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闻
别再「以貌取果」
当你到水果店购买梨子时,你会否因为它们的形状不规则或表皮上有小瑕疵而避开不选? 虽然这些水果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但大多数消费者仍然会对外观不佳的水果敬而远之。 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种消费习惯会造成什么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丑陋」食物背后的一些丑陋真相——据联合国推算,全球约有14%粮食在收成到消费过程中损失或浪费。 在英国,官方估计本土种植的苹果当中,纯粹因外观不佳而被扔掉的可能多达四分一; 新加坡的情况亦大同小异,入口水果中,近乎三成是基于上述原因而沦为厨余。
全力以赴减少食物浪费
由科大校友张艺译(右)和她的创业伙伴方苑潆共同成立的Not Only Powder在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3中勇夺金奖及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奖。

新闻
「科大 - 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3」以科技创新应对医疗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信和集团(信和)一直致力培育具远见及创业精神的新世代创科人才。今年参与「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3」的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共吸引234支由科大教授、学生、校友以及其他本地院校成员组成的队伍竞逐奖项,成功透过大赛进一步壮大香港创科创业生态圈。
今年大赛的三支胜出队伍利用科技及创新概念,应对医疗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分别研发出治疗癌症、自体免疫性疾病等低成本细胞疗法、利用冻干技术升级再造「丑水果」成营养产品,及研发可用于中风患者复康训练的医疗级穿戴式机械下肢。
信和集团创新联席董事、科大综合系统与设计学部客席教授杨孟璋工程师表示:「我们很高兴今年再次与科大合作,鼓励年轻一代的创意抱负和创业精神。创业首重热忱、创意及资源,而年轻人拥有无限潜能,信和集团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资源和指导共同实践创新。今届不少参赛队伍的表现均非常优秀,将他们的构思结合科技及创新思维,并注入可持续元素,我希望所有参赛队伍能透过这次比赛启发创新及创业精神,同时希望获胜队伍能善用奖金作为种子基金,实践创业理想,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表示:「比赛举行至今已达第13年,非常欣喜看到学生们继续怀着对创科的满腔热情参加比赛。今年新增『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奖』,希望借此激发参赛队伍的绿色意念,从而创作出有助推动香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企划;在二百多个参赛项目中,近八成也具备ESG元素。科大将继续秉持发掘及培训创科人才的使命,联手各界促进更多初创企业成立,为社会缔造更光明的未来。」

新闻
「科大 - 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3」参赛项目创纪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信和集团(信和)一直致力培育具远见及创业精神的新世代创科人才。「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为年青人提供大型综合创业平台,支持并鼓励他们创造更多新概念及方案,建构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进入决赛的队伍更有机会参加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拓宽国际视野。
这项国际性赛事今年特别增设ESG(环境、社会及管治)奖项 —「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奖」,藉此发掘具潜质的绿色意念,转化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初创企业,期望为社会创造更光明的未来。今年截止报名日期为4月13日,继续吸引许多来自本地、内地及海外有志创业的团队,接获超过234个参赛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当中包括80%的参赛作品具备ESG元素。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科大在支持创业方面一直走在前沿,通过种子基金、产学合作及举办各类活动,例如标志性的『百万奖金创业大赛』予以支持。目前,我们培育了1,645家初创企业,包括9家独角兽及9间成功退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并购),合共创造了高达4,000亿港元的经济效益。此外,我们积极支援创业及深度科技孵化,以促进知识转移,并与产业、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成果丰硕。科大通过与各界携手,为香港建设成为科研之都以及具影响力的初创孵化中心贡献力量。我衷心感谢信和集团多年来对科大创业事业的坚定支持,并期望吸引大学更多成员将科研成果商品化。我们将继续连系业界,从科大孵化出更多成功的初创公司。」
2022
新闻
用电话给自己把脉
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30秒便得出一系列健康数据。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彻底改变了世界原来的样貌,商界需要迅速应变以适应新常态,香港初创公司PanopticAI 也是其中之一 。 创辧人觑准市场在社交距离限制下,人们对遥距诊断及自我诊断的需求大增,因此积极拓展相关科技的应用 。
智能手机监察健康
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一个全遥距的健康监测程式,与坊间利用LED感应的健康监测手表不同,PanopticAI 的程式可连接到用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镜头,测量使用者皮肤上出现的轻微颜色变化,从而计算血流量 ,再得出一系列的健康数据。
公司行政总裁黄君朗说:在网上就诊前,使用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30秒左右便得出反映个人生命迹象的一系列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心跳、呼吸频率、血压、血氧浓度和心跳变异度;程式还会利用团队研发的视像扫描算法,根据收集得到的数据推算出 使用者的压力指数、能量水平和健康风险因素等结果。
君朗目前正在科大攻读生物工程学博士课程,他参与的研究团队在2018年起 与政府合作,在边境口岸和政府办公室等设立智能体温监测系统。 PanopticAI就是君朗与团队成员在研究期间同时创立,另外三位联合创办人都是来自科大,包括工业工程和物流管理博士陈经纬、 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哲学硕士陈子泰,以及负责带领研究小组的工程学院教授苏孝宇。

新闻
「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2」邀本地及海外人才参赛 为大学三十周年志庆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直致力开拓校园国际化,促进学术及文化的国际交流,鼓励学生扩阔国际视野。适逢大学30周年,科大首次邀请本地及海外选手一同参加第12届「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是次活动更将颁发额外奖金,藉此推动一众本地及海外参赛者提出更多创新方案,创造更高社会价值,并藉比赛促进跨地域的多元文化发展,同时唤起公众对创业意念的关注。
多年来,全赖信和集团鼎力支持,科大主办的一年一度「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已从一个于校园培养人才的大学比赛平台,发展成地区性赛事, 旨在把香港塑造成一个更完善创新的科技枢纽。今年大会更进一步扩大赛区,邀请海外人才参与,入围的海外参赛者将会伙拍科大学生一同参与赛事。经过三轮评审后,9队入围队伍便会随即诞生,并将他们的商业企划展示给由创业投资者、企业代表及教师组成的评审团。是次还特别邀请了来自新加坡和加拿大等海外的投资者和专家参与评审,加强各领域交流,协助推动香港的创新科技产业走向世界。此外,决赛赛事将首次向全球观众在线直播,最终选出的3队胜出队伍将获颁白金、金、银奖三个大奖及其现金奖,每组更会获发港币$100,000元的30周年特别奖金。
科大创业中心助理主任及「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2」负责人蔡志全先生表示很期待看到有更多创新的点子:「为展示出大赛对科技业界和科大的重要性,我们将成立全新的委员会,由来自全球的投资者和教师组成,并增设新的奖项。而大会更将首次向本地和海外观众直播决赛和颁奖典礼。我们期待可在是次活动中看见同学们带来更多革新及多元化的想法,同时希望透过此意义重大的大赛,帮助参赛团队进一步发展,把他们的企划介绍给全球观众,从而获得融资的机会和接触更多潜在客户。」
2021

香港科大故事
再见!可怕的眼球注射治疗
患有糖尿眼及黄斑病变的人,一般需接受眼球注射治疗——使用幼针将药物直接注射入眼。 这种入侵性治疗带有一定风险,而且令人望之生畏,胆小者未必能够接受。
孙玮良(Langston)在科大攻读博士学位时,便与校内其他研究人员研发以超声波导入药物的非入侵性治疗技术。 现时,他正与药厂合作,把这种技术推出市场。
促使Langston钻研创新治疗技术的契机,源于他与妻子各自的祖父,同样患有视网膜病变,需要接受眼球注射治疗。
「爷爷很勇敢,挨了四至五针! 但太太的爷爷却因害怕而拒绝打针,结果病情恶化。」
他与团队于是着手研究超声波导入技术,但最初没太多相关知识作参考,差不多要由零开始。
「当时,学术界对眼睛护理没有太大兴趣。 我们也只好摸着石头过河,一切自行摸索了。」
新技术不用施针,消除恐惧的源头,也令治疗时间减短一半。

新闻
人工智能初创的逆转胜
屠厚钧和其他 Dayta AI 的创始人毋惧创业路上的失败和挑战,沉着应变,重整旗鼓。
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是初创企业的生存之道。 在四年的创业路上,屠厚钧(Patrick)和拍档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挫折。 然而,这群只有26岁的初生之犊,已懂得如何迅速应变,摆脱困境。 每次失败,都代表一个新的契机。 凭着这股信念,他们重整旗鼓,最终创业成功,公司甚至入围《福布斯30位30 岁以下菁英榜》。
他们的创业之旅始于2017年。 当时Patrick还是学生,一边在科大修读最后一年的工商管理课程,一边当兼职补习老师。
他回忆说:「我与两位朋友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网上学习平台,透过大数据分析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效。」 事与愿违,这个经营模式当时无法吸引足够投资者,三位创始人最终亏本,并决定结束业务。
Patrick说:「虽然未能打响头炮,但更重要的是怎样重新出发! 我们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加上市场对人工智能有庞大的需求,我们欠缺的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
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人。 几个月后,创业团队参加由全球最大奢侈品巨擘LVMH举办的初创大赛,提出以闭路电视收集顾客的行为数据,在不辬识客人身分的情况下进行实时分析,协助店铺调配资源,提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