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聞
合夥, 可持續性, 校園生活
Take-away Box Circular Program
Supported by Sustainability Unit, Campus Services Office and Facilities Management Office, the student initiated Take-away Box Circular Program that grabbed multiple media?s attention successfully launched last month and engaged more than 400 students and staff to get involved.
新聞
在校, 學生發展, 合夥, 可持續性, 創新
Green Pro-P Championship
These are some of the creative moves our fellow cabinets have made to support Green Promotion. Big events like Promotion period and graduation ceremony are also some peaks that create huge amount of waste like leaflets that are merely read through, decoration materials.
新聞
大學聯合, 環境保護
八大聯校運動減少使用塑膠飲管
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將於本月12日聯合發起「八大走飲管」環保運動,以減少使用即棄塑膠飲管。 此運動標誌著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大學共同努力減少塑膠廢物。 八所大學將會分別於3月12至16日期間,在校內舉辦「無飲管週」或「無飲管日」,屆時校園內的食肆只會在要求下才提供飲管。其他活動包括電影放映會、零廢物市場及派發可循環再用的飲管。 此外,八所大學亦承諾訂立長遠的措施,包括定期舉辦提升環保意識的活動、無飲管日或於校園內全面停止使用塑膠飲管。 該運動的目的旨在減少塑膠廢物,以及提升高等院校,以至整個香港的環保意識。今次八所大學聯手是希望讓個別院校積極於校內推廣減少塑膠廢物的努力得到更大的效益。 香港浸會大學率先推行的「無飲管大學」措施,以及香港大學較早前舉辦的「無飲管週」,最終成功減少90%至95%的塑膠飲管耗用量。 嶺南大學核心課程及通識教育主任兼科學教研組主任、香港可持續校園聯盟召集人Mark McGinley教授表示:「我很高興見到本港八所大學聯合舉辦『八大走飲管』環保運動。透過共同努力,夥伴院校之間可以互相啟發和學習,成為積極轉變的催化劑。」 該運動由香港可持續校園聯盟主辦。該聯盟是香港高等院校的知識交流和討論平台,共同締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如欲獲取更多有關運動的資料,請瀏覽:http://www.hkscc.edu.hk/activities/skip-the-straw (以上新聞稿代香港可持續校園聯盟發出。)
新聞
創新, 科技
科大研究人員開發香港首個創新融合定位技術 塑造智慧城市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項突破性融合技術,能顯著提高室內定位的準確度,實現以位置為本的新型智能定位應用軟件,如室內導航、根據位置的個人化推薦系統、人群分析及人流管理等。由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陳雙幸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的技術,是全港首個於移動平台上將Wi-Fi和其他訊號融合的位置傳感軟件,該技術結合Wi-Fi、地磁場、藍牙、視像及加速計的訊號以進行個人定位,在一般環境下,融合定位技術較傳統技術的表現準確三倍,誤差少於2.5米。有關技術目前已在尖沙咀海港城商場投入應用 ;團隊亦於不同醫院及商場(與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研究及開發部、電訊盈科企業方案有限公司和領展等合作)進行商業試驗。本身亦為科大創業中心主任的陳教授表示:「目前定位技術通常只從單一源頭獲取訊號,由於各種訊號均有其局限性,定位技術的準確度並不完全令人滿意,應用層面亦較偏狹。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我們的技術將不同的訊號融合,結合它們的優勢,大大提升準確度,讓嶄新的定位服務得以出現,推動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此技術亦可與政府早前公布「香港智慧城巿藍圖[1]」中的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產生協同效應。藍圖計劃自2019年起,於街道安裝多功能智慧燈柱,方便收集實時城市數據,以加強城市管理及其他公眾服務。若結合這項融合技術應用,智能燈柱不僅可為遊客及公眾提供即時的定位服務,還可預防某些人士甚或寵物走失,又或協助尋找失踪人口等,締造巨大社會價值。
新聞
可持續性, 校園生活, 教育
Clean and Safe Drinking Water @ HKUST
In addition to government assurances, HKUST carries out different measures to deliver the best quality water for the HKUST community. Each campus water fountain is installed with filter and UV disinfection that removes particulates and kills bacteria.
新聞
環境保護, 大學發展
科大致力成為環保先鋒
香港科技大學一向以研究及學術實力著稱,但鮮為人知的是,科大也致力成為香港最環保的大學之一。在過去一年,矢志成為環保先鋒的科大努力不懈,並取得豐碩成果。 綜觀今年達成的環保里程碑,有多項計劃均由科大社群推動,當中包括完全由學生及職員組成的科大綠色小組,他們推出了環保飯盒計劃,鼓勵校園每一分子購買外賣時自備可再用器皿。計劃反應熱烈,成功節省逾2,500個即棄飯盒。 另外,推動飲用水的可持續發展亦屬優先處理事項。在2017年,科大更換了配備便利功能的飲水機,同時向所有新生免費提供刻有科大標誌的可再用水樽。此外,科大已新增三部飲水機,另將於2018年初再增加14部,而設有飲水機的主要位置亦將會配上全新裝飾及標示。不僅如此,科大在2018年正式宣佈於校園全面停止販售一公升以下的(一次性)塑膠樽裝水。 避免浪費對環保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回收是首選方案。去年,科大於校園內所有飯堂推行廚餘收集及回收計劃,並新增逾75個回收箱。透過與清潔承包商建立新的夥伴合作,回收分類程序的效率遠勝從前。不過,環保工作不能就此停步。科大已推出可持續發展網絡,由近30個辦事處及部門的成員組成,希望藉此加強環保工作,推動綠色辦公室。 我們亦落實了一些表面難以察覺的措施 — 在過去一年,校園設施管理處為近2,000支電燈換上高效能的LED燈泡,預計每年節省電量達160,000千瓦小時,相等於33個平均香港家庭的耗電量! 展望2018年,科大將繼續致力推動校園的可持續發展及突破性環保研究。透過以上一連串工作,科大距離實現「2020可持續發展挑戰」已邁進了一大步。
新聞
社區, 可持續性
Water Can Be Recycled
Prof. Arthur LAU, Co-director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Program, was invited by MTR Corporation Ltd. to shoot an educational video clip on MTR's water-recycling measures.

2017

新聞
合夥, 可持續性, 校園生活
Recycling Styrofoam and E-waste
Two new recycling programs were launched in the fall semester, Styrofoam and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waste recycling on cam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