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聞
科大成立金融研究院 在全球金融新時代中推動金融創新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宣布成立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院),致力透過金融研究和科技創新,與香港及海外地區的學術界、業界和政策制定者緊密合作,以解決當前多樣而複雜的社會及經濟問題。
作為知識創新探索的先驅,研究院秉持四個研究重點,分別由轄下四所跨學科研究中心負責推展,包括(一)科技創新中心、(二)環境與社會責任中心、(三)財富管理中心,以及(四)宏觀金融與地緣經濟中心。研究院亦設有一個由近20位國際著名專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透過善用跨學科知識與資源,成為推動應用研究的國際平台,以期應對迫在眉睫的重要議題,促進不同持分者之間的合作,並為業界從業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真知灼見,有助他們做出有效的決策。
出席研究院啟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先生、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工商管理學院署理院長許佳龍教授,以及研究院院長兼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 (策略規劃及研究)樓棟教授。
許正宇先生在啟動禮上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非常重視金融創新,特別是數字金融、金融科技、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等發展迅速的領域。他指出,傳統金融市場與前沿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兩者的結合,將為企業及投資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香港在這兩個領域均處於領先地位,透過發展創新金融技術以及開拓新市場,勢必在金融科技創新方面再創高峰。他熱切期待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研究院,就加深各界對新興科技可如何強化金融服務業的了解,作出寶貴貢獻。
啟動禮上,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在這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香港面對許多挑戰。亞洲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地緣政治變化亦帶來不明朗因素。然而,科技演變一日千里,而永續發展更成為全球趨勢,無疑為創新發展締造了新契機。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必須積極迎接這些挑戰,並把握機遇。科大成立金融研究院,將為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作出貢獻。」

新聞
科大、中大、港大及國大獲旭日慈善基金捐款港幣五千萬元 支持基礎數學研究及人才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香港大學 (港大) 及新加坡國立大學 (國大) 獲旭日集團旗下的旭日慈善基金捐款合共港幣五千萬元,襄助各大學於未來五年推動基礎數學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訓。
基礎數學一直在推動科技創新上扮演著關鍵角色,發展潛力無限。是次旭日慈善基金的捐款,將扶助四所頂尖大學培育相關領域的人才、促進學術交流並推動國際協作。
出席捐贈儀式的嘉賓包括旭日慈善基金主席兼旭日集團董事長楊釗博士伉儷、新加坡駐港總領事王首毅先生、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港大校長張翔教授、以及國大副校長(行政)鄭文輝先生等。
楊釗博士表示:「旭日慈善基金自2005年成立以來,致力回饋社會,推動佛學研究和中華優秀文化傳承,而教育更是基金重點支持的類別。純數學是一個專門的研究,被形容為一個嚴謹、抽象和美麗的學科。我期望,旭日參與這個人才培訓計劃,將為數學家提供一個互動交流的平台,並栽培青年數學家,令這門基礎學科能薪火相傳,不斷尋求突破。」
葉玉如教授代表四所大學,就旭日慈善基金會對推動高等教育及基礎研究發展的慷慨支持,致以衷心感謝。她表示:「基礎數學是科技創新的基石。今天的典禮不僅標誌著亞洲在提升基礎數學與培育創科人才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對四所大學在卓越研究方面的重大肯定。透過各方共同努力,我們希望可開拓更多科學前沿,增強香港以至亞洲區域在此一領域的競爭力。」
兩項新猷:「旭日博士後研究員計劃」和「旭日訪問學人計劃」,將於協議簽署後正式啟動。前者讓每所大學每年招聘兩名博士後研究生,並支持他們畢業後過渡至全職研究或教員職務,同時繼續進行基礎數學的研究工作。後者則資助四所大學邀請內地及境外數學家到校作短期訪問或進行合作,共同攻克世上未解的數學難題。此外,協議亦鼓勵各所大學每年主辦或合辦至少兩次學術會議,促進本地、內地與國際學者之間的知識交流。
關於旭日慈善基金
旭日集團以「兼善天下」為宗旨,致力回饋社會,於2005年成立「旭日慈善基金」,積極舉辦各類公益活動及與其他慈善機構合作,以達致扶貧救災、捐資辦學、推動社會人才發展、推廣中華文化等目標。

新聞
科大與北京協和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年内將迎首批醫生和學者赴港交流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北京協和醫院(協和醫院)日前在北京舉辦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以促進人才交流及研究協作。
戰略合作協議由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與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教授代表簽署,並由科大協理副校長(內地事務)童彭爾教授、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署理系主任張黔教授,以及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吳沛新、副院長韓丁等多位嘉賓共同見證。
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構建香港高校與內地醫院合作的新範式,充分發揮科大在前沿研究領域的顯著優勢和協和醫院在臨床醫學的領先地位,圍繞人才培養、醫學教育、醫學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為兩地的生物醫學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作出貢獻,預計本年度會有首批協和醫院的青年醫生和學者來科大開展學術交流。
葉玉如校長在儀式致辭時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未來的醫療體系亟需兼具深厚科研能力與臨床經驗的創新型醫學人才。此次與協和醫院達成戰略合作,具有里程碑意義。未來雙方攜手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在醫學研究及臨床領域的合作交流,共同培養新一代醫學人才,推動前沿科研成果更快轉化為臨床應用,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吳沛新書記表示,「科大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學科交叉發展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和重要貢獻。雙方將本著『交流合作、相互借鑒、共同發展』的原則,在前沿技術攻關、創新成果轉化應用、交叉學科創新平台建設、複合型醫學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務實深入合作,探索構建內地醫院與香港高校合作新範式,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護佑人民健康作出積極貢獻。」
科大是香港首家研究型大學,不僅具備深厚的研究基礎,亦聚集了一批國際領先的學者和專家,尤其在神經科學、遺傳學、生物工程、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機械人,多組學和精準藥物發現等領域均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目前,科大正積極籌劃建立一所國際領先、面向未來的新型研究型醫學院,旨在培養具有研究能力的臨床醫生和轉化醫學人才,推動前沿技術和醫療領域的融合發展,並與包括協和在内的多間內地醫學機構合作開展創新醫學人才培養計劃。

新聞
科大獲上海醫學創新發展基金會捐贈支持 培育腦健康領域創新醫學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日前獲上海醫學創新發展基金會(基金會)慷慨捐贈,支持大學和內地醫院合作開展「內地創新醫學人才培養計劃(腦健康領域)」。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全球醫療健康需求日益增長,醫療體系也急需兼具研究與臨床治療能力的臨床科學家及生物科技人才,以應付未來的社會需求。作為香港首家研究型大學,科大不僅具備深厚的研究基礎,亦致力培育新一代臨床醫學人才,因此推出「內地創新醫學人才培養計劃」。科大早前已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天壇醫院)簽訂協議,合作培育研究和臨床能力兼具的醫學人才;大學現正積極與不同內地醫院洽談合作加入人才培養計劃,讓更多臨床醫生能學習先進的科研技術,成為領導未來醫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醫學領袖,同時亦加快科研成果在臨床上的轉化應用。
根據協議,基金會將提供資金,全面支持科大的「內地創新醫學人才培養計劃」,培養腦健康領域人才。資金將資助包括來自北京天壇醫院在內的30位腦健康領域臨床醫生到科大接受科研培訓,大學會為每位參與培養計劃的臨床醫生配對至少一名科研導師和必要的實驗設施,讓他們能充分利用大學資源,參與到不同的科研課題中。
捐贈儀式在基金會日前於北京主辦的2024腦健康大會上舉行,出席儀式的主禮嘉賓包括中國科學院(中科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陳竺,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于學軍,中科院院士兼北京天壇醫院教授趙繼宗,中科院院士兼科大校長葉玉如,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基金會執行理事長王波,及其他中國腦神經領域的權威專家等。葉玉如校長受邀在2024腦健康大會主論壇上發表主旨報告並參加嘉賓討論。
葉玉如教授表示:「我們衷心感謝基金會的慷慨捐贈及不懈支持。面對全球人口老化的挑戰,科大樂見社會各界對『內地創新醫學人才培養計劃』的認可及幫助。憑藉我們的科研實力,科大有決心培育出更多研究與臨床治療能力兼備的創新醫學人才,並期望通過結合前沿科技與臨床醫學,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醫療創新樞紐,並為國家未來的醫學發展注入新動力。」

新聞
科大與利豐成立供應鏈研究院 應對多變商業環境中的挑戰與機遇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馮氏集團旗下利豐今天聯合宣布成立香港科技大學利豐供應鏈研究院(研究院),旨在推動全球供應鏈管理的研究與創新商業模式。
研究院結合科大卓越研究實力及利豐於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深厚行業知識,以於大灣區、大中華區、亞洲以至全球的行業發揮影響力,並且協助推展最新財政預算案提出有關香港邁向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的願景。研究院的工作重點包括供應鏈領域的研究協作、進行產業與政策研究構建商業資訊,以及推展高級管理人員課程及與夥伴合辦的課程,強化人才培訓。
研究院的啟動禮今天舉行,主禮嘉賓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先生、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以及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博士及副主席馮國綸博士,在典禮上致辭。緊接啟動禮的研究院創院峰會,主題為「應對全球供應鏈的挑戰與創新」,邀得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商界領袖、科大顧問委員會及校董會成員、科大夥伴等近150名嘉賓出席,當中包括科大顧問委員會榮譽主席及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博士。
黃偉綸先生致辭時表示:「在地緣政治局勢越趨緊張下,企業尤其是內地企業, 更加需要藉着推展業務多元化,包括重組供應鏈等,以管理風險。香港具備獨特優勢,有助企業面對這些挑戰。香港科技大學利豐供應鏈研究院的工作,將令香港作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的地位更具吸引力。研究院結合科大的卓越學術和研究基礎,以及利豐集團的環球專業知識和強大財政資源,定必在推動創新和變革上發揮重要作用,為香港、內地及全球發展作出貢獻。」
馮氏集團副主席兼研究院顧問委員會主席馮國綸博士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以及科技加速變革,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生產商正重新設計製造業供應鏈以提高韌性和敏捷性,零售商則須不斷分散供應市場來降低風險。有鑑於此,我們希望,香港科技大學利豐供應鏈研究院能夠成為全球供應鏈趨勢及相關議題的思想先驅,並透過研究和教學,鼓勵和賦能業內專業人士與企業家,培養新一代商業領袖,助力他們掌控供應鏈,擁抱變化,把握機遇。」

新聞
科大與北京天壇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攜手培育創新型醫學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天壇醫院)今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培育兼具研究和臨床能力的醫學人才,推動前沿科技與臨床醫學的結合,加快科研成果在臨床上的轉化應用。
因應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挑戰,全球醫療健康需求日益增長,未來的醫療體系極需研究與臨床治療能力兼備的臨床科學家及生物科技人才。科大和北京天壇醫院是次合作,期冀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培養面向未來的臨床科學家、加速科研成果於臨床上的應用和轉化、以實現推動兩地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根據協議,雙方將於年內推出重點人才培養計劃,獲選加入計劃的北京天壇醫院醫生,將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科大接受科研培訓。他們將有機會參與前沿研究項目,學習最新的科研方法和技術,以提升其科研及臨床實踐能力。此外,雙方還將共同開展包括神經科學、人工智能、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的研究,積極推動前沿科技於臨床應用的轉化。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此次簽約為科大與內地頂尖醫療機構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希望透過此次合作,深化內地與香港在醫學研究及臨床領域的交流合作,以及培育新一代的臨床醫學人才,推動前沿科研成果更快地轉化為臨床應用,為兩地的生物醫學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亦表示:「北京天壇醫院始終致力於培養能夠從臨床發現問題、用科技創新的途徑來解决臨床問題的臨床醫學科學家,這與科大對新一代醫學人才的培育理念不謀而合。只有科研與臨床之間相互促進,提升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應用,才能切實讓更多患者看到希望。我們希望與科大的合作,能夠培養出既懂科研又具備臨床實踐經驗的臨床科學家,助力醫學發展。」
作為香港首家研究型大學,科大不僅具備深厚的研究基礎,亦聚集了一批國際領先的學者和專家,尤其在神經科學、遺傳學、生物工程、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機械人,多組學和精準藥物發現等領域均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此外,科大亦積極推進內地與香港在科研和教育領域的合作,包括籌劃建立一所國際領先、面向未來的新型研究型醫學院,旨在培養具有研究能力的臨床醫生和轉化醫學人才, 推動前沿技術和醫療領域的融合發展。

新聞
科大舉行首個新基石科學實驗室揭牌儀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學系講座教授戴希獲騰訊公司發起的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資助成立科大首個新基石科學實驗室,就拓撲材料等範疇進行為期五年的研究工作。實驗室今日舉行揭牌儀式。
出席揭牌儀式的主禮嘉賓包括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科大理學院院長王殷厚教授、科大物理學系系主任王建農教授、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嫵蓉女士、騰訊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李子樹先生以及科大的新基石研究員物理學系戴希教授。
葉教授在歡迎辭中感謝騰訊公司和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對科大科研創新的鼎力支持,亦祝賀戴希教授成為新基石研究員。她說:「作為香港首間研究型大學,科大一直致力於推動創新和科研發展,同時積極通過多種管道,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貢獻社會。新基石科學實驗室在科大揭牌是一個重要里程碑,不僅代表科大在科研發展方面的承諾,更是對科大在推動卓越創新研究的重大肯定。」
王嫵蓉女士表示:「騰訊公司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成立新基石科學基金會,透過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支持原始創新和自由探索,希望長期穩定地支持一批傑出科學家潛心基礎研究。作為一個創新、富有特色的民間科研人才資助項目,我們今年在初審階段採用了100%的海外同行評審。很高興今日出席科大首個新基石科學實驗室的揭牌儀式,同時祝賀戴希教授成為第二屆新基石研究員,我們會繼續和包括科大的世界一流大學合作,支持傑出科學家開拓知識前沿。」
戴希教授是科大首位新基石研究員,亦是第二屆入選新基石研究員的三位香港科學家之一,其主要研究方向為拓撲材料及強關聯體系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有助開發新材料及解決新材料應用的問題。戴教授在物理學研究領域貢獻卓越,於2011年獲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18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並於翌年獲該會頒發詹姆斯·麥格羅蒂新材料獎(James C. McGroddy Prize for New Materials),2022年獲科大頒授蒙民偉博士納米科學教授席。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是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設立,涵蓋數學與物質科學及生物與醫學科學兩個領域,並鼓勵學科交叉研究。自2022年啟動以來,共選出104名卓越科學家成為新基石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