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5

新聞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Hightower材料科學及工程講座教授及董事講席教授王中林以納米發電機及壓電電子學為題於「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演講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昨天舉辦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由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Hightower材料科學及工程講座教授及董事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教授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講座,反應熱烈。
王教授以「納米發電機及壓電電子學」為題發表演說,並分享他如何踏上研究之路。他說:「所有人類製造的東西都由電力驅動。我在想,我們可否以人類的機械性感官去驅動電子產品?可否以想像控制電子器材?我認為是可行的。」
王教授講解納米發電機的最新發展。納米發電機利用壓電效應、摩擦起電效應及熱釋電效應為微型或納米系統提供自給自足的能源。王教授表示,現今的納米發電機輸出的電力足以驅動無線感應系統,以及為一部手機充電。這項技術日趨重要,可讓微型或納米系統,以及便攜電子產品持續及獨立運作,亦省卻維修工序。
王教授認為納米發電機是一項革命性科技,他說:「這項技術可應用於不同層面,更重要的是,所需的材料並不昂貴,這意味納米發電機的價格將在可負擔的水平,有關技術亦可以非常容易提升和調整。納米發電機技術不僅能夠驅動便攜電子產品,將來更可能應用於利用風力及海浪發電的大型電力裝置。」此外,王教授在講座中亦闡述了壓電電子學的最新發展情況。
王教授是知名物理學家,專門研究納米科技。他於2009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2年成為歐洲科學院院士;2005年成為美國物理學會院士;2006年成為美國科學促進會院士;2008年成為材料研究學會院士;2010年成為美國顯微學學會院士;2002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院士及世界創新基金會院士。他亦於2015年榮獲湯森路透集團引文桂冠獎。
除了王教授,多位傑出人士包括諾貝爾獎得主、政策領袖、企業領袖與實業家等,亦將應邀蒞臨為「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演講,包括印度儲備銀行行長Raghuram Govind Rajan博士。至於講座系列的首位主講嘉賓為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教授,其他講者包括施耐德電氣主席兼行政總裁趙國華先生、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王石先生,以及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史特曼教授等。科大將邀請更多傑出人士進行演講。
傳媒查詢:

新聞
諾貝爾獎得主丹‧史特曼教授 於「俄鋁校長論壇」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 分享如何培育科技創業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及全球領先鋁生產商 UC RUSAL(「俄鋁」)(股份代號:486; Euronext:RUSAL/RUAL; 莫斯科交易所: RUAL/RUALR)邀得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丹‧史特曼(Prof Dan Shechtman)於「俄鋁校長論壇」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主講,科大師生及校外嘉賓踴躍參與,反應熱烈。是次論壇標誌著科大與俄鋁完成了五年的合作計劃。
史特曼教授以「科技創業: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的關鍵」為題,分享由自由市場經濟孕育出的科技創業活動,如何協助提升生活水平,並以中國、以色列、南韓和土耳其為例,引證這些國家於過去數十年憑藉科技創業活動,由農業社會轉移至發展工業,並藉此改變人民的生活。
對史特曼教授來說,科技創業是建立於科技上的新嘗試:「要建立可持續的經濟便必須發展人民的獨創性,因此工程師和科學家都是創業的人才。科大作為一所科技型大學,是培育香港新一代創業家的理想地方。」
史特曼教授提出了五項成功推動創業的重要因素:「首先社會人人都可以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第二是優質的工程及科學教育。此外,政府政策亦須支持創業和自由市場經濟環境,而最重要的是廉潔的社會,因為貪污會扼殺創業。」
要培育創業精神,史特曼教授建議越早開始越好:「很多人問我小孩子應該何時開始學習科學,我會答是從幼稚園開始,關鍵是令小孩領略到科學的樂趣。」
史特曼教授又指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不怕失敗:「創業者必須學懂接受失敗,更重要的是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並盡快重新嘗試。」
史特曼教授於1972年在以色列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後,於美國的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Wright Patterson Air Force Base)的太空研究實驗室擔任了三年研究員。直至1975年,史特曼教授加入以色列理工學院任教,現時擔任材料科學系教授,他於1981至 2004年期間多次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學術休假,參與了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的合作計劃,並於這段期間發現了準晶體(quasiperiodic crystals),史特曼教授於201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殊榮。

新聞
萬科企業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王石先生 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分享真知灼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舉辦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由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王石先生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反應熱烈。
王石先生以「道路與選擇」為題發表演說,分享他創立萬科的故事,以及對商業道德價值的堅持。他並詳談自己對戶外運動的熱愛,尤其是登山後體會全球暖化的影響,啟發他引領公司走向綠色道路。作為熱愛學習的企業決策者,他分享了如何突破自己,離開舒適區,毅然遊學四方,以及透過深潛的體會,作出艱難決定和取捨。
王先生在講座上表示,今年是科大25周年,雖然學校歷史不長,但已經發展成為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學。他於2010年到科大商學院為EMBA班講課,引發他產生了去國外學習的念頭,教學生涯亦從科大開始,之後他更在世界其他地區的著名大學授課。
他說,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三十年,在很多地方還要向香港學習,如法治、金融、自由貿易及城市規劃等。他又指出,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而內地正蓬勃發展,為香港提供了很多機會,鼓勵香港把握機會。除出席講座外,他又參觀了科大的水上活動中心,與學生就賽艇活動交流。
王石先生於1970年代就職於鄭州鐵路水電段,1978年畢業於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本科學歷。畢業後,他先後供職於廣州鐵路局、廣東省外經貿委、深圳市特區發展公司。1984年組建萬科前身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 1988年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房地産公司,目前主營業務包括房地産開發和物業服務。公司聚焦城市圈帶的發展策略,截至2014年底,公司進入中國內地65個城市。公司自2013年起開始嘗試海外投資,目前已經進入香港、新加坡、洛杉磯、紐約等4個城市,參與6個房地産開發項目。2014年公司的銷售金額達2,151.3億人民幣,銷售規模居全球同行業領先地位。

新聞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以科技創業為題 於「俄鋁校長論壇」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演講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及全球領先鋁生產商 UC RUSAL(「俄鋁」)(股份代號:486;Euronext:RUSAL/RUAL;莫斯科交易所: RUAL/RUALR)邀請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丹‧史特曼(Prof Dan Shechtman),於2015年10月26日的「俄鋁校長論壇」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主講,是次論壇標誌著科大與俄鋁完成了五年的合作計劃。
史特曼教授將會以「科技創業:促進世界和平和繁榮的關鍵」為題,分享由自由市場經濟孕育出的科技創業活動,如何協助提升生活水平,並會以中國、以色列,韓國和土耳其為例,引證這些國家於過去數十年憑藉科技創業活動,由農業社會轉移至發展工業,提升國家整體生活質素。
史特曼教授於1972年在以色列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後,於美國的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Wright Patterson Air Force Base)的太空研究實驗室擔任了三年研究員。直至1975年,史特曼教授加入以色列理工學院任教,現時擔任材料科學系教授,他於1981至 2004年期間多次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學術休假,參與了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的合作計劃,並於這段期間發現了準晶體(quasiperiodic crystals),史特曼教授於201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殊榮。
史特曼教授於2004年亦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和Ames實驗室擔任材料科學及工程系教授。除了諾貝爾化學獎外,史特曼教授亦多次獲得國際學術獎項,包括沃爾夫物理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愛明諾夫獎(Gregori Aminoff Prize)等。
由史特曼教授主講的俄鋁校長論壇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將於10 月26 日(星期一)下午4時 30分假香港科技大學鄭裕彤樓地下演講廳L(LT-L)舉行。詳情請瀏覽http://ias.ust.hk/ucrusal/。
俄鋁與科大五年合作計劃

新聞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先生 在「科大25周年青年企業家講座系列」就中國創業之路分享真知灼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10月12日舉辦首個25周年青年企業家講座,由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先生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反應熱烈。
沈先生以「中國創業之路」為主題,闡述推動中國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他認為科技突破及創新思維是推動中國企業發展及創業投資的兩大元素,成功之道就在於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業應用及產品。
沈先生說:「想成為創業家,必要帶來突破。突破並不一定是技術層面,亦可以是商業模式上的突破,而不只是模仿或複制。」沈先生強調創業家需要創新思維,他表示:「競爭對手總會嘗試抄襲你,甚至超越你,所以你要不斷力求創新。」
沈先生指出,對創業家而言,香港市場規模可能較小,未足以測試產品的市場反應,但香港也有其過人之處-雲集頂尖的研究人員、教授、學生,亦有基礎研究,以及很多緊貼市場的研究。他以專營無人機的DJI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為例闡釋:「DJI大疆創新在香港成立,這類企業的硬件及機械技術門檻較高,加上香港是物流樞紐,有助初創企業較易邁向全球市場。」沈先生領導的紅杉中國,是DJI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早期及最大投資者之一。
沈先生同時是攜程旅行網和如家連鎖酒店的創始人,亦是現任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輪值主席,以及耶魯中國中心理事會主席。他在耶魯大學及上海交通大學分別取得碩士學位與學士學位。
紅杉中國於2005年9月成立,是在中國迅速增長的資本投資公司。紅杉中國已投資了約300家高速增長的公司,分別透過不同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帶來可觀的投資回報。
為慶祝科大校慶,大學舉辦青年企業家講座系列,邀請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傑出青年企業家,與科大師生、教職員及社會各界分享其真知灼見,實踐大學提升學習和開拓知識的理念,以及培育企業精神。科大將邀請更多青年企業家發表演說。
傳媒查詢: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舉行水上活動中心一期動土儀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 剛舉行水上活動中心一期工程的動土儀式。中心將成為校園新地標,不但為科大師生提供一個多元化的水上活動場地,更充實同學的校園生活,並促進大學與水上運動團體的合作。
科大依山傍海,景色優美,為善用地利優勢,校長陳繁昌教授倡議興建水上活動中心,並成立專責小組推進計劃發展。中心一期設有船棚,存放各類型船隻及設備,並提供水上活動訓練基地。
動土儀式當日,成龍慈善基金會捐贈了兩艘海上划艇予科大,陳校長對此表示謝意,並謂中心可增強科大成員間的凝聚力。陳校長說﹕「運動對科大至為重要,透過參與有趣的水上比賽和活動,學生可培養歸屬感及團隊合作精神,他們亦可藉此與教職員、校友與朋友共聚一堂。」儀式完結後,逾150位健兒隨即參與多項賽事,包括水球、龍舟及划艇比賽。
科大自2013年起舉辦多項水上活動,以及一系列證書課程和訓練工作坊。水上活動中心未來將增設多項設施,包括海濱長廊、滑浪風帆中心,以及兩層高船庫。
更多關於動土儀式及當日比賽的詳情,請瀏覽: http://video.ust.hk/Watch.aspx?Video=2F13AB8BB13D4B83
傳媒查詢:
魯桂欣
電話﹕2358 6317
電郵﹕sherryno@ust.hk
林淑媛
電話﹕2358 6313
電郵﹕anitalam@ust.hk

新聞
科大與金融發展局舉辦論壇 探討金融服務業就業機遇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及金融發展局(金發局)於十月五日聯合主辦論壇,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金融服務業各種就業機會。
論壇的主題為「投身金融服務業」,是金發局「業界人士講座系列」的第五項活動,旨在為年輕畢業生和大專學生提供指導,讓他們為投身金融業作好準備。論壇約有一百名學生出席,與金融專才共同探討金融服務業的就業前景。
論壇的主講嘉賓為摩根大通香港地區高級主管兼亞太區管理委員會成員Andrew Butcher。他與學生分享其個人事業的經歷,亦講解了本地和區內金融服務業的最新發展,以及這些發展如何重塑市場對新一代金融專才的要求。
Andrew Butcher發言時指出,金融業是香港的經濟支柱之一,在本地共聘用了約二十三萬名金融從業員,為畢業生提供大量工作機會。隨着金融服務業對優秀年輕畢業生的需求日益殷切,他鼓勵在場學生提升對行業的認知和相關技能,以便將來在金融服務業大展拳腳。
科大商學院院長及Michael Jebsen商學教授邢吉天教授亦在論壇上致歡迎辭,他表示香港能持續鞏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實在有賴有志的年輕人,他認為大學與金發局的協作計劃發展路向正確,成功建立了一個經驗分享的平台,為香港培育更多金融專才。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二零一三年成立的金發局,為一個高層次及跨界別的諮詢機構,旨在就如何推動香港金融業的更大發展及金融產業策略性發展路向,徵詢業界並提出建議。金發局的「業界人士講座系列」是該局和本地大學舉辦的協作計劃。來自金融服務業的多名嘉賓在一系列講座上,與各院校的大學生分享發展金融事業的各項資訊和所需技能。
傳媒查詢:

新聞
施耐德電氣主席兼行政總裁趙國華先生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 就新能源世界分享真知灼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昨天舉辦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由施耐德電氣主席兼行政總裁趙國華先生(Jean-Pascal Tricoire)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反應熱烈。
趙國華先生以「新能源世界」為題發表演說,講解能源世界如何由集中及具規模的系統,演變成分散及多樣化的生產能源模式。他亦就能源業界如何融合資訊科技,以及新能源逐漸普及化為能源的生產、分配及使用帶來的新機遇,分享了獨到見解。
趙先生在講座上提出可達致可持續能源發展的要素。他表示:「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新的、有效的能源模式,在減低能源消耗之餘維持經濟增長。我們可以透過智能的方法,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趙國華先生是著名的商界領袖,他於1986年加入施耐德電氣,分別於2006年及2013年獲委任為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他在施耐德電氣工作期間,主要在法國以外,包括在意大利、中國、南非和美國負責公司的業務運作。他於2002年擔任國際運營部副行政主席、2004年擔任首席運營官,在綜合管理擁有豐富經驗。趙先生自2009年起,擔任法中委員會主席。
施耐德電氣是一家世界能源管理企業,為100多個國家的客戶提供安全、可靠、高效、具生產力及環保的能源管理方案。集團於2014年擁有17萬名員工,銷售額達250億歐羅。施耐德為建築業、工業、數據中心和基礎設施等主要市場的客戶,提供先進的技術、軟件和服務,從最基本的開關系統到複雜的操作系統,協助客戶管理能源並達致系統自動化。施耐德電氣最近與香港科技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聯盟合作,提升物聯網的解決方案和應用。
除了趙國華,多名諾貝爾獎得主、政策領袖、企業領袖與實業家等,亦將應邀蒞臨為「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作演講。內地主要房地產發展商萬科集團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王石將於本年10月23日發表演說。其他講者包括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史特曼 (Dan Shechtman) 教授以及印度儲備銀行行長Raghuram Govind Rajan博士等。科大將邀請更多傑出人士進行演講。
傳媒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