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9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與眾安國際就金融和保險科技簽署合作備忘錄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科大商學院)與眾安科技(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眾安國際)簽署合作備忘錄,在金融和保險科技領域為師生開拓新機遇。
科大商學院有志成為亞洲金融科技知識樞紐,正積極推展一項獲研究資助局主題研究計劃撥款的大型金融科技研究項目。該項目檢視金融科技對香港的影響,並探討如何推動香港發展成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眾安國際為內地最大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在線(港交所股份代號:6060)旗下的子公司,在金融創新的新經濟擔當活躍角色。與眾安國際簽署合作備忘錄為科大金融科技研究團隊提供難得機會,除可從業界主要持份者直接了解科技與金融服務業的相互影響外,亦可勾劃出雙方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和創業孵化三大領域的協作框架。
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林文怡教授歡迎是次合作,並於簽署儀式上表示:「香港及其他地區的金融業瞬息萬變,科大和眾安國際從中預視到龐大的新機遇。我們與眾安國際的合作能互補優勢,有助推展更多金融科技研究,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體驗式學習、創意及領袖發展活動。」
眾安國際總裁許煒先生表示:「我們相信香港的新一代極具潛力為香港市場帶來改變。科大與眾安國際的合作是我們鼓勵和幫助學生於畢業前做好準備的開始,尤其是對金融科技和其他新興行業有熱誠的學生。」
該合作備忘錄包括多種形式的合作,如創業大賽和孵化項目、合辦研究和論壇、學生實習及畢業生就業機會等。
關於眾安國際
中國互聯網保險科技公司眾安在綫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股份代號:6060)於2017年12月在香港設立眾安科技(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眾安國際),針對金融科技與保險科技範疇尋求海外市場的國際業務發展、合作與投資機遇。眾安國際於2018年8月宣佈與軟銀願景基金合作,將眾安的科技解決方案業務擴展至海外市場,並以亞洲為首要重心。眾安國際全資子公司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眾安虛擬金融)於2019年3月獲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發出首批虛擬銀行牌照,允許公司在香港本地為消費者提供一系列廣泛而嶄新的線上金融服務。

新聞
A. Kwok運動空氣動力科研計劃 科大、體院攜手助單車隊提升表現
新鴻基地產發展執行董事郭基輝先生將捐助600萬港元,給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一項運動空氣動力科研計劃,協助提升單車運動員在東京2020奧運會的表現。
在體育專員楊德強先生、香港體育學院(體院)副院長蔡玉坤先生、體院精英訓練科技總監蘇志雄博士、科大工學院副院長莫國泰教授、中國香港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先生、體院單車總教練沈金康先生及精英單車運動員李慧詩的見證下,郭基輝先生、體院院長李翠莎博士及負責項目的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張欣教授今日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A. Kwok運動空氣動力科研計劃」。在是次計劃中,張教授及其團隊與競技運動中具領導地位的技術人員合作,協助運動員於賽事中提升競爭力。
郭基輝先生表示,「繼大力推動全民參與的新地香港單車節和普及單車運動的新地單車學院,我希望從更多方面推動香港單車運動的發展。黃金寶、黃蘊瑤、郭灝霆、李慧詩等,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故事,成為香港單車運動發展的催化劑。我期待這次三方的合作可以為港隊再創佳績!再創歷史!」
張教授指大學很高興可以透過科技為香港體育界作出貢獻。他表示 :「在所有頂級賽事中,獎牌得主之間的成績往往只有數秒甚至毫秒之差。香港單車隊無疑是世界上最優秀、成就最高的車隊之一。我希望科技能有效協助單車手提升表現。」
體院院長李翠莎博士表示,「當今體壇的競爭非常激烈,透過運動科學提升運動員表現亦是國際趨勢。今次的合作能進一步加強精英訓練的科研支援,協助運動員在國際體壇爭取佳績。」
體院單車總教練沈金康表示 :「我樂見三方合作開展科研計劃,希望可藉此進一步提升訓練質素。」 精英運動員李慧詩亦出席活動,她說 :「作為運動員,我十分期待是次科研計劃能夠協助提升運動員的整體表現,讓我們能在賽事上發揮最佳水平。」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攜手探討亞太地區工作轉型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 (APRU) 合作,就科技發展對亞太區人力資源和生活質素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並探討當中所帶來的機遇。
數碼化和自動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世界,影響範圍廣泛且深遠,令不同行業對新職位和技能的需求增加。科大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的合作項目,集協會頂尖學府十位學者的觀點,討論數碼化對社會帶來的變化。
項目負責人兼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希望就這議題,讓政策制定者、業界領袖和研究人員開展新的對話,促進交流及合力探討克服挑戰的方案。通過我們的合作,不僅可引起社會討論,且能匯集各地學者的真知灼見和他們的建議,藉此減少轉變過程對社會的負面影響,並保障和培養未來人力資源。」
項目發表的報告名為《21世紀亞太地區工作轉型》,分別以七個章節分享各地研究結果。該報告重點剖析亞太區所面對的挑戰,並向高等教育機構、政府和行業領導人提出政策建議。這些建議包括:
透過 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和教師培訓,培養創新型勞動力;
支援有機會被取代工作的人,重新發展技能及提升能力;
通過流動勞動力和移民政策滿足技能需求;
以社會褔利解決日益擴大的收入不均問題;及
投資科技、創新及創業的基礎設施,提升市場的反應能力。
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總監(政策及專案)Christina SCHÖNLEBER女士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這份適時的報告。這報告藉鑑APRU專家及合作夥伴嚴謹的研究和知識,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引。報告中的建議與亞太地區的獨特背景相關,會影響我們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體育學院攜手加強精英運動員雙軌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和香港體育學院(體院)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支持香港精英運動員在訓練與學業之間的雙軌發展。
透過是次合作備忘錄,體院可推薦全職精英運動員入讀科大的本科生課程。大學將按個別情況提供靈活的學業安排措施,包括調節學分要求、考試時間及課堂出席率要求等。科大亦會成立由教員及運動專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跟進運動員的學習進度及其個人發展需要;為配合精英運動員的密集訓練和比賽時間表,大學亦會考慮容許他們把所修讀的本科課程年期延長最多一倍。
獲推薦的運動員亦可受惠於科大近日推出的「傑出運動員入學及獎學金計劃(SAAS)」,這個全新入學計劃旨在協助學生運動員於追尋夢想的同時,亦能在科大接受優質教育。成功申請之學生,除可享受以上提及的靈活學業安排措施,更可獲每年最多港幣42,100元的助學金及55,000元生活津貼。此外,科大亦會為學生運動員的運動比賽開支提供資助,另設有預防和治療受傷的訓練和運動輔導服務。
備忘錄由科大署理首席副校長龐鼎全教授和體院院長李翠莎博士簽署,並獲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林文怡教授、署理學務長周敬流教授,以及體院社區關係及市務總監李忠民先生見證。
李翠莎博士表示:「體院十分重視運動員的全人發展及年青運動員的可持續成長,今天所簽訂的備忘錄讓運動員以更靈活的方式接受大學教育,讓他們追逐運動夢想的同時,得以繼續學業,成功落實雙軌發展的概念。感謝科大認同體院推動運動員全人發展的願景,並期望在未來與科大有更緊密的合作。」
龐鼎全教授稱:「是次合作不僅促進年青運動員在體育和學習方面的雙軌發展,亦有助提升科大社群的運動文化和多元性。多年來,科大一直支持學生運動員,認同他們的貢獻,為他們提供獎學金及支援,大學期望今次合作能進一步加強我們對香港年青運動員的支持。」
周敬流教授亦指出:「科大和體院將緊密合作,致力協助精英運動員以最理想的方式平衡學習與訓練需要。」

新聞
科大聯合香港盤古生物製藥公司研發肺病新藥物
歸功於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人員重要的轉化科學工作和早期發現
將此成功合作模式繼續用於研發細胞外tRNA合成酶創新藥物的重大機遇
美國聖地亞哥和香港 – 2019年1月17日 – aTyr Pharma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IFE)是一家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新型免疫途徑基礎上發現和開發創新藥物。今天發佈其香港子公司 – 盤古生物製藥(盤古)和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合作研發了aTyr Pharma的主要臨床候選藥物ATYR1923,目前正在開展肺結節病患者的1b / 2a期臨床試驗。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aTyr Pharma公司管理層與科大發佈雙方研究人員開創性基礎和轉化研究結果,即發現tRNA合成酶的細胞外訊號功能。
科大研究人員在盤古支持下,發現了組氨酰tRNA合成酶(HARS)的剪接變體。這變體從全長tRNA合成酶中釋放出較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免疫調節(iMod)結構域,並已被證明能調節免疫系統功能。ATYR1923是融合蛋白,由iMod結構域與人抗體的恆定區融合而成。到目前為止,科大研究團隊已發現200多種已具專利的新型tRNA合成酶蛋白,並發表了六篇科研論文,在國際知名的同行評審科學期刊上詳細表述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aTyr Pharma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兼董事Sanjay Shukla博士說:「我們正致力推動我們的主要候選藥物ATYR1923通過臨床開發,以用於治療肺結節病的患者。肺結節病是一種纖維化肺病,沒有已知的治愈方法。而全球患者人數日增,令治療益發迫切。我們非常感謝科大科研人員所作出的努力,使這個重大的里程碑成為可能。」
科大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嘉里理學教授兼盤古合作項目統籌張明傑教授說:「盤古與科大的合作持續產出重大研發成果,證明香港的科學轉化和早期藥物研發的卓越能力,能在開發改變生命的新療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新聞
新研究中心成立助腦退化患者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哈佛)、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保羅·F·格倫衰老生物學中心(史丹福)及倫敦大學學院(UCL)今日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合作備忘錄,就前沿轉化神經科學研究展開合作。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以及外交代表包括英國駐港總領事賀恩德先生等親臨見證簽署儀式。
這份合作備忘錄標誌著四大知名院校邁向重要戰略性合作的第一步,共同展開前沿創新的轉化神經科學研究。四所院校決定成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中心),並聯合申請Health@InnoHK創新平台項目。中心將為科大、哈佛、史丹福和UCL的科學家構建一個協同創新平台,整合各方優勢,開展跨學科的、具重大社會影響的研究。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表示﹕「是次合作匯聚四所全球三大洲最頂尖的大學,在共同促進香港醫學研究上立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希望四所院校能結合其科學家及研究人員的專業知識與熱誠,為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診治帶來重大進展。」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對特區政府大力推動科研的決心表示感謝,他說:「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為香港的創科發展營造有利環境。作為一所世界級的研究型大學,科大很榮幸、亦有責任為頂尖的科研人員搭建平台,為本港健康衛生領域作出貢獻。我期待中心在不久的將來能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表示:「是次合作無疑將推動神經退行性疾病機制及其診療方法的研究,這對於我們應對全球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至關重要。」
中心將主要集中研究阿爾茲海默症﹕一種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是導致老年人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這種不治之症正影響全球近4700萬人口。現時全球面臨人口老化危機,預期患者數量未來將急速增加,至2050年將達1.3億。阿爾茲海默症不但對患者及其家人帶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而且對醫護成本及生產力亦構成重大壓力,給社會經濟帶來嚴重損失。香港作為全球最長壽的地區之一,預計至2050年有39%的人口將達65歲或以上,也必將面臨阿爾茲海默症帶來的衝擊。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 推動研究及培育人材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華為技術(華為)達成戰略合作,促進高影響力研究,及進一步提升大學的學術水準。
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訊息與通訊基礎設施和智慧終端機供應商,華為在行內具領導地位,亦與環球多所院校達成合作,而今次則是首個聚焦在研究及人才培育範疇上的合作。透過是次協作,華為將於三年內合共資助九百萬美元予科大,以協助科大聘任來自不同學科的頂尖學者,及為高影響力研究成立種子基金。
通過全球招聘的訪問學者,除了會與科大教員在學術及研究上合作,鞏固科大的研究優勢,亦會協助培育大學的研究生。在社區方面,他們也會參與大學所舉辦的會議及活動,以提高社會對最新科研發現的關注,並通過其發明或研究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部分由華為提供的資助金額亦將為對社會具重大影響、並以開創新知識為目標的研究項目,例如訊息與通訊科技等範疇提供種子基金。
華為董事兼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先生表示﹕「科大是一所專注基礎研究的知名院校,而透過培育及吸引優秀的人才推展創新是我們的共同目標。科大是華為的長期合作夥伴,我相信是次合作將會為我們、社會,以至整個地區帶來豐碩的成果。」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對華為長久的支持表示感謝,說﹕「我們與華為的合作可以追溯至2004年。在這段時間,我們的合作不但促成了不少無線系統的新專利及規格,也栽培了不少人才,當中很多今日已是行內的領袖。華為的資助將有助科大繼續履行其使命。」
華為—香港科大聯合實驗室於2009年成立,研究領域包括先進無線通訊系統、4G、5G+無線系統核心科技及機器學習演算法。雙方的專業人員定期於不同合作項目、座談會以及會議上交流意見,其中一場於去年十一月舉辦的工作坊,更成功吸引逾150人參加。
2018

新聞
科大與基督教靈實協會展開研究合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基督教靈實協會(靈實)於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發展新科技以提高長者及護理人員的生活質素。
是次合作是通過結合科大的科研實力與靈實在長者護理及服務的豐富經驗,研製並應用「樂齡科技」,以應對人口老化所帶來的挑戰。這次合作亦會協助解決本地樂齡科技界別發展所面對的主要困難,加強大學、研究機構、非政府組織和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完善樂齡科技產品相關測試平台[1],促進香港創科發展。
在今次的合作中,科大將會特別為靈實服務的使用者設計方案及產品,改善長者及護老者的生活質素;而靈實亦為科大提供新技術測試平台。雙方現就七個項目進行商討,包括針對中國人口阿爾茲海默症遺傳風險因子的研究用於發展有效診療策略;基於3D實時臉部識別技術檢測心理及生理疾病;陪伴長者並實時監測其情緒狀況及壓力水平的「虛擬治療師」;園境空間對長者心理質素影響的量化研究;用於淨水殺菌及防止疾病傳播的小型脈衝電場殺菌裝置;自動化裝置用以優化靈實日常運作,包括送膳服務系統;以及用於後勤系統的自動導航輪椅及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