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2

新聞
時光倒流的地圖尋古之旅
數世紀前,空中航行尚未出現,世界似乎遠比今天遼闊。當時的西方旅行家以不同方式到東方進行探索,回家時會帶上一兩張印刷地圖,為家鄉裏無法遠行的人展示異國文化,開啟他們的眼界。科大一位學者最近出版了一本著作,首次全面和豐富地彚集一系列中國古時地圖,開創學術先河。
這本書是製圖學中獨一無二的學術著作。
新書名為 Regnum Chinae: The Printed Western Maps of China to 1735,當中「Regnum Chinae」為拉丁文,解作「中華帝國」。著作由科大李兆基圖書館數碼學術服務及檔案主任柏恪義博士及其團隊花了四年時間合力編著而成,包含了1584 至1735年間在西方印製的127幅中國地圖。
柏博士說:「無論在英文或中文藏庫裏,關於中世紀中國古地圖的合集一直欠奉,這本書是製圖學中首部相關學術著作,獨一無二。」
出版此書源於科大10年前開始的中國古地圖計劃。當時大學在榮譽大學院士高佩璇博士的慷慨資助下,搜羅和購入一批中國古地圖,團隊將這批珍貴館藏數碼化後,進而出版成書。
走遍四方 物色珍寶
雖然館方早已存備出版新書所需的大部分古地圖,但柏博士仍馬不停蹄,到世界各地搜羅珍品,力求盡善盡美。
他說:「除了國家圖書館或大型藝廊,我還接觸德國、意大利和荷蘭等地的地圖收藏家和銷售商,看看不同的藏品。他們非常友善,很樂意和我分享地圖背後許多有趣的故事,我感覺像加入了地圖迷組成的小型秘密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