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
科大管理層歐洲國際交流之旅強化全球夥伴關係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管理層團隊於十月初開展了一趟歐洲之旅。這次五天的策略性訪問跨越四個國家,旨在加強與國際院校合作,並彰顯科大在人工智能、創新和智慧城市方面的前沿發展。
代表團由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率領,成員包括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工程學院院長羅康錦教授、協理副校長(大學數據研究)萊韻詩博士以及全球及大中華事務主任李琬雯。團隊與科大的主要海外學術夥伴進行交流,包括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帝國學院、牛津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歐洲之旅印證科大建立和維持強大國際聯繫的決心,這些聯繫將有助促進更多學術和科研合作。
科大代表團於旅程中主辦了兩場專屬招待會,匯聚海外學者一同討論科研合作機會。此外,科大還聯同香港貿易發展局倫敦辦事處和倫敦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舉辦了一場專家研討會。郭教授和羅教授在會上以人工智能和創新如何塑造可持續和以市民為中心的智慧城市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
科大代表團在行程中亦特別安排與在倫敦和巴黎的校友重新聯繫,分享大學最新發展概況,持續凝聚校友,維繫校友對母校的歸屬感。

新聞
科大與澳洲院校加強國際教育聯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工程學院院長羅康錦教授和全球大中華事務主任李琬雯出訪澳洲悉尼和布里斯班的合作夥伴。
汪教授於9月25日出席以「一個太平洋」為主題的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高級國際領導者會議。會議為來自亞太地區40所大學的代表提供了一個平台,討論亞太國家面臨的緊迫挑戰,共同探索有效解決方案。
科大隨後於9月26日聯同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舉辦有關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和創新的專家研討會,由羅康錦教授擔任主題演講者。
此次澳洲之旅,科大團隊訪問了雪梨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雪梨科技大學、昆士蘭科技大學和昆士蘭大學,就策略合作進行了討論。科大與雪梨科技大學和昆士蘭科技大學就學術交流達成協議,並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這些面對面的交流互動有助加強國際學術和研究合作,拓展科大的全球網絡和影響力。
科大致力擴大及維繫校友國際網絡,特別在悉尼安排了校友聚會,凝聚畢業生與母校建立聯繫。

新聞
科大教職員代表參加2023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未來理事會年會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未來理事會(GFC)年會於2023年10月16日至18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杜拜舉行,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有三位教職員代表參加是次盛會。
全球未來理事會是世界領先的跨學科學術網路,致力於促進未來思維創新。30個理事會的成員會於會上共同制定協作提案,旨在未來三年內作出轉型性變革,這些想法將收錄於2024年1月夏季達禾斯論壇發佈的洞察報告。科大周敬流教授、馮雁教授和許彬教授分別被選加入合成生物學、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相關的全球未來理事會。
活動匯集80多個國家450多位全球專家,交流意見並推進解決方案。這些方案涉及利用人工智能、加速綠色轉型、恢復生產產能、應對抗微生物藥物抵抗性以及穩定貿易等問題。

香港科大故事
科大與全球青年領袖共同發掘人工智能新機遇
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 的人工智能科研一直走在前沿,最近更與一眾青年領袖於校園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革新力量,以及它在應對全球挑戰中所擔當的關鍵角色。
近40位來自全球22個國家及地區的青年領袖雲集科大,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論壇領導力發展課程」。科大是大中華區首間主辦這個課程的大學,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及校長葉玉如教授以主辦者身分歡迎各位全球青年領袖來臨參與。這群年輕有為的領導者包括來自頂尖企業和國際組織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成員,他們所從事的專業涵蓋科技、媒體、公共行政、投資銀行和人道援助等不同領域。
爲期五天的沉浸式「全球青年領袖論壇領導力發展課程」於9月18日至22日期間舉行,主題為「人工智能推動未來:機會與挑戰」。課程内容覆蓋藝術、Web3、醫療科技,以及大灣區和其他地區不斷轉變的經濟環境等議題。十多位科大學者積極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與青年領袖們深入探討以上各項前沿領域的發展。課程以沈向洋教授與主持人的對談作結,他就人工智能在不同範疇的影響力分享了他的睿見。
藝術與 Web3相互交融
隨著人工智能逐漸融入日常生活,它也結合藝術,為文化滋養和創意表達開闢新天地。在「當藝術遇上人工智能」的精彩演講中,首席副校長兼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郭毅可教授闡述了兩者的有趣交融。他講解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演算法如何製作出令人目不暇給的藝術作品、策劃專業表演,以及設計沉浸式藝術裝置,足見人工智能可以在藝術領域帶來劃時代的改變。

新聞
科大推動與阿聯酋的國際交流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歡迎來自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的代表團到訪。是次訪問標誌著科大對與中東地區建立夥伴關係的重視,有助進一步加強合作及促進學術文化交流。
阿聯酋經濟部長H.E. Abdulla bin Touq Al MARRI 及其代表團與科大署理校長郭毅可教授及管理層團隊就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知識轉移和學生招募等議題深入討論,探討潛在的合作機會。是次訪問為未來的合作和人才培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Al Marri 部長分享了阿聯酋的經濟戰略目標,強調以技術驅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此外,代表團還參觀了鄭家純機器人研究院,觀看科大在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的開創性研究項目的示範。
科大期望透過這次訪問所建立的寶貴聯繫,能夠進一步加強與阿聯酋的夥伴關係,積極開展更多合作項目。

新聞
科大加強與歐洲院校的聯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最近接待數個歐洲代表團,致力促進國際學術合作與文化交流,鞏固科大的全球聯繫網絡。
科大在9月4日迎接兩個來自歐洲的代表團,分別是由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院長Doug CHALMERS帶領和由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副校長Jan HESTHAVEN教授帶領的訪問。雙方就深化學術合作、共同推動研究項目進行了富有成果的討論,並探索更多未來合作的契機。
科大在8月30日接待了來自瑞士西北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近30名碩士生和教職員的代表團。訪問安排了代表團與科大資訊系統管理學理學碩士課程學生進行互動的環節。是次交流互惠互利,有助於促進學術和文化共融,誘發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
這些與國際院校的互動,彰顯了科大對校園國際化的重視。科大將繼續促進學校與國際高等學府之間的交流,建立更多合作的渠道。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教育大學與華東師範大學聯盟 共同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未來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及華東師範大學(華東師大)於8月31日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及教育未來聯盟」,以推動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科研和發展。
在新的合作框架下,三校將各展所長,針對國家、大灣區及香港特區的教育發展需求,開展與人工智能及教育未來相關的科研和教育項目。此外,三校將會成立研究中心,並聯合舉辦有關人工智能及教育的國際峰會和論壇,以此構建一個交流平台。
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強調了人工智能對未來教育的深遠影響,並表示對合作充滿期待。他說:「人工智能對未來教育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香港科大致力開創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應用,取得了許多成果和經驗,這次合作可以更好地把我們的技術能力和應用經驗推廣到教育領域,讓人工智能造福下一代的培養。」
教大署理兼候任校長李子建教授(9月1日已履新為教大校長)表示,三校聯盟有助加強內地與香港院校間的連繫,對促進本港及國家的人工智能發展有莫大裨益。他說:「透過跨院校、跨地域的協作,我們期望可以發揮和融合各自的獨有優勢,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在教育方面的應用,讓科技與教育發展並駕齊驅。」
華東師大黨委書記梅兵教授表示:「今年是滬港合作機制建立二十周年,此次三校共建聯盟,恰是順應教育變革趨勢,凸顯滬港兩地、內地與香港教育科技互動活力與合作新成果。期待未來,各校在智能教育、教師教育、人工智能等領域集中優勢資源,開展更為緊密的合作,為面向未來的教育與科技發展提供助益。」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和華東師範大學(華東師大)是致力於科研和發展的領先學術機構。這個三方聯盟旨在利用他們的聯合力量,推進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應用,塑造大中華區域未來的學習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