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
可持續性
科大試行兩智能減廢慳水措施 推動八大可持續校園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成功試行兩項由「賽馬會綠續.源園」計劃(計劃)設計的減碳措施——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統及智能「慳水」花灑頭,這兩項措施將於2023年秋季在香港可持續校園聯盟(聯盟)旗下八所資助大學全面推行。 過度消耗即棄用品及水資源,不但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更會增加碳排放,加劇全球氣候暖化。為推動校園可持續發展,科大率先於2月在校園試用智能「慳水」花灑頭,並於6月中推行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統,在短時間內已分別節省約100萬公升水,相當於7千7百名香港人一天的平均耗水量,以及節省逾300個即棄餐盒。 科大可持續發展及零碳辦公室處長暨計劃督導委員會主席博浩德先生表示:「兩項措施的重點在於以有趣及便利的方式幫助用家改變他們的習慣,實行至今甚受用家歡迎。人工智能、物聯網(IoT)及金融科技的最新發展,有助我們開發一個真正的21世紀方案,體現我們院校成員的創新精神。」兩項措施預計可於2023年秋季在八所成員院校完成安裝,並會透過舉辦工作坊、各類挑戰賽及獎勵計劃等方式進行全面推廣,培養學生自攜餐盒及建立良好用水習慣,促進校園可持續發展。 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統由自動售貨機及逆向自動售貨機組成,分別用作借出及歸還餐盒,是首個於亞太地區高等院校推行的同類型系統。每部機可提供120個可重用餐盒,能24小時運作。機器內置鏡頭及人工智能物件辨識程式,用家只需以八達通繳付港幣20元按金即可借用餐盒,按金會於歸還餐盒時全數退還。而用家歸還前無需清洗餐盒,使用過的餐盒均會由專業洗碗公司清洗,確保經消毒後再放回機器。校園內多所餐廳亦提供折扣優惠,鼓勵自攜餐盒風氣。
香港科大故事
智能花灑頭 淋浴「慳水」新猷
暢快地洗個熱水澡,舒緩疲憊身心,絕對是難以抗拒的誘惑。需要在考試季節放鬆神經、「充電」再戰的同學,自然明白當中妙處。問題是,淋浴時間越長,嘩啦嘩啦地流走的水就越多。大家可曾想過,多少寶貴食水因而白白浪費? 住在本科生宿舍第五座 (Hall V) 的工程學二年級生Ann 坦言:「每天洗澡,一般要用上 30至 40分鐘。」雖然不少專家認為淋浴10分鐘以上已屬極度浪費,但我們大多不以為意,因為在香港,只要扭開水龍頭,安全清潔的食水便源源不絕流出,一切似乎理所當然。   用了新花灑頭,我每天的洗澡時間縮短了大約 5分鐘。 為保護這種珍貴的天然資源,科大最近便推行名為 「慳水從『頭』開始」的新措施,在兩座學生宿舍安裝了 85 個智能花灑頭,希望透過這先導計劃鼓勵宿生在淋浴時節制用水。 「用了新花灑頭,我每天的洗澡時間縮短了大約 5分鐘。」Ann的「慳水意識」明顯提高了,每天淋浴時節省的用水多達30公升! 小事大意義 智能花灑頭的精髓,在於一組內置水力驅動 LED 指示燈,可按照實際用水量轉換顏色:開水時,綠燈亮起,之後每用水10公升,指示燈就會變色,用水量達到30公升(約 4分半鐘後),燈號更會轉紅,提示使用者趕快完事。

2022

新聞
可持續性
科大推出本港大學首項新環境、社會與管治(ESG)投資策略 進一步推動零碳排放
科大成為香港首間致力終止投資化石燃料的大學。
新聞
政府學界展開區域性臭氧及光化學煙霧污染的合作研究 制訂科學的污染控制策略
科大環境研究所與環保署開展的大規模研究計劃,致力於研究和制訂科學的區域臭氧和光化學煙霧控制策略。
新聞
可持續性
科大「好空氣挑戰賽」頒獎典禮
挑戰賽旨在提高市民對空氣質素及環境健康風險的認知,同時啟發學生跨學科創意思維,發展潛能,以建設一個擁有健康空氣的城市。
新聞
捐款「一變三」慶科大三十周年
捐款「一變三」慶科大三十周年
新聞
尖端研究推進可持續發展
/
新聞
影響力系列:締造耀眼的太陽能未來
https://30a.hkust.edu.hk/zh-hant/our-impact/powering-bright-solar-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