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土木及环境工程, 环境保护
科大工学院发现崭新消毒剂 既高效又环保
氯二甲酚是一种在全球广泛应用的消毒剂,然而由于其相对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加上被大规模使用,已证实对水中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近日发现了一种极具潜力的消毒剂,名为「2,6-二氯苯醌」,有望成为取代氯二甲酚的替代品。 这种化合物不仅能更有效地对抗某些细菌、真菌和病毒,还能在受纳水体中迅速降解并去除毒性。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由科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的张相如教授领导。 张教授研究消毒副产物多年,疫情期间,他注意到氯二甲酚的结构与其团队以前发现的卤代酚类消毒副产物相似,而某些卤代酚类消毒副产物能够在阳光照射下迅速降解。  团队受部分卤代酚类消毒副产物的结构特性和降解性质所启发,设法从消毒副产物中筛选出一种能够在受纳水体中快速降解并去除毒性的高效广谱消毒剂。 团队研究人员测试了10种消毒副产物在灭活不同病原体时的功效,当中包括大肠杆菌(一种有机会驱动结直肠癌的常见细菌)、金黄葡萄球菌(细菌)、白色念珠菌(真菌)以及噬菌体MS2(病毒)。 他们发现2,6-二氯苯醌在灭活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功效比氯二甲酚高出9至22倍。  此外,即使在没有阳光照射的环境下,2,6-二氯苯醌也能在受纳海水中通过水解途径迅速降解,因此可以快速减低对海洋生态食物链最底端的环节动物胚胎所造成的发育毒性。 2,6-二氯苯醌被排放入海水两天后显示,其发育毒性较氯二甲酚低31倍。      张教授阐释说:「与氯二甲酚相比较,我们这项研究所筛选出来的消毒剂具有更强的灭菌和灭病毒活性,即使在黑暗环境中,其浓度和发育毒性也能在海水中迅速降低。」 他强调,我们迫切需要寻找既环保又高效的消毒剂,尤其自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以来,这项需求变得更加明显。 「在水环境的样本检测时,会经常检测到氯二甲酚,例如在香港的河水样本中,其最高浓度已达到每升10.6微克的水平。 毒理学研究已发现氯二甲酚对水生生物的不良影响,包括内分泌干扰、胚胎死亡和畸形发育。 以虹鳟鱼为例,若长期暴露于环境浓度下的氯二甲酚(每升4.2微克),可导致基因调控和形态变化。」 
新闻
研究及科技,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
科大工学院开发创新平台 一步到位制作类精子「微型机械人」 大大提升精准药物传输效能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的研究团队研发出创新磁力驱动平台,仅需一个步骤,便可制作类似精子结构(类精子)的微型机械人,在精准药物输送应用上具备优秀的活动能力和高效性能。 团队突破传统微流控装置无法处理精密3D结构的限制,成功简化这些微型机械人的制作过程,有望将这项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这种类精子「微型机械人(又称为微游动器)」主要用作在人体内复杂的环境穿梭,帮助精准药物输送及微创手术。 与传统的微流控技术相比,类精子微型机械人在液体环境的游动效率较高,但要大量制造,并实现高效驱动和可控药物释放一直是个难题。  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副教授申亚京领导的研究团队受鳐鱼精子的活动机制所启发,开发出一部利用外在磁场驱动的漩涡湍流辅助微流控(VTAM)平台,能以一步到位的方法制成类精子微型机械人。 这些新设计的类精子微游动器具有可控制推进的灵活尾部及有效载药的核壳头部,成功在不同黏度的流体环境中达至高效推进。  申教授表示:「VTAM平台成功以便捷的方法制造复杂的3D多形态结构,实现传统层流设备无法做到的技术。 为了实践应用,我们致力进一步优化制造过程,以确保微游动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我们亦期望能进行体内测试,验证这些微游动器在临床环境中的实际效果。 」 团队研发的突破性VTAM平台结合了传统十字形微流控芯片和旋转磁力搅拌器所形成的漩涡容器。 微流控芯片产生的磁性藻酸盐液滴,通过毛细管转移到氯化钙溶液漩涡容器。 这些液滴在漩涡流的作用下爆裂,令其内部的磁性藻酸盐溶液暴露,并被漩涡流抽出,形成类精子的不对称结构。 在抽出尾部后,由于与氯化钙溶液中的钙离子发生交联反应,微游动器便能在几毫秒内凝固成形。 通过此方法制成的微游动器具有可生物降解的核壳头部和柔软尾部,其形态亦可透过涡流转速和溶液浓度进行调节。 
新闻
学生发展及联系
科大办开学嘉年华 校长勉励新生发掘潜能传承「凡事皆可为」精神
迎接新学年,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九月二日)起举行为期两天的开学嘉年华「Fire Up Your Year」,校长叶玉如教授联同一众副校长及管理层出席,与新生大玩问答游戏,陪伴他们开启人生的新篇章!为培养新成员对大学之归属感,学生不但甫进校园便能听到科大校歌的悠扬旋律,校长及副校长们更带领新生合唱,与学生打成一片,以歌声凝聚大学社群。 叶校长在致辞中勉励同学们,在科大的生活不仅要专注学业,更要享受探索的过程。她亦鼓励同学要勇于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建立长久的友谊,秉持科大「凡事皆可为」的精神,并充分享受这段成长的旅程。她又指出:「对新生而言,初到科大难免要花时间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和环境,但我们随时都会在身边支持你们!」 此外,主办嘉年华的环球事务及传讯处、学务长办公室及逸夫演艺中心更邀请一众科大师兄、师姐为新生进行乐队演出、无伴奏合唱、花式跳绳、啦啦队及跳舞表演,并于校园各处设置摊位游戏,增进同学对校园设施的认识,场面乐也融融。
新闻
研究, 研究及科技, 物理学
科大与上海交大发现新准粒子及杂化方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物理系刘军伟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贾金锋教授和李耀义教授领导的合作研究团队在拓扑晶体绝缘体碲化锯的超导涡旋上发现了一种新的马约拉纳零能模(Majorana zero modes,MZMs),同时研究出利用晶体对称性调控MZMs间的杂化方法。 这项最新发现开辟了实现容错量子计算机的新途径,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MZMs是超导体中的零能量的、拓扑非平庸的准粒子,其粒子编织方式是非阿贝尔的,即是即使交换次数相同,以不同次序交换粒子,也会产生不同的量子态(图2a)。 这特性与电子和光子等一般粒子截然不同,因为一般粒子的量子态和交换的次序无关(图2b)。 MZMs的这项扭结编织特性可以保护MZMs免受局域的干扰,所以它们是实现容错量子运算的理想平台。 虽然近年科学家发展出人工制造拓扑超导体的方法,但由于在实验室中实现MZMs编织所需特定磁场,又难似控制对MZMs之间的杂化,而这些实验中的MZMs相距亦甚远,一直无法成功耦合MZMs。 科大的理论研究团队和上海交大的实验团队合作,利用制备拓扑材料、以扫瞄穿隧显微镜测量和大规模数值模拟的丰富经验,研究出崭新方法来耦合MZMs,突破过往实验的瓶颈。 他们在碲化锯中发现了一种受晶体对称性保护的MZMs,首次证实了多个MZMs能同时存在于同一超导涡旋中; 在不涉及远距离移动MZMs和强磁场的情况下,破坏磁性镜像对称性,同一涡旋中操纵了MZMs的杂化。 (图3)
新闻
科大代表团访江苏 全方位深化产学研协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本周率领代表团出访江苏省,随团包括20间科大深科技初创公司。他们展示创业成果,并与当地逾百间企业作商业配对,开拓新机遇。科大更与无锡经济开发区(无锡经开区)签署合作协议,携手推动创新及初创企业孵化,深化科大与江苏省地区的产学研协作。  在为期五日的考察行程期间,校长叶玉如教授获邀于南京出席「苏港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以「打造苏港合作的产学研引擎」为主题致辞,深入剖析了科大在科研创新领域的成就,并结合江苏省的产业优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大会由香港贸发局主办,其他出席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先生、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博士及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先生等。 科大与江苏省一直于产学研上合作。去年初,科大就与无锡经开区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在科大设立锡港(香港)协同创新中心。此行,双方再度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落实有关细节。根据协议,无锡经开区将向科大提供经费支持锡港(香港)协同创新中心的营运。双方会甄选一批优质企业及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在港孵化,并向各队伍提供资助,支持初创企业发展。无锡经开区亦会在当地提供产学研合作及政策支持,鼓励成熟团队及企业到无锡创业及转化科研成果。此外,科大亦会继续组织师生到无锡展开考察活动,并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缔造完善的创科生态环境。 为协助科大初创企业拓展市场,校方特意安排20间科大深科技初创公司参与是次考察,与无锡重点企业作商业配对,并于南京参与创科展览,涵盖电子、大数据、环保科技、机械人研发及生命健康等领域。其中,由科大工学院副院长(研究及研究生教务)袁杰教授创立的原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AtomSemi,更与无锡新吴区签署投资合约,成功落户无锡,进一步扩展业务。 叶玉如教授对是次考察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欣喜,她表示:「江苏省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研及教学资源、优良的营商环境及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与科大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高度契合。我们期待科大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专业知识能与江苏省的产业优势互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及应用,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增强国家发展新动能。」
香港科大故事
多元, 体育, 学生创新
新入学运动员与发明家:启航科大 扬帆逐梦
这个暑假迎来了另一个朗日晴天。阳光洒落在清水湾海面,波光粼粼。学生帆船运动员易希澧 — 友人爱称她「Maddy」— 已然整装待发,准备跟教练和队友展开长达数小时的训练。那边厢在天水围,朱兆邦(Joseph)在中学母校的实验室内埋头苦干,努力优化他为社区长者发明的免提追踪买菜车。 各自怀有高远理想的Maddy和Joseph,不约而同于2024/25学年,入读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继续追梦。他们分别通过两个直接入学计划加入科大校园,包括「学生运动员学习支援及入学计划」和「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科大今年共取录了60多名杰出学生。在学业发展之外,他们将会在科大的全人教育和个人化支持下,尽展才能。   帆船运动员    醉心工程学 Maddy分享:「我一出生就成为了家里的『水宝宝』,因为妈妈在2004年怀着我的时候,一家人正在布吉旅游,并逃过了南亚海啸。」 那次事件或许冥冥中改写了Maddy的人生,她自幼便展现出水上运动的天赋,约一岁便开始习泳,更在七岁那年,因母亲朋友的一个随心建议,让她发现了帆船运动的乐趣。 她笑道:「扬帆运动带给我自由自在的感觉,让我能感受当下,忘却日常生活中杂乱的思绪和忧虑。」那时仍年幼的她只把扬帆出海当作减压的消闲活动,没料到会在15岁那年加入香港帆船队,成为专业运动员。  
新闻
创新, 研究, 商业
科大成立金融研究院 在全球金融新时代中推动金融创新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宣布成立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院),致力透过金融研究和科技创新,与香港及海外地区的学术界、业界和政策制定者紧密合作,以解决当前多样而复杂的社会及经济问题。  作为知识创新探索的先驱,研究院秉持四个研究重点,分别由辖下四所跨学科研究中心负责推展,包括(一)科技创新中心、(二)环境与社会责任中心、(三)财富管理中心,以及(四)宏观金融与地缘经济中心。 研究院亦设有一个由近20位国际著名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透过善用跨学科知识与资源,成为推动应用研究的国际平台,以期应对迫在眉睫的重要议题,促进不同持分者之间的合作,并为业界从业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真知灼见,有助他们做出有效的决策。  出席研究院启动礼的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先生、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工商管理学院署理院长许佳龙教授,以及研究院院长兼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策略规划及研究)楼栋教授。  许正宇先生在启动礼上表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非常重视金融创新,特别是数字金融、金融科技、绿色及可持续金融等发展迅速的领域。 他指出,传统金融市场与前沿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两者的结合,将为企业及投资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香港在这两个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透过发展创新金融技术以及开拓新市场,势必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再创高峰。 他热切期待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研究院,就加深各界对新兴科技可如何强化金融服务业的了解,作出宝贵贡献。 启动礼上,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在这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香港面对许多挑战。 亚洲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地缘政治变化亦带来不明朗因素。 然而,科技演变一日千里,而永续发展更成为全球趋势,无疑为创新发展缔造了新契机。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积极迎接这些挑战,并把握机遇。 科大成立金融研究院,将为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作出贡献。”
新闻
科大工学院研发新型环保制冷装置 制冷效率刷新世界纪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的一支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新型环保制冷装置,其制冷效率大幅增加逾48%,刷新世界纪录,有望减少全球能源消耗之余,亦可为依赖制冷技术的行业带来改革转型。弹卡制冷技术的效能大幅提升,亦有助推动这项颠覆性技术的商业化,并减低传统制冷技术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传统的蒸气压缩制冷技术常用的制冷剂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有鉴于此,科学家一直研究对环境友善的替代方案,当中以「基于形状记忆合金循环相变潜热固态弹卡制冷技术」尤为重要。这种技术使用的形状记忆合金制冷剂不仅不含温室气体,而且高效及可100%回收利用。然而,所有已开发装置的「温跨」,即显示制冷设备将热量从低温源传递到高温散热器的能力指标,却相对较小—如约20-50 K,大大阻碍了这一新兴技术的商业化。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的孙庆平教授与姚舒怀教授率领其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多材料级联弹卡制冷装置,并成功打破这款装置的制冷效能世界纪录。 他们选择了三种具有不同相变温度的镍钛合金,分别在冷端、中间端和热端工作。通过匹配各单元的工作温度与相应的相变温度,整体装置的超弹性温度窗口扩大至100 K以上,使得每个镍钛单元均能在其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显著提升了制冷效率。该多材料级联弹卡制冷装置在水侧实现了75 K的温跨,超越了之前的50.6 K世界纪录。这项研究突破最近发表在顶尖期刊《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题为「A Multi-Material Cascade Elastocaloric Cooling Device for Large Temperature L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