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0

新聞
研究, 研究及科技
Riding the Waves of Innovation (只供英文版本)
從基礎發現到知識轉移和應用,您可以找到我們在本期Research@HKUST上所做的所有最新突破。
新聞
可持續性, 創業
應對全球危機的甜蜜方案
佘焯成是2011年的數學理學士畢業生,一路走著順遂且豐富多彩的人生旅程。畢業短短數年,他用兩年時間苦心經營的數學補習社,已讓他嚐得創業成功的滋味。  身為數學科補習名師,數學讓佘焯成名利雙收,但沉重的工作壓力亦令其健康在2017年響起警號,意外地改寫了他的人生。  他憶述:「我當時受腸胃問題困擾,朋友建議我服用天然原蜜調理身體,效果很好,立時引起我對蜜糖和蜜蜂的興趣,自此不停研究,我的人生亦因此改變。」 焯成向元朗一位本地蜂農拜師,學習怎樣在不用抗生素、不加糖、不熱壓的情況下生產蜂蜜,愈是鑽研,興趣愈濃,2017年更與兩位科大校友合作創辦自己的第二盤生意「香港原蜜」。自此,他不僅積極宣揚原蜜對健康的好處,更致力保育蜜蜂,以協助全球生態系統保持平衡。  近十年來的絶大部份時間,很多蜂農都表示每年失去三成或以上的蜂巢。全球蜜蜂數量銳減,嚴重威脅各式各樣人類賴以生存的植物及穀物,情況令人憂慮。 他說:「這是我投身養蜂業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全球暖化和使用殺蟲劑,導致蜜蜂數量急跌,但不少植物倚賴蜜蜂授粉,人類約有七成食糧是由蜜蜂支援生產。」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無休止的發展令野生蜜蜂及其食物供應飽受威脅,加上熱帶風暴的破壞力有增無減,即使業界努力補救,蜂蜜供應依然不甚穩定。  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有效辦法,就是大量在城市養殖獨居蜂。焯成說,獨居蜂佔了全球蜜蜂的九成,生性溫馴,無需倚靠蜂巢存活,因此是家居養蜂的首選。用木頭和其他物料搭建小小的蜂箱,已可為獨居蜂提供基地。這些蜂箱可放置在家居或公園任何角落,在自然環境中增添蜜蜂授粉的機會。 在城市設置「蜜蜂酒店」的做法在全球越見普遍。他說:「這在台灣非常盛行,甚至深入學校,但香港仍需努力推廣。」 科大對促成佘焯成的「甜蜜」人生居功不少。他攻讀數學學位時,副修生態研究及中國研究,對全球暖化有一定認識,明白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地球。他亦熱衷與別人分享其所學知識。 現時,焯成既要打理補習社,又忙於在大嶼山和大帽山郊野公園附近建立生產基地、舉辦蜂場生態教育團向參觀者講解香港常見的花蜜植物、蜜蜂生活習性、採收蜜糖方法,以及設置蜜蜂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