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07

新闻
HKUST Research raises Hope for Stroke Patients
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的傑出科学家张明傑教授,荣获国家颁授2006年自然科学獎,以表扬他的科学贡献,成功阐释了一系列控制神经信号传导中的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
张教授說:「当前沒有治疗中风的方法,但相信我们的研究,可以为找出潛在的中风治疗法,提供重要的科学根据,至少可減轻中风对人体的损害,甚至可望治疗中风或逆转中风的损害。」
张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科学》、《自然结构生物学》、《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志》等权威学刊上发表。
国家自然科学獎是中国所颁授的最高学术荣誉,获獎者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有傑出成就。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溫家宝,於2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獎励大会上,亲身向获獎者颁授獎状。
张教授的研究成果,揭示有关蛋白在脑部如何运作,最终可能惠及中风病人。
张教授解释,「脑部的信号,是由多种神经传递介质传达。神经传递介质的接收,则依赖於神经受体和离子通道,这些受体和离子通道又被多种『结构蛋白』集合成大分量的多蛋白复合体。」
张教授的研究,就是找出「结构蛋白」如何构建脑细胞信号传导复合体的结构和生化基础。他表示,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了解脑细胞消息传递的过程,而且更可为治疗诸如中风之类的神经退化疾病的药物,提供指引。
传媒查询
陆锦荣
电话: 2358-6306 电邮: kluk@ust.hk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生在美国威克森林市场推广峰会上大放异彩
今届威克森林市场推广峰会(Wake Forest Marketing Summit)于二月八日至十一日期间在美国顺利举行,由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香港科大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生组成的队伍在这项赛事中创出佳绩,成功闯入最后一轮赛事,最终勇夺亚军殊荣。
威克森林市场推广峰会由威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的巴布卡克管理研究所(Babcock Graduate School)举办,今年的比赛吸引到美国41间商学院的代表参加,香港科大为这次赛事中唯一的亚洲区代表。在众多参赛队伍之中仅有8队能够挤身决赛,结果香港科大的队伍于 本年度赛事中取得第2名,力压达特茅斯大学、印第安纳大学、Michigan State/Broad、加州大学栢克莱分校、华盛顿大学及东道主威克森林大学的代表,而冠军宝座则由弗吉尼亚大学夺得。
香港科大的队伍由罗一珏、金宗昌、郝婕、Mauricio Ferreira M. Ribeiro、Peter Blake Crawley与崔宗慧这6名一年级工商管理硕士生组成。香港科大队伍的顾问利晨教授称:「我们为比赛的成绩感到雀跃。学生透过比赛取得宝贵的经验,他们不单有机会与美国商学院的代表交流观点和分享经验,更可从这项比赛的评判身上获益,是项赛事的判审均为经验丰富的商界行政人员。比赛结果再次证明,我们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可媲美任何顶尖美国商学院的课程。」
香港科大脱颖而出成为首支获邀参加威克森林市场推广峰会的国际队伍。举办威克森林市场推广峰会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场挑战,以及让雇主有机会评核学生的市场推广技巧。本届参赛队伍只有36小时预备一项有关推出新款Moto Q的策略性和具创意的方案,所针对的客户为中小型企业,而专家评审团和摩托罗拉的代表则负责为学生评分。

新闻
科大尖子献计为中国货运业注入新动力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和美国太阳计算机公司合办的科技及管理学双学位课程企业项目,于今日(二月九日)举行开幕典礼。科大并获得两间公司对是次项目的慷慨赞助。
出席开幕典礼的嘉宾包括科大科技及管理双学位两位课程主任陈志明教授和谭嘉因教授、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董事及信息总裁萧启豪先生,与及美国太阳计算机公司行业方案销售总监林慧娟女士。
科大科技及管理双学位课程主任陈志明教授在会上概述企业项目的后台和目的,并讲解科大双学位课程的独特之处。
陈教授说:「双学位课程兼具技术与管理的训练,使同学能从多角度分析事物,融会他们的跨学科知识,以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本课程另一特色,是强化同学在课堂学到的知识,通过为企业遇到的问题寻求革新方法,实践所学。」
今年企业项目的主题是内地的货运物流业。题材来自中国成功加入世贸后,内地货运业遇到无限机遇和挑战。但现时内地货车司机,只能局限于提供地区性服务,高昂路费和低效率成了最大的发展阻力,令他们不能应付日益增加的需求。
面对这个难题,16名获挑选的科大科技及管理双学位课程的尖子,将会被分成四队,借着他们就读双学位所得的学识基础,运用他们的管理和信息科技等知识,出谋献策,为内地货运业注入革新动力,以寻求更多商机。
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董事及信息总裁萧启豪先生和美国太阳计算机公司行业方案销售总监林慧娟女士,会上把赞助这次项目的支票送赠科大,这笔款项将会用作资助参与的学生,到中国偏远地区作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内地货运业的经营情况。参与学生将要撰写计划书,提议如何改善内地货车司机的竞争力。评选团会根据推荐的创意和可行性,以及参赛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五月中挑选出得胜队伍。
传媒查询:
黃慧婷
电话: 2358-6317
电邮: donnaw@ust.hk

新闻
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举行科研基地奠基典礼
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于1月下旬,举行教学科研基地奠基典礼,出席嘉宾包括深圳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江捍平、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深圳市副市长梁道行、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方伟岗教授,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行政及总务)黄玉山教授。
科大副校长黄玉山教授表示,医学中心的科研教学楼建成后,必定可以为医学教育和科研提供更先进的配套和设备,使医学中心继续发扬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与深圳本地的合作优势,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开创更广的前台。
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由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家合作建设,2001年经深圳市政府批准,设立为正局级事业单位,同年9月26日正式挂牌。医学中心于2004年10月着手筹建生物医学研究所,并聘任了科大生物化学系主任叶玉如教授担任所长。
黄玉山教授表示,成立医学中心的目的,在于充份利用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两所院校的整体医疗、教学、科研力量和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关系,借鉴国外医学中心模式,创建一个以临床为中心,整合科研、教学、医疗、产业于一体的新型医学中心。黄教授指出,「今天的奠基典礼,标志着这项强强合作计划的一个新里程。」医学中心经过去四年运作,在这个基础上,今后三方的合作,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教学科研基地及医院外科住院等设施,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科研基地的科教楼初步预计于2008年底落成。
传媒查询:
陆锦荣
电话: 2358-6306
电邮: kluk@ust.hk

新闻
三大洲著名大学签订三边合作协议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星期四)与德国卡尔斯鲁大学(Universität Karlsruhe)和美国卡内基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签订协议,加强学术合作和交流。卡尔斯鲁大学为德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而卡内基大学为美国重鲇大学,以计算机科学着称。这次三所来自三大洲的世界一流大学签订三边合作协议,意义重大。
科大校长朱经武教授、卡尔斯鲁大学校长Prof Horst Hippler 和卡内基大学校长Prof Jared L Cohon 今日共同签订协议,展开友好合作新一页。
朱经武教授致词时表示,对于今次与来自欧美两大洲的顶尖大学结盟,感到双重的光荣和喜悦。
朱教授在会上亦就各大学未来的合作模式分享了他的见解。他说:「全球大学未来的合作模式将会迈向一个新阶段—各大学伙伴一方面享有管理自主,同时又受惠于彼此文化上的互融,彼此分享创见。」
根据协议,这三所大学将协力发展研究和教学计划,就计算器科技和通讯技术加强合作;并会推动学生和教员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广他们跨越国界和文化上的见闻。
德国卡尔斯鲁大学概述
卡尔斯鲁大学现被称为德国三所重鲇大学之一,根据德国一份有关职业和经济刊物“karriere ”的调查结果,卡尔斯鲁大以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和商业工程着称。
美国卡内基大学概述
卡内基大学建校于一九零零年,连续被US News & World Report 选为美国排名最高的大学之一,其中以文科和科技信息科目最为著名,并以跨学科和创新的教学方法着称。
传媒查询:
陆锦荣
电话: 2358-6306
电邮: kluk@ust.hk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于南沙开幕
香港科技大学今天(星期四)正式宣布,将位于南沙信息科技园的研究院,命名为「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并同时为研究院举行开幕典礼,及为研究院新校园进行奠基仪式。
主礼嘉宾一起为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主持揭幕仪式
一众嘉宾为南沙校园主持奠基仪式
主礼嘉宾一起为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七间研究中心主持揭幕仪式
这项命名是为了纪念已故霍英东先生对国家及香港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对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支持,使科大能实现在南沙信息科技园成立研究院,落实科学兴国崇高的理想。
开幕礼及奠基仪式主礼嘉宾包括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林迪夫副主任、广州市南沙区刘海涛常务副区长、广州市南沙区委唐航浩副书记、霍英东基金会董事长霍震霆先生和董事霍震宇先生、梁爱诗女士、霍英东铭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铭思先生、科大校董会主席陈祖泽博士、科大校长朱经武教授、科大署理副校长(学术)钱大康教授、副校长(行政及总务)黄玉山教授、署理副校长(研究及发展)易东莱教授、科大协理副校长余同希教授(研究及发展‧南沙发展)及南沙信息科技园常务副董事长林垂宙教授等。
研究院及其辖下八个研究中心现时暂在南沙信息科技园软件大楼进行运作,其中「北京-香港科大联合研究中心」已于去年八月正式开幕,而另外七个研究中心亦于今天联同霍英东研究院一并正式开幕。
这七个研究中心分别为:
人口与社会分析中心
大气研究中心
工程材料及可靠性研究中心
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研究中心
华南研究中心
无通讯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数字生活研究中心
研究院现时亦已设有中央研究设施,供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使用,包括: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和
纳米电子制造实验室。
每个研究领域均对香港和珠三角地区具有技术发展和转移的应用潜力。
于开幕典礼上,朱校长在致词时表示,南沙信息科技园及研究中心,从无到有,一沙一石,都标志着拓荒者的精神、开垦者的坚毅、创新者的远见,和爱国者的情怀,这些崇高品格的结合,就是南沙精神,「南沙精神,就是霍英东精神。霍英东先生实现了南沙梦,南沙体现了霍英东精神。

新闻
国家科技部支持香港科技大学成立高等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教授于本月上旬访问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与科技部副部长尚勇会面,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科技合作与交流,进行了深入会谈,科技部并表示支持科大成立高等研究院。
国家科学技术部发表网上新闻公布指出,尚勇副部长称赞朱经武校长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和发展上,取得辉煌成就。他说:「朱校长在高温超导的研究,是华人科学家的巨大荣誉。科大在短短十几年间,跃升为世界知名大学,令人钦佩。」
朱经武教授则向尚勇副部长介绍了科大创建高等研究院的情。朱教授称:「科大致力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拓展最尖端的知识领域。我希望跟内地的相关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以及进一步获得科技部的支持。」
在会面中,尚勇副部长还向朱教授介绍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科技规划、重鲇实业室建设、以及内地与香港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领域上取得的成果。
他指出,香港国际信息流通,跟国际科技界有密切和广泛联系,在科技合作方面具有较好的本地优势,特别是在国家提出自主创新战略的形势下,香港将会发挥更大作用,科技部愿意为香港的科技发展及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
基础研究司叶玉江副司长、中国科技交流中心赵新力副主任等亦参加了是次会面。
传媒查询:
陆锦荣
电话: 2358 6306
电邮: kluk@ust.hk

新闻
张浚生教授率浙江大学团访问科大
浙江大学访问团一行十二人今天到访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双方签订两校学术交流协议。访问团由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浚生教授率领。张教授为新华社香港分社前副社长,他表示,对于科大在短短十五年间,发展成为一所全球优秀的大学,实在令人赞叹。
科大校长朱经武表示,很高兴科大和浙江大学加强合作。今次的学术交流协议,双方将联合培养研究生及博士生,培育优秀人才。
另一方面,一个越南高层访问团来科大观摩。访问团由越南政府官员Tran Quoc Toan率领,团员包括该国教育及培训部副部长Banh Tien Long。由于越南政府锐意在今后10至15年内,创建几所高质素的大学,足以跟东南亚及最终跟世界一流学府媲美。访问团成员与朱经武校长交流心得,并跟大学高层讨论建造顶尖学府的办学经验。
该团这次中国及香港之行,共与三所大学进行观摩及交流,这三所大学分别为北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
传媒查询:
陆锦荣
电话: 2358 6306
电邮: kluk@u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