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4

新聞
物理學, 國際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專家獲表揚推動材料物理貢獻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學系副教授韓一龍獲全球華人物理和天文學會頒授2014年亞洲傑出成就獎,表揚其利用創新的膠體實驗對晶體熔化、玻璃態轉變及幾何阻錯材料研究的卓越貢獻。該獎項今年由韓一龍教授及香港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姚望共同獲得。 此年度獎譽表揚一至兩位在亞洲工作、為物理及天文學作出貢獻的50歲以下華人科學家。韓教授將於2015年3月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接受獎項。 繼科大物理學系講座教授陳子亭及同系教授王寧分別於2000年及2006年得獎,該系教授已是第三次獲頒授同一殊榮。韓教授表示:「能獲頒這個權威性獎項,我深感榮幸。期望我們的重要實驗發現對材料物理學研究帶來重大影響。」 韓教授過去10年一直致力研究材料物理學。由於原子或分子體積太小,運動速度太快,而且無法深入晶體內部進行觀測,因此相變過程初期單粒子運動一直未能清晰展示。韓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首次成功觀測單粒子尺度上的晶體均勻熔化過程,對科學界多年來有關晶體熔化前所出現缺陷的爭論,提供首個實驗解答。為解釋有關現象,便需使用微米大小的膠體粒子作為「大原子」以模擬原子系統,從而洞悉轉變過程中的微觀細節。 當過冷液體轉化至無序固體形態,其黏度會大幅提升15個數量級,但竟然幾乎沒有結構變化。玻璃態轉變在2005年《科學》期刊被列為125個尚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一。玻璃是由原子、分子、聚合物或膠體粒子所組成的無序固體;例如玻璃窗就是由二氧化矽組成。韓教授及其合作團隊研究由橢球形粒子組成的膠體玻璃,並發現玻璃態轉變的新結構特徵。 韓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成員鄭中玉、王梓任、彭毅和王峰所發表的研究結果最近刊載於《科學》、《自然》、《自然通訊》及《物理評論快報》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 韓一龍教授於2007年加入科大物理學系擔任助理教授,於2013年升任副教授。他分別在北京大學及美國芝加哥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及博士學位,並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 傳媒查詢:
新聞
大學聯合, 物理學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人員參加國際最前沿粒子撞擊實驗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人員參加了香港物理學家團隊,正式參與在全球最前沿的物理實驗之一-粒子撞擊實驗,並在ATLAS合作組的一致贊成下成為合作組成員。 位於瑞士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擁有全球最高能量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而ATLAS合作組則運行全球最大型之一的粒子探測器。利用這個龐大而精密的粒子探測器,以及能產生前所未有的高能量粒子碰撞的對撞機,物理學家將探索一些全新而基礎的物理,包括希格斯特質、暗物質、隱藏的更高維度及超對稱(猜想在基本粒子之間的一種對稱關係)等。在2012年,ATLAS合作組與同屬於CERN 的 CMS合作組共同發現了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現時,對撞機正暫停運作以進行升級工程,目標於2015年重新運行時,粒子束的能量及強度大大提升。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相信只是邁向基礎物理新一頁的開始,而香港的科學家及學生亦有機會參與這些令人振奮的新發現。 香港物理學家團隊由香港中文大學的朱明中教授帶領,成員來自科大、中大及港大。除了朱教授之外,團隊成員還包括中大助理教授Luis Flores Castillo、科大研究助理教授Kirill Prokofiev、港大助理教授屠艷珺、4名研究生及2名研究助理。來自3所大學的4名本科生現正於CERN進行研究工作,短期內也會招收更多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加入。 科大物理學系主任Michael Altman教授說:「團隊獲得ATLAS合作組認同加入成為成員,乃香港社會的重要里程碑,我們的年輕科學家及學生更可透過此機會參與最前沿的科學研究,而科大能夠與香港其他大學共同肩負這項重任,令我們非常鼓舞。」 香港科技大學賽馬會-高等研究院院長戴自海教授對於香港能夠參與此國際實驗十分高興,並指出:「科大能夠與另外兩間大學攜手合作探索宇宙的奧秘,確實使人振奮。」
新聞
學生發展, 商業, 國際,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學於CIMA商業精英國際挑戰賽 取得歷來最佳成績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本科生憑出色表現,於香港舉辦的CIMA商業精英國際挑戰賽中取得歷來最佳成績:兩支科大隊伍分別贏得賽事的香港區冠軍及季軍,而其中一位同學榮膺「最佳未來商業領袖」。 CIMA(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為全球最大管理會計組織,各地會員及學生人數超過218,000名。該組織每年舉辦的CIMA全球挑戰賽專為本科生而設,旨在考驗學生的全面商業管理技巧和知識,以及他們對管理會計的專業技能。以四人一組的參賽隊伍需根據案例內容提出建議及制訂方案。 由科大同學鍾昇原、羅綺雯、周浩銘及Muhammad Zakky Busiri組成的隊伍於香港區決賽奪得總冠軍,而由何凱菱 、熊子謙、許家駿 及鄭樂生組成的另一支科大隊伍奪得季軍,兩隊同時分別取得「最佳報告獎」的首兩位。此外,其中一名獲勝隊伍成員何凱菱同學更獲頒「最佳未來商業領袖」殊榮。兩支獲獎隊伍的成員全屬二年級本科生,主修計量財務學或全球工商管理。 今年,超過一百支代表本地多間大學的隊伍參與首輪賽事,各隊需為一間豪華遊艇生產商撰寫業務發展計劃書。成功躋身決賽的五支隊伍獲邀於2014年6月7日,以短片及即場演說方式詳細解釋建議的內容。 兩支科大隊伍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因應各隊員所長互補不足,在比賽中取得出色表現。他們認為比賽提供的學習體驗十分珍貴,除可增進商業知識和改善演講技巧外,更可體驗如何在團隊中群策群力,實現目標。 科大商學院副院長兼本科課程主任劉夢琳教授表示:「我們對學生再次在公開的商業比賽取得佳績深感自豪。學生透過參與這類學習體驗活動,從實際的商業案例學習發揮團隊優勢,且有機會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與商業觸角,嘗試解決實際的商業問題。」 CIMA商業精英國際挑戰賽香港區賽事的科大冠軍隊伍將於今年8月前往印度,與其他來自23個國家或地區的代表競逐全球總冠軍。 傳媒查詢: 香港科大商學院 傳訊及對外事務
新聞
工商管理碩士, 學生發展, 國際, 研究生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生續創佳績 於國際及本地案例比賽奪冠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 工商管理碩士生最近在多個海外及本地的案例比賽中再度取得佳績:分別在以色列舉行的Sofaer國際案例比賽及香港舉行的企業社會責任案例比賽中奪得總冠軍。單在今年上半年,科大工商管理碩士生已贏取了四項主要案例比賽的最高殊榮。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主辦的Sofaer國際案例比賽以「創意及創業」為主題,每年邀請世界各地工商管理碩士生參與,透過真實的商業個案,考驗他們的解難能力。今年,比賽要求各參賽隊伍為一間新成立的以色列醫療科技公司InSightec提供業務發展策略建議,推廣其研發的超聲波手術技術。有關技術主要用作切除子宮纖維瘤及骨腫瘤。 科大隊伍的成員包括何慧娟、謝宗翰、劉德信及Constantin Slioussarenko。他們力壓來自其他地區的九支隊伍,當中包括劍橋大學及加州大學洛衫磯分校,成功奪得賽事的總冠軍。 獲勝隊伍建議該案例公司參考「剃刀」和「打印機」的業務發展模式,爭取穩定的收入。隊員何慧娟解釋:「一般剃刀和打印機的定價很低,但更換刀片和墨盒的價錢卻相對較高。假如可為醫療機構或保險公司提供可負擔的方案,此舉將有助InSightec開拓市場,爭取更多客戶採用該新技術。」 她補充:「但要向在場200多位學術界及當地企業高層介紹及解釋建議內容又需要另一些技巧。我們需要詳細計劃每一項簡報環節,並作好充分準備,賽前隊員亦會互相提出質詢,希望加強在比賽時的自信。」 另外,在五月下旬,何慧娟與另外三名工商管理碩士同學龔天心、柯翔及楊子永合組隊伍,參加由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案例比賽,並勇奪總冠軍。他們憑創意,為案例公司太古旗下的航空飲食服務,提出有助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的切實建議。比賽共有九支隊伍參與,各參賽隊伍可從太古公司旗下三間附屬公司中選擇一間作案例分析,為其提出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策略的建議。 科大與中大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隊伍成功進入決賽。科大隊伍為案例公司的航空飲食服務重新設計用餐托盤,以及悉心挑選食物種類,不但有助減少即棄餐具,且為乘客帶來嶄新的用餐體驗。獲勝同學將獲安排參與太古公司的實習生計劃,有機會實踐建議。
新聞
學生發展, 教與學, 研究
「本科生研究計劃」得獎學生獲邀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 發表嶄新「網絡可靠性」理論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自2005年創立「本科生研究計劃」(UROP),讓本科生有機會於科大教授帶領下參與科研,至今培育了多名傑出的年輕學生。物理學系二年級本科生林顥達繼奪得本年度「本科生研究獎」冠軍,今年夏天將獲邀出席兩個國際學術研究會,向世界學者發表其最新研究成果。 顥達年僅16歲便獲科大取錄,並於同年開始參與研究,至今已在其物理學系導師司徒國業教授的指導下出版了兩篇學術論文。自他就「網上病毒擴散」的研究理論獲得「2014 柯吉祖先生暨柯潘景儀夫人本科生研究獎」冠軍後,顥達再開展另一個有關網絡可靠性的研究,並為這個難題找到一個嶄新的解決辦法,為如何於有限資源下提高網絡的可靠性找到突破點,有機會大幅提高如供電網絡、互聯網或社交應用程式等系統的可靠性。他將於今年夏天到波蘭及加拿大出席兩個學術論壇,就有關研究結果向當地學者作演說。 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表示:「本科生同樣可提出具原創性的想法,對研究作出重要的貢獻,年輕學生擁有嶄新的思維,有時會提出連資深研究人員也沒想過的觀點。」 本科生研究計劃至成立以來,其規模不斷提升。2012-13年度參與計劃的學生人數,較八年前大升五倍至353人,參與計劃的教職員人數則上升超過三倍至140人。現時,科大有294研究項目供UROP學生選擇,較2005年的65個為多。 身兼UROP總監的社會科學部易靄儀教授對參與學生人數越來越多感到欣喜,她表示:「UROP充分展現了教學與研究融合的獨特性,學生於教授帶領下可參與任何學系開辦的研究項目。」 科大選出六位UROP學生成為本年度「本科生研究獎」的得主。冠軍由物理學系林顥達所奪得,兩位亞軍得主分別為物理學系的毛宏自及市場學系的陳霄;季軍得主則為數學系的王軼歆、經濟學系的陳紫嫣,以及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Clarissa Cyrilla Prawoto。 傳媒查詢:
新聞
學生發展, 工商管理碩士, 國際, 商業
香港科技大學隊伍於國際MBA比賽奪冠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 科 大 ) 隊 伍 於 美 國 哥 倫 比 亞 大 學 商 學 院 舉 辦 的 環 球 工 商 管 理 碩 士 生 (MBA) 大 賽 奪 得 總 冠 軍 。 該 比 賽 只 邀 請 全 球 頂 尖 商 學 院 參 與 , 科 大 成 為 香 港 首 間 獲 邀 參 賽 的 大 學 。 哥 倫 比 亞 大 學 商 學 院 的 環 球 MBA 大 賽 每 年 邀 請 世 界 最 傑 出 的 工 商 管 理 碩 士 生 , 參 與 為 期 兩 天 的 賽 事 。 比 賽 甚 具 挑 戰 , 透 過 包 括 「 案 例 分 析 」 、 「 創 業 才 能 」 和 「 談 判 技 巧 」 三 個 環 節 , 全 面 考 驗 各 隊 的 商 業 智 慧 及 應 變 能 力 。 科 大 獲 勝 隊 伍 顧 問 利 晨 教 授 表 示 : 「 哥 倫 比 亞 大 學 商 學 院 的 環 球 MBA 大 賽 結 合 三 項 不 同 比 賽 , 被 喻 為 可 讓 MBA 學 生 全 面 比 併 能 力 的 『 奧 林 匹 克 』 比 賽 。 學 生 有 機 會 在 針 對 處 理 能 力 、 企 業 精 神 及 談 判 技 巧 三 個 完 全 不 同 的 環 節 中 , 與 世 界 各 地 著 名 學 府 的 隊 伍 同 場 較 量 , 而 只 有 在 各 方 面 取 得 傑 出 表 現 的 隊 伍 才 能 獲 勝 。 」 他 補 充 : 「 科 大 隊 伍 取 得 佳 績 , 反 映 工 商 管 理 碩 士 同 學 的 水 平 媲 美 全 球 頂 尖 大 學 , 已 達 世 界 級 標 準 。 」
新聞
工程學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卓越研究獎 嘉許教授傑出工程成就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 科 大 ) 今 天 公 佈 2014 年 工 學 院 卓 越 研 究 獎 的 結 果 , 得 獎 人 均 是 出 色 的 學 者 , 在 前 沿 的 工 程 研 究 取 得 顯 著 的 成 果 。 工 學 院 卓 越 研 究 獎 於 2011 年 成 立 , 以 表 揚 教 研 人 員 的 傑 出 研 究 及 其 對 推 動 科 研 的 貢 獻 。 今 年 設 有 兩 個 獎 項 , 涵 蓋 不 同 學 術 資 歷 的 教 員 。 工 學 院 現 時 約 有 170 位 教 授 , 來 自 六 個 學 系 。 「 傑 出 卓 越 研 究 獎 」 頒 發 予 表 現 傑 出 的 教 授 , 其 重 大 的 研 究 成 就 在 本 地 以 至 國 際 上 具 有 深 遠 影 響 , 是 學 院 最 高 的 榮 譽 。 「 卓 越 研 究 獎 」 則 嘉 許 在 研 究 上 一 直 保 持 優 秀 表 現 的 教 授 。 本 年 的 得 獎 者 如 下 : 傑 出 卓 越 研 究 獎 趙 天 壽 教 授 , 機 械 及 航 空 航 天 工 程 學 系 講 座 教 授 、 科 大 能 源 研 究 院 院 長 、 以 及 科 大 賽 馬 會 高 等 研 究 院 資 深 學 人
新聞
學生發展, 商業, 國際,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學本科生於國際案例比賽奪冠 藉經驗分享推廣案例學習文化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商 學 院 本 科 生 在 加 拿 大 毅 偉 商 學 院 (Ivey Business School) 主 辦 的 2014 年 Scotiabank 國 際 案 例 比 賽 中 奪 魁 。 雖 然 案 例 主 題 是 香 港 學 生 比 較 陌 生 的 加 拿 大 農 業 發 展 , 但 憑 隊 伍 全 面 的 分 析 和 切 實 的 建 議 方 案 , 令 評 判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成 功 擊 敗 全 球 著 名 商 學 院 隊 伍 奪 冠 。 科 大 商 學 院 副 院 長 兼 本 科 課 程 主 任 劉 夢 琳 教 授 表 示 : 「 商 業 案 例 分 析 是 本 科 課 程 其 中 一 項 主 要 學 習 體 驗 , 透 過 解 決 公 司 面 對 的 困 難 , 學 生 可 提 升 商 業 觸 角 及 加 強 思 考 培 訓 , 為 他 們 未 來 就 業 打 好 基 礎 。 」 科 大 隊 伍 由 四 名 商 學 院 本 科 生 組 成 , 成 員 包 括 冼 尚 浚 、 朱 文 婷 、 郭 雪 瑤 及 陳 正 洋 。 各 人 對 有 關 技 術 、 農 業 及 加 拿 大 的 認 識 有 限 , 但 憑 深 思 熟 慮 的 分 析 及 從 課 堂 掌 握 的 商 業 知 識 , 提 出 了 一 套 切 實 的 方 案 , 深 受 評 判 讚 賞 。 科 大 隊 伍 經 分 析 後 , 認 為 西 安 大 略 省 的 農 場 位 處 偏 遠 、 分 散 , 加 上 當 地 農 民 的 年 紀 普 遍 較 大 , 對 新 技 術 的 認 識 有 限 , 因 此 與 其 直 接 增 聘 人 手 推 銷 服 務 , 他 們 建 議 A&L 與 中 介 公 司 合 作 推 廣 , 一 方 面 可 控 制 成 本 , 另 可 憑 中 介 公 司 的 網 絡 加 速 相 關 業 務 的 發 展 步 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