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3

新聞
校園生活
Debating : seizing an opportunity that lead to so many more
I came to HKUST in September 2010 with few expectations so I was pleasantly surprised to see the vast array of non-academic opportunities offered here. As a shy freshman, I randomly decided to try out for the HKUST English Debate Team. With a stroke of luck, I was welcomed in to the team along with 10 other freshmen. Honestly though, I initially felt a little clueless as to what I was doing amongst this discreet group of highly knowledgeable and passionate speakers.

2011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與亞洲16個國家的青年分享資訊科技願景與體驗
香 港 科 技 大 學(科 大)剛 參 加 了 「 亞 太 下 一 代 」 ( Asia Pacific Next Generation ) 交 流 營 , 與 16 個 亞 洲 國 家 的 青 年 人 分 享 如 何 協 助 基 層 及 有 需 要 的 人 士 享 受 互 聯 網 的 好 處 。 這 交 流 營 今 年 是 第 13 屆 , 但 在 香 港 舉 行 則 還 是 第 一 次 。 來 自 香 港 的 參 加 者 都 是 「 網 絡 使 命 : 青 年 使 者 計 劃 」 ( NetMission Ambassador Program )成 員 ; 這 組 織 旨 在 將 熟 識 互 聯 網 的 年 青 人 聚 集 起 來 , 將 互 聯 網 的 好 處 帶 給 較 不 幸 的 人 士 。 科 大 商 學 院 的 許 俊 泓 同 學 曾 參 與 「 網 絡 使 命 : 青 年 使 者 計 劃 」 , 目 前 亦 是 「 亞 太 下 一 代 」 交 流 營 的 秘 書 長 。 他 說 : 「 能 夠 與 一 群 來 自 亞 洲 不 同 國 家 但 志 同 道 合 的 年 青 人 分 享 推 廣 互 聯 網 的 經 驗 , 實 在 很 有 意 義 。 」 這 分 享 會 的 主 禮 嘉 賓 包 括 香 港 政 府 民 政 事 務 局 副 局 長 許 曉 暉 女 士 及 中 聯 辦 青 年 工 作 部 副 部 長 李 薊 貽 先 生 。 在 分 享 會 上 , 科 大 商 學 院 學 生 徐 伶 溙 小 姐 闡 述 她 在 推 廣 互 聯 網 方 面 的 大 計 。 她 計 劃 為 老 人 中 心 設 計 素 材 , 訓 練 長 者 使 用 電 腦 。 她 說 : 「 雖 然 互 聯 網 在 香 港 的 覆 蓋 率 達 九 成 , 但 仍 有 不 少 人 - 例 如 長 者 和 兒 童 - 未 能 享 受 互 聯 網 的 方 便 。 因 此 『 網 絡 使 命 : 青 年 使 者 計 劃 』 仍 有 很 大 的 發 展 空 間 。 」

2009

新聞
科大校長及師生傳遞火炬 迎接2009東亞運動會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 科 大 ) 今 日 ( 星 期 三 ) 於 校 園 舉 行 火 炬 傳 遞 活 動 , 迎 接 下 月 在 港 舉 行 的 2009 東 亞 運 動 會 。 科 大 火 炬 傳 遞 活 動 的 主 題 為 「 照 亮 傳 奇 一 刻 : 迎 接 東 亞 運 動 會 」 。 科 大 校 長 陳 繁 昌 教 授 主 持 起 步 禮 , 他 致 辭 時 說 : 「 科 大 師 生 身 體 力 行 支 持 香 港 東 亞 運 動 會 。 今 天 的 活 動 體 現 了 科 大 的 體 育 精 神 , 並 加 強 了 學 生 的 活 動 組 織 能 力 及 溝 通 技 巧 。 」 陳 校 長 將 火 炬 交 到 第 一 位 火 炬 手 - 科 大 體 育 聯 會 主 席 朱 振 康 同 學 後 , 科 大 火 炬 傳 遞 活 動 隨 即 展 開 。 合 共 23 位 來 自 科 大 體 育 聯 會 及 科 大 學 生 會 , 以 及 擔 當 東 亞 運 動 會 義 工 的 師 生 , 在 校 園 內 接 力 傳 送 火 炬 , 並 由 陳 校 長 擔 任 最 後 一 棒 火 炬 手 , 他 帶 領 科 大 師 生 讀 出 2009 東 亞 運 動 會 口 號 , 並 與 眾 師 生 合 照 。 傳 媒 查 詢 : 賴嘉年 Tel: 2358 6306 / 9103 2928 Email: rosslai@ust.hk 黃慧婷 Tel: 2358 6317 Email: donnaw@ust.hk  
新聞
科大師生接力長跑 歡送朱經武校長
三 百 多 位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 科 大 ) 學 生 、 校 友 及 教 職 員 今 天 ( 星 期 日 ) 以 接 力 長 跑 形 式 歡 送 將 於 八 月 底 離 任 的 朱 經 武 校 長 , 並 為 科 大 體 育 發 展 籌 款 。 活 動 於 科 大 霍 英 東 體 育 中 心 舉 行 。 參 加 接 力 長 跑 的 隊 伍 共38隊 , 每 隊10人 ; 他 們 穿 著 別 出 心 裁 的 服 飾 , 接 力 長 跑 一 小 時 。   朱 經 武 校 長 、 錢 大 康 首 席 副 校 長 及 黃 玉 山 副 校 長 均 參 與 比 賽 , 一 展 身 手 , 與 眾 同 樂 。 此 外 , 活 動 也 籌 得 超 過40萬 元 款 項 , 支 持 科 大 的 體 育 發 展 , 包 括 在 科 大 設 立 分 別 頒 發 給 學 生 和 教 職 員 的 最 佳 男 運 動 員 和 最 佳 女 運 動 員 獎 。 這 筆 款 項 包 括 參 加 者 籌 得 的 款 項 、 校 董 會 及 顧 問 委 員 會 成 員 的 捐 贈 及 朱 經 武 校 長 和 夫 人 的 贊 助 。 當 天 的 獎 項 有 「 最 佳 成 績 隊 」 ( 一 小 時 內 完 成 最 多 圈 數 ) ; 「 最 佳 服 飾 隊 」 和 「 最 佳 籌 款 隊 」 。 由 科 大 田 徑 隊 精 英 組 成 的 隊 伍 以53圈 總 成 績 奪 得 「 最 佳 成 績 隊 」 ; 「 雪 糕 人 」 隊 則 贏 得 「 最 佳 服 飾 隊 」 。 同 時 , 校 園 設 施 管 理 處 的 隊 伍 籌 得17,400元 , 成 為 「 最 佳 籌 款 隊 」 。 傳 媒 查 詢 : 賴嘉年 Tel: 2358 6306 / 9103 2928 Email: rosslai@ust.hk
新聞
科大畢業生就業能力強勁
2008 年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 科 大 ) 的 畢 業 生 在 就 業 市 場 上 仍 然 十 分 受 僱 主 歡 迎 。 根 據 科 大 就 業 調 查 顯 示 , 直 至 2008 年 12 月 , 98.3% 畢 業 生 已 經 覓 得 工 作 、 創 業 或 繼 續 深 造 。 在 1,503 位 回 應 調 查 的 畢 業 生 中 , 1,220 名 畢 業 生 ( 81.2% ) 已 投 入 全 職 工 作 或 創 業 , 185 名 畢 業 生 ( 12.3% ) 選 擇 繼 續 深 造 , 56 名 畢 業 生 ( 3.7% ) 從 事 短 期 或 兼 職 工 作 , 只 有 26 名 畢 業 生 ( 1.7% ) 於 年 底 仍 在 待 業 。 「 雖 然 經 濟 環 境 並 不 理 想 , 但 我 們 絕 大 部 分 畢 業 生 都 找 到 工 作 , 」 本 科 生 教 務 長 譚 嘉 因 教 授 說 。 他 補 充 說 : 科 大 的 學 生 實 習 計 劃 及 就 業 輔 導 服 務 可 以 有 效 裝 備 學 生 , 迎 合 就 業 市 場 的 需 要 。 就 業 界 別 方 面 , 商 界 仍 是 最 多 畢 業 生 投 身 的 界 別 , 聘 請 了 76.5% 的 全 職 或 兼 職 的 畢 業 生 ( 2007 年 佔 73.4 %) , 其 次 為 製 造 及 工 業 界 , 佔 了 8.5% ( 2007 年 佔 10.8% ) 、 教 育 界 佔 8.4% ( 2007 年 佔 7% ) 、 社 會 服 務 界 佔 2.7% ( 2007 年 佔 1.7% ) 、 政 府 佔 2.2% ( 2007 年 佔 2.5% ) , 及 建 造 界 佔 1.7% ( 2007 年 佔 4.5% ) 。 工 作 性 質 方 面 , 首 三 位 最 熱 門 的 行 業 為 : 會 計 / 審 計 / 稅 務 ( 18.5% ) ( 2007 年 : 16.7% ) , 工 程 ( 17.1% ) ( 2007 年 : 16.4% ) 及 銀 行 / 金 融 ( 14.9% ) ( 2007 年 : 15.6% ) 。

2007

新聞
科大舉辦兩岸三地大專生程式設計比賽 清華學生奪本年度冠軍
https://cse.hkust.edu.hk/News/GCCPC2010/
新聞
科大畢業生就業前景遼闊 最高月薪達 $67,000
超過99%的香港科技大學(科大)2006年畢業生於去年底前,已經覓得工作、創業或繼續深造,就業情況理想。 根據科大2006年就業調查,去年畢業生的平均總月薪上升至$12,421,較2005年增加8%,當中最高月薪為$67,000。 在1,549位回應調查的畢業生當中,85%已投入全職工作或創業,12.5%選擇繼續深造,只有1.5%從事短期或兼職工作。對比上一年,畢業生全職就業率上升了6%。 科大署理副校長(學術)錢大康教授指出:「 科大畢業生是本港知識型經濟求之若渴的人才。2006年的科大就業調查結果令人鼓舞。畢業生的全職就業率和平均總月薪均錄得可觀增長。其中商界及金融行業更願意以高薪聘請科大的優秀人才。」 就工作性質而言,銀行與金融是本港其中一個最主要行業,共聘請了12%畢業生,升幅為各行業之首。 最多畢業生從事的行業分別是工程(18%)、系統管理及程式編寫(14%)、會計(13%)、市場推廣及銷售(11%)、行政及管理(10%)。 在就業界別方面,商界仍然吸納最多科大畢業生(69%),其次為製造及工業界(14%)、教育界(10%)、政府(3%)及建造業(3%)。 錢教授補充說:「 除了訓練學生專業技能外,科大會繼續提供全面的學生增值項目,包括實習和海外交流活動,使畢業生有更美好的出路。」 193位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比率由17%降至13%,顯示更多畢業生畢業後即投身就業市場,貢獻社會。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 2358-6306 電郵: kluk@ust.hk   黃慧婷 電話: 2358-6317

2022

香港科大故事
求學在科大?以創科造福社會
優秀的大學教育能讓學生把興趣提升至更高的境界,為他們的未來發展鋪設成功之路。在求學在科大?系列第三篇,兩位來自馬來西亞的科大人,分享他們如何受惠於科大的教育,逐步將學術興趣昇華至專業成就。 念高中時,張博宏 已對創業有濃厚的興趣。雖然從未修讀過任何商業科目,他仍忠於自己的志趣,選擇撰寫商業計劃書作為其十年級的個人作業。 科大是主張以好奇心推動學習的年輕大學,並提供跨學科課程,是升學的最佳選擇 — 博宏。 博宏說﹕「我的作業題目,是游說附近的購物商場開設一間西裝店,我還向商科老師請求指導。」憑著詳盡的資料蒐集和精闢的策略思維,博宏的計劃書令老師大為讚嘆。 他續說:「我一直熱衷研究如何用科技解決現實生活難題。因此,當我考慮往哪裡升讀大學時,得知科大是主張以好奇心推動學習的年輕大學,並提供跨學科課程,就知道這裡是我升學的最佳選擇。」 修業期間,博宏除了在課堂上研習科技及工商管理的跨學科知識,更獲得難能可貴的行業實習和國際交流經驗,擴濶視野。 博宏說:「我去過台灣向一家手提電腦公司的高層簡布一份商業建議書;大學二年級時,又在一家美國科技企業的上海分公司當市場推廣實習生。這些經驗讓我在求職時更佔優勢。」 博宏在大學最後一年正式展開事業第一步,獲講師推薦於一間太陽能初創公司做兼職,負責撰寫商業計劃書。他說:「當時我獲得幾間跨國企業聘請,雖然我對那些職位也很感興趣,但這間太陽能初創公司的行政總裁是科大校友,他鼓勵我專注在初創界發展。」 博宏年輕有為,年僅28歲已晉升為公司的馬來西亞董事總經理兼區域業務發展主管,成功將再生能源業務拓展至內地、台灣和馬來西亞等地,又為公司奪得國際企業的合約。此外,他還促成了馬來西亞最大型的太陽能採購協議,協助家鄕邁向2050碳中和的目標。 同樣來自馬來西亞的年輕科大生曾靖婷 ,與博宏一樣對研發大感興趣。靖婷正在修讀生物工程學博士課程的最後一年,最近埋首將水凝膠研究發展成更有效率的藥物傳輸載體,作為商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