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0
新闻
科大获费志恩先生捐款港币二千万元 推动大学科创研究和教育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费志恩先生个人捐赠二千万港元,襄助大学推动科创研究和教育的发展。
有关捐赠将用作成立「费志恩教育及科研基金」,以支持大学科研项目及相关设施。为鼓励学生追求卓越,其中200万元港币的捐款将以费先生成立的「晴朗的心基金会」名义,设立「晴朗的心基金会奖学金」,以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的同学。为答谢费先生的慷慨支持,科大将校内一个被学生昵称为「梦想实验室」的地方,命名为「费志恩梦想启航基地」。它是学术楼一个具标志性的设施,来自不同学院和学科的学生和队伍,经常聚集此地工作和交流,将创科意念转化成实质计划,并制作用于不同比赛上的原模型等。
科大于今天(12月16日)举办命名典礼,主礼嘉宾费志恩先生及科大校长史维教授于仪式上致辞和为纪念牌匾揭幕。晴朗的心基金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静娴女士、科大首席副校长倪明选教授、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以及双方其他高层人员亦有出席仪式。
费志恩先生(左)和科大校长史维教授主持命名典礼
费先生赞誉科大多年来鼓励创新,为社会培养了一众创科型人才。他表示:「香港在创新科技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香港年青人亦很有潜质成为动力之一。希望通过与科大携手合作,有机会创造一个平台提供给年青人更加多自由研发创新的空间,支持年青人投入梦想实践,研发创造出更多科研产品,带动未来香港创新科技业的发展。」
2019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获正爱慈善基金会捐赠港币四千万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正爱慈善基金会(基金会)捐赠港币四千万,让同学得以运用创新思维与技术,解决世界问题,并在资源匮乏的地区发挥正面影响力。
正爱慈善基金会是一个致力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慈善组织,其项目主要支持教育发展及帮助特别是香港与东南亚地区的弱势社群。基金会的慷慨捐款将用作成立「正爱基金会创意社会服务基金」(基金) 。为感谢基金会对科大的鼎力支持,大学将学术大楼的一翼命名为「正爱慈善基金翼」。
基金会创办人陈文耀先生及其家族成员于命名典礼上担任主礼嘉宾,为纪念牌匾揭幕。基金会总监陈子君女士在典礼上表示﹕「科大的学者年轻而具潜力,是协助我们共同实现理想的最佳伙伴。我们希望这个基金可以让科大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专业知识,以破格思维为环球逼切的议题,提出具影响力而又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他主礼嘉宾包括科大校长史维教授及首席副校长倪明选教授。
史维教授表示科大与基金会有着共同的目标,便是希望透过科大在创新、设计思维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去实现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期望。他说﹕「我们经常鼓励学生,以他们的意念和知识去实践服务市民这个目标,因此这既是一项社会服务,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由衷感谢基金会,它的慷慨支持是对我们师生的能力和热诚的一种肯定。」
正爱慈善基金会于2010年成立,创办人陈文耀先生是已故陈泽富先生的长子。陈泽富先生是酒店业先驱,一手建立跨越亚洲、欧洲和美国的酒店王国,当中包括位于香港的柏宁酒店。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不遗余力服务东南亚地区与香港的弱势社群,除了在柬埔寨兴建学校、资助当地学生修读职业训练与大学课程外,亦有赞助香港一所为长者提供服务的中医流动诊所。

新闻
李嘉诚基金会捐资5亿港元予香港科技大学 创香港首个「合成生物学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宣佈,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资5亿港元,创立香港首个聚焦「合成生物科技」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将命名为「李嘉诚合成生物学研究院」(研究院)。新学术及科研大楼提供最前沿的设备,云集世界级学者,致力推动香港成为全球合成生物科技先驱。合成生物学是未来经济发展核心,利用基因学和相关领域的大规模数据,探索生物学和非生物学科之间相互交流的新途径,结合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化学和工程学计算和设计、编写或修改微生物基因组建,令其能够像机器般自如操作,以应对和解决生命科学中的複杂问题和挑战。
为什麽我们需要合成生物学?
到2025年,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将从目前的77亿增加至81亿。大约在205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97亿。从增长的角度来看,这相当于把印度和中国的整个人口加入地球。在人口急增和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考虑到可能由此产生的环境后果,人类需要採用新的方法存活和可持续材料。合成生物学这跨科学领域是未来经济的核心动力,合成生物科技将在很多日常生活领域出现,如医学、塑料、材料、粮食、日用品等等;香港科技教育及科研必须加入这方面的竞争前列。
李嘉诚合成生物学研究院如何运作?
李嘉诚合成生物学研究院是一个强调原创及基础应用并重的特色平台。在这个目标下,研究院首先发展科研设施和科技力量,以整合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与分析方法,通过专业的自动化运作机制,发展从生物分子到细胞以至实际产品的开拓创新,推动公共健康、环境永续以促进社会进步和共享。研究院的愿景聚焦为香港打造成为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重镇,同时也将通过提供相关政策、教育和创业的方式,转化研究成果,创造新型产业机遇,培育新一代科研创新型人才,为香港公民提供更丰富的创业和参与机会。
为何在香港科技大学?
新闻
科大再获田家炳基金会捐款五百万元 支持科研发展和学术交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继去年获田家炳基金会(基金会)捐助300万港元发展资优教育,今日再获基金会捐赠500万港元,注资由科大赛马会高等研究院(高研院)设立的「田家炳教育基金」(基金),以推动大学科研发展及促进内地与香港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
「田家炳教育基金」自2008年成立以来,资助了6名内地年轻和有潜质的「青年研究员」来港,协助高研院的驻院教授从事教研工作。经过是次注资,「田家炳教育基金」本金将增至1,100万港元。
此外,受惠于基金会是次捐款,大学亦将拨款赞助由科大学生于去年发起、为有需要的学生而设的「追梦奖学金」,设立「田家炳追梦奬学金」,资助有经济及其他学习需要的学生突破困境、开拓视野、追求梦想。
捐赠仪式于今天在科大举行,出席嘉宾包括田家炳基金会董事局主席田庆先先生、董事田荣先先生、科大校长史维教授、首席副校长倪明选教授、副校长(行政)贺致信先生、副校长(研究及发展)叶玉如教授、副校长(大学拓展)林文怡教授、高研院院长高汉安教授、跨学科课程事务处处长兼署理学务长周敬流教授。
田家炳基金会董事局主席田庆先先生表示:「香港科技大学是国际知名学府,近年来取得的教科研成果丰硕。基金会自2002年起开始支持科大在大中华地区的学者交流,培养优秀青年学者以及中文创作等各项工作,成果令人鼓舞,也让基金会更有信心为教育基金注资。适逢政府推出配对金计划扩大我们的捐款效益,让更多的科大师生受惠。」
科大校长史维教授衷心感谢基金会的慷慨捐赠。他在致辞中表示:「田家炳博士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他穷一生精力与所得成立基金会,身体力行推动教育与德育的发展,令人敬佩。基金会的再次慷慨捐赠,是对科大教研成果的肯定。我深信,这笔捐款能吸引更多年轻的优秀学者汇聚科大、及帮助有需要的学生的全人发展,让大家携手开拓学术和知识的新领域。」
新闻
科大获越秀集团捐赠港币一亿元支持大学发展 另获其赞助百万元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举行 「越秀集团捐赠典礼」暨「香港科大–越秀集团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赞助仪式」,以铭谢越秀集团(越秀)慷慨捐赠港币一亿元用于支持大学科研创新、培育顶尖人才。集团另亦赞助科大一千万元人民币,用于培育穗港两地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
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杨健先生、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杨义瑞先生、广州市委常委及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先生、越秀董事长张招兴先生、越秀总经理朱春秀先生、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及科大校长史维教授。
越秀是广州市知名龙头国有企业,是次捐助对深化穗港两地产学合作具重大意义。科大与广州合作由来已久,包括早于2007年就在广州南沙设立大学于内地的重要科技成果转移平台—霍英东研究院;去年底更与广州市政府签署协议,合作于南沙筹建新校园,为香港、广州以至整个大湾区的创新科技增添动力。
今次越秀捐赠的一亿元款项,将用于推动包括科大的教研发展、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创新型研究生项目,以及聘用顶尖学者等。至于越秀所赞助的科大百万元创业大赛总决赛,今年步入第九届并已易名为「香港科大–越秀集团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比赛将以创业为基点,培育并为优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带动创新产业升级。
越秀董事长张招兴先生在捐助仪式上致辞时表示,对香港科技大学的捐赠,将有助于推动大湾区核心城市交流,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将推动官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多方共赢。他强调,越秀集团正处于向经营驱动、资源驱动和创新驱动联动的新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阶段,通过与科大的合作,集团的企业资本将会与高校的科研成果有效对接,进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升级。
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对越秀的慷慨捐助表示感谢。他表示:「越秀集团作为广州市最大的国有企业,成立于香港、长期服务两地,一向热心两地社会公益事业。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创科中心,产学合作是重要一环。是次捐助,彰显越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长远承诺和持续发展,亦有助进一步支持科大发展、人才培育和知识转移。」

新闻
科大获邵氏基金会捐赠港币一亿五仟万元 逸夫演艺中心举行动土仪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為其多功能大禮堂舉行動土儀式。大禮堂將成為科大的新地標,不僅為舉辦大型活動提供場地,更令大學的教學和文化活動得以增添寶貴的空間,為同學、教職員及校友帶來更豐富的校園生活與學習體驗。
多功能大禮堂得以落實,全賴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一筆港幣一億五仟萬元的慷慨捐款。科大建校以來,一直欠缺舉辦大型音樂與藝術表演及畢業典禮的活動場地,一直為大學成員帶來不便。
樓高三層、可容納達1,300名觀眾的多功能大禮堂位於科大清水灣校園的南門入口附近,可作展覽、活動及儀式之用,亦可作為音樂廳與表演劇場。禮堂也提供地方進行研討會、排練,以及小型表演,更設有學習室、咖啡廳以及室內室外的聚會空間等。
為感謝基金會對科大的鼎力支持,科大將新禮堂命名為「逸夫演藝中心」,以紀念已故的邵逸夫博士,並將大禮堂外的公共空間命名為「邵方逸華廣場」,紀念已故的邵逸夫博士夫人。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於動土儀式上表示:「已故邵逸夫博士為善不甘後人,以其仁風善舉及在演藝界的非凡成就,聞名於世。單在香港及內地的大學和院校,獲邵博士贊助的項目便有6,000多個,將來亦會繼續增多。科大這棟優美的多功能禮堂,定必進一步提升科大的文化及藝術教育。」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則謂:「基金會與科大的合作可追溯至2004年,科大為邵逸夫獎的得主舉辦講座為起始。邵逸夫獎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乃邵博士另一項重大的貢獻。大學今日與基金會的合作關係更深更廣,我們深感榮幸和感激。作為一所以科技為本的大學,藝術與文化教育獲得全校廣泛的愛好和支持。這座美輪美奐的演藝中心落成後,將有助大學及其周邊的社群加強推進人文教育的發展。」
逸夫演藝中心是一座先進的橢圓形建築,擁有高中庭空間,採用懸臂結構及以世界一流的傳音效果設計。中心由三個重疊的橢圓形環組成,圍繞著建築物的雕塑核心,型成無縫融合,更可為大樓遮蔭擋雨。作為超大型的遮蔭篷,環形結構可以大大減省能源消耗,有助中心獲取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綠建環評鉑金級認證。
逸夫演藝中心預計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