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聞
科大獲田家炳基金會慷慨捐贈 提升資優學生的社交及心理支援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田家炳基金會(基金會)300萬港元的資助,用於大學發展資優教育方面的工作。捐款將用於加強朋輩及家庭對資優學生的支援網,讓這些孩子能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中發揮潛力。
為慶祝田家炳博士百歲華誕,田家炳基金會向科大等九所本地大學,各捐贈300萬港元,以支持大學培育學生的活動。科大乃首間與基金會舉辦慶祝活動的大學。基金會董事局主席田慶先先生、副主席戴希立先生及董事田榮先先生等今日與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副校長(大學拓展) 林文怡博士、科大資優教育發展中心總監周敬流教授及大學其他管理層一同主持慶祝儀式。
田家炳博士於一九八二年創立基金會,董事局主席田慶先先生說:「基金會希望向社會傳達田家炳博士『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的理念,以及回饋社會,貢獻國家的宗旨。我們十分重視與香港科技大學建立良好而日益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為社會培育更多人才。」
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對基金會致以衷心感謝,他表示:「田博士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慈善家,也是教育界的熱心倡導者。田博士與科大的淵源,可追溯至他與創校校長吳家瑋教授之間的友誼。除了大學整體發展外,田博士多年來的慷慨支持,亦幫助科大延聘了國際間一流的學者、提高了學生對中文創意寫作的興趣、讓低收入家庭的小朋友有機會參與科學及數學工作坊、維持科大資優教育項目的運作,以及舉辦物理國際比賽。田博士本人,正正就是其座右銘『愛人以德』的楷模。我謹在此衷心祝願他生日快樂、平安健康。」
除了資優學生課程外,科大資優教育發展中心亦將利用善款,為資優兒童的家長及老師構建交流互助的平台。該中心將舉辦一系列的工作坊,協助他們了解及明白這些兒童於社交及情感上的需要,以及如何可以培養資優兒童的全人發展。
中心總監周敬流教授表示:「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天賦,不論背景如何,他們都應該擁有發展這天賦的機會。科大資優教育發展中心的工作重點,與田家炳基金會的理念一樣,正正是希望給予這些同學機會,發展潛能,以達致普及教育的目的。」
有關香港科技大學
2017

新聞
Institutions reach MoU to Prioritize Research Cooperation in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Change
The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of HKUST reached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with institutes of universities in Guangzhou, Macao, and Taiwan on 15 August 2017 to prioritize research cooperation in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change.

新聞
科大學生獲捐款資助為印尼及柬埔寨解決醫療衛生問題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平等機會基金捐款,成立視野無界學者計劃,讓本科生可於本地或海外以全職實習的方式,發展他們所建議的醫療衛生項目。今年合共有六名來自兩組的學生獲頒發獎項。
在周迎教授及辛達德教授的指導下,其中一組視野無界學者正為印尼開發一個糖尿眼檢測程式。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資料顯示,印尼有一千萬名糖尿病患者。世界衛生組織亦指出,全球有約三分一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患有糖尿眼。而當中的一部分患者,若處理不當或未有及時治療,將可能會導致失明。這套雲端程式旨在透過利用手提設備所收集的視網膜影像,檢測糖尿眼。視野無界的其他硬件團隊正與手提設備生產商合作,以提高設備的功能及表現,並特別針對資源緊絀的情況下的操作。 這台設備的成本僅為現時醫院所用傳統相機的一小部分。當設備配合該糖尿眼檢測程式運作,一般人亦可以決定是否需要將病人轉介至基層診所。這個做法可更有效防治病情及減輕醫療負擔。
另一組獲獎的學生計劃進一步活用一個電子醫療紀錄系統的手機程式,該程式是演化自2015年、由其他視野無界團隊所開發的手提電腦程式。這個手機程式更便利於貧民窟隨身攜帶,令醫療人員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機輸入及取得資料,並令醫療紀錄可以保存於一個有系統、無紙化及可檢索的資料庫。透過持續保存病人的醫療紀錄,可以令在貧困地區服務的醫生在診症時作出明智的決定,從而改善醫療質素。
平等機會基金創辦人利承武先生在今日舉行的典禮上,向六名視野無界學者獎的得主頒發獎項。利先生表示:「我期待可以透過新的視野無界學者計劃,令學生尤其是本科生,可以發揮創意,我亦希望捐款可以協助科大繼續成為創新與創業的強大後盾,這亦是科大最新的五年策略發展中的其中一個目標。平等機會基金未來亦準備為科大提供配對捐款,鼓勵更多人支持這項富有意義的計劃。」
視野無界計劃的創辦人、科大化學及生物分子工程學系兼生物醫學工程學部的周教授,衷心感謝利先生的支持,她說:「利先生慷慨捐助,令視野無界計劃得以擴展,加入新的實習元素,令學生可以獲得深度體驗式學習的經驗,同時貢獻社會。」

新聞
科大獲金活醫藥集團捐贈 推動商學院學生交流及中醫藥研究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金活醫藥集團捐贈,資助大學中藥研發中心及商學院學生的交流活動。
為答謝集團的慷慨捐贈,科大將李兆基商學大樓一課室命名為「金活醫藥集團教室」,並於今日舉辦命名儀式。主禮嘉賓包括金活醫藥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趙利生先生、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及大學其他管理層成員。
趙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很高興能夠為香港的高等教育界出一分力。他說:「科大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學府,透過培育具環球視野的人才追求創新卓越。我們有著相同的願景,我希望透過與科大等領先學府合作,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建立一個更健康的中國。」
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感謝趙先生的慷慨支持。他表示﹕「金活醫藥集團致力促進全民健康發展,積極推動『健康中國』。今次的捐贈不僅有助我們在中藥方面的研究工作,更惠及商學院的同學,透過交流活動拓闊他們的視野。」
科大於儀式後舉辦了「中藥在大健康產品的開發」研討會,由科大中藥研發中心主任兼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詹華強主持。詹教授向學者及業界代表闡述了大中華區於衛生保健範疇所面對的挑戰,以及中心如何利用嶄新技術,提高中草藥效能以作應對。透過提升及抽取原本藥效成份低的草藥部分,中心令中草藥得以物盡其用,減低損耗。這不但有助內地農民創造更多收入,長遠亦可望提高國內中醫藥及大健康產業的產量與回報。
除與健康相關的研究,金活醫藥集團亦希望透過是次捐款,為商界培育更多人才,因此亦資助科大商科學生出國交流,拓闊他們的國際視野。
金活醫藥集團經營藥物及保健產品銷售,亦為國內食品及醫療設備的主要供應商。集團創辦人之一的趙先生為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名譽會長。
傳媒查詢:
林淑媛
電話﹕2358 6313
電郵﹕anitalam@ust.hk
2016

新聞
科大獲鵬程慈善基金捐款成立鵬程青年工程師學苑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2016年11月5日,舉辦鵬程青年工程師學苑開幕儀式,科大工學院學生將有機會帶領及指導中學生參與不同工程學工作坊,以啟發他們對科技的興趣,及培養他們活用工程學的思考模式。
全賴鵬程慈善基金創辦人及主席、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及非執行董事鍾志平教授的慷慨捐贈,隸屬工學院的鵬程青年工程師學苑才得以成立。鍾教授當日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校董會副主席查逸超教授、校長陳繁昌教授及其他嘉賓一同主持開幕儀式。典禮後,一眾嘉賓由鵬程青年工程師學苑總監崔志英教授及學苑副總監陳銳斌教授帶領,前往參觀學生主導的全方位學習體驗中心「工學院研習坊」,以及讓學生構思及進行研究的「學生主導體驗式學習實驗室」。
校長陳繁昌教授感謝鍾教授的慷慨捐贈,他表示:「工程學是將創新意念轉化成偉大發明,令日常生活更為便利的一個重要源動力。我和鍾教授相交多年,作為一個白手興家的工業家,他無疑是體現香港「獅子山精神」的佼佼者,而這精神正好與科大「凡事皆可為」的核心價值不謀而合。我衷心感謝他對學苑的支持,讓工程界的明日之星能及早開展其創意之路。」
鍾志平教授表示:「今次和科大合作,不單止顕示獅子山精神,更是鵬程精神的傳承。我勉勵同學們自強不息終身學習,方才有鵬程萬里!」
學苑副總監胡錦添教授於典禮後,為一批中學教師主講研討會,分享如何在中學推動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與此同時, 80多個中學生參與多個由科大同學主持的的工作坊,內容包括編寫程式、製造燃料電池電動車和電子琴,以及三維打印及建模等。
傳媒查詢:
林淑媛
電話﹕2358 6313
電郵﹕anitalam@ust.hk

新聞
向虛擬踏前一步
如果你認為電影《鐵甲奇俠》內出現的懸浮影像只屬科幻小說情節,現在或許是時候改變這想法。增強實境(AR)是未來移動設備上的一項重要發展,目前科大的系統與媒體實驗室(SysMLab)正帶領這項科技研究。
由許彬教授率領的SysMLab研究員團隊正為程式編寫員建立平台,以促進AR在移動及穿戴式裝置上的應用發展。實驗室在2013年成立,一直致力透過虛擬世界提供個人化資訊,以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採用「從下而上」研究方式的許教授解釋說:「我們設法找出及發展AR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硬件平台、軟件框架及顯示裝置。」研究團隊亦使用「多項技術,包括物體追蹤和將計算程序置於雲端上進行,以提升發展周期的進度」,由三個月縮短至只需一星期。
實驗室成員已發展多項AR系統領先技術,並就此遞交了18項專利申請。在眾多實驗室項目之中,雲基實鏡(CloudRidAR)可將密集的計算操作,置於雲端和其他共同定位設備上處理,以提升AR應用程式的運作效率。因此,當用戶將手提電話裝置指向書本等物件時,便可即時查閱大量數據。
實驗室亦正發展一套名為Ubii 的系統。Ubii 可與智能設備進行互動,例如用家只要做出「拖拉」手勢,便可遙距將檔案傳送到打印機。此外,實驗室亦正開發其他項目,包括實時情緒感應系統,以及可防止用家被數碼相機辨認和拍攝的互動式私隱平台。
請按此了解詳情。

新聞
科大獲校友楊榮義先生捐贈港幣二百萬元成立創業基金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校友楊榮義先生捐贈港幣二百萬元成立創業基金,為科大學生於創業初期提供支援。
楊榮義創業者培育基金(下稱基金)以楊先生的名字命名,由科大創業中心營運,是一項協助學生迅速啟動創業夢想的加速種子基金。初創企業最關鍵的時機往往在創新意念萌芽之時,亦是最難獲得財政支援的時期,基金將會在這個階段向他們提供資助。基金會就初創計劃的創意、可行性、商業化及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等因素進行評核。若成功申請,每個項目最多可獲五萬元的資助,用作生產「原型項目」、產品和服務開發、市場宣傳及推廣、試驗和營運費用。其間,科大創業中心亦會提供其他協助如師友計劃、指導、工作坊、研討會和工作空間等,以促進他們的業務發展,令創業項目變得更具競爭力,從而爭取較大額的資金協助,為投入市場作出準備。科大創業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來,一直是科大學生初創活動的樞紐,每年均積極舉辦各種活動,藉此協助及推動學生實踐他們的創業夢想。
楊榮義先生是知名的企業家及慈善家,一直致力支持內地的教育、文化及醫療服務。他樂善好施,並將其行善的範圍擴展至本港。楊先生是科大2005年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畢業生,亦是房地產發展集團深圳榮超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先生說:「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個創業基金,鼓勵、協助及支持更多科大學生,實現他們的創業夢。擁有創新想法的學生,即使仍在構想階段,亦可以獲得資助。」
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衷心感謝楊先生的慷慨捐贈,他說:「我們非常樂見畢業生回饋科大。透過結合我們的努力以及畢業生的捐助,充分體現出同一科大的精神。科大會繼續培育學生成為未來的領袖,發揮創意,積極回饋社會。」
楊榮義創業者培育基金為期五年,於2016年10月接受首批申請。評審團成員包括創業界的行內專家,創業中心及技術轉移中心的代表,以及捐款人所委任的代表。
傳媒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