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9

新闻
社会科学, 公共政策, 友待长者
Sense of Community Central Elderly Focus (只提供英文版本)
By Miao Jia,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of Division of Social Science, HKUST By 2064, Hong Kong's number of elderly (aged 65 and older) will reach 2.58 million, accounting for 36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Today this percentage stands at 16, with one third of the elderly living in poverty. These staggering figures pose severe challenges to our society, thus studying the well-being of Hong Kong's elderly is vital to developing the right solutions. Since 2010, our Center for Applied Soci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team at HKUST has been conducting surveys of 3,200 families, 7,200 adults and 950 children every two years (The Hong Kong Panel Study of Social Dynamics), looking into how our society is transformed over time and how various government and social policies are influencing families.
新闻
大学公告
一群关注社会现况的大学校长之声明
我们非常关注社会目前出现不断升级的对立与紧张局面。我们呼吁各方保持冷静,注意自身及他人的安全。我们呼吁社会各界以理性协商来化解当前的困局。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岭南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港教育大学 香港演艺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公开大学 香港大学 (按英文字母次序排列) 传媒查询: 香港科技大学 公共事务处 电话: 5190 7882 电邮: media@ust.hk
新闻
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
李世玮教授荣获IEEE电子封装学会长期杰出技术贡献奖
李世玮教授荣获IEEE电子封装学会长期杰出技术贡献奖
新闻
粤港澳大湾区, 捐款
科大获越秀集团捐赠港币一亿元支持大学发展 另获其赞助百万元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举行 「越秀集团捐赠典礼」暨「香港科大–越秀集团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赞助仪式」,以铭谢越秀集团(越秀)慷慨捐赠港币一亿元用于支持大学科研创新、培育顶尖人才。集团另亦赞助科大一千万元人民币,用于培育穗港两地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 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杨健先生、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杨义瑞先生、广州市委常委及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先生、越秀董事长张招兴先生、越秀总经理朱春秀先生、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及科大校长史维教授。 越秀是广州市知名龙头国有企业,是次捐助对深化穗港两地产学合作具重大意义。科大与广州合作由来已久,包括早于2007年就在广州南沙设立大学于内地的重要科技成果转移平台—霍英东研究院;去年底更与广州市政府签署协议,合作于南沙筹建新校园,为香港、广州以至整个大湾区的创新科技增添动力。 今次越秀捐赠的一亿元款项,将用于推动包括科大的教研发展、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创新型研究生项目,以及聘用顶尖学者等。至于越秀所赞助的科大百万元创业大赛总决赛,今年步入第九届并已易名为「香港科大–越秀集团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比赛将以创业为基点,培育并为优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带动创新产业升级。 越秀董事长张招兴先生在捐助仪式上致辞时表示,对香港科技大学的捐赠,将有助于推动大湾区核心城市交流,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将推动官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多方共赢。他强调,越秀集团正处于向经营驱动、资源驱动和创新驱动联动的新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阶段,通过与科大的合作,集团的企业资本将会与高校的科研成果有效对接,进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升级。 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对越秀的慷慨捐助表示感谢。他表示:「越秀集团作为广州市最大的国有企业,成立于香港、长期服务两地,一向热心两地社会公益事业。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创科中心,产学合作是重要一环。是次捐助,彰显越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长远承诺和持续发展,亦有助进一步支持科大发展、人才培育和知识转移。」
新闻
公共政策
Belt Allies Owed a Clear Road Ahead (只提供英文版本)
By Donald Low, Professor of Practice in Public Policy and Chen Kejun, master of public policy student Leaders from more than 30 countries gathered in Beijing late last month for a forum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his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President Xi Jinping stressed that "the market should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resource allocation." This appears to be in response to international concerns about the "debt trap," the cost-benefit calculus of Belt and Road projects, and the possible export of China's governance practices. To address Belt and Road doubts, China should take three steps to strengthen the role of the market in the initiative. First, it should enhance transparency and market discipline by making public procurement procedures, tendering processes and lending standards.
新闻
土力工程学, 人工智能, 研究
科大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领导开拓极端天气预报及早期山泥倾泻预警系统 是为香港同类型最大研究项目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的一个国际跨学科研究团队,近日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批拨一笔港币9,185万元的研究经费,用以建立一个全面的极端天气及山泥倾泻预警系统。这个由科大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发展)及中电控股可持续发展学吴宏伟教授领导的创新研究,将来或可将豪雨预报期由3小时提前至6小时前,为公众及应变单位提供更充裕的时间以应对潜在的灾害。 是次由科大领导的研究项目,合作机构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土力工程处和天文台。科大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为学界、业界及决策者创造协同效应。这个跨学科团队由气象学家、土力工程师、地理讯息学家和计算器科学家组成。团队将紧密合作,并利用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技术,制作出一个崭新的实时天气预报系统、以及一个独一无二的多源立体山泥倾泻监测系统,将为经常面对山泥倾泻威胁的地区如巴西、意大利、日本及其他一带一路的国家提供借鉴。 吴教授表示:「目前,许多山峦起伏的地区,例如香港,仍未为因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暴雨及其潜在的破坏性影响做好准备。如果2008年的那场极端暴雨,所发生的地点是香港岛而非大屿山,我们将难以想象对基建造成破坏及潜在的人命伤亡。但透过优化灾难性天气的预警系统,我们的研究将有助决策者、有关当局以及救援人员有更充足的时间作好准备,从而提高香港小区的复原力。」 是次项目属教资会在港资助过的最大型山泥倾泻研究计划,范围包括研究斜坡倒塌机制,以发展一个崭新的早期山泥倾泻预警系统。此预警系统将利用深度学习,分析由遥感卫星等不同监测器中取得的多源立体数据。此外,团队亦会开发一个全新设计的多层柔韧泥石流屏障,以及其他环保防护措施,以防止山泥倾泻。项目的另一重点是成立一个斜坡安全中心,为公众及业界提供一个实感体验的学习环境,透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新兴的扩增/虚拟现实及可视化的技术等,教育并提升公众的防灾意识、同时促进技术的转移。
新闻
奖项,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 研究
郭海成教授荣获Jan Rajchman大奖
郭教授研究显示技术逾四分一世纪,对获得Jan Rajchman大奖感到非常荣幸。
新闻
计算机科学,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学生创新
机械人律师:你的AI调解员
离婚已让人难受,还要处理各种法律文件和面对诉讼程序,可能令人更加心力交瘁。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计算器科学及工程学系的教授和校友带领几位学生开发了「机械人律师」,不仅能为当事人节省时间和金钱,这人工智能科技更有机会广泛应用于法律行业。 2016年,香港的离婚率比1991年多逾两倍。香港调解仲裁中心主席及科大计算器科学及工程学系毕业生苏文杰律师表示,家事调解的需求不断上升,同时对中心资源造成压力。他表示,很少离婚夫妇意识到高昂的法律费用和繁复冗长的法律程序会对他们的情绪造成困扰。很多人,尤其是跨境夫妇,不愿意或无法当面进行历时数月甚至数年的调解程序。 这些情况下,科技便可以化繁为简,并避免正面冲突的发生。苏律师于2018年夏天联络母校寻找合作机会,最后跟四名科大计算器科学及工程学系三年级学生包括陈子逸、张放舟、刘殊玥和 倪政鹏组成团队合作研发全港首个能够草拟雇佣合约及家事调解协议书,并配以聊天机械人功能的智能系统,这个项目亦是这四名学生的毕业习作。经过九个月的努力研发,并与法律专业人士通力合作,继而反复测试、从错误中学习,他们终可分享其研究成果,期待为法律界带来革新转变。 负责指导学生完成这份毕业论文的计算器科学及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及微信-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宋阳秋说:「这个计划很有意思,因为该中心设计的程序以服务大众为目标。」 机械人的首要任务,是要利用用户根据20条问题所提供的答案,从中找出草拟协议所需的关键数据。用户必须回答所有问题才能撷取协议,这个安排可以确定当事人已彻底考虑清楚离婚所要顾及的一切事项,例如子女的抚养权和赡养费等。 为了令机械人律师能媲美真人,团队运用情感分析技术,从文字对话中识别离婚人士的真正感受和情绪。例如,当用户输入「我很高兴」时,程序会将之理解为如释重负而不是心花怒放。机械人律师甚至会尽力游说夫妇二人三思离婚决定。 团队成员张放舟说:「机械人律师不但可以根据用户的感受作出响应,更会建议用户慎重考虑是否真的想要离婚。」他补充,若用户态度犹豫,他们便会被转介至其他的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