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07

新聞
科大教授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系的傑出科學家張明傑教授,榮獲國家頒授2006年自然科學獎,以表揚他的科學貢獻,成功闡釋了一系列控制神經訊號傳導中的蛋白相互作用的機理。
張教授說:「目前沒有治療中風的方法,但相信我們的研究,可以為找出潛在的中風治療法,提供重要的科學根據,至少可減輕中風對人體的損害,甚至可望治療中風或逆轉中風的損害。」
張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的《科學》、《自然結構生物學》、《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志》等權威學刊上發表。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中國所頒授的最高學術榮譽,獲獎者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有傑出成就。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2月27日在北京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親身向獲獎者頒授獎狀。
張教授的研究成果,揭示有關蛋白在腦部如何運作,最終可能惠及中風病人。
張教授解釋,「腦部的訊號,是由多種神經傳遞介質傳達。神經傳遞介質的接收,則依賴於神經受體和離子通道,這些受體和離子通道又被多種『架構蛋白』集合成大分量的多蛋白複合體。」
張教授的研究,就是找出「架構蛋白」如何構建腦細胞訊號傳導複合體的結構和生化基礎。他表示,這項研究的重要性,不僅有助了解腦細胞訊息傳遞的過程,而且更可為治療諸如中風之類的神經退化疾病的藥物,提供指引。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 2358-630
電郵: kluk@ust.hk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生在美國威克森林市場推廣峰會上大放異彩
今屆威克森林市場推廣峰會(Wake Forest Marketing Summit)於二月八日至十一日期間在美國順利舉行,由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香港科大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生組成的隊伍在這項賽事中創出佳績,成功闖入最後一輪賽事,最終勇奪亞軍殊榮。
威克森林市場推廣峰會由威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的巴布卡克管理研究所(Babcock Graduate School)舉辦,今年的比賽吸引到美國41間商學院的代表參加,香港科大為這次賽事中唯一的亞洲區代表。在眾多參賽隊伍之中僅有8隊能夠擠身決賽,結果香港科大的隊伍於 本年度賽事中取得第2名,力壓達特茅斯大學、印第安納大學、Michigan State/Broad、加州大學栢克萊分校、華盛頓大學及東道主威克森林大學的代表,而冠軍寶座則由佛吉尼亞大學奪得。
香港科大的隊伍由羅一珏、金宗昌、郝婕、Mauricio Ferreira M. Ribeiro、Peter Blake Crawley與崔宗慧這6名一年級工商管理碩士生組成。香港科大隊伍的顧問利晨教授稱:「我們為比賽的成績感到雀躍。學生透過比賽取得寶貴的經驗,他們不單有機會與美國商學院的代表交流觀點和分享經驗,更可從這項比賽的評判身上獲益,是項賽事的判審均為經驗豐富的商界行政人員。比賽結果再次證明,我們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可媲美任何頂尖美國商學院的課程。」
香港科大脫穎而出成為首支獲邀參加威克森林市場推廣峰會的國際隊伍。舉辦威克森林市場推廣峰會的目的是讓學生體驗真實的職場挑戰,以及讓僱主有機會評核學生的市場推廣技巧。本屆參賽隊伍只有36小時預備一項有關推出新款Moto Q的策略性和具創意的方案,所針對的客戶為中小型企業,而專家評審團和摩托羅拉的代表則負責為學生評分。

新聞
科大尖子獻計為中國貨運業注入新動力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和美國太陽電腦公司合辦的科技及管理學雙學位課程企業項目,於今日(二月九日)舉行開幕典禮。科大並獲得兩間公司對是次項目的慷慨贊助。
出席開幕典禮的嘉賓包括科大科技及管理雙學位兩位課程主任陳志明教授和譚嘉因教授、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董事及資訊總裁蕭啟豪先生,與及美國太陽電腦公司行業方案銷售總監林慧娟女士。
科大科技及管理雙學位課程主任陳志明教授在會上簡介企業項目的背景和目的,並講解科大雙學位課程的獨特之處。
陳教授說:「雙學位課程兼具技術與管理的訓練,使同學能從多角度分析事物,融會他們的跨學科知識,以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本課程另一特色,是強化同學在課堂學到的知識,透過為企業遇到的問題尋求革新方法,實踐所學。」
今年企業項目的主題是內地的貨運物流業。題材來自中國成功加入世貿後,內地貨運業遇到無限機遇和挑戰。但現時內地貨車司機,只能局限於提供地區性服務,高昂路費和低效率成了最大的發展阻力,令他們不能應付日益增加的需求。
面對這個難題,16名獲挑選的科大科技及管理雙學位課程的尖子,將會被分成四隊,藉著他們就讀雙學位所得的學識基礎,運用他們的管理和資訊科技等知識,出謀獻策,為內地貨運業注入革新動力,以尋求更多商機。
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董事及資訊總裁蕭啟豪先生和美國太陽電腦公司行業方案銷售總監林慧娟女士,會上把贊助這次項目的支票送贈科大,這筆款項將會用作資助參與的學生,到中國偏遠地區作實地考察,深入了解內地貨運業的經營情況。參與學生將要撰寫計劃書,提議如何改善內地貨車司機的競爭力。評選團會根據建議的創意和可行性,以及參賽學生的表達能力,在五月中挑選出得勝隊伍。
傳媒查詢:
黃慧婷
電話: 2358-6317
電郵: donnaw@ust.hk

新聞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舉行科研基地奠基典禮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於1月下旬,舉行教學科研基地奠基典禮,出席嘉賓包括深圳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江捍平、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應力、深圳市副市長梁道行、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方偉崗教授,以及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行政及總務)黃玉山教授。
科大副校長黃玉山教授表示,醫學中心的科研教學樓建成後,必定可以為醫學教育和科研提供更先進的配套和設備,使醫學中心繼續發揚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與深圳本地的合作優勢,在各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開創更廣的前景。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由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三家合作建設,2001年經深圳市政府批准,設立為正局級事業單位,同年9月26日正式掛牌。醫學中心於2004年10月著手籌建生物醫學研究所,並聘任了科大生物化學系主任葉玉如教授擔任所長。
黃玉山教授表示,成立醫學中心的目的,在於充份利用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兩所院校的整體醫療、教學、科研力量和廣泛的國際交流和合作關係,借鑒國外醫學中心模式,建立一個以臨床為中心,整合科研、教學、醫療、產業於一體的新型醫學中心。黃教授指出,「今天的奠基典禮,標誌著這項強強合作計劃的一個新里程。」醫學中心經過去四年運作,在這個基礎上,今後三方的合作,將取得更豐碩的成果。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教學科研基地及醫院外科住院等設施,總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科研基地的科教樓初步預計於2008年底落成。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 2358-6306
電郵: kluk@ust.hk

新聞
三大洲著名大學簽訂三邊合作協議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星期四)與德國卡爾斯魯大學(Universität Karlsruhe)和美國卡內基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簽訂協議,加強學術合作和交流。卡爾斯魯大學為德國頂尖的研究型大學,而卡內基大學為美國重點大學,以電腦科學著稱。這次三所來自三大洲的世界一流大學簽訂三邊合作協議,意義重大。
科大校長朱經武教授、卡爾斯魯大學校長 Prof Horst Hippler 和卡內基大學校長 Prof Jared L Cohon 今日共同簽訂協議,展開友好合作新一頁。
朱經武教授致詞時表示,對於今次與來自歐美兩大洲的頂尖大學結盟,感到雙重的光榮和喜悅。
朱教授在會上亦就各大學未來的合作模式分享了他的見解。他說:「全球大學未來的合作模式將會邁向一個新階段—各大學夥伴一方面享有管理自主,同時又受惠於彼此文化上的互融,彼此分享創見。」
根據協定,這三所大學將協力發展研究和教學計劃,就計算機科技和通訊技術加強合作;並會推動學生和教員間的學術交流活動,增廣他們跨越國界和文化上的見聞。
德國卡爾斯魯大學簡介
卡爾斯魯大學現被稱為德國三所重點大學之一,根據德國一份有關職業和經濟刊物“karriere ”的調查結果,卡爾斯魯大以電腦科學、機械工程和商業工程著稱。
美國卡內基大學簡介
卡內基大學建校於一九零零年,連續被US News & World Report 選為美國排名最高的大學之一,其中以文科和科技資訊科目最為著名,並以跨學科和創新的教學方法著稱。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 2358-6306
電郵: kluk@ust.hk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於南沙開幕
香港科技大學今天(星期四)正式宣布,將位於南沙資訊科技園的研究院,命名為「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並同時為研究院舉行開幕典禮,及為研究院新校園進行奠基儀式。
主禮嘉賓一起為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主持揭幕儀式
一眾嘉賓為南沙校園主持奠基儀式
主禮嘉賓一起為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七間研究中心主持揭幕儀式
這項命名是為了紀念已故霍英東先生對國家及香港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及他對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支持,使科大能實現在南沙資訊科技園成立研究院,落實科學興國崇高的理想。
開幕禮及奠基儀式主禮嘉賓包括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林迪夫副主任、廣州市南沙區劉海濤常務副區長、廣州市南沙區委唐航浩副書記、霍英東基金會董事長霍震霆先生和董事霍震宇先生、梁愛詩女士、霍英東銘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銘思先生、科大校董會主席陳祖澤博士、科大校長朱經武教授、科大署理副校長(學術)錢大康教授、副校長(行政及總務)黃玉山教授、署理副校長(研究及發展)易東萊教授、科大協理副校長余同希教授(研究及發展•南沙發展)及南沙資訊科技園常務副董事長林垂宙教授等。
研究院及其轄下八個研究中心現時暫在南沙資訊科技園軟件大樓進行運作,其中「北京-香港科大聯合研究中心」已於去年八月正式開幕,而另外七個研究中心亦於今天聯同霍英東研究院一併正式開幕。
這七個研究中心分別為:
人口與社會分析中心
大氣研究中心
工程材料及可靠性研究中心
先進複合材料技術研究中心
華南研究中心
無線通訊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數字生活研究中心
研究院現時亦已設有中央研究設施,供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使用,包括:
嵌入式系統實驗室,和
納米電子製造實驗室。
每個研究領域均對香港和珠三角地區具有技術發展和轉移的應用潛力。
於開幕典禮上,朱校長在致詞時表示,南沙資訊科技園及研究中心,從無到有,一沙一石,都標誌著拓荒者的精神、開墾者的堅毅、創新者的遠見,和愛國者的情懷,這些崇高品格的結合,就是南沙精神,「南沙精神,就是霍英東精神。霍英東先生實現了南沙夢,南沙體現了霍英東精神。

新聞
國家科技部支持香港科技大學成立高等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教授於本月上旬訪問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部,與科技部副部長尚勇會面,雙方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的科技合作與交流,進行了深入會談,科技部並表示支持科大成立高等研究院。
國家科學技術部發表網上新聞公布指出,尚勇副部長稱讚朱經武校長在高溫超導研究領域和發展上,取得輝煌成就。他說:「朱校長在高溫超導的研究,是華人科學家的巨大榮譽。科大在短短十幾年間,躍升為世界知名大學,令人欽佩。」
朱經武教授則向尚勇副部長介紹了科大建立高等研究院的情況。朱教授稱:「科大致力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拓展最尖端的知識領域。我希望跟內地的相關機構,進行廣泛的合作和交流,以及進一步獲得科技部的支持。」
在會面中,尚勇副部長還向朱教授介绍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科技規劃、重點實業室建設、以及内地與香港近年來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領域上取得的成果。
他指出,香港國際信息流通,跟國際科技界有密切和廣泛聯繫,在科技合作方面具有較好的區域優勢,特别是在國家提出自主創新戰略的形勢下,香港將會發揮更大作用,科技部願意為香港的科技發展及經濟建設,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服務。
基礎研究司葉玉江副司長、中國科技交流中心趙新力副主任等亦參加了是次會面。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 2358 6306
電郵: kluk@ust.hk

新聞
張浚生教授率浙江大學團訪問科大
浙江大學訪問團一行十二人今天到訪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雙方簽訂兩校學術交流協議。訪問團由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主席張浚生教授率領。張教授為新華社香港分社前副社長,他表示,對於科大在短短十五年間,發展成為一所全球優秀的大學,實在令人讚嘆。
科大校長朱經武表示,很高興科大和浙江大學加強合作。今次的學術交流協議,雙方將聯合培養研究生及博士生,培育優秀人才。
另一方面,一個越南高層訪問團來科大觀摩。訪問團由越南政府官員Tran Quoc Toan率領,團員包括該國教育及培訓部副部長Banh Tien Long。由於越南政府銳意在今後10至15年內,建立幾所高質素的大學,足以跟東南亞及最終跟世界一流學府媲美。訪問團成員與朱經武校長交流心得,並跟大學高層討論建造頂尖學府的辦學經驗。
該團這次中國及香港之行,共與三所大學進行觀摩及交流,這三所大學分別為北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 2358 6306
電郵: kluk@u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