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科大与德国科学基金会探索合作研究机遇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4月30日接待由德国科学基金会科学事务部主管Annette SCHMIDTMANN博士率领的代表团到访。
德国科学基金会是德国一家独立的全国性科学资助机构,负责资助德国高等院校和公共性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代表团与科大协理副校长(研究) 陈子庭教授、德国籍教职员泽柏澔教授和南思帆教授以及全球及大中华事务主任李琬雯会面,探讨基金会成员与科大建立合作研究项目的可能性。
代表团随后参观了科大量子物质与显微技术实验室及先进显示与光电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了解科大的先进设施,并与研究团队交流研发创新意念。
是次访问加强了德国与香港两地顶尖研究机构的紧密联系。科大期待与德国科学基金会建立重要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科研与创新。

新闻
《环球视野@科大》系列:从学术追求到建构包容世界,探索Shabnam的双博士旅程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荟萃了来自逾80个国家及地区的17,000多名本科和研究生,堪称真正的文化熔炉,对此我们深感自豪。在《环球视野@科大》系列,我们访问了一些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同学们,他们将分享各自的独特体验,包括在学业、文化、事业规划、创业,以至追寻其他目标时的心路历程。
跨越两个不同的国家修读双博士学位课程听起来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对 Shabnam TAGHIPOUR 来说,这是一个为世界带来改变的机遇。来自伊朗的Shabnam如今在香港科技大学修读化学及生物分子工程学博士课程,同时也在伊朗的谢里夫理工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的博士学位。在《环球视野@科大》系列的第三篇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她如何平衡两地的学术追求,以及如何怀着深切的社会责任感来建设一个更包容的世界。
为让自己具备国际视野和获得跨学科领域的知识,Shabnam选择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修读联合博士课程。
问:你为何选择来科大?
我的名字「Shabnam」(波斯语)和「çiy」(土耳其语)均解作「露水」,即落在花瓣和绿叶上的小水滴,这个名字恰好表达了我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自童年以来,我就对工程知识充满好奇,喜爱修理物件并将灵感付诸实践。对我来说,工程与环境可谓梦幻组合,燃起我内心的热情,驱使我立志往这方面发展。

新闻
科大与麦考瑞大学拓展合作关系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4月24日迎接澳洲麦考瑞大学代表团的到访,加强两所顶尖学府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麦考瑞大学副校长(学术)Rorden WILKINSON 教授和副校长(教育)Taryn JONES教授与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协理副校长(教学)冯志雄教授、工商管理学院助理院长(行政)兼理学硕士课程主任曾志安先生、环球交流事务处主任邹枳榆女士以及环球事务及大中华区主任李琬雯女士进行了会谈。两所学府分享了各自商学管理课程的最新发展,并探讨了研究生和本科生交流计划的合作可能性。
是次访问标志着两校开展合作关系的重要里程碑。科大期待能与麦考瑞大学携手开拓更多合作新领域。

新闻
科大校长率团访问阿联酋 就科研、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建立合作关系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上周率领代表团到访阿布扎比及迪拜,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多间重要机构建立了宝贵的联络与合作关系,促进教育、研究和创新方面的合作。
是次访问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香港政府与科大均承诺加强与阿联酋等「一带一路」主要成员国在创新科技、投资以及基建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这亦是继去年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访问阿联酋后,首个到访该地的香港高教界代表团。
在4月15日至18日为期四天的行程中,科大代表团与迪拜未来基金会、沙迦大学、哈利法科技大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大学与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等著名机构和学府进行交流,重点探讨在包括人工智能、机械人、医疗科技、洁净能源和初创企业孵化等前沿领域上,开展研究、技术转移和人才培训的相关合作。 代表团亦有幸拜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联酋特命全权大使张益明先生,并举办校友聚会,加强与当地科大校友的联系。
参与是次访问的其他科大高层包括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协理副校长(环球事务及传讯)陈佩珠女士、工学院副院长(本科生教务)王幼行教授,以及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系主任周晓方教授。
叶玉如教授形容此行成果丰硕、别具意义:「是次访问让我亲身体会阿联酋在创新和知识转移方面的显著投资及长足发展,这与香港现时的发展方针非常契合。 凭借科大于创新、人工智能和创业领域拥有的独特优势,我期盼能与阿联酋的合作伙伴加强协作,以携手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区内的科技发展。 」
科大此行共签署两项合作协议。 第一个协议与迪拜未来基金会签订,该基金会隶属迪拜政府,致力为迪拜带来高质量的影响力,加快城市发展。是次合作涵盖不同领域,包括联合研究和知识转移项目、初创企业孵化、学生和研究人员交流,以及资源与设施共享等。
另一项与沙迦大学签订的协议则着重学术方面的合作,包括双学位课程、联合研究生指导、联合研究计划、学术信息与科学信息共享,以及其他交流活动等。

新闻
科大于第四十九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创历史佳绩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在第四十九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取得破纪录的骄人成绩,36支参展队伍一共夺得36个奖项,包括中国代表团发明和创新优秀奖、四个评审团嘉许金奖、以及多个金、银、铜奖,获奖数目属历年之冠。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带领的突破性研究,以血液中的可溶性ST2(sST2)蛋白为治疗靶点开发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的创新策略,荣获中国代表团发明和创新优秀奖及评审团嘉许金奖两个奖项。 研究成果为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开发开拓了新方向。 针对sST2的治疗方法能够降低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风险和改善患者的病理症状,有望成为比传统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方法更简单、侵入性较低和安全的新型治疗策略。
另外三项获评审团嘉许金奖的项目,分别是由科大霍英东研究生院院长及土木及环境工程系讲座教授吴宏伟教授领导,以都市固体废物制成的无水泥环保砖;由科大综合系统与设计学部助理教授向畅颖教授带领,用于隔热的先进光电智能窗口;以及由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团队所开发的扎铁机械人,该中心为科大牵头成立的其中一间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研究中心。
是次写下科大历史佳绩的36个参展项目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生物医学与健康、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智能建造,以及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 除了扎铁机械人,另外有五个项目亦由科大牵头成立的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研究中心,包括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及智能芯片与系统研发中心,与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共同研发。 这些项目涉及基因组编辑、细胞治疗、智能塔式起重机、自动工具链、人工智能加速器等前沿技术。
是次参展的项目亦包括一些由科大与政府和行业领导者进行合作的研发项目,以期为社会带来深远的贡献,例如与教育局合作、专为香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HKMOOC)而研发的虚拟课程。 此外,科大亦与港铁公司和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分别开发多重交通彷真模型,以估算乘客量,以及结合人工智能、机械技术和物联网的数字孪生平台,供物管行业使用。 此外,当中24项参展的创新成果已在科大支持下成立初创企业,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对社会有贡献的解决方案,在知识转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新闻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荣获30年长期服务奖:科研如寻宝 致力传承科学家精神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获科大颁发30年「长期服务奖」,以表扬她服务大学多年的贡献。她于1993年回流香港,一直服务科大至今,先后出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及副校长(研究及发展)等重要岗位。除了是香港八所资助大学中首位女校长,亦是本地高教界中鲜有于原校一直升任至校长的学者。
与科大结缘
1990年,时任纽约再生元生物制药公司高级科学家的叶教授,在巴黎一个学术会议晚宴上,巧遇当时为科大筹备委员会成员之一的蒲慕明教授。蒲教授对叶教授的研究领域相当感兴趣,便决定招揽她加盟科大。叶教授指:「当时我希望将外国取得的经验带回香港这个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并培育年轻一代的科学家,贡献社会。」
蒲慕明教授忆述:「当时科大并未开拓脑神经科学领域,全赖Nancy的勇气、担当及毅力,才能不断获取经费及研究突破,所以我一直觉得她会成为香港的大学校长。」
对科研保持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