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聞
科大獲科興公益基金會捐款逾千萬港元 開展「科興學人計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布,獲北京市科興公益基金會(科興公益基金會),捐贈150萬美元(折合港幣約1,170萬元)。雙方將共同設立「科興學人計劃」,以培育生命科學人才,支持更多科大年輕學者進行生物醫藥研究,推動醫療科技發展。
捐贈儀式昨日於科大舉行,與會嘉賓包括北京科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首席執行官兼科興公益基金會發起人尹衛東先生、北京科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王楠女士、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副校長(行政)兼署理副校長(大學拓展)譚嘉因教授,以及科大校長策略顧問盧毓琳教授等。
科興公益基金會發起人尹衛東先生說:「 生物技術的發展是飛快的,人類對生命健康的需求是巨大的。『科興學人計劃』希望引導我們的科研人員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中國及更多國家,以回應人民對健康水準不斷提升的需求,並把更多的『科學發現』轉變為『科學貢獻』。」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基金會的慷慨捐贈不僅反映了它對科大科研成果方面的肯定,亦彰顯其對香港未來發展生命科學領域充滿信心。科大多年來在生命科學方面的基礎研究、臨床應用以及公共衛生等領域,取得顯著的成就,然而,在轉化基礎科研為臨床應用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資金與資源上的投入,這個新成立的『科興學人計劃』,正正為我們的學者提供了強大的後盾,支持他們在生命科學的教研路上不斷尋求突破,並透過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前沿生物醫藥協作,開拓更多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助力香港發展成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是次捐贈由盧毓琳教授協助促成,他在儀式致辭時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科興生產了超過30億劑疫苗,為全球抗疫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次合作,充分彰顯了科興對科學家的支持、對創新的追求,以及對未來的信心。我們相信,這筆資金將點燃更多年輕科學家的夢想,為社會帶來更多的突破與進步。」
為期三年的「科興學人計劃」,將資助13位科大生命科學學部的年輕學者,每位獲選者將獲得每年港幣30萬元的資助,旨在支持他們發展在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及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先進研究,促進跨學科協作。大學將設立專門委員會負責監督甄選過程,確保選出最合適的教學人員參與計劃。

新聞
港科大聯手北大清華 共築醫學戰略合作網絡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近日與北京大學(北大)醫學部及清華大學(清華)醫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醫學教育和醫學科技創新發展。科大與北大、清華的合作關係可以追溯到創校初期,長久以來在多個學科領域保持緊密合作和交流。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港科大將與內地兩所頂尖高校攜手,在醫學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共同促進醫學教育、前沿科技研發和臨床應用的發展,為國家和香港健康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北大醫學部是中國政府依靠自身力量開辦的首間專門傳授西方醫學的國立醫學校。自1912年成立,北大醫學部匯聚了頂尖的師資隊伍和豐富的教學資源,擁有19個國家級、70個省部級科研平台,轄下六家直屬附屬醫院,取得了一系列具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具國際化視野的醫學人才。早在2000年,港科大就與北大、深圳市政府共同成立了深圳北大港科大醫學中心,開創性地打造集醫療服務、教學、科研和成果轉化於一體的創新醫學平台。同時,港科大與北大醫學攜手探索培養兼具科研及臨床能力的覆合型醫學人才,聯合開設醫學博士-哲學博士(MD-PhD)雙學位課程。此次合作雙方將在兩地學生臨床培訓、教學資源共享、師資交流等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協作,推動醫學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此外,雙方還計劃在精準醫學、生物醫學工程以及重大疾病防治等關鍵領域協力攻關,為解決國家重大健康問題提供有力支撐。
清華醫學院則致力於以科技賦能醫學實踐,高度重視將前沿科技轉化為臨床應用,在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精準醫學以及醫療設備研發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與港科大的優勢高度契合。清華醫學院下設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藥學院、醫療管理學院及器官移植與仿生醫學研究院等六大教學科研機構,並擁有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清華大學華信醫院及清華大學玉泉醫院等三家附屬醫院。這些研究機構和附屬醫院在科研和臨床領域均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為清華醫學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此次清華與港科大的合作,將聚焦未來醫學發展的新方向,通過跨學科協作,探索如何將尖端科學技術轉化為臨床應用,培養兼具科研及臨床能力的覆合型醫學人才,以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與此同時,雙方還計劃在醫療管理領域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醫療管理人才,為中國醫療體系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與太平再保險簽署合作備忘錄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太平再保險(太平再)於2025年3月4日在中國太平金融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開發和轉移新技術,以解決保險業面臨的問題,並逐步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及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副總經理趙峰先生舉行會談,並見證備忘錄簽署。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張利民教授及太平再行政總裁于曉東先生代表雙方簽約。香港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業務發展總監衛志豪先生、星睿雲智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廖子平博士出席簽約儀式。
趙峰先生對太平再與科大的聯合研發項目——「用於保險業的香港洪澇巨災模型」,獲香港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夥伴研究計劃」的資助表示祝賀,並對科大給予中國太平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謝。他介紹了中國太平的歷史沿革和經營特點,表示中國太平始終堅持立足港澳,深耕大灣區,堅持國際化特色,肩負在商言政、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太平再是太平集團國際化經營的排頭兵、亞洲地區知名的專業再保險公司,堅持穩健經營、創新發展、合作共贏,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綜合性風險解決方案,希望雙方以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契機,積極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探索在教育培訓、低空經濟、風險減量、大數據分析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提升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災害風險管理能力,助力香港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建設。
郭毅可教授介紹了科大的教學科研、規劃發展及辦校理念,對太平再在科大科學研究方面給予的支持和信任表達感謝。他表示通過香港洪澇災害模型的研發,雙方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希望以此次合作備忘錄為契機,不斷擴大合作範圍,在聯合創新研究、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人工智能等方面開展更加深入合作,共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助力韌性城市建設。
郭毅可教授一行參觀了中國太平歷史文化展廳,隨行成員包括科大知識轉移辦公室業務發展主管梁俊偉博士及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研究助理教授何健。其他出席的太平再代表並包括其副總經理何則勝先生、業務管理部總經理李柏璋先生、業務管理部分析中心總經理馮力揚先生及業務管理部副總經理白韻琪女士。

新聞
科大與本地頂尖醫院展開合作 為推動成立第三間醫學院籌謀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宣佈,與養和醫療集團(養和)及香港港安醫院(港安)展開合作,為科大籌辦香港第三間醫學院的計劃邁出重要一步。這兩所頂尖的私家醫療機構已為香港服務逾百載,是次與科大合作,將為香港推動醫療創新注入新動力。
養和是首間支持本科生臨床醫護培訓及專科醫學培訓的本地私家醫院,並設有臨床試驗中心,具備豐富的醫療教育及醫學研究經驗。憑藉其先進的醫療設備及專業的醫學科研團隊,養和多年來屢創研究突破,將可與科大各自發揮獨特優勢,攜手培育具備臨床能力、科研思維及精通科技的新一代醫生,應對未來的醫療挑戰。根據合作協議,養和將為科大學生提供短期臨床課程及實習機會,同時會推進在臨床服務、實踐和教育方面的的人才交流,並發展質子治療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研究協作。養和更會開放其臨床模擬及醫學實驗室等先進設備供科大學生使用,助學生擴闊實踐經驗。
至於港安亦會為科大學生提供臨床實習輪換機會,並與科大攜手開辦醫療教育課程。港安隸屬的全球醫療網絡在美國、澳洲、日本及韓國等均設有醫院、醫學院及大學,將有助科大與世界各地的臨床醫療專家合作,提升教學質素。此外,雙方將探討推動研究協作,亦會攜手建設卓越專科中心(Centres of Excellence),支援社區健康及保健服務的發展,並於醫學培訓中實踐以病人為本的理念。事實上,港安及科大一直秉持相同的願景,致力透過突破性的創新和跨地域的協作,提升醫療水平。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衷心感謝養和醫療集團及香港港安醫院的鼎力支持,她表示:「這兩所機構均以其全面及以病人為本的專科醫療服務享譽業界,是本地醫療體系的重要支柱。是次合作不僅充分彰顯我們共同推動醫療發展的決心,更是科大邁向建設香港第三間醫學院的重要里程。兩所機構擁有先進臨床設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及廣泛的醫療網絡,我們將為學生提供豐富臨床培訓機會。連同早前與大灣區及北京等地醫院的戰略合作,科大致力培養新一代富有愛心、兼備臨床能力及科研思維的醫療專業人才,引領社會應對瞬息萬變的挑戰,塑造更健康的未來。」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與土木工程拓展署簽署科研合作備忘錄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二月二十八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訂立雙方在可持續基建發展和土地開拓方面的科研合作框架。
合作備忘錄由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方學誠先生簽署,並由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及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先生見證簽署儀式。
合作備忘錄三月一日生效,為期兩年,科研範圍涵蓋可持續基建發展及土地開拓工程中採用的嶄新建築物料、創新的山泥傾瀉緩減策略、數位化、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工程技術及可持續方案。
方學誠先生在簽署儀式上表示土木工程拓展署一直透過應用創新科技,協助部門推展各項工程項目。憑藉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建築工程的經驗和科大頂尖的科研團隊,雙方合作可促進可持續基建發展及土地開拓的科研,有助業界進一步提升生產力、工程質量和工地安全。
鄭光廷教授表示,科大的跨學科研究專長涵蓋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材料科學及土木工程等方面,將與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實踐經驗、工作數據和場景應用產生協同作用,以創造既創新又實用的解決方案。
土木工程拓展署一直與各院校及建築業界緊密合作,研發各種智能及創新科技並應用於工務工程。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多項工程項目應用科研成果,有效解決工程項目的痛點,例如優化泥石屏障設計以防治山泥傾瀉,以及倡導循環再造拆建物料。

新聞
科大與英美頂尖醫學院合作 推動籌建香港第三間醫學院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倫敦帝國學院與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支持籌辦香港第三間醫學院,前者為科大醫學院計劃提供顧問上的支援,後者則與大學展開合作,推動醫學教育和臨床培訓方面的發展。
政府早前提出建立第三間醫學院的願景,以培養更多醫生以滿足本地需求,並助力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科大認為新一代醫生必須具備在本地環境中服務和領導的能力,亦應懂得善用全球醫療科研領域的前沿技術。
為此,科大與全球院校建立合作關係,並與包括北京、上海、華中以及大灣區的頂尖內地醫學院和醫院,構建強大合作夥伴網絡,務求建設一所符合最高國際標準的新醫學院,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加盟。
倫敦帝國學院醫學院一直位居世界前十名*,於英國及新加坡亦有成功籌建醫學院的經驗。憑藉其在醫學教育方面的豐富經驗,倫敦帝國學院醫學院目前正向科大提供專業意見,協助制定第三間醫學院的發展藍圖,以及草擬一個全面的規劃方案,涵蓋基礎設施需求、課程開發以及人才招聘等多個領域。
而作為美國一級醫學研究機構**的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則將與科大在師生交流、研究及國際協作方面展開合作。根據科大與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最近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後者可為科大學生提供臨床課程和實習機會,並為駐院醫生和及專科醫生提供培訓課程。
科大與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亦可共建研究團隊或研究中心,以促進醫學教育、臨床治療技術和基礎醫學研究等領域的跨學科研究及應用,並會探討與國際組織在醫學教研方面的合作機會。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衷心感謝兩所卓越醫學院的鼎力支持,她表示:「倫敦帝國學院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在醫學教育和研究創新方面的領導地位一直備受推崇。透過和他們以及中國內地一流醫學機構的緊密合作,以及科大校董會顧問小組、籌備委員會、與醫學教育工作小組中多名本地與國際專家成員的鼎力協助,各方優勢互補,定能令科大在籌辦新醫學院上作出周詳而全面的計劃。我們將與各位夥伴攜手培育具備臨床能力且精通科技的新一代醫生,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醫療需求,貢獻香港未來醫學教育和醫療發展。」

新聞
港科大積極拓展大灣區醫學教育網路 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及廣州醫科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近日分別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一院)、南方醫科大學(南醫大)及廣州醫科大學(廣醫)達成戰略合作關係,攜手在臨床教育、人才培養、醫學研究及創新成果轉化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為提升醫學教育及醫療服務注入新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約8,600萬人口,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持續攀升,同時區內豐富的臨床醫療資源為醫學教育與臨床研究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潛力。 港科大一向重視並積極拓展在大灣區的合作和發展,過去在廣州、深圳、佛山等地建設了科研基地,並於2022年在廣州南沙成立了港科大(廣州)。是次與三所機構的合作計劃乃港科大積極籌辦醫學院的重要舉措之一。透過大灣區的資源與平台,港科大將充分發揮其在科研、教育及創新領域的優勢,與合作夥伴攜手培養引領未來醫學發展的複合型醫學人才,助力香港乃至大灣區建設國際醫療創新樞紐,在全球醫學健康領域發揮引領作用。
是次合作旨在進一步拓展香港與內地在臨床教育和醫學研究領域的合作機制。根據合作協議,中山一院、南醫大及廣醫未來將選派臨床教授及相關專家,定期赴港科大授課,並為學生在大灣區提供多元化的臨床實習機會。 同時,港科大還計劃與三所合作夥伴結合前沿技術、醫學研究與臨床實踐經驗,共同開展臨床教育研究,探索創新教學方法,進一步完善醫學教育體系,促進醫學教育的持續進步。
在醫學研究領域,港科大將結合自身在生物醫藥、人工智慧、數據科學、工程學及基礎科學等領域的優勢,與中山一院、南醫大及廣醫的臨床醫學成就,探討建立聯合科研團隊或研究中心,推進跨學科合作與創新,推動前沿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臨床應用,提升大灣區乃至全國的醫療技術水準。 此外,港科大亦計劃與三所機構定期合辦國際學術論壇和研討會,分享最新醫學研究進展,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知識共用,打造全球化的醫學創新平臺。
港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港科大非常榮幸能與中山一院、南醫大及廣醫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這是港科大與大灣區頂尖醫學機構展開長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我們期望結合港科大在雄厚的科研實力與三所合作夥伴在臨床醫學領域的優勢,培育新一代的高質素醫學專業人才,促進前沿科研成果更快地轉化為臨床應用,為推動兩地醫療創新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