略;基于3D实时脸部识别技术检测心理及生理疾病;陪伴长者并实时监测其情绪状况及压力水平的「虚拟治疗师」;园境空间对长者心理质素影响的量化研究;用于净水杀菌及防止疾病传播的小型脉冲电场杀菌装置;自动化装置用以优化灵实日常运作,包括送膳服务系统;以及用于后勤系统的自动导航轮椅及车辆。
新闻
Healthy Living i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Innovation Competition 2018, held at Shanghai from 6 to 15 July 2018, gathered students from Dual Degree Program i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T&M-DDP),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Arts Western Switzerland (HESSO) and ShanghaiTech University (SHTECH). Students teamed up with peers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 were challenged to create a new product/ service to solve a health problem in China.

新闻
培育心系世界的领袖
典型的香港学生在学术方面或许表现卓越,但对战地难民的困境可能了解不多。有见及此,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展开合作,让ICRC的外交和人道主义理想,结合科大的传统工程、商业和科学实力。今次合作为「科大侍学行」的最新项目,透过跟广大小区联系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及公民意识。
对亚洲学生来说,人道主义和救援政策研究是相对冷门的学科,因此科大迈出重要一步,与中立且独立的人道组织ICRC建立桥梁,为学生提供实践同理心的机会。此外,ICRC亦呼吁大众关注全球武装冲突中的受害者困境。
这个项目涵盖以探讨经济为主的研究、工作坊和专门培训,学生将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ICRC位于日内瓦的总部工作。他/她将协助处理外交事务,接待包括国家领事代表和国际集团领袖等组织捐款者与合作伙伴。
这项具前瞻性的计划由科大与ICRC政府事务及捐款者关系部合作,ICRC更成立一个新部门「行动经验与研究中心」,就人道工作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
科大亦与 ICRC展开一系列新活动,包括职业讲座、校长与社会领袖对谈,分享创业学习中有关道德和人道主义问题,以及全日工作坊,包括小组讨论、汇报及角色扮演。
这次合作大大提高科大师生对全球身份认同及人道精神的认识,透过结合科大与ICRC的专长,推动全球公民教育和协助学生全面发展,启发下一代世界公民,为培育未来领袖作出贡献。

新闻
科大商学院Donald P. Jacobs教室命名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科大商学院)将李兆基商学大楼内的一间教室命名为「Donald P. Jacobs 教室」,以表扬凯洛格已故荣誉退休院长Donald P. Jacobs对凯洛格-科大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的重大贡献。
由1975年至2001年担任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院长的Donald Jacobs教授,乃享负盛名的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创办人之一,并创立了凯洛格EMBA全球网络。在他的领导下,凯洛格与科大于1998年合作推出亚洲首个合办EMBA课程,随后课程迅速擢升为全球排名第一的EMBA课程。Donald P. Jacobs教室的命名标志着Jacobs院长的远见,以及科大与凯洛格的长期伙伴合作关系。
命名仪式于2018年7月8日举行,典礼嘉宾包括Jacobs院长的女儿Annie Jacobs Kolb女士、凯洛格商学院院长Sally Blount教授、科大署理校长史维教授及副校长(大学拓展)林文怡教授、科大商学院院长谭嘉因教授及副院长戴启思教授,以及捐款校友及各方友好。
为表彰Jacobs院长的重大贡献,戴启思教授发起一项筹款活动,并设立「Donald P. Jacobs凯洛格 -科大校友奖」,筹得款项将用作提升课程质素,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及各方人才报读。为鼓励捐款,普洛斯(GLP)行政总裁兼共同创办人梅志明先生(KH04 - 2002年毕业班)慷慨承诺配对最高一百万美元的捐款额。
身兼凯洛格-科大EMBA始创课程主任的戴启思教授表示:「作为是此筹款活动主席,本人要感谢梅先生、所有课程校友及好友的慷慨捐赠及支持。虽然Jacobs院长现已与世长辞,但他触动过的心灵和他的贡献,将长存我们心中。这课程的成功,全凭我们校友及友好的支持及信任,他们的捐赠有助将Jacobs院长的遗志继续发扬光大。」

新闻
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二十周年论坛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今天偕同一众杰出领袖出席由凯洛格-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举办的论坛。
论坛由林郑月娥女士主持开幕,其他主礼嘉宾包括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科大署理校长史维教授、科大商学院院长谭嘉因教授,以及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院长Sally Blount教授。
林郑月娥女士致开幕辞时表示:「十分荣幸能参与这优秀课程的二十周年庆祝活动。课程八度荣获《金融时报》全球排名第一,实有赖历任科大校董会主席、校长、院长及教授的贡献。
论坛为庆祝结合东西特色的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成立二十周年而举办。大会主题为「,当中包括专题环节,讲者为现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及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博士。林毅夫教授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而罗康瑞博士为现任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及科大商学院顾问委员会成员。
专题讨论环节以探讨「特朗普经济学与美国贸易失衡」(Trump Economics and the US-Trade Imbalance)为题,该环节由科大商学院兼任教授及院长资深顾问陈家强教授主持。陈教授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
逾三百多位出席论坛的嘉宾包括商界领袖、学者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凯洛格-科大EMBA校友,当中三分一与会人士来自香港以外地区。参与论坛的讲者包括科大及凯洛格管理学院的学者,以及一众获颁「杰出校友奖」的旧生。
「杰出校友奖」表扬对其专业及课程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优秀旧生,获颁该荣誉的校友包括普洛斯(GLP)行政总裁兼共同创办人梅志明先生 (KH04 - 2002年毕业班)、GUESS? Inc行政总裁及总监Victor Herrero先生 (KH05 - 2003年毕业班)、Arçelik行政总裁Hakan Bulgurlu先生 (KH07 - 2005年毕业班)、耐克全球副总裁兼耐克大中华区总经理董炜女士 (KH10 - 2008年毕业班),以及Guardtime行政总裁 Mike Gault 先生(KH12 – 2010年毕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