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聞
追求卓越,從未止步
要成為第一名,需要具備什麼?第一個不僅僅是一個榮譽稱,它已深深植根於我們的基因之中。從研發香港首個AI基礎模型,到打造零碳智慧校園,香港科技大學致力於將每一個「第一」轉化為深遠的影響力,代代相傳。
新聞
物理學, 獎項及排名, 粒子物理學, 研究及科技, 研究
「科學界奧斯卡」得獎名單出爐:科大共同榮膺基礎物理突破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學者聯同世界各地研究人員一同參與的研究項目,榮獲被譽為「科學界奧斯卡」的2025年基礎物理突破獎。該獲嘉許的項目為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旗下的超環面儀器(ATLAS) 合作組,而科大團隊參與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以及跨越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新物理探索工作,為該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是次獲獎不僅表彰ATLAS 合作組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進行突破性的高能量粒子碰撞研究,亦同時印證科大研究人員過去十年來,致力於研究創新的成果。 突破獎是全球最大的科學獎項之一,由Google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和Meta聯合創始人馬克·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科技界重量級人物共同創立。大會特別表彰ATLAS 合作組於粒子物理領域的重大貢獻,包括對希格斯玻色子性質的詳細測量、稀有過程(rare processes)和正反物質不對稱性(matter-antimatter asymmetry)的研究,以及在極端條件下探索自然規律。 ATLAS 合作組匯聚全球243個機構的超過6,000名科學家、學生、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自2014年加入合作組以來,由科大、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數十名研究人員組成的香港研究團隊,在推進對希格斯玻色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以助科學界解開宇宙奧秘。 科大於2014年開始參與合作組,協助建設ATLAS 渺子(muon)探測系統,並參與數據分析以探索新物理。香港團隊在基礎物理聯合研究(JCFP)的框架下進行協作,成員包括10個來自科大賽馬會高等研究院基礎物理中心的物理學家、學生和工程師,他們領導測量希格斯玻色子性質、開發先進分析技術方面的工作,包括詳細測量希格斯玻色子性質以確定質量生成對稱性破缺機制、研究稀有過程和正反物質不對稱性,以及在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上探索最短距離,和最極端條件下的自然規律。
新聞
我們的輝煌時刻
哪些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科大)的瞬間令你難以忘懷?從突破性的科學研究成果到難忘的校園時刻,我們用這段影片帶你重溫年度精彩!
Prof. LUK Kam-Biu
新聞
獎項及排名, 成就
Professor LUK Kam-Biu Elected 2024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只供英文版本)
Professor LUK Kam-Biu, IAS Paul C W Chu Professor, has been elected 2024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for his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particle physics, particularly the leadership of experiments that have shed new light on CP violation and neutrino oscillations'.  The AAAS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general scientific society and publisher of scientific journals. It recognizes the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s of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innovators across disciplines through its AAAS Fellows Program. All new Fellows will be inducted in AAAS’ Fellows Forum where they will be presented with a certificate and a blue and gold rosette pin represent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

新聞
獎項及排名, 化學, 化學生物工程, 裘槎
裘槎基金會頒發「裘槎優秀科研者獎」予三位傑出科研學者
裘槎基金會於12月6日舉行裘槎基金會成立紀念日晚宴暨頒獎典禮,向來自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大學的三位優秀學者頒發2025年「裘槎優秀科研者獎」,以表揚他們的卓越科研成就。頒獎典禮由楊紫芝教授主禮。  獲獎名單如下﹕ 孫建偉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教授 袁曉明教授 香港大學理學院數學系教授 張華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胡曉明講座教授(納米材料)   得獎學者簡介: 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孫建偉教授 孫建偉教授現為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教授,他於南京大學先後取得化學學士及碩士學位,再於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孫教授專注於有機合成領域,致力於研究非傳統而可持續的方法來製造重要的有機分子,包括藥物中間體等生物活性分子。他的研究強調「手性(chirality)」,這是一種重要的分子特性,化合物以不可重疊的鏡像形式存在,從而影響其生物活性。他在「選擇性手性合成(selective chiral synthesis)」方面提出了創新方法並且發明了新的催化劑進行精確的反應控制。孫教授的工作在促進藥物開發、材料科學和化學物品可持續處理方面,具有重大潛力。 (請按此參閱孫建偉教授簡歷)   香港大學理學院數學系袁曉明教授 袁曉明教授現任香港大學數學系教授。他在南京大學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 隨後在香港城市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新聞
智慧城市
港鐵及香港科技大學聯合研究 推動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實踐智慧交通管理 榮獲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多項殊榮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MTR Joint Research Laboratory” (“Joint Laboratory”) is dedicated to leverag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for effective smart traffic management. In one of its research projects, the team utiliz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to simulate and predict changes in Hong Kong citizens’ travel patterns under various scenarios, thereby assisting the operations team in implementing appropriate operational plans. This project has won multiple awards at the “Hong Kong ICT Awards 2024”, including the “Smart Mobility (Smart Transport) Gold Award”, “Best Use of AI Award”, “Smart Mobility Grand Award”, and the highest honor, the “Award of the Year”.
新聞
獎項及排名, 獎項
鄭光廷教授獲頒2024年度「CCF海外科技人物獎」
HKUST Vice-President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f. Tim CHENG Kwang-Ting was honored with a 2024 CCF Oversea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 by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 (CCF). Prof. Cheng is concurrently a Chair Professor jointly in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Director of AI Chip Center for Emerging Smart Systems (ACCESS), a research center unde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InnoHK initiative.
新聞
獎項及排名, 獎項
高等研究院閻連科教授榮獲2024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只供英文版本)
Prof. YAN Lianke, IAS Sin Wai Kin Professor of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awarded the 2024 Hsing Yun Global Chinese Literary Prize (Contribution Award). He is recognized for his dedication to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