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4

新聞
締造可持續的未來
香港科技大學致力在可持續能源發展的前沿作出貢獻,並成立能源研究院,以實現這個目標。香港及中國內地的能源問題刻不容緩,香港科技大學能源研究院銳意為此提供長遠及革命性的解決方案。
研究院致力提供一個跨學科平台,在校內以至校外創建與能源相關的研究及課程。該院亦舉辦論壇,以匯聚國際及本地專家、政府官員及業界翹楚,為現今的能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探索未來路向。
科大能源研究院院長趙天壽教授表示,研究院具備優厚的條件,以解決全球面對的兩大能源問題︰包括能源供求失衡,以及化石燃料所引起的環境污染。這兩大難題需要從多個層面著手,而研究院匯聚90多名科大教職員,覆蓋發電、能源儲存及傳送、能源效率以及能源政策等多個範疇,積極參與能源相關研究。
能源研究院除了為不同領域的科學家提供合作平台,亦會協辦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以探討廣泛的相關議題。
憑藉科大在能源研究方面的雄厚實力,特別在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固體照明及熱能科技等領域的專長,能源研究院已準備就緒,引領前沿科技及創新方案,為紓緩全球迫切的環境及能源問題作出貢獻。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團隊研發二維超導物料 助開發穩定及實用的超級電腦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學系研究團隊在拓撲超導體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研究發現,透過接合兩種新型材料,會出現罕見的二維超導現象,可作為製備超級電腦的材料。這項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將有助科學家研發運算快、穩定性及儲存量極高的量子電腦(超級電腦)。研究項目名為「Bi2Te3/FeTe異質結界面的二維超導現象」,近日刊登於國際權威科學雜誌《自然通訊》。
該研究由蘇蔭強教授、王建農教授、Rolf Lortz教授、羅錦團教授,以及他們的研究生負責。研究團隊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成功將兩種新型材料──三維拓撲絕緣體(Bi2Te3)和鐵基碲化物(FeTe)接合。雖然兩種材料本身都不具超導特性,但把它們接合後,界面上出現非常罕見的二維超導現象。
Bi2Te3屬於一種名為「拓撲絕緣體」的新物質,內部絕緣但表面含有類金屬自由電荷。FeTe則是一種鐵基超導體的母體化合物。在某些情況下,拓撲絕緣體會變成「拓撲超導體」,擁有零電阻下導電的性質。理論物理學家曾預測,「拓撲超導體」有望探測和捕獲名為「馬約拉納費米子」的神秘準粒子。
蘇蔭強教授表示,只要能操作與調控「馬約拉納費米子」,將會大大提高量子電腦的數據儲存和計算能力。他解釋,使用半導體元件的傳統電腦,數據儲存和計算能力將達極限。量子電腦的工作原理則基於量子力學中量子態的疊加原理,此模式具有極強的儲存和計算能力。
「馬約拉納費米子」由物理學家根據理論預測存在,於1937年首次被提出,物理學家們至今仍致力在尋找這粒子。理想的量子電腦應由「馬約拉納費米子」構建而成,稱為「拓撲量子電腦」。「馬約拉納費米子」在理論上是一對地出現,因此即使其中一個準粒子的能量態被修改或破壞,另一個準粒子仍然能完好地保存已儲存的訊息。這特性使「拓撲量子電腦」非常穩定,被認為是極具實用價值的量子電腦。由科大團隊研發的拓撲超導體,將可助拓撲量子電腦的實現。
傳媒查詢:

新聞
Accomplishing my dream
Kong Wing Man Samantha
Year 3,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ead Student Ambassador of HKUST
Recipient of the HK Top 10 Outstanding Youth
Three years ago, I entered HKUST with the dream of accomplishing a goal – to become an all-round person. My years here have subsequently proved to be the most rewarding in my life.

新聞
Experiencing the excitement of discovery Through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
Lam Ho Tat
Year 2, major in Physics
HKUST is well known for it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 (UROP), which encourages students to gain early research experience with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UROP is not officially open to freshmen. However, in the first week of the first semester in Year 1, I decided to email Prof Kwok Yip Szeto i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to express my interest. Very fortunately, he decided to accept me and I started doing theoretical physics research under his supervision.

新聞
三維世界 盡在掌握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全面的三維地圖繪製技術及平台,對現時美國和中國的互聯網巨頭所爭相研製的新一代三維地圖至為關鍵。
由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權龍教授率領的科大團隊,僅用上照片和電腦程式,便可為任何地方製作完整的三維圖像。權教授的團隊正計劃開展製作首張香港的三維地圖。
權教授表示,互聯網巨頭谷歌(Google)地圖在歐美覆蓋幾個城市。權教授的團隊用超過十年時間開發的演算法,能透過飛機、直升機或無人駕駛飛機在高空拍攝的影像,替建築物及地標製成高解像度的側面圖片,無需再依賴人手接駁電腦圖片,從而避免地圖失真。新技術塑造的三維地圖能夠貼近真實,而高地面解像度可準確至數厘米距離,質素更勝谷歌及蘋果公司的地圖。
權龍教授及其團隊表示這項技術具潛力吸引大量的互聯網使用者、辨識城市景點及分析住宅區的行為活動等,有助城市規劃、物流公司和導航公司的工作。
除與大型互聯網公司合作外,科大最近亦夥拍法國的跨國航天、防衛、運輸和保安公司泰雷茲集團(Thales Group),由無人駕駛飛機繪製地圖用作執行搜索和救援任務。雙方簽訂的協議將有助鼓勵創新、培育年輕的創意工程師,以及促進研究人員之間的積極交流。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於CIMA商業精英國際挑戰賽 取得歷來最佳成績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本科生憑出色表現,於香港舉辦的CIMA商業精英國際挑戰賽中取得歷來最佳成績:兩支科大隊伍分別贏得賽事的香港區冠軍及季軍,而其中一位同學榮膺「最佳未來商業領袖」。
CIMA(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為全球最大管理會計組織,各地會員及學生人數超過218,000名。該組織每年舉辦的CIMA全球挑戰賽專為本科生而設,旨在考驗學生的全面商業管理技巧和知識,以及他們對管理會計的專業技能。以四人一組的參賽隊伍需根據案例內容提出建議及制訂方案。
由科大同學鍾昇原、羅綺雯、周浩銘及Muhammad Zakky Busiri組成的隊伍於香港區決賽奪得總冠軍,而由何凱菱 、熊子謙、許家駿 及鄭樂生組成的另一支科大隊伍奪得季軍,兩隊同時分別取得「最佳報告獎」的首兩位。此外,其中一名獲勝隊伍成員何凱菱同學更獲頒「最佳未來商業領袖」殊榮。兩支獲獎隊伍的成員全屬二年級本科生,主修計量財務學或全球工商管理。
今年,超過一百支代表本地多間大學的隊伍參與首輪賽事,各隊需為一間豪華遊艇生產商撰寫業務發展計劃書。成功躋身決賽的五支隊伍獲邀於2014年6月7日,以短片及即場演說方式詳細解釋建議的內容。
兩支科大隊伍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因應各隊員所長互補不足,在比賽中取得出色表現。他們認為比賽提供的學習體驗十分珍貴,除可增進商業知識和改善演講技巧外,更可體驗如何在團隊中群策群力,實現目標。
科大商學院副院長兼本科課程主任劉夢琳教授表示:「我們對學生再次在公開的商業比賽取得佳績深感自豪。學生透過參與這類學習體驗活動,從實際的商業案例學習發揮團隊優勢,且有機會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與商業觸角,嘗試解決實際的商業問題。」
CIMA商業精英國際挑戰賽香港區賽事的科大冠軍隊伍將於今年8月前往印度,與其他來自23個國家或地區的代表競逐全球總冠軍。
傳媒查詢:
香港科大商學院
傳訊及對外事務

新聞
學以致用 回饋社群
香港科技大學水底機械人分隊在本年4月舉行的第九屆IET/MATE 香港/亞洲地區水底機械人挑戰賽大專組別中勇奪冠軍殊榮。分隊由14名不同學系的科大學生所組成。這已是科大於同一項比賽中第四度奪標。
除參與比賽外,科大學生亦學以致用,將他們的工程知識融入社區服務計劃。今年,科大水底機械人分隊為心光盲人院暨學校的學童舉辦機械人製作研討會,推廣工程知識。
心光學校於去年11月舉辦科普周,邀請設計水底機械人的科大學生到校主持講座,並分享製作機械人的經驗。講座引起心光學生對這個工程項目的興趣。其後12名學生組隊參加機械人設計比賽,而科大的師生則在心光學生設計的過程中提供協助。
儘管面對視力障礙,但無阻心光學生團隊完成這項艱鉅工程的決心,也讓學生從中獲取寶貴的學習心得和體驗。為確保機械人製作過程的安全,科大師生提出以水泵設計取代螺旋槳系統。
在科大學生的協助和指導下,心光學校的隊伍於初級組賽事榮獲亞軍。
科大工學院環球社會中心總監胡錦添教授表示︰「視障學生首次參賽便贏得獎項,令人感到非常鼓舞。在是次比賽中,心光學生體現了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擔任科大學生團隊顧問的胡教授補充︰「我期待科大繼續參加更多相關活動,把工程知識融入社區服務計劃中。」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予四位傑出人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舉行榮譽大學院士頒授典禮,由大學校董會副主席唐裕年先生及校長陳繁昌教授主持頒授儀式。四位傑出人士獲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他們分別為意得集團有限公司主席高佩璇博士、百事公司前亞太區總裁Ron McEachern先生、立法會議員石禮謙先生,以及萬雅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冼為堅博士。
高佩璇博士,BBS,為意得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是成功企業家,同時出任多項公職,包括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名譽會長及香港潮州商會會董。多年來,高博士一直慷慨捐助大學及社會組織,不僅大力支持教育文化藝術,更積極推動佛教。她於2012年獲頒授銅紫荊星章,亦於2007年獲得世界傑出華人獎,以表彰她對社會及商界作出的貢獻。高博士贊助科大將古地圖、科學及科技方面的經典善本收藏數碼化,成立香港潮州商會高佩璇展閱廳﹔她並透過設立獎學金資助科大研究生繼續深造。
Ron McEachern先生為百事公司前任亞太區總裁,2008年退休後加入科大工商管理學院為兼任教授。他於百事公司服務達24年,當中一半時間駐亞洲發展,成功將亞洲文化融入西方公司﹔在他領導下,百事在收入、盈利以及銷量均錄得年度雙位數字增長。他樂於分享寶貴商界經驗及見解,在科大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選修科,教導學生如何在中國建立品牌及市場學,深受好評。此外,他亦曾任教科大世界排名首位的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聯合課程,另於TRIUM、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和加拿大皇后大學商學院授課。
石禮謙議員,GBS,JP,為立法會地產及建造界功能組別議員。石先生於70年代投身航運業,後加盟九廣鐵路公司擔任商務總監。他於1987年加入土地發展公司(市區重建局前身)出任行政總裁,帶領公司完成共15項工程﹔他並出任多家企業的董事會成員。石先生於1995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2007年獲頒銀紫荊星章,並於2013年獲頒金紫荊星章,表揚他對公眾與社會事務的貢獻。石先生曾任科大校董會成員,現任科大顧問委員會成員,協助科大於2008年順利修訂大學條例,亦就大學的校園設計提供不少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