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科大全球招揽近百名学术人才加盟 推动大学策略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自2022年10月积极开展全球招聘以来,已成功招揽近百名来自1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顶尖学者,助力大学推动创新并巩固各重点领域的教研实力。
2022年,行政长官李家超于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抢人才」策略。同年出任科大校长的叶玉如教授亦随即推出多项招聘人才的举措,当中包括「30周年策略招聘计划」,于各个重点前沿科学领域,延揽全球知名学者。
这批新加入的学者涵盖研究团队领导、独角兽企业和公司创始人,以及来自世界顶尖大学或公营机构的学者等。他们聚焦多元化的研究领域,包括生物与转化医学、人工智能、微电子、商业创新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科技、艺术科技及人文社科等。
而为配合国家于十四五规划中所提出要重点发展的前沿领域,科大亦将进一步开拓更多重点研究范畴,包括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神经科学、医学科学、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科技、深地深海、与极地领域。
叶校长表示:「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我衷心欢迎这批才华洋溢的学者加入科大的大家庭,凭借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经验,我深信他们将会肩负重任,协助大学推进各个策略方针,包括实践我们建设香港第三间医学院的愿景。为配合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人才枢纽的目标,科大将继续积极延揽及留住优秀人才,为香港及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指:「科大的创新氛围、紧密的国际联系以及众多值得期待的项目,皆为我们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会。随着人工智能运算中心和『科大上海产教融合中心』等设施的落成和启用,将拓阔科大于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稳固的研究和创业基础,构建更强大的网络,促进人才招聘和伙伴合作,在目前招聘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将再增聘100位教职员加入,进一步推动科大发展。」
科大亦致力培育年轻学者,透过推出师友计划及各类资源,支援年轻学者开展研究事业。大学亦会举办不同活动以加强校内社群的联系,借此促进教员间的互动及合作,不断提升研究和创新能力。

新闻
Discovering My Passion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只供英文版本)
Hey there! I’m excited to share my journey with you. Growing up as a beach lover, I spent countless summer days swimming, yachting, and surfing. I loved the beach, but I always hated accidentally gulping down salty water! I wondered why seawater was salty and if it could be made tasty to drink. Little did I know, this curiosity would spark my passion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新闻
科大创业中心举办创业嘉年华 庆祝成立25周年
为庆祝创业中心成立25周年,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起,于校园举办为期四天的「HKUST E-25th」创业嘉年华,以创新的「大富翁」主题参展模式,为参与者打造沉浸式创业体验,并汇集了超过100个由校友、学生的初创摊位,展现科大创业中心成立25年来的成果。
开幕典礼于科大举行,邀得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女士出席并主持开幕典礼,与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联同一众创业者、校友及学界代表,共同见证这个意义深远的里程碑。
科大为香港最早推动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大学,并于1999年成立科大创业中心,经营各种活动及基金,务求建立一个具创业精神的校园。自2011年至今,创业中心成功打造「百万奖金创业大赛」,为超过9,000个初创企业提供实践的平台,历年发放奖金超过6,000万元,成为初创起步的重要一环。此外,中心每年亦举办超过50场创业活动,带领初创团队参加超过20个本港及海外的展览。目前,科大成员共创立了超过1,800间活跃的初创公司,当中包括10间独角兽企业和14间成功退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并购),科大团队每年更获得超过130个创业相关奖项。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致欢迎辞时表示:「多年来,创业中心一直致力为学生、教授和校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冀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今次的创业嘉年华展示了过去25年科大创业社群的丰硕成果,体现了我们在推动多元化创业及技术转移方面的不懈努力,科大期望未来可以构建一个更具创业精神的校园,为香港乃至全球的创科生态作出贡献。」
他亦提到,25年来,透过各类创业计划,科大创业中心孵化了一批对社会有深远影响的高科技企业,包括独角兽大疆、上市公司固高科技、幻音数码等,而科大教授李泽湘及高秉强更创办孵化器XbotPark机器人基地,进一步发扬科大创业文化和精神。
「HKUST E-25th」创业嘉年华将于11月5日至8日举行,除了超过100个初创企业摊位将展示创新技术与产品外,亦特别以大富翁主题的展览形式,为参与者打造沉浸式创业体验,让参加者像参与大富翁游戏一样,通过在不同摊位的「格子」进行互动,挑战各个创业阶段,体验从创意萌芽到企业成长的全过程,亦藉此展现25年来,科大创业中心不断追求革新、支持创新的理念。

新闻
科大校董会汇聚顶尖医学专家及学者 为筹建第三间医学院提供专业意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成立校董会顾问小组,为科大校董会提供专业及策略意见,以实践建设香港第三间医学院的愿景。 顾问小组将由在医学、公共卫生及教育界均广受尊崇的梁智鸿医生担任主席。
校董会顾问小组的成员拥有多元的背景,由来自全球各地、具备广博学识及见解的知名医学专家与学者所组成。 成员包括前英国卫生部长、伦敦帝国学院保罗哈姆林外科讲座教授Ara DARZI勋爵,他于推动微创手术、手术机械人和影像导向手术等技术应用上拥有卓越成就; 备受推崇的哥伦比亚大学医学教授何大一教授,他发明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俗称「鸡尾酒疗法」,彻底改革人类免疫力缺乏病毒的治疗方法; 史丹福大学著名医学教授 Roger KORNBERG教授,他凭借研究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于2006年获颁诺贝尔化学奖; 以及新加坡杰出眼科医生兼临床科学家黄天荫教授,他于2022年起出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创始主任。
为支持政府及其新成立的工作组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培训、研究和创新枢纽,以及培养更多医生的愿景,科大于本年初表示有意筹建第三间医学院,今次成立校董会顾问小组,乃大学就实践有关目标的最新举措。 顾问小组将为科大校董会提供专业知识和意见,协助校董会领导此重要项目的发展方向,以应对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医生人手短缺的挑战。
梁智鸿医生拥有近 60 年的泌尿科专科医生经验,在医疗和公共领域均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他亦曾担任多项公职,包括医学界功能界别立法会议员、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及行政会议非官方成员。 梁医生在担任香港大学校董会主席期间(2009-2015),于建立港大深圳医院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梁医生是香港大学医学院的荣誉教授。

新闻
科大成功研发四大AI医学大模型 革新医疗保健领域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成功研发四大崭新的AI医学大模型,推进医疗保健领域的发展。这批AI医学大模型旨在协助全科及专科医生诊症,能为多达30 种癌症及疾病提供诊断和预后评估,部分模型的准确度更可与拥有5 年或以上经验的专业医疗人员媲美。
是次研究透过科大的人工智能运算设施进行,在充足的运算力下,这些AI医学系统得以由大量数据建构而成,结合团队创新的机器学习训练策略,性能表现比其他现有模型更为优秀。领导研究的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助理教授陈浩教授指出,单单是其中一个针对病理学而设的 AI 基础模型,便曾处理逾1.6亿张医学图像,涵盖32癌症类别。
四大模型包括:
• MOME(乳癌诊断)为首个以大模型方式分析多参数磁力共振(MRI)影像的AI模型,针对乳癌诊断而设。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此模型能助医生分析病人的乳房MRI,辅助他们快速区分乳房肿瘤属良性或恶性,从而尽量避免病人进行不必要的病理穿刺化验。此外,此AI模型更能预测患者对化疗的反应,为病人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系统的准确度能与具有5年或以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相媲美,对为病人开创非入侵性及个人化的治疗管理有莫大帮助。

新闻
郑光廷教授获颁2024年度「CCF海外科技人物奖」
HKUST Vice-President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f. Tim CHENG Kwang-Ting was honored with a 2024 CCF Oversea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 by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 (CCF). Prof. Cheng is concurrently a Chair Professor jointly in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Director of AI Chip Center for Emerging Smart Systems (ACCESS), a research center unde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InnoHK initiative.

新闻
科大新学年推五个全新本科课程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将于本周六举办本科入学资讯日,并于今日率先公布将在下学年(2025/26)推出五个新课程,涵盖生物医学及健康科学、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微电子和能源等范畴。新课程既回应社会对医疗科研和新兴科技专业人才的需求,亦为同学提供更广阔的课程选择。此外,工学院除了一直沿用的「学院」收生制,今年将新加入「学系」收生途径,实行「学院学系」双轨入学架构,为已有清晰学术志向的同学提供更多升学选项。
五个新课程分别由科大的理学院和工学院推出。由理学院推出的「生物医学及健康科学」和「科学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课程,前者让同学接触先进的诊断和疾病建模技术,后者则培训同学把数据分析技巧应用至各个科学领域当中。「生物医学及健康科学」课程的毕业生,将来可成为制药或医学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及医疗咨询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亦可选择于临床医学、遗传病咨询和生物医学研究等方面继续深造,将来为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出力。而「科学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课程则期望透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提升同学于实用数学方面的能力。毕业生应能熟练应用各种专业工具,就不同领域议题进行数据分析,以应对各行各业所面对的挑战。
至于工学院所推出的三个新课程,则涵盖「人工智能」、「微电子及集成电路」和「能源及环境工程学」。其中,「人工智能」课程将培训同学利用设计及编写人工智能演算法等,解决不同领域的实际问题;毕业生未来除可选择继续深造,亦可在人工智能相关的岗位担任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甚或创业。「微电子及集成电路」课程内容则涵盖半导体运作原理,以及晶片电路设计和打印等,课程亦将致力启发学生推动量子技术、机械人、微电子和先进材料等新兴领域的创新。而「能源及环境工程学」课程内容则包括可持续能源、再生能源以及转化原材料的原理及相关政策; 同学毕业后可于相关行业出任工程师,或在环境工程顾问行业发展。

新闻
科大欢迎新任校董会副主席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欢迎行政长官委任施熙德女士出任科大校董会副主席,任期由2024年11月1日起生效。
施熙德女士自2018年出任科大校董会成员,她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公司秘书,于法律、法规、合规与公司管治事务有逾三十载经验。她为英格兰与威尔斯、香港及澳洲维多利亚省之合资格律师,亦是特许公司治理公会及香港公司治理公会成员。施女士是校董会法律事务委员会创会主席、财务委员会副主席、大额标书审批委员会主席,以及多个委员会的成员。在这些岗位上,她一直就大学的重大政策和策略发展提供建议,涵盖财政、知识转移、人力资源政策及大学管治等。
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欢迎施女士的新任命,他表示:「施女士自2018年加入校董会以来,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科大的发展。她在法律与公司治理等领域经验丰富,为科大领导层提供宝贵意见。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创作科大首支校歌的过程中也担当了重要角色,校歌不但加强了大学成员的归属感,亦体现了科大的核心价值。我期待与施女士有更紧密的合作,并深信她履新后将继续发挥所长,协助校董会处理不同范畴的工作,共同带领大学再创高峰。」
沈教授亦感谢即将卸任的校董会副主席杨佳锠教授,多年来对科大校董会的尽心贡献。杨教授自2016年8月起出任大学司库,其后于2021年11月获委任为校董会副主席。沈教授说﹕「杨教授不仅协助校董会定期检视职权范围及成员资格等事宜,以提升大学的治理水平,亦领导不同的委员会,为科大的财务稳健与人事管理出谋献策。他任内在筹建港科大(广州)一事上亦贡献良多,值得表扬。我衷心祝愿他未来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