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聞
一覽AI鉅作:科大主辦首屆全AI製作電影節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舉辦大中華區首個完全利用AI技術創作的100%「AI電影節」,比賽反應熱烈,吸引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700多部全AI生成的短片作品,不少更來自知名獲獎導演、艾美獎提名編劇和業界翹楚與新進的手筆。35部入圍影片將於本周六(4月19日)在科大校園放映,屆時科大將公布最佳影片、最佳敘事及前沿獎三個獎項得主。
作為大中華區內首個同類型比賽,科大「AI電影節」(AIFF) 於人工智能生成技術界別備受關注,矚目程度不輸釜山國際電影節及北京國際電影節的AI單元。是次活動的專業評審團隊雲集多名電影界重量級人物,包括以《魔戒》系列聞名、五次榮獲奧斯卡獎的Richard TAYLOR先生;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院長曹頲教授;以及SIGGRAPH Asia 2025電腦動畫節主席張漢寧先生。此外,活動亦榮獲亞洲數字藝術展、史丹福AI微電影節2025(Stanford AI ShortFest 2025), 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AI電影製作黑客松等夥伴的鼎力支持。
AI技術於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包括電影、視藝藝術及數碼媒體等範疇愈見重要,不但可幫助提升質素、優化流程,更可激發創新意念。去年7月,科大成立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目的便是為了培育新一代的藝術科技人才,以把握創意產業新興市場需求所帶來的機遇。
除了推出全新課程、推動跨學科研究及舉辦如是次AIFF電影節等國際化活動,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還將於本周六放映活動前夕舉辦學術論壇,邀得一眾著名嘉賓出席演講。當中包括:憑電影《沙丘》榮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美國視覺效果藝術家Brian CONNOR、在本地電影界擁超過50年經驗的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名譽顧問魏天明先生;以及史丹福大學布朗媒體創新研究所(Brown 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所長Maneesh AGRAWALA教授。他們將和與會學生、教職員及業界專家,一同探討和分享AI如何改變電影產業,以及其重塑電影的潛力。
2024

新聞
科大成立香港首個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 融合科技與人文培育創意產業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佈成立香港首個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學部)。作為一個促進科技與藝術融合的跨學科中心,新學部將推出媲美麻省理工學院著名媒體實驗室等知名學府的研究生課程,致力培育能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活用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等尖端技術的藝術科技人才。近年來,藝術科技逐漸成為全球文化領域的焦點,對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尤其是在新興藝術創作、數碼資產、人機互動、區塊鏈和藝術交易等領域。雖然很多本地的藝術課程都具有科技元素,但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推出的研究生課程將會是香港首個聚焦於人類與機器之間協同創作和創新的課程。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正與十多間全球、國內及本地知名的業界領袖及學術機構探討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包括華為、索尼娛樂、騰訊、美國巴德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音樂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及香港演藝學院1。這些合作將集中於課程發展、研究合作,以及為科大學生提供行業經驗。新學部預計於 2025 年 9 月迎接首批學生。學部計劃將於2025-26新學年提供四個研究生課程,涵蓋四大重點領域包括:機器創造力、機器輔助藝術實踐、藝術管理、藝術與機器創造力批判性研究。 其中,兩個授課式課程,包括文學碩士 (MA) 和藝術碩士(MFA),旨在擔當藝術創造力與科技創新之間的橋樑,培養下一代成為管理及創意實踐方面的領導人才。而另外兩個研究式課程 ,包括哲學碩士 (MPhil) 和哲學博士 (PhD),將著重於藝術與機器創意領域的進階研究與學術探索。此外,新學部亦會為有意發掘自己創意潛能的本科生提供藝術與機器創意的核心課程,同時亦會為修讀數碼媒體及創意藝術延伸主修(Major +X)的本科生推出更多選修課程。
新聞
科大成立創新創業基金
科大司庫兼校董會成員姚建華先生(中)、校董會成員施熙德女士(右四)及譚承蔭先生(左四)、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右三)、科大協理副校長 (知識轉移)金信哲博士(左二)及其他科大領導和嘉賓合影。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宣布,投放5億港元成立一個創新創業基金(Redbird Innovation Fund),並將吸納市場投資夥伴,與科大共同創立價值達20億港元的風險投資基金,以支持科大初創企業的發展。科大於首階段為基金先行注資2 億港元,並正積極邀請業界的基金經理作配對,目的是創建多個風險投資基金(VIFs),進一步支持科大初創生態圈的發展。這個基金將致力協助人工智能、半導體和機器人、新材料、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生物醫學及醫療健康等領域中、仍處於早期階段的深科技公司進一步拓展規模。是次基金的對象為科大教職員、學生和校友創辦的初創企業,以及使用科大授權技術開發產品的公司。基金將有助進一步鞏固科大作爲創新企業搖籃的定位,為培育最創新、最先進及最具創造力的企業出一分力。科大亦將成立管理委員會,並由大學成員參與其中,與獲選的基金經理共同制定投資策略及基金評審準則等。
新聞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 於香港國際創科展2024展示嶄新人工智能項目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多所大學共同參與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於「香港國際創科展2024」中,首次向公眾展示一系列人工智能科研項目及開發成果。獲香港特區政府的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資助下,HKGAI已開八個人工智能研究項目,為法律、醫療和創意等不同界別,度身訂造基礎模型,貢獻香港以及其他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HKGAI在「香港國際創科展2024」上首度展示了十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和應用,讓參觀者可親身體驗創新科技。這十項服務和應用均透過HKGAI自主開發的模型而製作,包括:「專家諮詢服務機器人」:能實時讓用戶獲得法律顧問、導遊等各行各業的的資訊;「跨越時空的相遇」:讓公眾上載一張照片後,即可自動生成動畫及合成照片;「AI火眼金睛,讓深度偽造無處遁形」:一個利用深度鑒偽技術,即時分辨圖片真偽的軟件;「芳華再現」:讓昔日傳奇巨星重生,演繹當代新曲;「人工智能將故事秒變視頻」:輸入句子即可轉化成高清影片的文字影片頻轉換技術;「三維圖像內容生成」:能將平面圖轉化成人工智能製作的高清3D圖像的三維模型生成技術;「未來寫作助手」:可輔助日常所有文書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人工智能繪製《未來千里大灣區》:由人工智能創作的粵港澳大灣區11座城市之貌;「我AI唱歌」應用程式:讓公眾上載聲音樣本後,即可以自己的聲線演繹不同歌曲;「智能照片日記」:由人工智能技術分析日常照片,並根據影像內容及情緒,自動生成為日記本身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權威學者、科大首席副校長兼HKGAI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表示:「HKGAI首個自主訓練的基礎大模型已初步完成,該大模型支援中文和英語,是本地首個自主研發的基礎大模型,為香港開創人工智能創新的新里程。」

新聞
科大推亞洲首批課堂「AI講師」 開拓創新教學新模式
踏入AI世代,「AI歌手」及「AI天氣小姐」相繼面世,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亦以人工智能生成式工具設計出10位「AI講師」。 這些AI講師來自世界各地,屬於不同的民族及文化背景,從事各行各業,但科技使他們匯聚在科大課堂內「執起教鞭」。 科大希望透過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課堂參與度,並且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結合學生的喜好和興趣,設計出個性化 (Personalized)的AI教室,帶領創新教學的新趨勢。是次研究由許彬教授領導。 許教授是科大(廣州)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講座教授及科大元宇宙與計算創意研究中心(元宇宙研究中心)主任,他帶領團隊利用AI生成工具製作10位AI導師。 當中,由團隊自行研發的3D動作生成系統 (variational 3D full-body generator) ,突破了目前類似工具的限制,令製作出來的人物動作更流暢自然,透過自然表情和動作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大大提高 「AI講師」的逼真程度。 其他採用的AI工具包括AI製圖工具Midjourney、聊天機械人程序ChatGPT和Bing、以圖片重建三維人臉的模型、用於生成逼真說話人臉動畫的SadTalker 及經團隊改良的開源3D表情生成軟件EmoTalk 等 。
2023

新聞
科大開發「InvestLM」 本港首個財經投資專用生成式AI大模型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研究團隊成功開發本港首個專為金融界而設、應用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AI)的開源大語言模型 — 「InvestLM」,可就金融相關題目跟用戶對話,回應質素更可媲美知名商業聊天機器人,包括OpenAI旗下 的ChatGPT。研究團隊已公開該模型參數[i]及開發過程所得見解,以支持業界及研究人員應用大語言模型相關技術。建基於擁有逾數十億甚至百億個參數大語言模型(LLM)的AI聊天機器人,在處理不同類型的即時文本生成任務有出色表現。由於開發大語言模型需要動用龐大資源,通常需要大企業才能應付,而年初面世的開源大語言模型改變有關情況,讓算力資源有限的群體也能根據自身需求訓練大語言模型。科大商學院研究團隊通過指令微調技術[ii](instruction-finetuning),利用經精選的廣泛類型財經問答文本[iii]對開源基礎通用大語言模型LLaMA-65B[iv] 進行訓練,開發出先進[v]的財經領域開源大語言模型。研究團隊指出,「InvestLM」的表現獲包括對沖基金經理及財經分析師的金融專家評為可媲美最先進商用大語言模型,如GPT-3.5、GPT-4和Claude-2等[vi],印證「InvestLM」在理解金融文本的強大能力,同時具備提高金融專業人士工作效率的潛力,包括提供投資意見、撮寫財經文章、從文件報告中提取資料和總結等。相對於基礎通用大型語言模型LLaMA-65B,「InvestLM」在控制輸出「人工智能幻覺」內容方面有更好的表現。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表示:「金融機構內部開發大語言模型,有助透過應用生成式AI取得競爭優勢,同時確保對專有資料及客戶數據有較佳管控。科大在擁抱生成式AI方面走在香港高等教育界前列,商學院這個大語言模型項目,不但為金融界於這發展迅速領域開展創新應用帶來啟發,更將性能卓越的財經大語言模型開放予各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