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闻
科大设立跨学科学院 提升跨学科教育与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为进一步提升其跨学科研究与教学能力,正式把大学跨学科课程事务处升格为跨学科学院(学院)。新学院将配合社会需要,灵活推出崭新的教学课程,以及推动包括艺术科技和生物设计等新兴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科大全力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科枢纽,而发展跨学科人才乃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因素。为吸引、培养并挽留这些人才,科大特别成立跨学科学院,以加强支援大学于六大研究领域1延聘跨学科教员的举措,并培育能应对当前社会多样而复杂议题的学生。
新学院不仅在聘请新兴领域跨学科教员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度,亦将于现时11个本科及研究生跨学科课程之外,推出一个全新的科技创新硕士课程,以及拓展现有的学术计划,进一步加强不同学院之间的融合交流。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面对全球人口老化及气候变化等迫切议题,传统的单一学科已不足以应对,需要透过融合不同学术范畴、取长补短来解决,跨学科的方式于教育和科研领域中亦因而显得日趋重要。是次跨学科课程事务处升格为跨学科学院,展现了我们为协助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而致力培育跨学科人才的决心,同时也是科大踏上HKUST 3.0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以迈向成为学习、探索和创新方面的卓越大学的目标进发。」
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表示:「除了推进跨学科课程及研究,学院亦会作为一个学术枢纽,以灵活的政策来增强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力,以实现科大的目标,包括在新兴领域聘请英才、支持跨校园计划以增强与港科大(广州)的合作等。」
科大跨学科学院院长屈华民教授表示:「跨学科学院将优化及拓展现时的重点项目如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及综合系统设计。同时,学院将进一步探索新兴领域的崭新教学方法及科研计划,如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元宇宙、艺术科技、生物设计及跨学科科学计算等。我非常高兴见证我们的世界级教员和顶尖学生,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努力创新、造福社会。」
跨学科学院正筹备推出的科技创新硕士课程,将由科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培育了五间独角兽以及众多初创公司的传奇企业教育家李泽湘教授设计。课程旨在培育一批工程科技知识与市场营销技巧兼备的专业人才,以推动技术转移及研究成果落地。

新闻
科大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6周年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为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6周年,于7月1日在校园举行升旗仪式。出席该活动的嘉宾包括科大的校董会和校务委员会成员、高层管理人员、教职员、学生、校友及社会友好,其中有包括: 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女士、香港中联办新界工作部部长李蓟贻先生、香港中联办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吴程女士,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李美嫦女士,科大副监督陈祖泽博士、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科大顾问委员会主席廖长城先生、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科大校董会副主席杨佳锠教授、霍英东基金会董事霍震宇先生等。
升旗仪式后,一众嘉宾于逸夫演艺中心欣赏科大学生及校友准备的钢琴及歌唱表演,场面温馨隆重。

新闻
科大欢迎教资会推出科教创新基金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欢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推出科教创新基金,这将为大学推行创新的教学科技提供额外资源。
作为创新教育的先驱,科大是亚洲最早引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的高等院校之一,同时也是其中一所最早于教学上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机构。科大与教资会同样关注新兴技术应用有可能引起的道德和法律问题,认为必须谨慎考虑并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因此,科大多年来开设了不同课程,探讨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潜在道德问题及好处。 为确保能以负责任及包容的态度使用人工智能和新科技,科大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讨论并就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评估策略和维护学术诚信相关的政策作出指导。大学亦于2018年成立了高教界首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CAiRE),于科学、技术、商业、社会及教育等多个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的层面,推展跨学科研究。
科大近期设立了各项基金,以推动更恰当及广泛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学期待教资会未来公布更多有关科教创新基金的具体细节,以研究如何透过此计划,进一步深化与学术界和业界的合作,为科大成员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新闻
求佳职,不只要学业佳绩
现今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毕业生必须付出额外的努力才能脱颖而出。 科大一直致力协助同学规划职业生涯,提供源源不绝的机会让他们吸取职场经验。 以下我们请来两位科大毕业生分享他们找到梦想工作的秘诀,以及一位对科大生高度评价的雇主,分享求职者必备的职场特质与条件。
外向变通 致胜关键
许智滔 (Terry) 2022年毕业于电子工程系。 在大学四年间,他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斜槓族」,做过多份工作包括兼职救生员及补习老师,后来在一家研发机械人的初创公司当电子工程实习生。
Terry天生喜欢冒险,他自言求学期间没有为自己订立明确的就业目标。 相反地,他采取了探索式的求职策略,在课余时间争取机会,在现实社会累积不同的工作经验。
「实习期间,我和其他同事一同为中小学生设计 STEM 课程,公司也满意我的表现,完成实习后,我继续在公司兼职。 」Terry 相信这些实习经验对他的未来职业发展有莫大帮助,但同样重要的,是他在大学期间学习到的人际关系技巧和领导才能。

新闻
别再「以貌取果」
当你到水果店购买梨子时,你会否因为它们的形状不规则或表皮上有小瑕疵而避开不选? 虽然这些水果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但大多数消费者仍然会对外观不佳的水果敬而远之。 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种消费习惯会造成什么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丑陋」食物背后的一些丑陋真相——据联合国推算,全球约有14%粮食在收成到消费过程中损失或浪费。 在英国,官方估计本土种植的苹果当中,纯粹因外观不佳而被扔掉的可能多达四分一; 新加坡的情况亦大同小异,入口水果中,近乎三成是基于上述原因而沦为厨余。
全力以赴减少食物浪费
由科大校友张艺译(右)和她的创业伙伴方苑潆共同成立的Not Only Powder在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3中勇夺金奖及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