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1

香港科大故事
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 教与学, 成就, 奖项, STEM教育
活出真我的强大力量
科大航空航天工程系助理教授Rhea LIEM的事业在波折中茁壮成长,面对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考验,她年纪轻轻就需要在事业上作出果断抉择。Liem教授最近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颁发2021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新晋教学人员组),她说:「我的人生一度翻天覆地,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Liem教授生于印尼雅加达,父亲在她16岁那年病重,家庭陷入困境。父母被迫结束生意,一家人无奈地告别舒适的中产生活。 「家境有变,又遇上环球金融危机,令我不得不认真思考前路和事业。选科要同时兼顾能力和兴趣,确保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 勤奋用功加上博学审问,让她取得奖学金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机械及生产工程学,当时她没留意这门学科并非女生的热门选择。 「机械工程师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然这行业以男性居多,但无论在大学或家里,从没有人质疑我的选择。爸妈有三女一子,但一视同仁,从没说女孩子不应学习工程。我们童年时,爸爸常亲自教我们科学知识。」 大学毕业后,她在新加坡任职工程师,三年后负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硕士,期间发掘了自己对航空航天工程的兴趣,人生方向自此改变。
香港科大故事
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 研究
专家系列:探索最暗黑之谜
六十年前,人类首度踏足太空,震撼世界;多年来,数以百计的太空探索任务不断出现,人类得以对宇宙加深认识和瞭解。在科学家希望解开的芸芸太空疑团中,黑洞为最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的天文现象,我们对它的认识十分有限。 经过数十年努力,科学家终于在2019年首次摄得黑洞真貌,本年初再下一城,得到一张影像更细緻的照片,为黑洞研究写下重要里程碑。这些划时代的影像证明了在距离地球约5,400万光年的M87星系中心,存在一个相等于65亿个太阳的超大质量黑洞。

2022

香港科大故事
旧书的第二人生
近10年来,漂书活动于全球开枝散叶,但在香港始终未成气候。 有见及此,一群科大校友设计了一个应用程式,希望推动二手书广泛流通,建立本地阅读文化。 传统的漂书模式难以持续,我们堆积了很多书都送不出去。
香港科大故事
创业, 土木及环境工程,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监察提升工地安全 
一家获奖初创公司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全自动监察工地安全,提升效率。
香港科大故事
求学在科大?以创科造福社会
优秀的大学教育能让学生把兴趣提升至更高的境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铺设成功之路。在求学在科大?系列第三篇,两位来自马来西亚的科大人,分享他们如何受惠于科大的教育,逐步将学术兴趣升华至专业成就。  念高中时,张博宏已对创业有浓厚的兴趣。虽然从未修读过任何商业科目,他仍忠于自己的志趣,选择撰写商业计划书作为其十年级的个人作业。  科大是主张以好奇心推动学习的年轻大学,并提供跨学科课程,是升学的最佳选择 — 博宏。 博宏说:「我的作业题目,是游说附近的购物商场开设一间西装店,我还向商科老师请求指导。」凭着详尽的资料搜集和精辟的策略思维,博宏的计划书令老师大为赞叹。  他续说:「我一直热衷研究如何用科技解决现实生活难题。因此,当我考虑往哪里升读大学时,得知科大是主张以好奇心推动学习的年轻大学,并提供跨学科课程,就知道这里是我升学的最佳选择。」  修业期间,博宏除了在课堂上研习科技及工商管理的跨学科知识,更获得难能可贵的行业实习和国际交流经验,扩滦视野。  博宏说:「我去过台湾向一家手提计算机公司的高层简布一份商业建议书;大学二年级时,又在一家美国科技企业的上海分公司当市场推广实习生。 这些经验让我在求职时更占优势。」  博宏在大学最后一年正式展开事业第一步,获讲师推荐于一间太阳能初创公司做兼职,负责撰写商业计划书。  他说:「当时我获得几间跨国企业聘请,虽然我对那些职位也很感兴趣,但这间太阳能初创公司的行政总裁是科大校友,他鼓励我专注在初创界发展。」 博宏年轻有为,年仅28岁已晋升为公司的马来西亚董事总经理兼区域业务发展主管,成功将再生能源业务拓展至内地、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地,又为公司夺得 国际企业的合约。  此外,他还促成了马来西亚最大型的太阳能采购协议,协助家邬迈向2050碳中和的目标。  科大教晓我应该将知识转化为应用,造福社会,这方面需要设计思维和市场触角 — 靖婷。
香港科大故事
引人入胜的数字游戏
我从来算不上好学生,直到我发掘了真正的学习兴趣。 科大工学院工程教育助理教授梁炜霆年少时热爱电子游戏,一直渴望投身电玩行业,从来没想过当一位老师,更遑论赢取教学奖项。  这位2021科大「卓越核心课程教学奖」得主直言:「上大学前,我从来算不上好学生!直到我对计算机科学产生兴趣才有所转变,更在大学和研究院进修这一门专业,取得科大博士学位。转眼间,从一位教学助理变成科大教授。」  现实不似预期  梁教授执教的得奖课程「 COMP2711 计算机科学与离散数学工具」,简单而言涉及概率、图论和计算理论。授课初期,他沿用昔日大学恩师的教学方法,但面对比自己年轻整整10年的学生,很快便发觉不能「萧规曹随」。 梁教授回想说:「我当学生时,上课没有powerpoint,没有影片,也没什么辅助教学的工具。上课时,大家只管埋头抄笔记,甚至没有多少时间发问!起初,我尝试照搬从前的一套,但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我知道必须改变。」  旧的一套不管用,梁教授马上改变策略,每一课开始时向学生提出一些有趣问题,挑战年轻人的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