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歡迎施政報告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對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今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一系列措施,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表示歡迎及感謝。
今次施政報告中倡議提高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一倍至40%、加大研發投資及科研成果轉化、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建設「北都大學教育城」、把香港打造成為醫療創新樞紐,以及多項「搶人才、留人才」的措施,均將有效提升香港成為全球科研及知識產權之都。
在提升非本地學生限額方面,葉玉如教授表示:「人才是推動創新的關鍵。我們歡迎政府將大學非本地學生的資助名額加倍、擴大政府獎學金計劃,以及增加大學宿舍宿位。這些措施將為高教界注入新動力,有助我們為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培育更多人才。我們建議分階段落實新增的非本地生名額,並期望政府進一步資助大學,增建教學設施及聘請額外教員,以維持師生比例和教學質素。」
就政府倡議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葉教授認為這標誌著政府進一步推動香港創科發展邁向新里程,對此感到非常鼓舞。相信新平台的建立有助提升香港在相關領域的研發和轉化能力,並有助把香港推向國際創新的前沿。她表示﹕「我們將全力支持和參與新平台的建設,強化大學與國際間的合作,把具影響力的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裨益社會,同時吸引和孕育更多科研人才,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科研合作樞紐。」
至於就政府推動香港成為醫療創新樞紐,葉教授一直積極支持這方面的發展。她表示:「香港科研人員在前沿生物醫學的基礎研究領域具有優勢,再配合以大灣區快速發展的生物醫學技術,未來將可於先進診斷、藥物開發及精準醫療等新興醫藥領域大有作為。港府除可考慮在這些範疇進行投資和發展,亦可考慮成立生物樣本庫,以及在大學成立生物醫學孵化中心。」
葉教授亦歡迎行政長官提出建立「第一層審批」的藥物註冊機構,在港審批藥物及醫療器械的註冊申請。此外,政府表示將於短期內公佈《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科大期望可於新田科技城等創科地段,協助發展生物醫藥研究和服務中心。

新聞
科大歡迎教資會推出科教創新基金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歡迎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推出科教創新基金,這將為大學推行創新的教學科技提供額外資源。
作為創新教育的先驅,科大是亞洲最早引入「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的高等院校之一,同時也是其中一所最早於教學上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教育機構。科大與教資會同樣關注新興技術應用有可能引起的道德和法律問題,認為必須謹慎考慮並履行相關的社會責任,因此,科大多年來開設了不同課程,探討人工智能所引發的潛在道德問題及好處。為確保能以負責任及包容的態度使用人工智能和新科技,科大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討論並就課程開發、教學方法、評估策略和維護學術誠信相關的政策作出指導。大學亦於2018年成立了高教界首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CAiRE),於科學、技術、商業、社會及教育等多個與人工智能息息相關的層面,推展跨學科研究。
科大近期設立了各項基金,以推動更恰當及廣泛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大學期待教資會未來公佈更多有關科教創新基金的具體細節,以研究如何透過此計劃,進一步深化與學術界和業界的合作,為科大成員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