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氣候適應及復原力大會(CARE2022)檢視香港適應氣候政策與舉措 共謀對策減氣候危機

2022-12-10
group photo

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前排左三)、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前排左二)、大會籌委會聯合主席陸恭蕙教授(科大環境研究所首席發展顧問)(二排左四)和岑智明先生(前天文台台長)(二排左三)邀請了多位香港特區政府部門首長擔任講者,包括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先生(前排左四)、 發展局局副局長林智文先生(前排中)及其他部門署長,他們分別介紹各部門的氣候適應策略與項目。其他講者包括商界領袖及學者等。

Provost

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為CARE2022致開幕辭。

secretary tse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先生概述香港為爭取達致碳中和目標而推行的政策和措施。

undersecretary lam

發展局局副局長林智文先生講述減少碳排放和氣候適應兩者的配合。

Prof. Loh

科大環境研究所首席發展顧問兼CARE2022的籌委會聯合主席陸恭蕙教授致辭。

Crowd

約一千名與會者,包括特區政府決策官員、商界領袖、投資者、科技專家及推動氣候行動的專業人士參與由科大主辦為期三天的氣候適應及復原力大會(CARE2022),與科大學者為香港共謀對策,減低氣候危機的影響。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主辦,為期三天的氣候適應及復原力大會(CARE2022) 今日召開,約一千名與會者,包括特區政府決策官員、商界領袖、投資者、科技專家及推動氣候行動的專業人士聚首一堂,與科大學者為香港共謀對策,減低氣候危機的影響。 

減碳這個議題近年受廣泛討論,然而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即紓減氣候變化衝擊的應變措施,相對受到較少關注。CARE2022是香港首個凝聚政府、學術界和各行業持份者,共同研討及加強香港面對氣候變化的復原能力的大型會議。大會將會把討論成果編撰為報告,向當局提出政策建議。

在大會首天,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先生、 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先生,天文台台長鄭楚明博士,聯同CARE2022籌委會聯合主席、前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先生一起討論氣候變化對香港的影響,以及減碳與適應氣候變化兩者的配合。多個政府部門的首長亦在會上介紹了當局適應氣候變化和應變方面的政策項目。此外,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教授 (Prof. Petteri Taalas)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翟盤茂教授應邀以線上形式演講。

緊接演說後為兩個工作坊,分別討論基建設計、融資和創新科技如何協助減碳,以及應對城市熱島效應和酷熱天氣的方法。

為香港的氣候適應和復原制訂行動計劃

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為大會致開幕辭時表示,科大一直致力為社會構思及研發可持續發展方案。「有關極端天氣的研究是我們工作的重要範疇。科大學者運用他們在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政府和其他持份者協作,務求在政策層面作出貢獻,為香港、亞洲地區以至全球建立更潔淨和更安全的環境。」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先生概述了香港為爭取達致碳中和目標而推行的政策和措施。「政府公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 》,列明「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四大減碳策略和措施,以帶領香港邁向碳中和。在未來十五至二十年,政府將投放約2,400億元推行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措施,涵蓋節能、可再生能源、綠色運輸、 轉廢為能設施,加強海岸管理,鞏固斜坡和改善渠務工程等等。碳中和為香港創造新機會,推動綠色復甦。我呼籲社會各界攜手合作,為香港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先生則介紹了當局為加強基建適應氣候能力而採取的全面策略,以及為建設宜居與可持續社區的「智慧、環保、具抗禦力」的城市策略。

科大環境研究所首席發展顧問兼CARE2022的籌委會聯合主席陸恭蕙教授指出,「公營部門的適應氣候項目為社會減低由極端天氣帶來的風險,是有利於公眾,而私營企業亦需要在適當的範疇投資,以保障資本免受氣候變化影響。」 

氣候科學為本的決策過程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教授,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工作小組聯合主席翟盤茂教授亦為大會發表演說,概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世界經濟論壇估計,未來十年全球經濟面臨最大的兩大危機是氣候行動失敗和極端天氣事件。根據IPCC 最新的科學報告,目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並不足以應付當前氣候變化的衝擊,對於近在眉捷的氣候危機亦準備不夠。 

減排與適應氣候變化的配合

氣候變化已為香港帶來實際的影響,酷熱天氣日子及熱夜增多,豪雨及風暴更頻繁,海平面上升,令風暴潮風險增加。香港天文台台長鄭楚明博士在大會上分享氣候變化對香港影響的數據,他說﹕「如要限制全球溫度升幅不超過攝氏1.5度,全球須在2050年前達致零排放。如不行動,情況將快無法逆轉。」天文台正積極地持續改善天氣預報系統。

香港要達致減碳的目標和時間表,並非不可能。身兼CARE2022籌委會聯合主席的前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先生表示,政府期望與商界和公眾同心協力,將每年人均碳排放量由4.5噸減至2至3噸,便可達標。

建設能抗禦氣候變化的智慧城市

土木工程處處長黃志斌工程師、渠務署署長彭雅妮女士及土力工程處處長及副礦務處長張偉文工程師在演說中介紹了當局如何在基建中加強針對氣候變化的抗逆能力,以及運用智能科技提升香港防禦超強颱風、山泥傾瀉及水浸等災害的應變能力。另外,有關部門亦加強與研究機構、社區組織和商界夥伴合作推廣公眾教育。

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博士和水務署署長盧國華先生,在會上談及在極端天氣下如何保護和加強保育香港的生物多樣性,包括推動本地可持續農業和水產養殖業的發展,以及設立農業園和農業優先區。 

住宅用電佔香港耗能的五分之一。建築署總屋宇裝備工程師楊楚基工程師,聯同房屋署總屋宇裝備工程師張裕成工程師,分享了在公共房屋設計及建造上如何融合環保元素,例如引入計算樓宇在整個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排碳量估算」方法(CEE)、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及參與上網電價計劃,以及採用「合成機電及管道系統」(integrated mechanical, electrical and plumbing systems)。

三天會議共同制訂建議

與會者在大會首天就香港氣候適應對策現況有全面的理解,在其後兩天將探討有何不足和需要採取的行動。第二天 (12月11日)是「學術交流日」,聚焦於氣候適應和復原方面的技術層面討論。第三天 (12月12日) 為「政策及綠色金融論壇」,金融監管機構、銀行,投資機構、業界領袖和數據科學家將研討氣候風險、綠色金融和綠色行業人才等課題。 

下載活動相片: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xMOkYFXAf4eiXgluaKdCIhddSL6LfZ_u?usp=share_link

科大氣候適應及復原力大會( CARE)
氣候適應及復原力大會(CARE)由香港科技大學七個單位協力主辦,為香港首個大型氣候適應會議,宗旨是促進政府、金融規管機構、商界、專業持份者、非政府組織和學者就有關氣候政策的議題進行討論,加強香港在氣候危機中的應對能力和復原力。
主辦單位包括環境研究所、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商學院、斜坡安全中心、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公共政策學部及綠色金融研究項目。CARE籌委會與技術委員會緊密合作,後者由來自政府各部門處理氣候變化事宜的科學家組成。

網址: https://care.hkust.edu.hk/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www.hkust.edu.hk/)是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其科學、工程、商業管理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臻達世界一流水準。科大校園國際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學科研究,培育具國際視野、創業精神及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我們於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2》中排行第三,而科大的畢業生在2022年度的全球大學就業能力調查排名第30位,位於亞洲院校前列。截至2022年,科大成員共創立了1,645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9間獨角獸企業和7間上市公司,合共創造了逾4,000億港元的經濟效益。投資推廣署早前引用「2021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展示躋身全球百大的五所本地大學在多個創新領域的表現,當中科大在四個工程與材料科學領域的排名為本地大學之首。

傳媒查詢: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 
黃潔文
高級傳訊經理(環境)
電話: +852 2358 6916
電郵: michellewong@ust.hk 

石海慧
活動公關傳訊代表
電話:+852 9103 7177 
電郵:fiona.shek@pr4good.com
 

subscribe
註冊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