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乐育人材

科大陈飞教授荣获2025年卢克·霍华德奖

 表彰其对城市气候研究的贡献

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可持续性
#奖项及排名
#研究
#创新
科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副主任陈飞教授荣获国际城市气候协会(IAUC)颁发的2025年卢克.霍华德奖,表扬他于城市气候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及超卓贡献。

科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副主任陈飞教授荣获国际城市气候协会(IAUC)颁发的2025年卢克.霍华德奖,表扬他于城市气候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及超卓贡献。

IAUC赞扬陈教授在城市气候模型范畴研究中,展现卓越的国际领导力和影响力。

IAUC赞扬陈教授在城市气候模型范畴研究中,展现卓越的国际领导力和影响力。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副主任陈飞教授荣获国际城市气候协会(IAUC)颁发的2025年卢克·霍华德奖。陈教授为大中华地区第二位获此国际殊荣的学者,是次奖项肯定他于城市气候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及超卓贡献。
 
作为国际大学气候联盟颁发的最高殊荣,卢克·霍华德奖每年颁授予在国际城市气候学领域中表现卓越的学者,以肯定其在研究、教学及服务中的贡献。IAUC赞扬陈教授在推动城市气候模型方面的所展现的国际领导力和影响力,当中包括协助制订政策和开发工具,以保护脆弱地区。

陈教授表示︰「非常感谢国际城市气候协会给予我的肯定。我与科大的缘分始于2004年的合作项目,合作带来的启发超越学术研究层面,更激发我对探索城市化对区域天气与气候影响的热忱。这种协作精神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当中引发的灵感更持续激励我在研究上不断突破,并为我带来此项殊荣。」

陈飞教授为城市气候学及气象研究学知名学者,拥有逾28年经验,同时在世界气象组织(WMO)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担任重要职务。他曾领导多个国际项目,致力开发天气预测和气候模型,并建立极端天气预警系统。目前,由陈教授领导、于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下的城市预测项目,聚焦于预测和减轻极端天气现象,如局部暴雨和热浪引发热岛效应以及空气污染所带来的灾害和影响。

陈教授现正与科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刘启汉教授、冯志雄教授和石晓明教授,以及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杨嘉川教授合作,领导新一代全球城市天气预测模型的开发。该模型透过跨学科协作,整合物理科学、社会科学及人工智能技术,致力提升热带沿海城市就天气灾害与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及时间性。今次获颁2025年卢克·霍华德奖的殊荣,不仅彰显陈教授在城市气候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更是继2024年获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后,对其丰硕学术成就的再度肯定。

在加入科大之前,陈教授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服务逾25年,该中心为世界顶尖的天气、气候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机构。陈教授过去进行及推动多项研究,涵盖地表动力学、水资源变化的过程、陆地与大气的关系,及人类与大自然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等。他的城市气候研究始于2004年与科大的合作,共同改进中尺度天气模型,以分析城市与大气相互作用对香港空气质素的影响。

关于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https://www.hkust.edu.hk/zh-hans) 是国际知名的大学,致力推动创新教学、卓越研究及具影响力的知识转移。科大着重为学生提供全面及跨学科的教学,于《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2025》中全球排第19、全港第一。另有 13 个科目跻身《2025 年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50强,其中「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科全球排名第17位,蝉联本地大学之冠。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中,一直位处全球首30名以内,反映毕业生极具竞争力。在研究及创业创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于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最新的「2020研究评审工作」被评为「国际卓越」或「世界领先」水平。直至2025年5月,科大成员共创立了逾1,800间至今活跃的初创公司,当中包括10间独角兽企业和17间成功退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并购)。

传媒查询:
赵翘瑛

电话﹕2358 8800
电邮﹕andiechiu@ust.hk

植敏欣
电话:3469 3153
电邮:meganchick@ust.hk 

 

注册收取我们的最新消息

了解香港科技大学的最新动态、活动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