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1

新闻
艺术, 艺术与创意, 展览
科大艺术节2021呈献中亚、高加索和中东文化互动展览
疫情下无法出游,就在校园享受中亚、高加索和中东风情,让眼睛去旅行。
新闻
研究及科技, 社区参与
科大团队研发更高效深紫外线LED消毒技术
这款消毒衣柜可於1分鐘内杀灭衣物上99.99%的细菌病毒。
新闻
商业, 沟通, 教与学
心软还是心硬?网上议价不败法则
在虚拟谈判桌上,温文有礼的态度能否带来优势?
新闻
生命科学, 生物分子化学, 生物学
科大破解人类口腔微生物合成次生代谢小分子促进牙菌斑形成的奥秘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海洋科学系及生命科学部讲座教授钱培元带领的一支跨学科研究团队,揭示了人类口腔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释放出的新型微生物小分子与龋齿的发展有关,为人类口腔微生物群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推动了未来预防龋齿的研究。现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权威前沿科学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 并获Nature以亮点研究进行报道 。 生物膜(biofilm)是由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细菌群体组成;地球上每一个湿润的表面都被生物膜所覆盖。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早期研究表明,超过80%的人类细菌感染是由生物膜引起的。 变形链球菌是生存在人类口腔的主要天然菌,因其具有形成生物膜和产生有机酸的能力,其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龋齿的主要病原。 龋齿是困扰人类的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疾病之一,且治疗费用昂贵。全球每年用于治疗龋齿的经济支出高达数十亿美元 。龋齿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依赖于牙齿表面微生物生物膜(又稱牙菌斑)的形成。尽管变形链球菌中关于生物膜形成和发展的大分子已被广泛研究,但小分子次生代谢产物在这种细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仍未被深入探究。 钱教授的研究团队致力于运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化学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生物膜的信号分子如何调控微生物及动物間的相互作用。最近,该团队将生物膜研究拓展到公共卫生领域。
新闻
化学, 化学生物工程
科大研究人员发现制造新种手性分子的新方法 为药物发展带来新希望
科大研究团发现了一个新方法,制造出一种对癌细胞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新球形分子。
新闻
女性/性别, 女性工程学, 计算机科学, 人工智能,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 职业, 机械人学
冯雁教授:知难而进的女工程师
冯雁教授在人工智能领域遐迩闻名,其贡献远超各项科研突破及其创建的智能系统。 在科大春风化雨二十四载,冯教授堪称现代女性模楷。 今次这位人工智能专家与一位工程学女生促膝而谈,从成长经历说起,进而以女性角度探讨工程学与人生目标。  身为工程学本科生,这是我首次与冯教授面对面倾谈,得此良机,虽然自觉幸运,但紧张难免。 然而,当冯教授步进房间的一刻,我立时给她所展现的热诚和自信折服,知道必会从她身上获益良多。 
新闻
李德富教授获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国际院士
李德富教授获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国际院士,是美国工程界的最高专业荣誉。
新闻
化学生物工程, 生命科学, STEM教育
接种疫苗前不能不读的资讯!
接种疫苗前不能不读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