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聞
科大推出全港首個以技術為本的本科生大數據課程
在今日數據滿瀉的年代,各行各業對「大數據」的人才需求若渴。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理學院和工學院於本學年推出「數據科學與技術理學士」本科生課程,為本港首個以工程技術為本的本科生大數據課程,旨在培養數據分析與技術應用能力並重的「實戰型」跨學科人才,以切合未來社會需要。現時本港有關數據科學的本科課程大多側重商業方面的數據分析和處理,例如怎樣利用數據制定商業及管理策略,卻較少兼顧工程技術應用方面,如編寫程式、機械學習和數據理論等範疇。本課程以工程技術為基礎,旨在裝備學生如何從龐大數據資料當中,透過各種數學模型以及嶄新的工具技術,解讀從不同來源中獲得的數據。透過本課程訓練,大學期望學生能熟悉數據分析、程式技巧和數學建模的基本知識,為他們將來的事業奠下穩固基礎。此課程剛於本學年九月份錄取了第一批學生。有意修讀此課程的同學,須先成功報讀科大理學院或工學院,並於大學首年修畢指定的學科,才可向其隸屬學院申請將「數據科學與技術理學士課程」列為主修科目。如獲取錄,學生可於二年級起開始修讀,期間需合共修讀不少於112個學分。課程每年提供約40個學額。數據科學與技術課程副總監兼計算機工程課程副總監吳兆鴻教授表示:「數據科學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範圍愈趨廣泛,社會對數據科學家和數據工程師的需求驟增。根據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人力資源發展工作小組於2017年7月發表的報告,不論在公營或私營機構中,數據科學及分析範疇的人力短缺問題最為嚴重,單計中國,2015年時所欠缺的大數據人才便高達150萬人。此課程正正可為現今急速增長的大數據時代培訓相關人才。」理學院副院長梁承裕教授亦指出:「此課程的升學及就業出路多而廣,在金融科技上,數據科學可應用於區塊鏈和比特貨幣挖礦等;網上零售業則可透過分析客戶數據,設計更個性化的宣傳策略;連醫療上也可以大數據來協助找尋最有可能的治療方法。大學將支持和鼓勵本課程學生到不同機構實習,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裝備自己。」

新聞
科大研究人員開發香港首個創新融合定位技術 塑造智慧城市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項突破性融合技術,能顯著提高室內定位的準確度,實現以位置為本的新型智能定位應用軟件,如室內導航、根據位置的個人化推薦系統、人群分析及人流管理等。由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陳雙幸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的技術,是全港首個於移動平台上將Wi-Fi和其他訊號融合的位置傳感軟件,該技術結合Wi-Fi、地磁場、藍牙、視像及加速計的訊號以進行個人定位,在一般環境下,融合定位技術較傳統技術的表現準確三倍,誤差少於2.5米。有關技術目前已在尖沙咀海港城商場投入應用 ;團隊亦於不同醫院及商場(與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研究及開發部、電訊盈科企業方案有限公司和領展等合作)進行商業試驗。本身亦為科大創業中心主任的陳教授表示:「目前定位技術通常只從單一源頭獲取訊號,由於各種訊號均有其局限性,定位技術的準確度並不完全令人滿意,應用層面亦較偏狹。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我們的技術將不同的訊號融合,結合它們的優勢,大大提升準確度,讓嶄新的定位服務得以出現,推動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此技術亦可與政府早前公布「香港智慧城巿藍圖[1]」中的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產生協同效應。藍圖計劃自2019年起,於街道安裝多功能智慧燈柱,方便收集實時城市數據,以加強城市管理及其他公眾服務。若結合這項融合技術應用,智能燈柱不僅可為遊客及公眾提供即時的定位服務,還可預防某些人士甚或寵物走失,又或協助尋找失踪人口等,締造巨大社會價值。
2016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主辦香港首個亞洲物理奧林匹克
適逢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創校25周年,科大主辦亞洲區物理學學界年度盛事──第十七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Asian Physics Olympiad, APhO),這是首次由香港主辦的亞洲物理奧林匹克,亦是歷屆最大規模。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是為亞洲高中學生而設的年度國際物理學比賽,以國際物理奧林匹克(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IPhO)為藍本,旨在推展青少年的物理學教育,加強亞洲區物理學家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培育和啟發在物理學方面具優秀潛質的青少年。在今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每個亞洲國家或地區可派出一隊由8位中學生組成的參賽隊伍,接受物理學難題的挑戰;而香港今年是主辦城市,可派出兩隊中學生參賽。今屆的試題由科大的學者擬訂,參賽者會分別參加理論及實驗考試。科大致力培育科技人才,歷年來曾多次應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委託,為代表香港參加亞洲及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的中學生舉辦一系列的物理培訓課程,至今培育了共73名亞洲及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的金、銀及銅牌得主。今年約有200名來自26個亞洲國家或地區的中學生參賽,是自2000年首屆於印尼舉行的比賽以來規模最大。今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獲得創新科技署及田家炳基金會等機構慷慨資助。第十七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於今天舉行開幕儀式,主禮嘉賓包括亞洲物理奧林匹克2016贊助人羅范椒芬女士、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署長蔡淑嫻女士、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博士、科大校長及亞洲物理奧林匹克2016榮譽主席陳繁昌教授、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會長郭龍泉教授、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吳大琪教授、香港物理學會會長張瑞勤教授,以及港科院院長徐立之教授。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表示:「科大有機會舉辦香港首次亞洲物理奧林匹克,並歡迎一群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優秀年青人來到科大,我們感到十分欣喜。科大一直致力推動基礎科學的研究及教學,此項盛事是科大創校25周年慶祝活動的重點之一,更是別具意義。我希望比賽能加深區內中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同時展示香港作為亞洲科技樞紐的一面。」
2015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舉辦首屆「挑戰盃」專項賽 創新科技推動智慧城市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是首間承辦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盃」的本地大學,這項比賽被譽為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科大於日前舉行「挑戰盃」的首屆專項賽,吸引來自多個國家的學生提交極具創意的方案,合力打造綠色智慧城市。兩年一度的「挑戰盃」是全國大學生科技學術競賽的盛事,每年逾3,000所大學逾250萬名學生參與。科大與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工大)今年合辦「挑戰盃」,是此項賽事成立25年來首度有本地大學承辦。科大今年並舉辦新開設的專項賽,令「挑戰盃」更具特色。專項賽的主題是「智慧城市」,學生需要運用他們在科技、社會經濟、城市規劃、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為所屬國家的城市進行規劃設計,或提出創新的方案解決現有問題,令該城市變成綠色智慧城市。800多支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其他國家,包括俄羅斯、泰國和馬來西亞的隊伍參與比賽,約40支隊伍入圍,並於本週初進入總決賽。東南大學的隊伍以透過衛星定位數據監測道路交通的項目獲得特等獎。南京理工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的兩支隊伍同時獲得一等獎。科大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李行偉教授表示﹕「挑戰盃專項賽提供一個很好機會,讓學生能夠探索推行綠色智慧城市的可行性,啟發創新理念,或者在不久的將來,他們能學以致用,在各自的城市發揮影響力,協助推動城市發展。」科大協理副校長及學務長譚嘉因教授表示﹕「專項賽提供珍貴及互動的平台,促進各地大學生在不同文化及社會經濟方面互相分享和學習。」「挑戰盃」由清華大學首次舉辦,現已成為全國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創新賽事。今年賽事的總決賽將於11月舉行。挑戰盃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地方省級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更多關於「挑戰盃」的詳情,請瀏覽:www.ust.hk/challenge_cup。傳媒查詢:魯桂欣電話﹕2358 6317電郵﹕sherryno@ust.hk

新聞
科大與全球管理教育聯盟合作 首度於亞洲舉辦人力資源交流會議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商學院)與全球管理教育聯盟CEMS1合作,首度於亞洲合辦企業交流會議,邀請全球頂尖企業的人力資源代表,於客觀中立的平台探討招聘及挽留人才策略,促進業界交流。為期兩天的會議於2015年6月15及16日在香港舉行,讓參與機構比較及評估不同吸引和挽留剛畢業人才的方案。出席會議的機構包括ABB、Aon Hewitt (怡安翰威特) 、EF Education First、Hilti (喜利得) 、 LinkedIn、Maersk Line、The Ritz-Carlton (麗思卡爾頓酒店)、United Overseas Bank (大華銀行)等跨國企業。CEMS聯盟秘書長Nicole de Fontaines女士表示:「CEMS首次移師亞太區舉辦企業交流會議,彰顯亞太地區在全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CEMS旨為各地商業教育訂定國際標準,而目前亞洲對有關標準的需求越趨殷切。」她續稱:「CEMS的會議希望透過參與企業的坦誠對話和分享,讓與會代表可互相參考、檢討和改善人力資源政策。CEMS聯盟首次在香港舉辦有關會議,希望能配合區內未來急速的發展步伐。」CEMS聯盟在全球擁有超過70間企業合作夥伴,當中包括Facebook、馮氏集團、Google、L’Oreal、LVMH、McKinsey及大華銀行。CEMS聯盟擔當連繫企業及商學院的重要角色,獲邀加入CEMS的29所成員學院均為區內頂尖學府,例如歐洲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及巴黎HEC商學院,而科大是CEMS聯盟在香港唯一的成員學院,以及亞太區第四所成員學院。CEMS聯盟與成員學院合辦為其一年的國際管理碩士課程,修讀學生一般分別於兩間CEMS成員學院各完成一個學期課程,完成課程後可獲頒發雙重學歷。

新聞
科大開發首個視像系統分析網絡學習行為 奪最佳創新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就大規模線上學習(MOOC)開發首個視像分析系統,為網絡學習行為提供互動、深入及方便使用的分析工具,不但有利提高教學質素,亦有助於製作切合同學需要的課程,讓網絡教育進一步發展。由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屈華民教授領導開發的「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線可視分析系統」(MOOC視像分析系統),剛獲頒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旗下最佳創新(科技創新)銀獎。屈教授稱﹕「坊間有各類有關網絡學習行為的分析,但由於當中欠缺很多重要數據,課堂導師一般難於從中理出頭緒,但近年來,MOOC平台提供的數據,尤其有關課程視頻的點撃流數據越來越多,令我們得以開發出一個易於理解及查察的分析系統,配以嶄新的視像技術如跳轉圖等,成功讓導師理解大量課堂數據背後的學習行為。」MOOC視像分析系統將視頻點撃流與學習論壇上的討論數據以及學生的成績數據結合,學生跳過或重看任何一段視頻,課堂導師都可馬上知悉其性別、國籍、年齡、學習表現及其他特徵,並能選擇對個別或某一群學生進行分析。這有助導師了解學生的興趣與困難所在,從而改善教學材料。屈教授表示﹕「未來,我們甚至可以將服務拓展至學生,為他們的網上學習經驗提供個人化分析。」該系統自去年五月推出以來,獲課堂老師、教研專家以及主要網上教育平台一致好評,兩大在線教育組織Coursera和edX計劃將系統納入其平台之中。(作為首個為MOOC視頻而設的視像分析系統,屈教授指有關技術不只適用於線上學習,亦能套用到娛樂影片或網上廣告等,市場潛力龐大。科大乃大規模在線學習的先驅,自2012年及2013年先後成為亞洲首批加入Coursera及edX平台的院校,大學一直致力推動此創新教學模式。科大為全港首間推出學分制MOOC課程的大學,將線上學習與傳統面對面的授課模式融合。傳媒查詢:魯桂欣電話﹕2358 6317電郵﹕sherryno@ust.hk
2014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首度協辦全國大學生科技創新比賽「挑戰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與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工大)簽訂協議,合辦被譽為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挑戰盃」,此為該賽事成立25年來首度有本地大學承辦。兩年一度的「挑戰盃」是全國大學生科技學術競賽的盛事。自1989年清華大學舉辦首屆活動以來,規模日增,由最初19所高校數百名學生參與,至今天逾400所大學近7,000名學生競賽,為全國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創新賽事。歷屆獲獎者包括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近10位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以及2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與廣東工大校長陳新教授簽署合作協議,就雙方如何推進第14屆挑戰盃訂定合作細則,為粵港高校首次合辦此盛會展開序幕。作為一所國際研究型大學,科大將致力為「挑戰盃」增添國際元素,除致力吸引更多海外學生出席觀摩,更會安排講座以及一系列活動促進中港兩地參賽者交流,以及為得獎者尋覓海內外投資者。陳繁昌校長表示﹕「挑戰盃乃全國大學的盛事,推動創新,能晉身決賽的隊伍都是各省市比賽中勝出的精英,科大生多年來亦積極參賽切磋。科大很榮幸明年合辦此盛事,共同推動科技創新、技術轉移以及為社會經濟發展,培育優秀年輕人,並將竭力將此股創新熱,傳播到兩岸四地以致海外高等學府。」陳新校長表示﹕「本屆挑戰杯競賽首次由粵港兩地高校聯合承辦,承辦模式本身就是一次偉大的創新和挑戰。我們將按照『強調改革創新、強調市場機制、強調成果轉化、強調粵港特色』辦賽理念,認真籌備各項承辦工作。抓住此次承辦機遇,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建立健全多模式創新人才培育體系,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同時促進粵港兩地大學生科技創新合作,推動搭建粵港高校科技創新深度交流和協同的大格局。」為標誌兩地大學首次合作,科大與廣東工大已於本年7月率先舉辦「挑戰營」,安排粵港兩地十多所大學逾40名學生,分別到香港及廣州進行一星期的交流參觀。科大亦正籌備邀請國際著名學者以及創新科技界成功人士,於明年比賽期間到廣州為參賽學生演講。至賽事完滿結束後,科大計劃邀請創業投資者與得獎同學在港會晤,為得獎科技及作品尋找市場化機會。科大學生自1997年起參與「挑戰盃」,多年來屢獲殊榮。去年比賽科大六個隊伍合共奪得一名一等獎、三名二等獎及兩名三等獎,成績驕人。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全港首推線上學分課程 新增三個edX線上課程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 科 大 ) 將 於 全 球 兩 大 網 上 學 習 平 台 之 一 的 edX (xConsortium) 推 出 三 項 新 課 程 , 致 力 推 動 「 大 規 模 開 放 在 線 課 程 MOOCs 」 教 學 模 式 。 MOOC 讓 學 生 按 個 別 進 度 和 興 趣 修 讀 世 界 級 大 學 提 供 的 優 質 課 程 , 無 分 國 界 , 因 材 施 教 , 為 普 及 優 質 教 育 帶 來 新 突 破 。科 大 另 將 於 今 年 夏 季 試 行 把 一 項 MOOC 課 程 設 學 分 , 科 大 學 生 於 完 成 該 MOOC 課 程 後 , 再 修 讀 為 期 6 星 期 的 面 授 課 堂 及 並 完 成 習 作 便 可 獲 得 相 關 學 分 。新 增 的 三 個 edX 課 程 將 於 6 月 至 9 月 份 推 出 , 課 程 簡 介 如 下 ﹕計 算 機 科 學 及 工 程 學 系 龐 鼎 全 教 授 將 於 「 Java 計 算 機 程 式 入 門 」 (Introduction to Computing with Java) 中 講 授 如 何 利 用 Java 作 基 本 程 式 編 碼 及 將 數 據 抽 象 化 。電 子 及 計 算 機 工 程 學 系 施 毅 明 教 授 及 宋 勝 輝 教 授 於 「 通 訊 系 統 的 基 本 概 念 ﹕ 從 訊 號 到 數 據 包 ( 第 一 部 分 ) 」(A System View of Communications: From Signals to Packets (Part 1)) 中 將 探 討 通 訊 系 統 設 計 如 手 提 電 話 等 中 需 要 面 對 的 取 捨 決 擇 以 及 相 關 的 軟 件 工 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