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首迎「治疗猫」 疗愈同学心灵
科大首次将「治疗猫」带入校园,在临近考试之际为同学纾压和打气。
科大首次将「治疗猫」带入校园,在临近考试之际为同学纾压和打气。
科大首次将「治疗猫」带入校园,在临近考试之际为同学纾压和打气。
两只「治疗猫」Arlo 和Cobbie都是被遗弃的动物,它们已通过考试及评估的合资格,具有丰富的「行医」经验。
科大目前有三只现役的治疗犬,分别是:五岁的德国牧羊犬 Bruno(上)、八岁的柴犬 Luna(左下),和十二岁的魔天使Chow Jai(右下)。
科大「毛牵无挂」动物辅助计划的每节聚会可容纳8至10名科大同学,学生可以透过抚摸、拥抱和喂食等方式与狗狗互动,从中放松心情,纾缓压力。
科大「毛牵无挂」动物辅助计划的每节聚会可容纳8至10名科大同学,学生可以透过抚摸、拥抱和喂食等方式与狗狗互动,从中放松心情,纾缓压力。
科大「毛牵无挂」动物辅助计划的每节聚会可容纳8至10名科大同学,学生可以透过抚摸、拥抱和喂食等方式与狗狗互动,从中放松心情,纾缓压力。
除了关注学生的情绪健康,计划还将举办以动物为主题的教育讲座,培养同学的同理心,尊重生命,并且关注动物权益。
动物一向具愈疗心灵的奇妙能量,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年与非牟利兽医服务协会(NPV)合作,首度邀得两只「治疗猫」到访校园与同学见面互动。它们是已通过考试及评估的合资格「动物老师」,性格温驯可爱,具有丰富的「行医」经验,为一众学生带来欢乐及慰藉,于考试季节前夕稍作放松,释放压力。
自2019年起,科大推出「毛牵无挂」动物辅助计划, 该计划于2022年获得施熙嘉医生家庭基金慷慨赞助,持续为科大学生服务。 目前校园有三只的驻校治疗犬, 定期与学生见面,让学生借着与治疗犬及朋辈互动,缓解压力,减轻焦虑,每学年惠及逾700名同学,涵盖各个年级及学科。科大指,未来会继续开拓各式各样别具特色的活动,例如邀请不同动物医生来访,并举办教育讲座、义工服务等,务求关心学生的同时,亦提升同学对动物权益的关注。
注册收取我们的最新消息
相关文章
最新消息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脑成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项全球首创技术,能够以近乎无创方式,对清醒状态下的实验小鼠大脑进行高分辨率图像扫描。这项创新技术毋须对实验动物实施麻醉,使科学家能直接观察大脑在自然运作状态下的组织活动,未来将有助深入探索人类脑部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运作,为神经科学研究开辟全新路径。
人类大脑构造极其复杂,科学家一直试图利用脑成像技术探索其运作机制。然而,现有成像技术如磁力共振成像、脑电图、电脑断层扫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均难以解析大脑微细结构及工作机制。由于小鼠在基因和生理结构上与人类高度相似,常被用作实验模型,用于研究阿兹海默症、亨廷顿舞蹈症、脑痫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多种人类癌症疗法和疫苗效用等。然而,在麻醉状况下,小鼠的血液循环、胶质细胞形态及神经元活动会发生显著改变,实验效果远不如清醒状况理想。此外,小鼠在自然活动时亦会导致扫描图像模糊,令观察大脑细微部位的活动变得十分困难。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为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旗舰项目Urban-PREDICT成立国际协调办公室,彰显大学在城市气候科学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办公室开幕典礼汇聚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政府部门代表及业界专家,同场更举行城市气候预测与韧性圆桌会议,旨在推动尖端科学应用及跨领域合作,为全球共同应对城市气候风险迈出重要一步。
城市气候科学的全球枢纽
全球城市正面对极端高温、洪水、风暴及空气质素恶化等日益加剧的风险。为应对这些挑战,世界气象组织旗下世界天气研究计划开展Urban-PREDICT项目,工作涵盖预测、风险评估、早期预警、数据整合、共融治理、社区意识及变革性行动,旨在协助城市更好地预测及管理这些与日俱增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