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聞
學生發展,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學HeadStart卓越領先計劃 透過早期職場體驗及職業發展指導 提升新生競爭力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首屆HeadStart卓越領先計劃透過早期職場體驗及職業發展指導計劃,旨在給予一、二年級的本科生在日趨國際化、競爭激烈及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一個「領先優勢」。 由科大校董會成員梁嘉彰女士、廖家俊教授及人文學部人文教育助理教授邵梅儀發起,HeadStart卓越領先計劃於今年2月啟動。有別於一般實習計劃,HeadStart卓越領先計劃包含3個部分,包括實習、師友及夥伴,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的體驗及職場訓練。 邵教授表示:「計劃的誕生源於創辦人一個簡單的願望,就是希望香港年輕新一代能展望將來,有一個不同的願景。我們希望他們能學習盼望,相信他們的未來取決於自己,透過努力及堅定的信念,年輕人可以追隨自己的心及熱誠,他們亦可以成為具影響力的領袖,將我們的社會以至世界建設成更美好的地方。」 計劃的主要活動包括工作坊和關於提高職場意識的人際關係技巧的培訓、與行政人員會面、公司考察、行政人員輔導和指導以及拓展人際網絡。透過這些活動,學生不但更早得到關於職業意見、而且因而變得自信,更有能力與職場接軌。與此同時,亦令不同學系的同學聯繫起來,增進友誼。 56名來自理學院、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及跨學科課程事務處的學生獲機會到24間本地及國際企業實習。本地生佔六成一,內地生佔一成,而來自日本、新加坡、台灣、美國及其他國家及地區的非本地生則佔二成九。提供實習機會的企業業務包括零售、投資銀行、科技、地產發展、媒體以及創意工業等。
新聞
獎項及排名
香港科技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予四位傑出人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舉行榮譽大學院士頒授典禮,由大學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及校長陳繁昌教授主持頒授儀式。四位傑出人士獲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他們分別為劉鳴煒先生、李小羿博士、馬墉傑先生以及黃達琛先生。 劉鳴煒先生現為華人置業集團主席,是傑出的年輕企業家,並積極服務社會,擔任多項公職,包括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扶貧委員會委員、海洋公園董事局副主席,以及智經研究中心副主席。在他的領導下,其家族的「劉鑾雄慈善基金」多次鉅額捐助本港、內地與海外的學校及高等院校。劉鳴煒先生持有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法律學士及法律哲學博士學位,以及倫敦經濟及政治科學學院法律碩士學位,現為哈佛大學法律學院訪問學者。 李小羿博士為李氏大藥廠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同時是科大理學院兼任教授。他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取得藥理學博士,並曾於美國Warner-Lambert藥廠旗下的Parke-Davis醫藥研究部從事心血管藥物研發的博士後研究。李博士於1994年創立李氏大藥廠,公司屢獲《福布斯雜誌》選為「亞洲最佳中小企業(每年營業額不超過十億美元)二百強」之一。他於2015年獲得「安永企業家獎-中國」生命科學類別的殊榮。李博士支持科大發展,開設研究傳統中藥或藥品開發的獎學金。 馬墉傑先生為利興鑽石集團主席及鑽飾連鎖店瑪貝爾創辦人兼主席。他是傑出的商界領袖,並積極服務社會,曾擔任法律改革委員會及香港公益金的職務,亦曾任東華三院主席。馬先生致力推動企業家精神,與子女共同創辦浩觀,為創業家、導師與投資者提供共用工作空間。他曾任科大顧問委員會委員,並於2010至2016年間出任科大校董會轄下大學拓展及外展委員會主席。他持有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工商管理學位。
新聞
細胞生物學, 國際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博士於「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講解大粒子分泌及微RNA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5月27日舉辦「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由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博士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講座,反應熱烈。 謝克曼博士以「大粒子分泌及微RNA」為題,向聽眾解釋他的最新研究結果。在第一部分的報告中,謝克曼博士講述了如何將大型蛋白質「膠原蛋白原」裝入COPII囊泡內,這是膠原蛋白原分泌的重要一環。謝克曼博士發現籠狀蛋白聚合物COPII的一個亞基Sec31的泛素化作用會促進大的COPII結構形成,從而加快膠原蛋白原由內質網的傳輸。 謝克曼博士說:「透過使用先進的成像和改良的免疫學檢測,我們能確定大的COPII結構會依賴E3泛素連接酶的一個亞基klhl12的表達,捕捉膠原蛋白原。」 謝克曼博士亦介紹一種透過外泌體分泌特定微RNA的一個途徑。外泌體是細胞衍生的囊泡,在很多過程如製造腫瘤細胞擴散的細胞轉移前微環境中扮演重要角色。謝克曼博士講解了一種生物化學的方法以分離特異的外泌體。通過這種方法,謝克曼博士研究團隊揭示了一系列這些分離出來的外泌體所包含的特定的微RNA,其中包括miR-223。謝克曼博士亦解釋將miR-223裝入外泌體的分子機制。 謝克曼博士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分子及細胞生物系教授及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謝克曼博士研發了一個遺傳學及生化學方法,研究真核細胞的細胞膜運輸。謝克曼博士屢獲殊榮,包括蓋爾德納國際獎、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及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謝克曼博士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前醫學研究所)、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及美國哲學學會院士,亦是意大利國家科學院及倫敦皇家學會的外籍院士。1999年,他獲選為美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會長;2002年獲委任為Annual Reviews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的總編輯;2006至2011年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總編輯;2011年獲委任為由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惠康基金會及馬克斯普朗克學會資助的開放式取用期刊eLife的總編輯。
新聞
聯繫, 健康
Come and Get Free Fruits
To support IPO students during examination period and provide them with more vitamin C plus dietary fiber under examination pressure, free fruits will be distributed to IPO students.
新聞
科學, 國際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威廉·莫納教授 於「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分享超高解像度顯微技術的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昨天舉辦「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由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威廉·莫納教授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講座,反應熱烈。 莫納教授以「單分子的故事:低溫中的精確超高解像度光譜如何令超高解像度顯微技術誕生」為題,與聽眾分享自1980年代起首次利用光學和光譜技術觀測處於凝聚態的單分子後,超高解像度顯微技術的最新發展。 莫納教授說:「超高解像度顯微技術成功開拓嶄新領域,我們可以於20至40納米及以下的高解像度情況下,觀測固定活細胞的生物結構。儘管當今的焦點都在超高解像度,但就算在『傳統』的低濃度,單分子—生物分子的活動而不是其延伸結構的形狀—都能被追蹤及記錄。我們在生物學領域中還有很多學習空間。」 莫納教授是史丹福大學的Harry S. Mosher化學教授、應用物理學教授及化學系主任。他的研究範疇包括物理化學、單分子化學物理、單分子生物物理、細胞超高解像度成像及追蹤,以及於溶液中收集單分子。莫納教授的研究興趣廣泛,包括為單分子性質準確定量的方法、單分子三維成像及追蹤的策略、應用單分子測量數據以了解細胞的生理過程,以及單光合蛋白質和酶的光動力學的觀察。 莫納教授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物理學會及美國光學學會院士。莫納教授亦屢獲殊榮,包括厄爾勒·K·普利勒獎、歐文·朗繆爾化學物理學獎、匹兹堡光譜學獎、彼得德拜物理化學獎、沃爾夫化學獎及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聞
獎項及排名, 教與學
香港科技大學頒發卓越核心課程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致力發展全人教育,為本科生提供優質的核心課程,大學今日舉行第四屆卓越核心課程獎頒獎典禮,表揚優秀的核心課程。 今年奪得卓越核心課程獎的課程是「發掘內在領導潛能」,由管理學系李羅傑教授及劉麗麗博士任教。課程透過知識分享以及自我發現,啟發本科新生發掘其內在潛能,推動他們發展成為未來領袖。課程內容包括由60多個來自各行各業的社會領袖主持講座,配以實際案例,另有自我反思、小組計劃以及互動教學等項目,讓同學們學習如何發揮個人優點成為領導者。 另一個由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商啟教授任教的「環境質量管制及改善」課程,獲大學頒發榮譽獎。商教授去年將課程由傳統演講式講課,轉變為小班「反轉教室」教學模式,鼓勵同學以探究及解決問題的態度,瞭解可持續發展。課程亦包括前往廣西的學習團。有學生表示,新課程有助推動他們追尋課本以外的知識。 校長陳繁昌教授主持頒獎典禮時祝賀得獎者,他表示﹕「大學本著提升整體學習經驗,以及為同學建立一個全面知識基礎的理念,致力強化核心課程內容。對於我們優秀的教學團隊所付出的努力得到認同,我感到非常高興。」 核心教育課程委員會主席周敬流教授稱,一個設計全面的課程,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亦會持續更新,切合社會需要。「今年的得獎課程正正反映了這些特質,令同學了解自己,助他們於瞬息萬變的社會為自己定位,課程多年來備受學生及同事推崇。」 核心教育課程主任張志成教授亦送上祝賀,他說:「核心課程是本科生課程中一個重要部分,我們希望為學生建立一個平衡而廣博的學習基礎,讓他們於其專業領域中獨當一面,並成為負責任的公民,貢獻社會。」
新聞
社會科學, 國際
著名哈佛大學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於「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 分享給下任美國總統的意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舉辦「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由哈佛大學歷史系勞倫斯·A·蒂施教授、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兼北京清華大學客席教授尼爾‧弗格森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講座,反應熱烈。 弗格森教授以「給下任美國總統的六個歷史教訓」為題發表演說,為下任美國總統分析歷史的忠告。弗格森教授經常就前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以及現任總統巴拉克·奥巴馬的外交政策作出評論,他最廣為人知的著作包括《貨幣崛起》以及《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其於去年發表的最新著作《基辛格1923-1968年:理想主義者》,講述前美國國務卿兼國家安全顧問亨利·基辛格的生平事跡。 弗格森教授為著名傳記作家,計有14本著作。他首本著作《紙與鐵》有份入圍競逐History Today Book of the Year圖書獎,而他編著的另一本散文集《虛擬的歷史》則成為英國最暢銷書籍。1998年,弗格森教授出版了兩本廣獲好評的著作《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戰爭的悲憐》以及《羅斯柴爾德家族》,後者更奪得沃茲沃思商業歷史獎,其他著作亦包括2010年出版的《頂級金融家》。 弗格森教授於2004年獲選為《時代雜誌》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他亦是得獎製片家,他的美國公共電視網《貨幣崛起》系列獲得2009年艾美獎最佳紀錄片殊榮。弗格森教授的其他獎項包括班傑明·富蘭克林公共服務獎(2010)、海耶克終身成就獎(2012)以及艾哈德經濟新聞獎(2013)。
新聞
獎項, 獎項及排名, 研究
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icy and Management (ESPM) Students Won the IPO Best Research Award 2015/16
Students of the MPhil/PhD program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icy and Management (ESPM) w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 Office (IPO) Best Research Award 2015/16 which recognizes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research students and foster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research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 The award presentation was held on 9 May 2016 to present the priz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