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0

新闻
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校友
EMBA第五屆校友會成立大會隆重舉行 (只供英文版本)
香港科技大学EMBA第五届校友会以“凝心聚力、E起高飞”为题的成立大会,8月22日在广州隆重举行。
新闻
教与学, 共同核心, 健康, 化学生物工程
让人垂涎的食品科学
科大致力发展全人教育,因而设立本科生必修的核心课程,透过提供全面而均衡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承担、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实践抱负。在众多核心课程当中,学生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情有独钟,因为修读这门课程的学生可以自制面包、曲奇饼、豆腐甚至啤酒,并了解为何油炸食物特别可口。于学生而言,整个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体验。 进行实验时,刘教授(左二)会跟学生一边制作食物,一边引导他们思考背后的科学原理。 这课程的上课地点亦与别不同:在半厨房、半实验室的「课室」里,不仅有煮食炉、烤箱、搅拌机等标准厨房设备,更有宽敞的专用实验室,里面配备了恒温箱、蒸发器和离心机等各类千奇百怪的器具。 身为课程导师的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工程教育副教授刘元帅强调:「我在第一堂课便清楚指出:我们会一起烹调食物,但不要把课程看成烹饪班!这是化学工程实验室,不是厨房。」 进行实验时,刘教授会跟学生一边制作食物,一边引导他们思考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做面包为例,他会示范和解释一些有趣现象:面团是怎样发酵的? 揉捏过程如何令面包皮和面包心达致最佳质感? 他说:「同样重要的是,当学生明白到制作曲奇饼需要用上大量砂糖,便可透过这个实验过程去探讨健康饮食。」品尝是制作食物的终极目标,不可或缺,因此,上课时虽然一般禁止饮食,但这门课程却是例外。
新闻
可持续建筑发展, 可持续性, 可持续智慧校园, 大学发展
科大安装全港最大型太阳能发电系统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直致力成为可持续发展先驱,今日宣布将于校内逾50个地点建设一个达8,000块太阳能板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完工后将为本港最大规模的同类型发电系统。 科大会于校园内超过50个地点安装8,000块太阳能板 这个系统将于未来25年间,每年产生300万度(千瓦时)电,相当于香港900户三人家庭一年的用电量1 ,并减少约150万公斤碳排放。透过参与中电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计划 (FiT)2,项目从今起至计划于2033年终结为止,将带来高达1亿6000万港元的上网电价收入; 扣除安装太阳能电板的成本,科大每年平均收入为400万,收益将投放至大学其他节能减排的措施上。此外,科大亦会划出部分太阳能板作实验用途,让科大成员测试与太阳能板相关的意念及研究项目。发电系统第一阶段工程,已于本年七月展开并将持续至2021年。 
新闻
奖学金, 艺术与创意, 艺术, 学生发展
嘉许杰出艺术及多元才能
科大以科技学科见称,但这丝毫无阻富有艺术才华的学生培养及发展他们的创作能力。事实上,大学设有形形色色的奖学金,嘉许在学术以外领域表现出众的优秀学生。 薛俊朗是「田家炳奖学金(艺术 ) 」八位得主之一。对俊朗而言,科大校园临海而建,远离市区,风景秀丽,不仅是求学的好地方,更是让他享受最大嗜好 - 观星的理想地点。 阅读相关文章:Picture Perfect Balance for Student Life (只提供英文版本) 薛俊朗把自己的两大兴趣合而为一,创作了一首名为《深空天体》的粤语歌,并透过安装在高空气球上的音乐播放器送上太空边际。 在科大主修数学的四年里,他一直热心带领天文学会在社交平台向公众推广科学知识,并积极参与国际天文学组织。
新闻
创业, 青年创业, 新兴小型企业, 商业, 校友
网上募投的成功要诀
新冠肺炎肆虐,大量亲身列席会议和商贸展览因而被迫取消或改以网上形式举行,无数创业家只能透过互联网向投资者、业务伙件及客户进行募资活动,让公司持续发展。专门开发一种能实时将手语翻译成语言的腕带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尖思科研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陈柏衡,正是当中一员。然而,对于怎样通过网上会议让对方眼前一亮,大多数人都是茫无头绪。有鉴于此,科大技术转移中心及创业中心携手帮助他们掌握相关技巧。 培训讲座旨在帮助新进创业家掌握网上募投的致胜演讲技巧和策略。 两者最近与维港投资合作,安排20家与科大有联系的初创企业参与全新的创业指导计划。维港投资是香港的创投公司,集中投资从事科技或革新技术的初创企业。是次计划是该公司首次与本地大学合作。 指导计划旨在帮助新进创业家掌握网上募投的致胜演讲技巧和策略。即使是经验老到的管理人员,也不一定懂得基本网上推销技巧,例如怎样在视像会议中与对方产生眼神接触,以及吸引大量网上观众,这些都是关键知识。    
新闻
STEM教育, 化学
新冠病毒测试背后的科学
  化学系理学教育助理教授陈钧杰教授与我们一起探讨新冠病毒测试背后的科学
新闻
奖项及排名, 大学发展, 捐款, 大学盛事
香港科技大学举行第五届冠名教授席就职典礼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举行第五届冠名教授席就职典礼,向11位杰出教授颁授冠名教授席及表扬各捐赠者对大学的热心支持。 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的最新发展,是次就职典礼移师至网上举行。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和科大校长史维教授担任就职典礼的主礼嘉宾,各捐赠者及友好亦一同参与,祝贺冠名教授席的成立。 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主持就职典礼 廖长城先生对捐赠者的慷慨捐助表达深切谢意,他说:「在今天这个全球人才竞逐激烈的年代,捐赠者持续的支持,进一步提升科大在延揽杰出学者方面的能力,协助大学履行提供优质教育的使命。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科大将善用捐助,继续努力不懈,以创新与创意,实现应对全球挑战、贡献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共同愿景。」
新闻
肿瘤基因组学, 生命科学, 科学计算, 发现
科大研究团队解开胶质瘤病人的化学抗性机制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共同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近日发现一种能解释为何胶质瘤 - 一种常见而具攻击性的脑瘤,其病人会出现化学抗性(chemo-resistance)的机制,或有助及早辨认有抗药性的脑癌病人。 现时,主要治疗胶质瘤的是一种结合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药物–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这种疗法可延长病人的整体生存时间,但是,大部分病人的肿瘤都会复发,并对TMZ产生抗药性。   了解其他相关的研究﹕ 科大研究团队利用高性能计算 发现RNA聚合酶维持基因转录过程高度准确的机制 在曾接受TMZ治疗的胶质瘤病人中,团队发现八种基因组异位可以导致MGMT基因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