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跃升至全球第13位 继续位列大中华院校之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本年度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Global Employability University Ranking 2016) ,跃升一级至全球第13名,同时位列大中华之首。科大毕业生就业能力已连续四年高踞大中华榜首及全球首20名。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对大学排名上升表示欣喜,他表示:「科大毕业生长期获评为环球人力市场中最具竞争力及最受欢迎的雇员之列,我深感骄傲。大学全人教育模式所致力培育﹕包括同学的国际视野及教研卓越等素质,不仅是排名中突显的聘用考虑因素,亦是科大努力成就的核心价值之一。」
陈校长续指:「科大致力塑造一个培育创意与创业精神,重视多元文化及跨学科教育的学习环境,以拓阔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大将继续培养更多人才。」
第七届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访问了逾5,900名来自全球超过20个国家的招聘与行政人员,报告列出院校多个吸引全球雇主的重要因素﹕包括大学教员质素、研究设施、学术领域的表现、学生国际视野、大学声誉及毕业生经验等。至于雇主甄选员工的主要考虑因素,则包括其灵活性、积极性、沟通技巧、适应力、对别国文化的敏感度及处理压力的能力。调查由法国人力资源顾问公司Emerging及领先研究机构Trendence合作进行,访问来自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洲、巴西、印度及其他地区的雇主,当中超过一半曾于国外招聘员工。
为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科大积极与全球超过250间顶尖学府合作,包括逾200间交流伙伴学府,透过交流、实习与义工服务,加强学生的全球体验。现时,超过一半的科大本科生会到海外交流一个学期或以上。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于全球首届「人机合体奥运会」Cybathlon比赛中勇夺亚军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支本科生队伍,研发出一台价格相宜、安全兼性能良好的电动轮椅,于被誉为全球首届「人机合体奥运会」的Cybathlon赛事中,撃败伦敦帝国学院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对手,夺得电动轮椅组亚军。
七名科大学生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研发出该台电动轮椅。负责驾驶轮椅的香港伤残青年协会会员吴楚如,在比赛中只用了三分三十九秒的时间,便解决包括爬楼梯、越过凹凸不平路面等六个障碍,较冠军队伍仅落后五秒。团队由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的马诺宏教授、王煜教授及赵汝恒教授指导,他们目前正计划将产品改良及商品化,令它成为全港可攀爬楼梯的轮椅当中,最实惠的产品。
科大首席副校长史维教授对团队表示衷心祝贺,他说:「我们非常高兴科大于这场比赛中取得杰出的成绩,这不仅证明了科大同学于科技及创意方面的才能,亦充份彰显科大人凡事皆可为的精神。」
Cybathlon于2016年10月8日在苏黎世举行,是首个容许伤健运动员使用包括机械义肢、人脑与计算机对接以及电动肢架等「人机合体」辅助技术的国际赛事。比赛吸引来自二十五个国家的六十六支队伍,以及逾七十名伤健运动员,参与六项不同的竞赛项目。
马诺宏教授表示:「团队成员对项目的投入及努力,令我肃然起敬。虽然相比起其他的参赛队伍,我们较迟起步,但成员仍能于紧绌的时间及有限的资源下,制作出这台优质轮椅,我为他们感到非常骄傲。」
HKUSTwheels轮椅由江春李、刘诗灏、李河潾、陆承骐、孙文杰、戴欣蓓及郑悦宜七位同学研发,配置了耐用的输送带系统,可以对应不同的地型。输送带的设计可避免轮椅车轮被卡住,或从楼梯上滑落的问题。用家乘坐这部轮椅,不但可以正面攀爬楼梯,其智能自动化系统更可令座位于上斜时维持于水平位置,令用家更为方便及舒适。
团队会在未来一年继续改善轮椅的功能,将大部分零件自动化,以减低人手操作出错的机会,并计划将最终的产品售价,控制在市面上现有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以内。
HKUSTwheels是本港三队参与Cybathlon比赛的队伍之一,由香港科技园公司带团参赛。
传媒查询:

新闻
凯洛格 - 科大EMBA课程第七度获全球排名第一
凯洛格-科大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2016年排名中位列榜首,第七度荣膺全球第一EMBA课程。
根据《金融时报》刚公布的2016年全球EMBA课程排名,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在多个范畴中表现出色。在「事业发展」方面,课程毕业生的平均年薪水平在毕业三年后一直高踞榜首,今年更达468,670美元 (约3,655,626港元);另毕业生在修读课程前后的平均薪金增幅达55%。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表示:「课程再次创此佳绩,我们深感欣慰。自2005年起,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一直于《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排名中位列前三名。此课程的成功,实有赖科大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Kellogg)管理学院的共同理念,致力为环球商界领袖提供优秀的行政人员教育。」
科大商学院院长谭嘉因教授说:「我们与凯洛格的合作伙伴关系揉合东西特色,两所院校出色的国际教学团队,为来自全球的优秀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我们对课程再度获外界肯定感到非常鼓舞。这将推动我们继续追求卓越,积极提升所有课程的质素。」
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将迎接成立二十周年纪念,谭教授表示是次排名彰显课程多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我们的课程深受环球高级商业行政人员的欢迎,成功吸引各界资深高管人士报读,加上逾九百人的强大精英校友网络,支持我们不断向前,屡创佳绩。」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与国际学府合作,开创EMBA合办课程先河。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自1998年推出以来,一直为全球高级商业行政人员提供优质管理教育。
《金融时报》2016年EMBA排名榜全表已上载于:
https://rankings.ft.com/rankings/2674/executive-mba-ranking-2016
传媒查询:
香港科大商学院

新闻
马到功成
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及航天工程学系二年级学生梁蔼文于7月2日代表香港前往瑞典弗灵格(Flyinge)出战第11届世界大学马术锦标赛,并于场地障碍赛准决赛中勇夺第四名。在不足一个星期后,她随即转战伊朗首都德黑兰参与国际马术障碍赛Concourse de Saut International青年组(Young Riders),并在赛事中崭露头角。
虽然骑手需按规定策骑陌生马匹,但仍无阻梁蔼文勇夺一金一银的殊荣。梁蔼文称:「成为运动员让我学会在逆境中坚持下去,无惧前路的困难,也不向挑战低头。」
梁蔼文自六岁起开始学习策骑,全因这种锲而不舍,勇于面对挑战的个性,成就了梁同学入读科大机械工程学系的梦想。虽然她亦获英国顶尖大学取录,但她认为「科大是香港提供工程学的最佳学府。」在科大念书,梁蔼文既可以与自己的马匹继续策骑训练;亦可追寻一直以来对汽车和科技的浓厚兴趣,利用数学和物理的知识发挥所长。
要踏上策骑精英之路,梁蔼文每星期练习六天,每次三小时。她承认,同时兼顾训练、比赛和学业并不容易,但相信个人的策骑技巧、训练经验,以及「乐于学习和聆听不同意见」的态度,助她迎向挑战。
梁蔼文对未来抱有大志:「我的短期目标是参与亚运会,并希望有朝一日能出征奥运。此外,我亦有意进修工程学硕士课程。」
新闻
RMBI Students Won the Champion of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 Risk Management Case Analysis Competition 2016
Charles WONG and Ricky CHAN, Year 3 students of Risk Management & Business Intelligence (RMBI) Program, won the Champion of the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 Risk Management Case Analysis Competition 2016 organiz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ants (AIA)-Hong Kong Branch.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叶玉如教授获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理学院院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及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叶玉如教授获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院士机构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独立政策研究中心。现有4,600多位院士及600多位外籍荣誉院士,均为世界各地的杰出学者、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以及政商要人。多位著名的成员都是历史上显赫人物,包括首任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美国科学家与政治家班杰明·富兰克林、英国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以及著名物理学家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等。各院士凭借广博的知识,肩负学院的使命,通过研究、出版物和会议,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叶教授是2016年增选的37名外籍荣誉院士之一。她是国际知名的分子神经科学专家,在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研究,以及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药物的研发等方面享誉盛名。叶教授目前持有41项专利,在顶尖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逾260篇论文和综述,著作被引用超过17,600次。
叶教授表示:「获选入这个备受尊崇的组织,与多位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贤达共事,我深感荣幸。我期待与他们携手合作,协助宣扬学院的使命。」
叶教授屡获殊荣,早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以及最近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港科院创院院士。她于2004年获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成为生命科学领域首位得奖的中国人,并于2003年及2011年两度获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以及于2011年获法国政府颁授「国家荣誉骑士勋章」。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成立于1780年,汇聚各国在艺术、学术、商业和政府等不同界别的领袖,应对全球面临的种种挑战。学院通过研究、出版物和项目,向政府、学术界以及私营机构的决策者,提供权威而中肯的政策建议。学院的工作是由获选成员推动开展。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和学科都是领军人物,当中包括25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0多位普立兹奖获奖者。
传媒查询: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曹圭鹏教授荣获「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6」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物理学系助理教授曹圭鹏荣获裘槎基金会颁发2016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奖」,以表扬他于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有关奖项的科研基金提供500万港元供五年研究之用。颁奖典礼于昨日举行,由大紫荆勋贤杨紫芝教授主持。
曹教授致力研究利用超冷原子气体,以创造新的合成量子系统。他的研究团队利用原子分子光学中的实验技术,将原子控制于比绝对零度高出一百纳开(Kelvin)的极冷温度,并于过去十年取得数个重大发现﹕包括如何利用超冷原子长时间维持非经典量子形态,以及在一个模拟日本传统竹织图案的复杂晶体结构中创造一组新物料。有关发现不但引发全球研究人员就相关量子形态作进一步研究,以便制造出更佳的惯性感测器、陀螺仪、磁力计和引力计,亦为发展新一代讯息储存及处理开创不同可能。
曹教授正计划以裘槎基金会的慷慨资助,构建一部可用于探测冷原子局域性质的高解像度光学显微镜。他表示﹕「我们希望利用可高度控制的合成物料作为模型系统,进一步了解凝聚态物理学中的多体量子面貌,以发现更多不存在于传统固体物料中的量子系统,这将有助开发更多可应用于未来材料科学以及量子讯息科学的崭新材料和系统。」
曹教授于2013 年于科大物理学系任职助理教授。他取得首尔大学物理及数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继续其原子物理学的博士研究,并获三星基金会颁发2004年至2009年度研究生奖学金。他于2010年至2013年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出任博士后研究员,并于2013年及2014年分别夺得AKPA 杰出年青研究员奖及香港研究资助局杰出青年学者奖。
「裘槎前瞻科研大奖」于2012年成立,旨在物色一批极具才华,学术成就足以在国际学术界竞争的学者,并让这批「明日之星」在学术成就刚起步阶段获得支持,得以在科研、个人能力和专业上尽展所长,在专业领域内不断精进,勇敢创新尝试,推动香港的教育和科研发展、作出贡献。
传媒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