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聞
教與學, 教育
科大北大攜手推動京港大學聯盟正式成立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及北京大學(北大)牽頭,多所香港與北京大學共同發起的京港大學聯盟,今日正式成立。聯盟將推動京港兩地的大學建立更緊密的合作與交流聯繫。 京港大學聯盟成立儀式今天於科大舉行,並邀請了國家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譚鐵牛院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劉宇輝博士,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先生出任主禮嘉賓。多名政府官員與聯盟發起大學的代表亦有出席。 譚鐵牛院士致辭時表示,對京港大學聯盟這個高層次合作平台的正式落實感到欣喜,並相信聯盟可以為服務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倡議作出更多貢獻。 楊潤雄先生表示,教育局一直十分支持本港大學與內地及海外大學加強合作,而香港的高教界於各方面均表現卓越,在多個領域享譽國際,期望透過『京港大學聯盟』的成立,本港的大學可以憑藉與內地頂尖高校的合作再創高峰。 作為北京的牽頭院校代表,北大副校長田剛教授感謝各方的努力,讓聯盟得以成立﹕「借助聯盟這一高水準的交流平台,各高校成員將著力加強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提升兩地高等教育水準,為國家的改革發展,為全球高等教育創新進步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香港院校的牽頭代表,科大署理校長史維教授則表示﹕「聯盟的建立鼓勵並促進兩地院校互相交流學習,除了讓我們能更緊貼國家最新的發展及策略,亦能促進我們北京的夥伴對香港院校的國際化背景加深了解。透過合作,兩地大學將把握地區與國際間的嶄新機遇,共同推展我們在教育、研究及知識轉移方面的發展。」 聯盟的成立源於去年由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組織,本港大學校董會及校長代表前往北京的訪問團,與國家教育部、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及北京院校代表交流後所達成的共識。與會者認為,有關合作不但可以促進兩個地區在創新及科技上的合作,亦可推動院校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透過資源共享為聯盟的成員帶來協同效應,例如聯盟院校之間可共享圖書館資源及研究設施等。 聯盟亦將自今年起,參與一年一度的京港洽談會,在京港會期間舉辦京港大學校長論壇等活動,將這個原為促進京港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拓展至涵蓋兩地高教界的高層次交流活動。

2017

新聞
研究, 人工智能, 電腦視覺
香港科技大學與矌視科技簽署合作備忘錄 建立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聯合實驗室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 和矌視科技(Face++)昨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聯手成立「矌視-科大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聯合實驗室」,通過人工智能和電腦視覺技術,改善人類生活服務體驗,並發展圖像識別和理解等研究,拓闊知識領域,標誌著矌視和科大合作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人工智能是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作為深度學習及電腦視覺科技的先行者,矌視科技擁有世界領先的硬件技術及智能算法,包括「刷臉支付」及「城市天眼」等由它們自行研發、獲國內廣泛使用的技術。而科大的電腦視覺研究不但備受國際認可,其境物識別技術更屬世界領先,加上機械人及自動化系統乃科大五大策略發展範疇之一,能與矌視的人臉識別技術優勢互補,創出更新穎的應用層面。 備忘錄由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及曠視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印奇簽署。陳校長說:「作為研究型大學,科大致力發展尖端科研以迎接不同的機遇。矌視是人工智能和電腦視覺行業的領跑者,是次合作將結合雙方的優勢,讓科大前沿的科研成果與業界的經驗結合,為相關領域的發展創製出更好的產品與技術。」 曠視科技創始人印奇表示:「從偏學術研究型團隊到現在的商業化市場化公司,這其中必然有所取捨,我一直堅持在技術信仰和價值服務中尋求平衡。正因為曠視在不斷深挖行業,我們越能體會到科學底蘊和技術基礎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在今年設立了學術委員會,邀請姚期智、鄭南寧等院士作為曠視的顧問,同時我們也希望和以香港科技大學為代表的國際一流學府建立聯合實驗室,以和學界走得更近、保證產學研的前沿性。今天來到科大倍感親切,我想今天是一個非常好開始,我們將以此為起點,相信未來會有非常多科技合作。」 聯合實驗室由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權龍教授領導,研究範疇包括人工智能、電腦視覺、三維重建、圖像分析、識別與理解等。實驗室匯聚雙方的科研人才,給合學界與業界的優勢,共同開發更智能的視覺應用。是次合作亦涵蓋孵化創業項目及人才培訓方面,將為科大同學帶來更多實習與就業機會。 權教授指﹕「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聯合實驗室,將科大多年來世界一流的計算機視覺研究成果,以及由科大孵化的視覺三維重建 Altizure, 通過Face++ 這樣強大的人工智能商業平臺,共同打造城市大腦,以走在人工智能服務於現代城市的世界最前沿。」
新聞
商業, 國際, 研究生
香港科技大學聯同耶魯管理學院和巴黎HEC商學院 合辦雙碩士學位課程 培育環球商界領袖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與全球兩間頂尖學府聯合推出雙碩士學位課程(簡稱M2M課程),為有志發展國際事業的年青人建立環球視野和跨國網絡。 科大商學院參與由全球五間著名學院首次共同策劃的M2M課程合作計劃。科大商學院率先與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Yale SOM)和法國巴黎HEC商學院(HEC Paris)合作,推出三款組合的雙碩士學位: HKUST-Yale國際管理雙碩士學位 HEC-HKUST國際管理雙碩士學位 HKUST-Yale環球運營管理雙碩士學位 三款組合的雙碩士學位課程均為期兩年,讓學員可在兩地不同院校修讀,畢業後除獲頒兩院的雙碩士學位和成為兩間學院的校友外,更受惠於兩校就業支援服務和擴闊國際網絡的機會。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表示:「為配合全球化經濟所帶來的人才需求,我們致力與全球頂尖學府攜手合作,冀為學員提供多元化的國際學習體驗、擴闊視野,亦為他們未來晉身環球商界作好準備。」
新聞
個人化的跨學科主修, 學生交流, 香港以外
IIM Stud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 Exploring History of the Earth and Astronomy
Yash AGRAWAL, a Year 3 student of Individualized Interdisciplinary Major Program (IIM), attended Harvard University as a Visit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 last term to explore history of the Earth and astronomy.
新聞
人工智能, 國際
香港科技大學加入Partnership on AI 帶領探討因人工智能衍生的道德問題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最近加入了國際性非牟利合作組織 — Partnership on AI to Benefit People and Society (PAI) — 推動人工智能在亞洲區的發展之餘,亦確保其引申的道德、安全、保安、私隱、透明度以及公平性問題得到重視。 由包括亞馬遜、谷歌、臉書與微軟等科技公司巨頭所創立,PAI近日邀請科大以及其他國際知名學術機構如牛津大學網路研究院,和普林斯頓大學資訊科技政策中心等出任為其成員,科大是首個加入PAI的亞洲機構。 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歡迎加入這個新同盟,他表示:「人工智能正推進我們於健康及均衡生活、交通與教育等各方面的發展,但亦同時帶來有關安全、可信性、公平性及透明度等迫切隱憂。我很高興科大能在這個關鍵時刻,與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科技領袖一同努力,就解決這些問題一同出謀獻策。」 為了把構想付諸行動,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教授兼人工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領域方面的專家馮雁,代表科大出席PAI於10月23日及24日在柏林所舉辦,為期兩天的論壇,與全球專家就人工智能對安全及保安、勞工,以及有關科技對社會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交流。 作為PAI唯一的華裔成員,馮教授在會議中提出建立一個亞洲分會,以促進人工智能的道德發展。 隨著人口老化和技術的迅速演化,亞洲 — 尤其是中國、南韓和日本,已成為人工智能創新的主要動力之一,當中中國所擁有的龐大用戶群以及包括由科大訓練出來的大量工程人才,更令它迅速冒升為人工智能的超級大國。馮教授在論壇上提出,人工智能現有的道德標準,必須轉化為對不同國家的文化及歷史背景具敏感度的應用指引,以促進全球人工智能社區的道德發展。 PAI為不同組織提供一個開放及兼容的平台,以開發人工智能、分享最佳案例、提高公眾對人工智能的了解,並促進人工智能方面的創新發展。 有關香港科技大學
新聞
大學發展, 科技
香港科技大學與滴滴出行達成戰略合作 共促智慧城市建設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滴滴出行宣佈達成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在前沿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創業專案孵化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智慧交通系統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協助智慧城市建設。 根據協定,科大和滴滴出行將在智慧交通系統前沿技術、創新技術等領域展開研究,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智慧交通、資料採擷、運籌學、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機械人等方向。同時,雙方將充分發揮自身科研技術實力,聯合申請各類政府研發項目及重大專項,攜手進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不斷突破創新前沿。 除此之外,科大還將與滴滴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創業孵化專案上達成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與新機制,聯合進行課題研究及業界最新前沿動態研討,助力創新創業。 科大是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致力於發展尖端科研,在科學和工程學範疇成就輝煌。其專業研發領域涉及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資訊技術、智慧城市諮詢規劃等,且彙聚了領域內多位頂級專家。 作為全球領先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出行不僅依靠產品、技術創新顯著提高了用戶的出行體驗,還積極以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支援整體優化交通管理體系,用新技術、新業態來改進傳統行業,解決交通堵塞、污染和安全問題。 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表示,科大一直致力通過產學研合作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創新及科技樞紐。滴滴在大數據與技術方面的積累已經全球領先,相信與滴滴的合作能助力大數據時代的交通創新科技研究,共同培養全球化的科技創新人才。 滴滴出行CTO張博表示,依託於在城市交通領域累積的豐富經驗,滴滴正在支援城市管理者建設一體化、可持續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目前滴滴已和武漢、濟南、深圳、貴陽等20多個城市展開智慧交通合作,內容涵蓋智慧信號燈、智慧誘導屏、智慧公交、智慧代駕熱力圖、智慧交通運行報告等多個方面,「此次和香港科技大學展開合作也將能提速智慧交通領域的科研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出行服務,為更多城市創造更多價值。」
新聞
科學, 工程學, 研究
科大與華大合建研究中心 在生物科技及工程領域開展合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權威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將合作設立研究中心,為新一代基因序列及研究工作構建平台,致力開拓具深遠影響的新型醫療診斷和治療方法。 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與華大董事長暨聯合創始人汪建教授上周四主持簽約儀式,見證科大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葉玉如教授與華大執行副總裁余德健先生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以推動聯合研究中心(中心)的成立。中心將致力促進生物科技科學與工程學的互利合作,解決醫療保健、保育及環境等問題,以改善人類生活。 曾發起多項國際研究,包括國際千人基因組計畫的汪建教授表示:「為預防先天缺陷、癌症及多種疾病,我們曾參與或主導各類基因組學研究。未來,我誠邀科大與我們合作,把基礎科研與產業應用相結合,大家一起攜手,緊密合作,改變世界,造福人類。」​ 陳繁昌教授說:「是次合作充份體現華大對科大發展科創的支持,中心將融合雙方研究人員的寶貴經驗和專長。科大一直致力透過官產學研合作,推動香港及深圳的創新科技發展。我期望此合作能有助科大拓展其科研視野、擴闊學術發展範疇,並透過前沿的研究及基因組學的訓練,提升大學於生物科技方面的發展。」 中心將依據雙方的優勢及共同興趣,設立包括醫學成像和高通量測序等研究平台,以拓闊應用遺傳學的研究範圍,並發展新型的治療及診斷技術,特別是針對一些如神經退化等急需臨床治療的疾病。這些平台將為抗衰老生物學、自動化醫學成像及影像分析、針對克隆(clonal)動態研究動態的腫瘤精準醫學、機器學習與醫學輔助診斷,以及海洋基因組學等領域,奠定跨學科研究的基礎。 科大與華大的合作追溯至2011年。2011至2014年間,華大贊助科大的RIPS-HK (Research in Industrial Projects for Students) 工業研究項目,為同學提供暑期研究、實習及國際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項問題。 有關香港科技大學
新聞
公共政策
為創新科技公共政策注入動力
由香港工程科學院(HKAES)及中國工程院(CAE)聯合舉辦、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協辦的香港及珠三角地區綜合創新科技發展論壇已於5月24日舉行。論壇為與會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平台,就對該地區創新和技術政策進行為期八個月的獨立研究結果交換意見。 是次活動獲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支持舉辦,主要政府官員、業界領袖及學者均獲邀出席,並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主禮嘉賓。陳司長在會上強調政府致力於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 香港工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於論壇上分享研究初步結果,內容圍繞香港創新及科技生態系統的強項和弱點。接續的專題講座由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主持,而是日活動則於公開討論環節舉行後圓滿結束。 這項研究涵蓋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大學、工業與政府三邊合作及中港合作等重要課題。各與會者於論壇上開展了有趣和富有成果的討論,他們所提出的意見及政策建議經整合後載於最終的研究報告。當中的主要建議已通過中國工程院呈交給中國國務院。 是次研究標誌著兩家工程學院的首次深入合作,並由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前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李行偉教授擔任CAE-HKAES政策研究召集人。研究內容包括訪問中港兩地的主要持份者。 陳校長表示:「科大公共政策研究院為是次論壇的合辦機構,我對此感到非常榮幸。科大的辦學宗旨之一是推動香港經濟加速發展,而公共政策則是科大五個新策略性研究的領域之一。是次論壇為學界、政府及業界領袖提供一個交流對話的平台,我希望論壇能加深各界對創新科技發展的了解並作出相應行動,使香港及珠三角地區能繼續處於全球科技發展領域的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