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闻
奖项及排名, 奖项
香港科技大学颁发2016年长期服务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举行年度教职员长期服务奖颁奖典礼,表扬服务大学达20年的资深教职员的贡献。 科大透过设立长期服务奖,向长期竭诚服务的教职员表达谢意,他们的重大贡献令科大过去25年迅速发展。今年共有89名为大学服务20年的同事获颁奖项。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与副校长、院长、系主任及部门主管一同出席颁奖典礼,大学更特别邀请得奖者家人及亲友前来一起参与,分享喜悦,欢聚一堂。 陈繁昌教授于典礼上致辞时表示:「科大的成就有赖长期服务的教职员所作的贡献。我非常感激他们努力不懈追求卓越。对于他们为大学尽心尽力的付出,令科大拥有今日的成就,我向他们表达由衷的谢意。」 科大设立长期服务奖,以表扬大学教职员的努力,及进一步加强他们对大学的归属感。 传媒查询: 鲁桂欣 电话﹕2358 6317 电邮﹕sherryno@ust.hk   谈家诚 电话﹕2358 8556 电邮﹕johnnytam@ust.hk  
新闻
校园生活
香港科技大学举行郑裕彤楼开幕典礼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举行郑裕彤楼开幕典礼,标志着科大校园及教研发展迈向新里程。 科大获郑裕彤慈善基金的慷慨捐助,协助大学兴建全新的教学及研究大楼,当中备有先进教研设施。为答谢基金对科大的慷慨支持,大学将新大楼命名为「郑裕彤楼」。新大楼设施参照世界顶尖学府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及加州理工学院设计,备有最高国际水平的设施,将有助科大缔造富启发性的教研环境,提升教研实力。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及郑裕彤慈善基金董事郑家纯博士于典礼上致辞时表示﹕「由家父创办的郑裕彤慈善基金,在过去30多年来是重点支持本地、内地及海外的教育及慈善项目。香港科技大学在创新科研教育方面成就卓越,今日目睹这幢新建教研大楼拥有国际水平的设备,不单止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教与学环境,还构建了本港与内地、海外的科研平台,倡导创新和创意,开拓科研新领域。我寄语同学应好好珍惜这个学习机会,把握机遇,一展所长,日后有能力就回馈社会。」 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感谢郑博士对科大的热心支持及捐赠,认为这说明郑博士认同科大以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理念。廖先生续称,郑裕彤楼的落成可提升科大的教研实力,协助大学实践科研卓越的使命,而郑博士对教育界的支持,将为香港整体社会带来莫大贡献。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亦感谢郑博士的慷慨捐赠。陈校长表示,大楼于科大25周年开幕,别具意义。科大将利用大楼一流的设备,充分发挥大学创新求变的精神,追求科研卓越,培育创新人才,以推动香港和内地的社会及经济发展。 出席开幕典礼的嘉宾包括周大福慈善基金主席及郑裕彤慈善基金董事郑家成先生、科大校董会副主席查逸超教授、首席副校长史维教授、副校长(大学拓展)翁以登博士、副校长(研发及研究生教育)李行伟教授以及副校长(行政)贺致信先生等。 郑裕彤楼楼高八层,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内设一流教研设施,包括先进显示与光电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研究所以及由科大与微信联合成立的「微信-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等。新大楼属开放式设计,高度灵活,以促进跨学科研究,并设有大型多用途演讲厅,可用作教学或艺术表演,另设有工作空间供科研人员使用,实验室支援区则提供共用的特殊器材和服务。
新闻
科学, 国际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在「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 探索量子计算学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1月28日举办「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由唯一的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主持。 姚教授以「量子计算学:酝酿中的伟大科学」为题发表演说,解开原子的奥秘及原子如何能够释放出量子计算学的巨大潜力。姚教授亦于演讲中深入探讨量子计算学的优点及量子计算学将如何改善资讯处理。 姚教授说:「受量子力学所限,计算机在『摩尔定律』下已接近物理极限,量子计算乘时而起,量子计算机为我们提供大胆的方向,既然其发展势不可挡,倒不如尽量善用量子物理的优点。」 姚教授于1967年获台湾大学科学学士学位,主修物理,于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及于1975年在伊利诺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姚教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史丹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普林斯顿大学著名高等学府从事教学与研究。于2004年,姚教授加入北京清华大学,成为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姚教授的研究包括计算理论及其于密码学、演算法经济学及量子计算学上的应用。他于2000年取得著名的图灵奖(Turing Award),亦屡获殊荣,包括美国工业与应用數学学会乔治‧波里亚奖(George Pólya Prize)、以演算法设计大师命名的克努特奖(Donald E. Knuth Prize)及六个荣誉博士名衔。姚教授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及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及港科院院士。 多位杰出人士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政策领袖、企业领袖与实业家等,应邀莅临为「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演讲。讲座系列的首位主讲嘉宾为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前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教授。其他讲者包括施耐德电气主席兼行政总裁赵国华先生、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及董事会主席王石先生、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史特曼教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Hightower材料科学及工程讲座教授及董事讲席教授王中林教授、印度储备银行行长Raghuram G Rajan博士、Brainchild Design Group及Brainchild Design Consultants创办人兼设计总监赖平先生,以及微软应用和服务工程部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科大将邀请更多杰出人士进行演讲。 传媒查询:
新闻
社区, 联系
*WARM* Welcome Back to IPO
IPO welcomed students back to campus in the Spring term of 2015/2016 with Hot Chocolate and Marshmallow.
新闻
研究, 艺术与创意
微软应用和服务工程部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 于「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演讲 剖析新兴数码社会的结构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1月25日举办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由微软应用和服务工程部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担任主讲嘉宾。科大师生踊跃参与讲座,反应热烈。 陆博士以「新兴数码社会的结构」为题发表演说,剖析流动装置及云端技术的新世代。他说:「我很高兴来到科大演讲。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让全球的杰出领袖分享改变世界的真知灼见,同时展示科大走在数码社会的前沿,甚具影响。微软矢志创造数码新世代和新生活体验,为世界带来改变,让人类成就更多,期望与各位携手合作,共创美好将来。」 陆博士指出数码社会的兴起改变世界,他表示:「社会急速数码化,无处不在移动及穿戴式智能装置已不只是工具,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及一种生活方式。配合云端数码技术日渐融入各行各业,数码化正逐步改写业界的基本规律,甚至改变社会整体的生态。」 陆博士领导微软的业务发展,涵盖生产效率、通讯、教育、搜寻器及资讯服务等。他带领应用和服务工程部制订目标、策略及业务方向,并管理微软所有业务,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 365、SharePoint、OneDrive、Exchange、Yammer、Skype、Bing及广告业务平台的研发团队。陆博士曾担任微软线上服务部总裁,领导集团的搜寻服务及网上广告业务。 陆博士加盟微软前,在雅虎任职管理层十年,管理雅虎搜寻服务和收益平台,以及雅虎搜寻、电子贸易、业务及产品资料库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加入雅虎前,他担任IBM艾曼登研发中心及卡内基美隆大学的研究员,亦曾于中国复旦大学任教。他于复旦大学取得计算机工程学士及硕士学位,并于卡内基美隆大学取得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他拥有20项美国专利。

2015

新闻
大学事务, 社区
李达三博士捐赠港币三亿元予三大院校 设立奖学金嘉惠学子
香港大学(港大)、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及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李达三博士捐款共港币三亿元,设立奖学金计划培育优秀学生。 三校将各自获赠港币一亿元成立教育基金,颁发奖学金予品学兼优,并有经济援助需要的宁波公学或宁波第二中学毕业生。 李博士是本地的商界领袖及著名慈善家,一向热心支持香港及内地的教育事业,他深信教育是民富国强的根本。李博士是香港宁波同乡会创会会长,该会创办了宁波公学和宁波第二中学。 「李达三叶耀珍伉俪李本俊奖学金」捐款协议书签署仪式于12月15日举行,李达三博士及其亲友,以及大学代表出席,包括李博士的儿子李立峯先生、孙儿李本俊先生、香港宁波同乡会会长及理事、港大校长马斐森教授、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以及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 李博士表示:「我很高兴与香港三所顶尖大学合作,我期望奖学金计划能鼓励学生奋力学习,争取入学。我相信三校将会继续作育英才,培育更多明日领袖。」 港大校长马斐森教授衷心感谢李博士这次慷慨的奖学金捐款。他说:「我们对李博士支持教育的远大目标,不胜感激。这一份心意,推动着港大继续努力。我们会致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栋梁,让他们尽展所能,贡献社会。」 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对于李博士一直以来对中大的支持,深表衷心的谢意。他表示:「很高兴中大继本年中获李博士捐款成立中医药研究发展中心后,今次再次得到李博士的慷慨捐赠。中大将继续作育菁莪,培育更多社会栋梁。我希望同学能以李博士为榜样,努力不懈,日后积极回馈社会。」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衷心感谢李博士的慷慨捐赠,他说:「李博士热心支持香港的高等教育。能够成为是次捐赠的受惠大学之一,我们深感荣幸。科大将继续培育学生,让他们充实知识及扩阔眼界,并鼓励他们推己及人,成为有承担的公民。」 奖学金计划将于2016至2017学年展开,三所院校每年合共颁发最多51个奖学金,每名获奖学生每年可获港币五万元,即每名四年制本科生奖学金总额为港币二十万元。 传媒查询:
新闻
商业, 国际
Brainchild Design Group及Brainchild Design Consultants 创办人兼设计总监赖平先生在「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 分享成为顶尖汽车设计师之路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12月7日举办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由Brainchild Design Group及Brainchild Design Consultants创办人兼设计总监赖平先生担任主讲嘉宾。赖先生曾任保时捷汽车公司首席设计师,负责911、Cayman 及Boxster等多种汽车型号的外观设计。科大师生踊跃参与,反应热烈。 赖先生以「旅程与终点:设计之路」为题发表演说,分享他成为汽车设计师的故事。他说:「1972年,我买了一张单程机票毅然前往罗马,那时候我对未来还没有清晰的计划。但是我义无反顾地为事业目标而奋斗,坚守信念,迈向成功。」 赖先生的设计誉满全球,他认为梦想能够推动他努力向前。他表示:「我年轻时有很多梦想,现在仍然想得很多。梦想是无界限的,不要惧怕前路会如何,原地踏步才是最可怕。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规则,你们应该不断思索——为何不可?」 赖先生是少数能在欧洲汽车设计行业稳占一席的华人。他在香港土生土长,并在1972年离开香港,到意大利入读ISIA (Istituto Superiore per le Industrie Artistiche),并在1978年取得工业设计学士学位。其后,他获得德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奖学金,在皇家艺术学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修读交通工具设计。1980年,他在福特汽车公司开展汽车设计事业,设计了Fiesta、Escort、Seirra 及Scorpio等型号的汽车。他于1984年加入宝马汽车公司,负责宝马3系列的外观设计,并参与宝马1、7及8系列的设计。1989年,他加盟保时捷汽车公司,成为911 (996系列)、Cayman及Boxster等型号的首席设计师。2005年,他成为保时捷的首席设计师,领导全球顾客及特别项目的相关设计。 赖先生于2012年创立Brainchild Design Group设计顾问公司,其客户和项目包括协助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商的汽车系列建立品牌,并为一家私营电池制造商设计轻型电动车。与此同时,他亦与意大利Zorzi 基金会合作,于2015年威尼斯视艺双年展展出他过去四十年的汽车设计草图。2015年12月,他获香港设计中心颁授「 DFA亚洲设计终身成就奖」。
新闻
奖项及排名, 社区
香港科技大学举行第二十三届学位颁授典礼 颁授荣誉博士予五位杰出学者及社会领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今天(11月20日)在大学校园举行第二十三届学位颁授典礼,并向五位杰出学者及社会领袖颁授荣誉博士。颁授典礼由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议员主持。 科大向五位杰出学者和社会领袖颁授荣誉博士,以表彰他们的重大成就及对社会的贡献。他们分别是(按英文姓氏顺序排列): 捷成集团主席捷成汉先生BBS-工商管理学荣誉博士 伦敦帝国学院理论固态物理学讲座教授约翰‧彭德里爵士FRS-理学荣誉博士 印度储备银行行长Raghuram G Rajan博士-工商管理学荣誉博士 嘉柏环球集团创办人兼主席詹康信先生GBS-工商管理学荣誉博士 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徐立之教授GBS, JP-理学荣誉博士 典礼上,校长陈繁昌教授恭贺及勉励毕业生实践科大的核心价值,让他们在工作上表现卓越,担当出色的领袖,并会推己及人,成为有承担的世界公民。五个核心价值包括「追求卓越、坚守诚信、维护学术自由」、「放眼全球发展,贡献地方社会」、「凡事皆可为」的精神、「和谐共融、汇聚多元、彼此尊重」及「同一科大」的精神。 印度储备银行行长Raghuram G Rajan博士主讲「毕业礼致辞」。对于有言论指出不平等问题于世界各国日益深化,Rajan博士强调需要重燃公众对市场的信心,而非轻易接受只为迎合大众而提出的政策与意见。他说:「我们必须让大众更能接触市场,并要提倡平等就业机会,不分性别、种族及背景。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提升对自由市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