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人員研究miRNA生物起源 揭開長久以來非經典切割機制的謎團
爲了研究並徹底驗證新發現的非經典切割機制,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在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阮俊英(Tuan Anh Nguyen)教授的帶領下,采用了多種尖端技術,如miRNA測序、pri-miRNA結構分析以及大約26萬個pri-miRNA的高通量切割實驗。與經典機制不同的是,非經典機制不依賴於經典機制所需的幾個關鍵蛋白和RNA特徵序列。該研究還揭示了pri-miRNA上以前未被發現的DROSHA識別位點(DRES),同時證明了這些位點對非經典切割至關重要,並且也有助於經典機制中pri-miRNA加工。此外,該研究揭示了這種非經典切割機制在進化方面的保守性,並證明了它在多個動物物種中是保守的。這一發現表明,非經典機制在miRNA生物起源和調控的進化中起著重要作用。
MicroRNAs(miRNAs)是對基因功能起著至關重要調控作用的微小RNA分子。它們有助於調控多種生物過程,如細胞生長、發育和免疫。近年來,科學家們對miRNAs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它們的功能以及其生物起源中涉及的機制。現在,科大的研究人員在分子生物學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發現,揭示了負責在人類和其他動物中處理初級miRNA轉錄本(pri-miRNAs)來影響miRNAs生物起源的miRNA加工複合體(MP,DROSHA-DGCR8複合物)的非經典切割機制。這一開創性的發現揭開了長久以來分子生物學中關於pri-miRNA切割的謎團,並可能對我們關於基因調控、細胞過程以及動物miRNA生物起源進化的理解産生深遠影響。

新聞
科大首席副校長在2023年亞洲大學聯盟校長論壇上分享睿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於5月11日至13日出席於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納扎爾巴耶夫大學舉行的亞洲大學聯盟年會。今年年會校長論壇以「在不斷發展的亞洲構建高等教育:創造、融合和創新」為主題,匯聚了來自15所亞洲名列前茅的亞洲高等教育機構,共同探討亞洲高等教育的機遇和挑戰。
郭首副校與來自多間大學的代表於主題為「建設可持續型大學、提升學生可持續勝任力」的分論壇進行富有成效的討論,共同探討大學在實現永續發展目標(SDGs)方面的集體努力。
在亞洲大學聯盟2023年理事會會議上,理事會成員共同選出了阿聯酋大學作爲2023-2026年主席單位,科大則當選2023-2024年執行主席單位。科大將繼續發揮領導作用,與亞洲大學聯盟成員機構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亞洲高等教育發展。

香港科大故事
向165位科大功臣致敬!
香港科技大學雖然是一間相對年青的學府,但我們校園內也有不少已服務了二十年、以至三十年的同事。他們長年以來謹守崗位、忠誠貢獻,在大學的不同位置發光發亮。
為了成就每一次的科學探索,有同事為我們的實驗室度身訂造過無數件獨一無二的器材。為提升網絡時代的學習體驗,有同事不斷努力將圖書館的服務和設施升級。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感覺受到重視,有同事時刻多走一步關心他們。最近,大學向165位職員頒發 「2022 年度長期服務獎」 ,在慶祝他們踏上事業新里程碑之際,我們訪問了其中三位得獎者。且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心聲。
一雙巧手成就科研突破
李清先生
材料、設計和製造中心設施技術員
二十年長期服務獎
李清先生在工場焊接電路板
2024

新聞
科大與印度駐港澳總領事加強合作夥伴關係
科大於6月1日迎接印度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 Satwant KHANALIA 女士及其代表團訪問科大。
Khanalia總領事與科大管理層和教職員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會談。與會者包括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金信哲博士、本科生招生及入學事務處處長 Emily Nason 教授、工商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Lancelot JAMES 教授、經濟學系的 Abhiroop MUKHERJEE 教授,以及全球及大中華事務主任李琬雯。
Khanalia總領事亦與科大的印度籍學生互動交流,並邀請他們與總領事館合作,在港宣揚印度文化。同時,她讚許科大在教學和科研上的創新作為,以及大學對國際學生的支援。
是次訪問充分展現了科大促進全球交流合作的決心。大學將致力加強與印度的聯繫,透過緊密合作為學生創造更多機遇,並共同推動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