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科大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隐藏结构奥秘 开辟稳定高效器件制备新途径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钙钛矿薄膜的晶粒底部广泛存在表面内凹的结构,并揭示了这种结构对于钙钛矿薄膜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基于这项新发现,团队开创了一种有效消除这些晶粒表面内凹结构的新方法,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更加高效和稳定。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极巨潜力的光伏技术,被广泛认为有望在电网供电、便携电源和太空光伏电池等广阔的应用场景中取代现有的矽基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其独特优势,它目前不仅具有比商用矽电池更高的功率转换效率,还在原料和制造成本低廉、可持续制造,并可特制不同透明度和颜色的电池等方面具有优点。然而,钙钛矿器件在光、湿、热致应力下的长期稳定性仍然是其商业化的主要障碍。 为解决这一问题,科大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副教授周圆圆带领的研究团队,从材料微结构这一独特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研究团队发现,在钙钛矿薄膜的晶粒广泛存在表面内凹几何形貌。这种高度隐蔽的内凹结构破坏了钙钛矿薄膜界面的结构完整性,是限制钙钛矿电池功率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隐藏因素。 研究团队采用创新方法,透过利用表面活性剂分子「十三氟己烷-1-磺酸钾」(tridecafluorohexane-1-sulfonic acid potassium)来操控钙钛矿薄膜形成过程中的应变演化和离子扩散过程,成功消除晶粒表面内凹结构。团队以此制作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热循环、湿热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标准测试中表现出显著提升的耐久性。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周教授说:「单个晶粒的结构和几何特征将决定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半导体器件的性能。透过揭示晶粒表面内凹结构、研究它们对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化学工程定制其几何形状,我们正在开拓一种全新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使其效率和稳定性接近理论极限。」 他进一步补充道:「当我们用原子力显微镜仔细检查钙钛矿薄膜晶粒表面的结构细节时,我们对晶粒表面存在的内凹结构非常感兴趣。这些内凹结构通常隐藏在薄膜底部,因此过去的研究人员往往很容易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新闻
合伙,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科大与阿里巴巴合作 计划成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与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成立「香港科技大学– 阿里巴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协作。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与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吴泽明今天于校园进行签署仪式。根据协议,阿里巴巴计划于未来三年,与科大携手成立联合实验室,以及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语言模型及多模态训练推理、算力基础设施和系统软件等方面进行前沿研究。阿里巴巴与科大将各自派出不同领域的专家,就联合实验室的管理和学术范畴组成委员会,以协调、组织及计划不同的研究项目。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吴泽明表示:「科大是一所世界领先的大学,在大数据、人工智慧领域更是拥有世界一流的水平与实力。阿里巴巴拥有全球领先的数字零售业务和亚太地区领先的云计算业务,也造就了丰富且多元化的业务场景。在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下,先进科技是阿里巴巴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非常高兴能与科大加强合作关系,期待双方在关键领域强强联手、突破创新,一方面促进科研成果在丰富的业务场景中快速应用与发展;另一方面携手培养年轻人才,以推动引领科技的快速变化。」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感谢阿里巴巴对科大的信任:「科大与阿里巴巴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双方多年来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领域,促成了不少科研上的突破以及成果转化。这次我们计划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将为双方人才提供更紧密的合作与交流机会。事实上,过往有不少优秀的科大毕业生投身到阿里巴巴发展,而阿里巴巴亦有为数不少的精英加盟科大进行学术科研工作。借着研究资源共享,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方面的创新应用,实现互惠共赢,在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之时,亦助力国家发展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 科大和阿里巴巴自2018年起,共开展了超过10个协作研究及人才培育项目。 2022年,科大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培育在数据分析、云计算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才,协助壮大香港人才库。除此以外,阿里巴巴亦一直大力支持科大的创新创业举措,不但是科大创业基金的支持伙伴之一,「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亦有为科大成员创立的初创企业提供投资基金及企业策略指导,为完善科创生态圈作出贡献。
新闻
科大工学院团队为高性能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研制先进固态电解质 有助增强储能应用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最近成功研发一种新一代用于锂金属电池的固态电解质,能够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这项突破性发现,有助于推动应用于电动车、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网供电等领域的储能技术发展。 与传统锂金属电池相比,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以固态电解质取代了易燃的液态电解质,并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有害现象,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这种电池为开发新一代储能技术带来前景。然而,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广泛应用受到室温下的低离子电导率和锂离子传递数的限制。 为解决这项挑战,由科大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助理教授KIM Yoonseob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制备方法,结合一种称为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iCOF)的多孔结晶聚合物与聚离子液体(PIL),制造出无溶剂和无塑化剂添加的高性能固态电解质。 这种新型iCOF/PIL合成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具有高离子电导率(达1.50 x 10−3 S cm−1)和高锂离子传输性能(大于0.8)。通过结合实验数据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团队发现PIL、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盐(LiTFSI)和iCOF之间建立的共配位和竞争配位机制能够加快锂离子传输,并同时限制TFSI离子的移动。 团队利用这种高性能固态电解质,进一步制造了一款由合成固态电解质与磷酸铁锂合成正极 (LiFePO4 composite cathode)组成的完整锂金属电池。团队发现该电池在1C充放电率和室温下带有141.5 mAh g−1的初始放电容量,经800次循环充电和放电后,仍然保持显著的87%容量。 Kim教授表示:「我们提出的突破性方法首次成功展示出运行稳定、具高可逆容量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充分展现了iCOFs于电化学储能装置的巨大潜力,为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于电动车、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网供电等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路向。」
新闻
研究, 物流及供应链管理, 健康, 气候变化
科大于2024-25年度「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及「主题研究计划」成绩超卓 获批拨款为本地院校之冠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的三个研究项目,今日获研究资助局(研资局)2024/25年度「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和「主题研究计划」合共拨款港币2.125亿元资助,金额冠绝本地院校,亦是科大历来最好的成绩。 获批拨款的三个研究项目涵盖不同范畴,当中包括开发以人为本的前沿AI及机器人技术,改善长者照顾及护理;创建「香港海岸分身」数码系统,管理极端天气对海岸的影响;以及通过技术转型,提升香港在可持续供应链金融中的地位。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向研究团队表达祝贺,她说:「科大今年于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和主题研究计划再创历史佳绩,不但充分体现大学对推动卓越研究的坚定决心,亦印证了科大学者的研究实力昭著。而当中两个获资助项目,由科大与科大(广州)的研究人员携手领导,更展现了两校之间的协同发展。透过日益紧密的研究协作,两校将继续引领更多突破性的跨学科研究及科技创新,裨益香港及其他地区。」 科大副校长(研究与发展)郑光廷教授亦为团队的成就感到振奋:「是次科大获研资局两大重点拨款计划的认可,意义非凡。获奖的三个项目分别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据科学等尖端科技驱动,彰显了科大致力结合科技创新与研究,探索新兴领域的研究突破。我们预期,随着更多世界级的科研设施相继于校园落成,将有助科大的科研人员进一步探寻知识,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挑战。」 三个获拨款项目包括:
新闻
国际, 论坛, 物流及供应链管理
科大于新加坡举办论坛 推动两地家族办公室及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昨日于新加坡举办论坛,汇聚学界及业界专家探讨区内家族办公室及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发展,以促进这两个重要行业的协作新机遇,加强香港及狮城两地的合作。  论坛吸引不少新加坡业界人士及商学院在当地的校友参与。 作为一个联系互动平台,与会者在论坛上分享两个行业的发展经验,同时发掘合作新机遇。 科大商学院亦借此活动加强与当地校友的联系,构建行业人脉网络。 科大商学院署理院长许佳龙教授致辞时表示:「香港及新加坡的发展是亚洲崛起的典范,两地之间协作机遇良多。 透过学院庞大的商界网络及旗下研究中心的雄厚实力,是次论坛进一步加强学院与新加坡业界及校友的联系。 我们衷心感谢论坛与会者的积极参与及热烈交流。」  论坛的专题研讨之一是探讨新加坡与香港之间于家族企业及家族办公室领域的协同作用,讲者包括余仁生国际集团并购董事总经理余在启先生、科大金乐琦亚洲家族企业与家族办公室研究中心资深顾问兼创始主任金乐琦敎授及研究中心主任彭倩教授,以及煌孝集团主席与董事经理张东孝先生。 金敎授在环节中表示,新港两地均拥有大量华裔人口,中心以华裔家族企业作为重点研究领域,将有助发挥两地的协同效应,促进区内行业发展; 而彭教授则表示,家族要跨代延续影响力,重点在于维护家族和谐、价值观及财富,而新港两地拥有完善的家办生态系统,可以在投资地域多元化、影响力投资及慈善事业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  论坛另一专题研讨环节由科大利丰供应链研究院执行委员会成员张崎崚教授主持,探讨如何在环球经济变化中增强供应链韧性。 三位讲者分别为美光科技全球供应链管理资深总监方庆麟先生、利标品牌集团(冯氏集团成员)前供应链解决方案总裁Robert SINCLAIR先生以及新加坡时尚协会首席执行官张婷婷女士。 张教授在环节中表示,全球供应链管理领域瞬息万变,挑战与机会交织并存。 他指出,新港两地为东南亚及中国内地的重要门户,学院促成两地经验的相关研讨,有利启发新思维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 
新闻
科大商学院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合作推出全新课程及开展其他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双方合作关系,包括推出双语工商管理博士课程,为学生及教授提供交流机会,并探索开展建基于两校强项的非学位行政人员培训课程。 两所商学院将透过发挥自身优势,致力深化双方在学术交流、研究和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的协作,开展战略合作。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科大副校长(行政)谭嘉因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教授、科大商学院署理院长许佳龙教授及其他科大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代表出席了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科大商学院署理院长许佳龙教授表示:「在颠覆性科技创新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推动下,经济环境正在快速转变,两所商学院展开这次合作,可望为经济及社会带来新可能。参与有关协作项目的学生及教授,将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运作及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内地经济有更深入全面认识。我们期待推展包括全新工商管理博士课程在内的首批项目,也希望未来双方可以深化合作伙伴关系,举办更多的学术交流,持续作育英才、推动行业创新。」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教授表示:「多年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科大商学院合作成果丰硕,此次双方的战略携手,不仅标志着两所顶尖学府在商业教育与研究领域的深度融合,更是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金融、科技、产业人才的共同承诺。未来我们愿继续与科大商学院一道,秉持开放合作精神,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共同为中国商业的繁荣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智慧与力量。」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建立在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基础上,依托清华大学百年教育资源优势,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国际化的产业金融人才。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是一所年轻、重视创新的学府,致力推动全球商学教育,其卓越的研究成就和高质教学课程,广获各界认同。  
新闻
研究, 研究及科技, 创新, 奖项, 奖项及排名
科大五个研究项目获首批「产学研1+计划」拨款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共有五个研究项目获创新科技署产学研1+计划(RAISe+)的拨款资助,成为首批24个项目之一。 拨款将支持各研究团队加快步伐,早日将研究成果惠及市民大众,达至产业、学术机构及研究三赢。 这些项目分别由科大工学院及理学院教授领导,涵盖不同范畴,包括:基因治疗、癌症肿瘤成像、污水处理、传感芯片和人工智能机械人等。 以下是各获批项目的详情(项目排名不分先后): 项目一: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基因治疗策略 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兼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一对多」基因编辑策略,用于治疗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FAD是一种严重的早发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创新的基因编辑方法有潜力发展成为长效、改善病程的临床疗法。 FAD影响着全球约200万至300万人,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种,具有发病较早、症状更严重和恶化速度较快的特点,有时早在30岁或 40岁就出现症状。FAD主要是淀粉样蛋白前体(APP)、早老素-1(PSEN1)和早老素-2(PSEN2)三个基因之一的遗传突变引起。这些突变皆导致大脑中淀粉样蛋白(Aβ)的累积增加,这是AD 的主要病理特征。
新闻
科大与法国国立民航学院加强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于7月3日接待来自法国国立民航学院(Ecole Nationale de l’ Aviation Civile)的代表团,就深化合作进行探讨。 法国国立民航学院代表团与科大法籍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教授Stéphane REDONNET进行富有成果的讨论,内容涵盖研究生交流计划与联合研究合作。 科大是香港唯一获法国驻港澳总领事馆颁发法国国立民航学院 Anita Conti可持续创新奖学金的本地大学。此奖学金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创新,让获奖者在法国开展相关研究。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博士Dajung KIM于2023年获此项奖学金, 现为助理教授在法国国立民航学院开展其教职生涯。 科大一直致力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 以培育顶尖人才。大学将继续加强与全球学府的联系,扩展合作伙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