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闻
科大欢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港澳总领事首访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欢迎哈萨克斯坦斯坦共和国驻香港和澳门总领事Almas SEITAKYNOV先生首次莅临校园。是次访问印证了科大重视拓展国际网络及推动文化交流。
Almas 总领事与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处长刘梦琳教授、公共政策学部署理主任白立邦教授和全球及大中华事务主任李琬雯进行富有成果的会谈。双方就学生交流、人才培育及促进学术合作等议题交换了看法。
会后,Almas总领事在科大图书馆与科大教职员和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总领事分享了他的个人职业生涯经历,中亚地区的最新发展概况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等。
Almas总领事表示对科大世界一流的校园设施和各项尖端前沿研究项目印象深刻,他特别赞扬大学汇聚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教职员,及其努力推动科研创新的工作。
新闻
科大与慧科联手推出本港首个前瞻性旅游指数 人工智能分析访港意欲 支持旅游业复苏
2023年8月3日 – 随着香港及内地恢复通关,本港旅游业迎来复苏。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与慧科讯业有限公司(慧科)联手推出香港首个利用人工智能展望旅游业短期走势的前瞻性旅游指数–慧科–香港科技大学旅游指数(慧科科大旅游指数),协助行业持份者制订前瞻性政策及商业部署,支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慧科科大旅游指数为科大商学院旗下商业及社会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以及慧科旗下Wisers AI的合作项目。 指数应用分析内地旅客访港意欲的预测模型,相关模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及机器学习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可以分析内地社交媒体平台、网上旅行社及旅游论坛的逾1,000万条数据1,以助预示主要旅游行业数据的变化,支持旅游业界及相关机构拟订前瞻性策略发展规划。 目前主要旅游业统计数据的整理需时约两个月,例如一月份数据一般于三月出台,行业势态相关数据有所滞后,为旅游业规划业务带来一定挑战。 作为短期行业市况的指标,旅游指数针对整体旅游业前景、到港内地旅客人数、酒店入住率及酒店房价等主要旅游业数据,提供当月以及未来两个月的预测值2 ,以助业界掌握旅游业短期走势。 慧科科大旅游指数的数据会于每月 10 日更新,过程中亦会参考历史数据以及 20 多项影响旅游业市道的因素,包括分析社交/网上媒体帖文后得出的旅游意愿及取态概况。
香港科大故事
守护鲸豚 拯救海洋生命
西贡水域发现鲸鱼踪迹后,大批群众出海观鲸。(相片来源:德哥/小红书)
过去几星期,一位稀客到访香港水域 —— 一头相信是「布氏鲸」的鲸鱼在西贡出现,有片段更捕捉到它张开巨口,用鲸须过滤食物的画面,大批巿民因此争相出海观鲸,更引来海洋保育专家的关注,其中一位经常成为焦点的就是2010年科大生物学系毕业生郑家泰(Taison)。
「我们恳请大家不要骚扰鲸鱼。」 Taison在面对传媒访问时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个重要信息。 这位海洋生物学家兼香港海豚保育学会 (HKDCS) 会长,认为鲸鱼的出没大大提高了公众对巨型水底生物受海洋污染威胁的认知。 「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人发文呼吁大家切勿靠近鲸鱼,令人欣慰。」 作为一位从事保育海豚工作多年的专家,Taison认为舆论态度出现如此大的转变,反映出普罗大众逐渐意识到人类破坏海洋生物的严重性。
由生物系学生到海洋保卫者
新闻
科大试行两智能减废节水措施 推动八大可持续校园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成功试行两项由「赛马会绿续.源园」计划(计划)设计的减碳措施——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统及智能节水花洒头,这两项措施将于2023年秋季在香港可持续校园联盟(联盟)旗下八所资助大学全面推行。
过度消耗即弃用品及水资源,不但对环境造成严重负担,更会增加碳排放,加剧全球气候暖化。为推动校园可持续发展,科大率先于2月在校园试用智能节水花洒头,并于6月中推行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统,在短时间内已分别节省约100万公升水,相当于7千7百名香港人一天的平均耗水量,以及节省逾300个即弃餐盒。
科大可持续发展及零碳办公室处长暨计划督导委员会主席博浩德先生表示:「两项措施的重点在于以有趣及便利的方式帮助用家改变他们的习惯,实行至今甚受用家欢迎。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及金融科技的最新发展,有助我们开发一个真正的21世纪方案,体现我们院校成员的创新精神。」两项措施预计可于2023年秋季在八所成员院校完成安装,并会透过举办工作坊、各类挑战赛及奖励计划等方式进行全面推广,培养学生自携餐盒及建立良好用水习惯,促进校园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统由自动售货机及逆向自动售货机组成,分别用作借出及归还餐盒,是首个于亚太地区高等院校推行的同类型系统。每部机可提供120个可重用餐盒,能24小时运作。机器内置镜头及人工智能物件辨识程式,用家只需以八达通缴付港币20元按金即可借用餐盒,按金会于归还餐盒时全数退还。而用家归还前无需清洗餐盒,使用过的餐盒均会由专业洗碗公司清洗,确保经消毒后再放回机器。校园内多所餐厅亦提供折扣优惠,鼓励自携餐盒风气。
新闻
科大举办2023东亚研究大学联盟暑期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在7 月16至23日举办了2023年东亚研究大学联盟暑期学院 “Summer Institute for Extended Flipped Education 2023”,吸引来自联盟大学的27名优秀本科和硕士学生参与。
在为期一周的密集课程中,学生们有机会体验世界级课堂学习和实地考察。参加者参与了一系列互动课程和户外活动,包括参观香港具代表性的地标,如大馆、中环街市和西九文化区等。此外,学员体验了鸭灵号维港游,并在科大进行迎新活动。
透过此暑期学院,学员更深入了解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演变。同时,参加者也见证了香港传统与现代的无缝融合,以及在保护历史建筑及文物保育方面作出的努力。
新闻
取代还是互补? 科大研究揭示人类与人工智能互动的复杂性
人工智能(AI)近来备受瞩目,在AI迅速发展下,如何使其促进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仍是一个许多科学家关注的复杂问题。 最近,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研究团队对AI应用于教育方面,进行了一项展望性研究,探究了AI可以如何让评分更合理,同时观察了在拥有AI同伴的情况下,人类参与者的行为。 团队发现,部分老师们乐于有AI的参与,但直到要决定人类或AI可担当主导地位时,则发生争论,相关情况非常类似人类互动过程中,一个新成员进入其他人的专业领域时的情形。
这项研究由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博士生郑成博和四名团队成员,在副教授麻晓娟的指导下进行。 他们开发了一个名为AESER(Automated Essay ScorER,自动作文评分器)的AI作文评审成员,并将20名英语教师分成十个小组,以研究AESER在小组讨论环境中的影响。 AI与人类教师交换意见、协商、问答,甚至参与最终决策投票。 基于受控式「绿野仙踪(Wizard of OZ Testing)」实验研究方法,AESER的行为受深度学习模型和一名人类研究员的共同左右,在线上会议中与其他参与者交换观点并讨论。
实验结果符合研究团队关于AESER能促进评分客观性,并提供独特观点的预期。 但他们也同时发现了潜在问题。 首先,AI可能引起从众行为。 AI的参与会促使形成「多数派」,扼杀一些讨论。 其次,AESER的发言被认为是相对僵硬,甚至固执。 当参与者发现他们永远无法「赢得」争论时,他们会感到沮丧。 此外,许多参与研究的教师认为,AI更适合成为助手,而不应该让AI的观点和人的观点拥有相同的权重。
麻晓娟副教授指出:「目前在某种程度上,AI在它的人类合作者眼里是『固执』的,这有好有坏。 一方面,AI是固执的,所以它敢于坦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另一方面,当人类无法有效地说服AI改变观点时,会感到挫败。 而不同的人均对AI持不同的态度,有些人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智能个体,而有些人则认为AI是来自大数据集体智能的声音。 因此,权力和偏见等问题值得再仔细讨论。」
研究团队下一步计划扩大实验范围,收集更多数据,为AI如何影响团队决策提供更精确的洞察。 团队还希望引入大语言模型(LLMs),例如将ChatGPT加入到研究当中,冀为群体行为领域带来新发现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