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0

新聞
捐款, 粵港澳大灣區
科大再獲越秀集團慷慨捐款八千萬元 支持大學拓展
內地大型綜合性企業越秀集團向科大慷慨捐贈港幣八千萬元以支持大學的教研創新發展。
新聞
捐款, 研究及科技
科大獲費志恩先生捐款港幣二千萬元 推動大學科創研究和教育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費志恩先生個人捐贈二千萬港元,襄助大學推動科創研究和教育的發展。     有關捐贈將用作成立「費志恩教育及科研基金」,以支持大學科研項目及相關設施。為鼓勵學生追求卓越,其中200萬元港幣的捐款將以費先生成立的「晴朗的心基金會」名義,設立「晴朗的心基金會獎學金」,以獎勵學業成績優異的同學。為答謝費先生的慷慨支持,科大將校內一個被學生暱稱為「夢想實驗室」的地方,命名為「費志恩夢想啟航基地」。它是學術樓一個具標誌性的設施,來自不同學院和學科的學生和隊伍,經常聚集此地工作和交流,將創科意念轉化成實質計劃,並製作用於不同比賽上的原模型等。     科大於今天(12月16日)舉辦命名典禮,主禮嘉賓費志恩先生及科大校長史維教授於儀式上致辭和為紀念牌匾揭幕。晴朗的心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靜嫻女士、科大首席副校長倪明選教授、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以及雙方其他高層人員亦有出席儀式。     費志恩先生(左)和科大校長史維教授主持命名典禮 費先生讚譽科大多年來鼓勵創新,為社會培養了一眾創科型人才。他表示:「香港在創新科技方面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而香港年青人亦很有潛質成為動力之一。希望通過與科大攜手合作,有機會創造一個平台提供給年青人更加多自由研發創新的空間,支持年青人投入夢想實踐,研發創造出更多科研產品,帶動未來香港創新科技業的發展。」    
新聞
大學發展, 研究及科技, 創新, 教育
實現無限可能
我們在科大發掘無限可能,將願景轉變成現實。

2019

新聞
捐款, 環球社區參與, 教育, 環球挑戰, 環球健康科技
香港科技大學獲正愛慈善基金會捐贈港幣四千萬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正愛慈善基金會(基金會)捐贈港幣四千萬,讓同學得以運用創新思維與技術,解決世界問題,並在資源匱乏的地區發揮正面影響力。 正愛慈善基金會是一個致力為社會大眾服務的慈善組織,其項目主要支持教育發展及幫助特別是香港與東南亞地區的弱勢社群。基金會的慷慨捐款將用作成立「正愛基金會創意社會服務基金」(基金) 。為感謝基金會對科大的鼎力支持,大學將學術大樓的一翼命名為「正愛慈善基金翼」。 基金會創辦人陳文耀先生及其家族成員於命名典禮上擔任主禮嘉賓,為紀念牌匾揭幕。基金會總監陳子君女士在典禮上表示﹕「科大的學者年輕而具潛力,是協助我們共同實現理想的最佳夥伴。我們希望這個基金可以讓科大學生發揮他們的想像力與專業知識,以破格思維為環球逼切的議題,提出具影響力而又可行的解決方案。」其他主禮嘉賓包括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及首席副校長倪明選教授。 史維教授表示科大與基金會有著共同的目標,便是希望透過科大在創新、設計思維與科技等方面的優勢,去實現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期望。他說﹕「我們經常鼓勵學生,以他們的意念和知識去實踐服務市民這個目標,因此這既是一項社會服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由衷感謝基金會,它的慷慨支持是對我們師生的能力和熱誠的一種肯定。」 正愛慈善基金會於2010年成立,創辦人陳文耀先生是已故陳澤富先生的長子。陳澤富先生是酒店業先驅,一手建立跨越亞洲、歐洲和美國的酒店王國,當中包括位於香港的柏寧酒店。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一直不遺餘力服務東南亞地區與香港的弱勢社群,除了在柬埔寨興建學校、資助當地學生修讀職業訓練與大學課程外,亦有贊助香港一所為長者提供服務的中醫流動診所。
新聞
生物學, 研究
李嘉誠基金會捐資5億港元予香港科技大學 創香港首個「合成生物學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宣佈,昨日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資5億港元,創立香港首個聚焦「合成生物科技」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將命名為「李嘉誠合成生物學研究院」(研究院)。新學術及科研大樓提供最前沿的設備,雲集世界級學者,致力推動香港成為全球合成生物科技先驅。合成生物學是未來經濟發展核心,利用基因學和相關領域的大規模數據,探索生物學和非生物學科之間相互交流的新途徑,結合物理學,計算機科學,數學,化學和工程學計算和設計、編寫或修改微生物基因組建,令其能夠像機器般自如操作,以應對和解決生命科學中的複雜問題和挑戰。 為什麼我們需要合成生物學? 到2025年,聯合國預測全球人口將從目前的77億增加至81億。大約在2050年,這個數字預計將達到97億。從增長的角度來看,這相當於把印度和中國的整個人口加入地球。在人口急增和資源有限的前提下,考慮到可能由此產生的環境後果,人類需要採用新的方法存活和可持續材料。合成生物學這跨科學領域是未來經濟的核心動力,合成生物科技將在很多日常生活領域出現,如醫學、塑料、材料、糧食、日用品等等;香港科技教育及科研必須加入這方面的競爭前列。 李嘉誠合成生物學研究院如何運作? 李嘉誠合成生物學研究院是一個強調原創及基礎應用並重的特色平台。在這個目標下,研究院首先發展科研設施和科技力量,以整合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及相關技術與分析方法,通過專業的自動化運作機制,發展從生物分子到細胞以至實際產品的開拓創新,推動公共健康、環境永續以促進社會進步和共享。研究院的願景聚焦為香港打造成為全球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重鎮,同時也將通過提供相關政策、教育和創業的方式,轉化研究成果,創造新型產業機遇,培育新一代科研創新型人才,為香港公民提供更豐富的創業和參與機會。 為何在香港科技大學?
新聞
捐款, 研究, 獎學金
科大再獲田家炳基金會捐款五百萬元 支持科研發展和學術交流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繼去年獲田家炳基金會(基金會)捐助300萬港元發展資優教育,今日再獲基金會捐贈500萬港元,注資由科大賽馬會高等研究院(高研院)設立的「田家炳教育基金」(基金),以推動大學科研發展及促進內地與香港青年學者的學術交流。 「田家炳教育基金」自2008年成立以來,資助了6名內地年輕和有潛質的「青年研究員」來港,協助高研院的駐院教授從事教研工作。經過是次注資,「田家炳教育基金」本金將增至1,100萬港元。 此外,受惠於基金會是次捐款,大學亦將撥款贊助由科大學生於去年發起、為有需要的學生而設的「追夢獎學金」,設立「田家炳追夢奬學金」,資助有經濟及其他學習需要的學生突破困境、開拓視野、追求夢想。 捐贈儀式於今天在科大舉行,出席嘉賓包括田家炳基金會董事局主席田慶先先生、董事田榮先先生、科大校長史維教授、首席副校長倪明選教授、副校長(行政)賀致信先生、副校長(研究及發展)葉玉如教授、副校長(大學拓展)林文怡教授、高研院院長高漢安教授、跨學科課程事務處處長兼署理學務長周敬流教授。 田家炳基金會董事局主席田慶先先生表示:「香港科技大學是國際知名學府,近年來取得的教科研成果豐碩。基金會自2002年起開始支持科大在大中華地區的學者交流,培養優秀青年學者以及中文創作等各項工作,成果令人鼓舞,也讓基金會更有信心為教育基金注資。適逢政府推出配對金計劃擴大我們的捐款效益,讓更多的科大師生受惠。」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衷心感謝基金會的慷慨捐贈。他在致辭中表示:「田家炳博士是一位偉大的慈善家。他窮一生精力與所得成立基金會,身體力行推動教育與德育的發展,令人敬佩。基金會的再次慷慨捐贈,是對科大教研成果的肯定。我深信,這筆捐款能吸引更多年輕的優秀學者匯聚科大、及幫助有需要的學生的全人發展,讓大家攜手開拓學術和知識的新領域。」
新聞
粵港澳大灣區, 捐款
科大獲越秀集團捐贈港幣一億元支持大學發展 另獲其贊助百萬元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舉行 「越秀集團捐贈典禮」暨「香港科大–越秀集團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贊助儀式」,以銘謝越秀集團(越秀)慷慨捐贈港幣一億元用於支持大學科研創新、培育頂尖人才。集團另亦贊助科大一千萬元人民幣,用於培育穗港兩地優質創新創業項目、以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 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楊健先生、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楊義瑞先生、廣州市委常委及南沙區委書記蔡朝林先生、越秀董事長張招興先生、越秀總經理朱春秀先生、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及科大校長史維教授。 越秀是廣州市知名龍頭國有企業,是次捐助對深化穗港兩地產學合作具重大意義。科大與廣州合作由來已久,包括早於2007年就在廣州南沙設立大學於內地的重要科技成果轉移平台—霍英東研究院;去年底更與廣州市政府簽署協議,合作於南沙籌建新校園,為香港、廣州以至整個大灣區的創新科技增添動力。 今次越秀捐贈的一億元款項,將用於推動包括科大的教研發展、跨學科教學和科研工作、開展創新型研究生項目,以及聘用頂尖學者等。至於越秀所贊助的科大百萬元創業大賽總決賽,今年步入第九屆並已易名為「香港科大–越秀集團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比賽將以創業為基點,培育並為優秀創新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與科技的融合發展,帶動創新產業升級。 越秀董事長張招興先生在捐助儀式上致辭時表示,對香港科技大學的捐贈,將有助於推動大灣區核心城市交流,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將推動官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多方共贏。他強調,越秀集團正處於向經營驅動、資源驅動和創新驅動聯動的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關鍵階段,通過與科大的合作,集團的企業資本將會與高校的科研成果有效對接,進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升級。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對越秀的慷慨捐助表示感謝。他表示:「越秀集團作為廣州市最大的國有企業,成立於香港、長期服務兩地,一向熱心兩地社會公益事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創科中心,產學合作是重要一環。是次捐助,彰顯越秀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長遠承諾和持續發展,亦有助進一步支持科大發展、人才培育和知識轉移。」
新聞
捐款, 校園發展, 機構拓展, 校園生活
科大獲邵氏基金會捐贈港幣一億五仟萬元 逸夫演藝中心舉行動土儀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為其多功能大禮堂舉行動土儀式。大禮堂將成為科大的新地標,不僅為舉辦大型活動提供場地,更令大學的教學和文化活動得以增添寶貴的空間,為同學、教職員及校友帶來更豐富的校園生活與學習體驗。 多功能大禮堂得以落實,全賴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一筆港幣一億五仟萬元的慷慨捐款。科大建校以來,一直欠缺舉辦大型音樂與藝術表演及畢業典禮的活動場地,一直為大學成員帶來不便。 樓高三層、可容納達1,300名觀眾的多功能大禮堂位於科大清水灣校園的南門入口附近,可作展覽、活動及儀式之用,亦可作為音樂廳與表演劇場。禮堂也提供地方進行研討會、排練,以及小型表演,更設有學習室、咖啡廳以及室內室外的聚會空間等。 為感謝基金會對科大的鼎力支持,科大將新禮堂命名為「逸夫演藝中心」,以紀念已故的邵逸夫博士,並將大禮堂外的公共空間命名為「邵方逸華廣場」,紀念已故的邵逸夫博士夫人。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於動土儀式上表示:「已故邵逸夫博士為善不甘後人,以其仁風善舉及在演藝界的非凡成就,聞名於世。單在香港及內地的大學和院校,獲邵博士贊助的項目便有6,000多個,將來亦會繼續增多。科大這棟優美的多功能禮堂,定必進一步提升科大的文化及藝術教育。」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則謂:「基金會與科大的合作可追溯至2004年,科大為邵逸夫獎的得主舉辦講座為起始。邵逸夫獎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乃邵博士另一項重大的貢獻。大學今日與基金會的合作關係更深更廣,我們深感榮幸和感激。作為一所以科技為本的大學,藝術與文化教育獲得全校廣泛的愛好和支持。這座美輪美奐的演藝中心落成後,將有助大學及其周邊的社群加強推進人文教育的發展。」 逸夫演藝中心是一座先進的橢圓形建築,擁有高中庭空間,採用懸臂結構及以世界一流的傳音效果設計。中心由三個重疊的橢圓形環組成,圍繞著建築物的雕塑核心,型成無縫融合,更可為大樓遮蔭擋雨。作為超大型的遮蔭篷,環形結構可以大大減省能源消耗,有助中心獲取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綠建環評鉑金級認證。 逸夫演藝中心預計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