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
別再「以貌取果」
當你到水果店購買梨子時,你會否因為它們的形狀不規則或表皮上有小瑕疵而避開不選?雖然這些水果美味可口,而且營養豐富,但大多數消費者仍然會對外觀不佳的水果敬而遠之。你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這種消費習慣會造成甚麼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看「醜陋」食物背後的一些醜陋真相——據聯合國推算,全球約有14%糧食在收成到消費過程中損失或浪費。在英國,官方估計本土種植的蘋果當中,純粹因外觀不佳而被扔掉的可能多達四分一;新加坡的情況亦大同小異,入口水果中,近乎三成是基於上述原因而淪為廚餘。
全力以赴 減少食物浪費
由科大校友張藝譯(右)和她的創業夥伴方苑瀠共同成立的Not Only Powder在「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3」中勇奪金獎及可持續發展影響力獎。

新聞
「科大 - 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3」以科技創新應對醫療健康及可持續發展等議題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信和集團(信和)一直致力培育具遠見及創業精神的新世代創科人才。今年參與「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3」的項目數量創歷史新高,共吸引234支由科大教授、學生、校友以及其他本地院校成員組成的隊伍競逐獎項,成功透過大賽進一步壯大香港創科創業生態圈。
今年大賽的三支勝出隊伍利用科技及創新概念,應對醫療健康及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分別研發出治療癌症、自體免疫性疾病等低成本細胞療法、利用凍乾技術升級再造「醜水果」成營養產品,及研發可用於中風患者復康訓練的醫療級穿戴式機械下肢。
信和集團創新聯席董事、科大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客席教授楊孟璋工程師表示:「我們很高興今年再次與科大合作,鼓勵年輕一代的創意抱負和創業精神。創業首重熱忱、創意及資源,而年輕人擁有無限潛能,信和集團希望能夠為他們提供資源和指導共同實踐創新。今屆不少參賽隊伍的表現均非常優秀,將他們的構思結合科技及創新思維,並注入可持續元素,我希望所有參賽隊伍能透過這次比賽啟發創新及創業精神,同時希望獲勝隊伍能善用獎金作為種子基金,實踐創業理想,共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新聞
「科大 - 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3」參賽項目創紀錄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信和集團(信和)一直致力培育具遠見及創業精神的新世代創科人才。「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為年青人提供大型綜合創業平台,支持並鼓勵他們創造更多新概念及方案,建構更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而進入決賽的隊伍更有機會參加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拓寬國際視野。
這項國際性賽事今年特別增設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獎項 —「可持續發展影響力獎」,藉此發掘具潛質的綠色意念,轉化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初創企業,期望為社會創造更光明的未來。今年截止報名日期為4月13日,繼續吸引許多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有志創業的團隊,接獲超過234個參賽項目,數量創歷史新高,當中包括80%的參賽作品具備ESG元素。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科大在支持創業方面一直走在前沿,通過種子基金、產學合作及舉辦各類活動,例如標誌性的『百萬獎金創業大賽』予以支持。目前,我們培育了1645家初創企業,包括9家獨角獸及9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合共創造了高達4,000億港元的經濟效益。此外,我們積極支援創業及深度科技孵化,以促進知識轉移,並與產業、政府部門及社會組織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關係,成果豐碩 。科大通過與各界攜手,為香港建設成為科研之都以及具影響力的初創孵化中心貢獻力量。我衷心感謝信和集團多年來對科大創業事業的堅定支持,並期望吸引大學更多成員將科研成果商品化。我們將繼續連繫業界,從科大孵化出更多成功的初創公司。」
2022
新聞
用電話給自己把脈
用手機掃描一下,30秒便得出一系列健康數據。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徹底改變了世界原來的樣貌,商界需要迅速應變以適應新常態,香港初創公司PanopticAI 也是其中之一。創辧人覷準市場在社交距離限制下,人們對遙距診斷及自我診斷的需求大增,因此積極拓展相關科技的應用。
智能手機監察健康
團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了一個全遙距的健康監測程式,與坊間利用LED感應的健康監測手錶不同,PanopticAI的程式可連接到使用者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電腦鏡頭,測量使用者皮膚上出現的輕微顏色變化,從而計算血流量,再得出一系列的健康數據。
公司行政總裁黃君朗說:「在網上就診前,使用者只需用手機掃描一下,30秒左右便得出反映個人生命跡象的一系列數據。」
這些數據包括心跳、呼吸頻率、血壓、血氧濃度和心跳變異度;程式還會利用團隊研發的視像掃描演算法,根據收集得到的數據推算出使用者的壓力指數、能量水平和健康風險因素等結果。
君朗目前正在科大攻讀生物工程學博士課程,他參與的研究團隊在2018年起與政府合作,在邊境口岸和政府辦公室等設立智能體溫監測系統。PanopticAI就是君朗與團隊成員在研究期間同時創立,另外三位聯合創辦人都是來自科大,包括工業工程和物流管理博士陳經緯、工業工程及決策分析學哲學碩士陳子泰,以及負責帶領研究小組的工程學院教授蘇孝宇。

新聞
「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2」邀本地及海外人才參賽 為大學三十周年誌慶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一直致力開拓校園國際化,促進學術及文化的國際交流,鼓勵學生擴闊國際視野。適逢大學30周年,科大首次邀請本地及海外選手一同參加第12屆「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是次活動更將頒發額外獎金,藉此推動一眾本地及海外參賽者提出更多創新方案,創造更高社會價值,並藉比賽促進跨地域的多元文化發展,同時喚起公眾對創業意念的關注。
多年來,全賴信和集團鼎力支持,科大主辦的一年一度「百萬獎金創業大賽」已從一個於校園培養人才的大學比賽平台,發展成地區性賽事, 旨在把香港塑造成一個更完善創新的科技樞紐。今年大會更進一步擴大賽區,邀請海外人才參與,入圍的海外參賽者將會夥拍科大學生一同參與賽事。經過三輪評審後,9隊入圍隊伍便會隨即誕生,並將他們的商業企劃展示給由創業投資者、企業代表及教師組成的評審團。是次還特別邀請了來自新加坡和加拿大等海外的投資者和專家參與評審,加強各領域交流,協助推動香港的創新科技產業走向世界。此外,決賽賽事將首次向全球觀眾線上直播,最終選出的3隊勝出隊伍將獲頒白金、金、銀獎三個大獎及其現金獎,每组更會獲發港幣$100,000元的30周年特別獎金。
科大創業中心助理主任及「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2」負責人蔡志全先生表示很期待看到有更多創新的點子:「為展示出大賽對科技業界和科大的重要性,我們將成立全新的委員會,由來自全球的投資者和教師組成,並增設新的獎項。而大會更將首次向本地和海外觀眾直播決賽和頒獎典禮。我們期待可在是次活動中看見同學們帶來更多革新及多元化的想法,同時希望透過此意義重大的大賽,幫助參賽團隊進一步發展,把他們的企劃介紹給全球觀眾,從而獲得融資的機會和接觸更多潛在客戶。」
2021

香港科大故事
再見!可怕的眼球注射治療
患有糖尿眼及黃斑病變的人,一般需接受眼球注射治療——使用幼針將藥物直接注射入眼。這種入侵性治療帶有一定風險,而且令人望之生畏,膽小者未必能夠接受。
孫瑋良 (Langston) 在科大攻讀博士學位時,便與校內其他研究人員研發以超聲波導入藥物的非入侵性治療技術。現時,他正與藥廠合作,把這種技術推出市場。
促使Langston鑽研創新治療技術的契機,源於他與妻子各自的祖父,同樣患有視網膜病變,需要接受眼球注射治療。
「爺爺很勇敢,挨了四至五針!但太太的爺爺卻因害怕而拒絕打針,結果病情惡化。」
他與團隊於是著手研究超聲波導入技術,但最初沒太多相關知識作參考,差不多要由零開始。 「當時,學術界對眼睛護理沒有太大興趣。我們也只好摸著石頭過河,一切自行摸索了。」
新技術不用施針,消除恐懼的源頭,也令治療時間減短一半。
團隊一路鑽研,直至發現可利用一種特定頻率超聲波,在不損眼組織的情況下將藥物導入眼球,才真正出現突破。

新聞
人工智能初創的逆轉勝
屠厚鈞 (右)和其他 Dayta AI 的創辦人毋懼創業路上的失敗和挑戰,沉著應變,重整旗鼓。
屢敗屢戰,越挫越勇,是初創企業的生存之道。在四年的創業路上,屠厚鈞(Patrick)和拍檔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挫折。然而,這群只有26歲的初生之犢,已懂得如何迅速應變,擺脫困境。每次失敗,都代表一個新的契機。憑著這股信念,他們重整旗鼓,最終創業成功,公司甚至入圍《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菁英榜》。
他們的創業之旅始於2017年。當時Patrick還是學生,一邊在科大修讀最後一年的工商管理課程,一邊當兼職補習老師。
他回憶說:「我與兩位朋友成立了一個人工智能網上學習平台,透過大數據分析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事與願違,這個經營模式當時無法吸引足夠投資者,三位創辦人最終虧本,並決定結束業務。
Patrick說:「雖然未能打響頭炮,但更重要的是怎樣重新出發! 我們掌握了人工智能技術,加上市場對人工智能有龐大的需求,我們欠缺的是一個更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
機會總是留給有心人。幾個月後,創業團隊參加由全球最大奢侈品巨擘LVMH舉辦的初創大賽,提出以閉路電視收集顧客的行為數據,在不辬識客人身分的情況下進行實時分析,協助店舖調配資源,提升效益。
他們的構思獲得評判青睞,勝出比賽,讓他們再次踏上創業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