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聞
科大接待巴基斯坦駐華大使推動校園國際化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2月22日接待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駐華大使Khalil HASHMI 閣下到訪,探討吸引更多巴基斯坦學生就讀的新舉措。 科大公共政策學部署理主任白立邦教授及本科生招生及入學事務處處長劉夢琳教授與代表團進行了富有成果的會談。會談討論圍繞吸引巴基斯坦學生就讀,體現科大致力促進校園國際多元文化的承諾。 代表團隨後與科大的巴基斯坦學生會面,了解他們的校園生活。代表團還參觀了科大標誌性的逸夫演藝中心,該中心作為文化與藝術地標,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是次訪問彰顯科大致力實踐“一帶一路”倡議保持全球聯繫的承諾。大學期待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更多聯繫,開啟戰略合作的新機遇。  
新聞
國際化及環球伙伴, 健康, 可持續性, 人工智能, 氣候變化
科大校長葉玉如出席2024「冬季達沃斯」:「我們不僅追求更長壽 ,亦應增添有生命力的歲月」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早前出席瑞士達沃斯-克洛斯特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與不同國家及地區的代表會面,深入探討全球重大議題。葉教授在多場熱烈的討論中,就健康老齡化、氣候變化對全球帶來的挑戰,以及大學於推動可持續發展和人工智能在研究與教育中的角色,分享其精闢見解。 今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主題為「重建信任」,雲集全球逾125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來自政商界的代表及社會賢達,當中包括七國集團、二十國集團及其他國際組織的成員,藉以重建互信基礎、促進全球合作,以及攜手應對當前嚴峻而複雜的挑戰,包括氣候變遷、經濟發展和人工智能等迫切議題。      作為香港高教界唯一獲邀出席活動的大學校長,葉教授參與了多場重要的交流活動,當中包括關注人口變化,探索人類長壽之路的專題研討會,與來自包括歐洲聯盟委員會、宏利金融和美世等跨國企業和國際組織的代表交流。她指出,隨著年齡增長,維持大腦健康及生活品質,至為重要。 葉教授認為:「我們不僅追求更長壽,亦應增添有生命力的歲月。在延齡增壽之餘,更重要的是保持思維清晰、充滿活力,並能為社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科技的進步大大改善了人類的健康,然而,長者仍面臨不少疾病風險。例如有研究顯示,全球阿爾茨海默症(AD)患者的人數至2050年或超過一億。 有見及此,葉教授提倡推動「全民腦健康」(brain health for all)。她呼籲公營及私人機構投放更多資源於大腦研究,了解構成大腦老化背後複雜的機制,從而降低長者患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作為一名高教界領袖,葉教授亦強調大學應鼓勵終身學習,引入彈性和靈活的課程,協助有志工作的退休人士重返職場。 葉教授是全球知名的神經科學家,她在AD預測、診斷和治療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廣受國際認同。其中,她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了一個簡單而可靠的血液檢測方法,能及早篩查並識別AD患者,為應對這項全球重大健康挑戰貢獻良多。
新聞
科大與阿聯酋攜手共建合作與溝通的橋樑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歡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駐中國大使H.E. Hussain bin Ibrahim Al HAMMADI 及其代表團於1月22日到訪校園。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迎接Al HAMMADI大使及其代表團的到訪。隨後,代表團與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及科大團隊進行了會議,探討雙方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並促進阿聯酋與科大之間更緊密的聯繫。 在科大專家張福民教授和張欣教授的帶領下,代表團還參觀了鄭家純機器人研究院和空氣動力學和聲學實驗中心的開創性研究和尖端設施。 是次訪問不僅展示了阿聯酋和科大對知識和創新的共同承諾和願景,同時也標誌著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契合的國際交流邁向了一個新的里程碑。科大期待著與阿聯酋的合作機遇,迎接合作的新篇章。  
新聞
國際化及環球伙伴, 可持續性, 可持續智慧校園, 可持續發展, 論壇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作為香港高教界唯一校長 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冬季達沃斯」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作為香港高教界唯一獲邀出席今年「冬季達沃斯」的大學校長,將於一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就包括人口老化和氣候變化等全球關注的議題,與全球領袖分享真知灼見。  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主題是「重建信任」,邀得來自120個國家逾2,800 位領導者,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等的多國政要;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世界銀行行長彭安傑、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等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摩根大通行政總裁傑米戴蒙和微軟行政總裁薩提亞·納德拉等商業領袖。 葉校長作為世界經濟論壇旗下「環球大學領袖論壇」(Global University Leaders Forum - GULF)唯一來自香港的成員,將出席GULF 舉辦的兩個會議,包括就環球大學如何合作推動碳中和(carbon-neutral) 與自然向好(Nature Positive)等可持續發展戰略議題致開幕辭,以及就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與全球頂尖大學校長交流。GULF由29所包括耶魯大學、牛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頂級大學的校長組成。  葉校長亦將為論壇周四一場晚宴擔任其中一位主持人,和與會者探討如何團結各界力量,利用科學知識,為氣候變化等迫切挑戰提出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葉教授亦將以腦神經科學家的身份,參與一場專題研討會,分享高教界如何加強在研究及教育層面的工作,為推動社會健康老齡化出謀獻策。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舉足輕重,每年一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辦。來自數十個國家的政界、企業界、學術界和媒體界代表,包括七國集團和二十國集團國家,以及國際組織的負責人聚首一堂,深入探討全球面臨的重大議題並提出應對策略。本屆討論議題包括如何在分裂的世界中實現安全與合作、為新時代創造增長和就業、透過人工智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實施可持續氣候、自然和能源戰略等。  
新聞
科大與倫敦帝國學院建立戰略研究合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1月12日接待由倫敦帝國學院校長Hugh BRADY教授帶領的代表團。此次訪問延續了去年10月在倫敦的會議,更深入地探討學術進展和研究創新方面的合作。 代表團先與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進行領導層會議,隨後參觀了科大的生物科學實驗中心和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這些參觀活動展示了科大在生物技術研究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尖端設備和前沿研究。 科大致力與世界知名學府建立夥伴關係,推進全球研究和學術合作。  
新聞
科大舉辦亞洲大學聯盟青年論壇共建可持續未來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作為2023-2024年亞洲大學聯盟的聯盟執行主席單位,於2024年1月6日至12日舉辦了2024年亞洲大學聯盟青年論壇。論壇為期一星期,以「共建美好未來:啟發青年建構可持續未來生活環境」為主題,匯聚14所亞洲大學聯盟高等院校的45位學生代表,共同探討創造可持續未來所面臨的挑戰、機遇及所需採取的行動。   論壇活動設計多元全面,包括專家講座、工作坊、小組討論和分享環節。在科大教授、專家和青年創業家帶領下,深入討論全球環境挑戰的議題,如氣候變化、固體廢物管理和碳中和等,目的是激勵新一代的領袖採取行動,創建可持續的未來。除專題學術講座外,參加者還參觀了科大可持續發展項目,考察新界東南堆填區了解有關廢物處理,並遊覽大澳了解本地獨特的傳統文化。最後各參加者需提交小組報告,分享他們對減少校園廢物的可行性解決方案。報告建議不僅能於科大推行,也可於各參加者的院校實施,啟發大家實踐可持續生活的方式。   2024亞洲大學聯盟青年論壇不局限於可持續性的議題,它還為來自亞洲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學生提供了互動和交流的機會,是一個培育跨文化共融和促進全球公民身份的平台。青年是未來的基石,活動有助為社會未來領袖建立聯繫,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跨領域合作網絡。

2023

新聞
科大與法國基金會主席共商慈善力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迎接法國基金會領導層到訪,包括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Axelle DAVEZAC女士,市場及發展總監Frédéric THERET先生,以及法國基金會亞洲區總監Julien-Loïc GARIN先生。法國基金會是法國最大的慈善組織,致力培育私人慈善事業和基金會。基金會凝聚捐助人、創始人和志願者,每年支持高達8千個慈善項目。 繼科大十月到訪巴黎法國基金會總部,是次訪問有助加強法國基金會與科大聯繫。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和法國-香港科技大學創新科技中樞園主任楊經倫教授與代表團會面,雙方同意攜手推動共同願景,商討策略性計劃,促進學生交流和開展針對全球挑戰的研究項目。Davezac女士還與科大師生進行深入對話。對話由科大的法國籍教授Veronique LAFON-VINAIS主持,Davezac女士深入介紹了法國基金會的慈善工作和所營造的慈善生態系統。 科大將與法國基金會緊密合作,共同开展有意義的合作項目,促進更平衡、可持續和包容的世界。
新聞
科大、城大、中大與理大合辦「香港夥伴週」 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香港城市大學(城大)、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及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歡迎來自38所海外大學夥伴的代表訪港交流,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並加強與海外大學的聯繫。 四所大學的管理層和教職員與來自,全球包括澳洲、奧地利、加拿大、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瑞典、荷蘭、英國和美國的大學夥伴會面,介紹香港作為國際交流生目的地的吸引力、香港的優勢和機遇,以及大學的世界級研究及學生設施。 「香港夥伴週」計劃於12月5至8日舉行,邀得在各行業具領導地位的講者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滙豐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先生率先分享香港作為大灣區一部分的發展和定位,以及香港為國際學生帶來的機遇。其後,M+博物館主席陳智思先生分享香港在藝術和文化方面的發展和機遇,而香港美國商會總裁翁以登博士則就香港的營商環境和機遇分享其真知灼見。 各海外大學代表除了參觀大學設施,包括科大的空氣動力學和聲學實驗中心及機器人研究所、中大的文物館及中醫學院、城大的牛奶店和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理大包玉剛圖書館,以及各大學的學生宿舍外,還參觀了香港科學園,聽取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和其團隊分享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以及為國際生提供的機遇。此外,代表團還到中環、大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西九文化區參觀,了解香港的歷史和文化遺產保育,以及藝術和文化發展。 代表團認為是次訪港交流收穫豐富,並深受啟發。來自荷蘭的大學代表表示:「很高興能重返香港,是自疫情以來的第一次。我非常榮幸獲邀參加『香港夥伴週』,感謝主辦單位精心安排到訪四所頂尖大學作交流。」來自英國的大學代表說:「透過活動,我能掌握全面的資訊,更有效地向我們的學生宣傳香港,我衷心希望這能促成良好的雙向學生交流。」 香港的大學一直擁有龐大及全面的學生交流計劃網絡,為香港學生提供海外學習機會。同時,大學亦透過吸引國際交流生來港學習,大大促進校園國際化。通過與海外大學夥伴建立緊密聯繫,香港的大學將繼續致力吸引國際交流生來港學習,加強本地及國際生交流,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參與的大學合作夥伴名單如下: 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