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香港科大故事
从科大迈向大湾区:扎铁机械人的知识转移之旅
今年四月,科大在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有四个项目赢得了评审团嘉许金奖,其中之一是扎铁机械人项目。此发明品由哲学硕士生李昊臻带领团队,在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副主任梁浩博博士的指导下,共同研发而成。而科大亦在本届发明展中再创高峰,共有多达36个研发项目夺得不同殊荣,成绩彪炳。
单看外表,这部扎铁机械人的设计简洁利落,不似科幻巨作中所见的机械人一般引人注目。然而,它却是科大研究员与大湾区建造业界同心协作的成果。他们的抱负远大,期望实践建造工序自动化,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科大跨学科学院一向以其跨学科自选课程见称,现正修读此课程最后一年的昊臻也是从中获得灵感,继而带领扎铁机械人研究项目。他的专攻范畴为智能建造与机械人,透过灵活的课程结构,不但可以活用大学的丰富学习资源,更获得国际知名的机械人学学者、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李泽湘教授的指导。
创业梦想 萌芽结果

香港科大故事
非物质文化保育:老字号饼店继承人的致胜秘方
如果你曾亲临长洲庆祝太平清醮,那你必定品尝过郭锦记饼店出炉的平安包。今年,这家拥有超过50年历史的老字号饼店在短短一周内便售出高达60,000个平安包,成绩斐然。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离不开香港科技大学校友、郭锦记饼店第二代传人郭宇钿(Martin KWOK)的辛勤付出。他于七年前接手家族生意后,逆转了老字号品牌的命运。然而,Martin 的志向远不止于此,他怀揣着更宏大的抱负——保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拓新视野
科大理学院珍视长洲太平清醮的文化价值,因此今年三月,特地邀请 Martin 回来母校为学院举办的「环球文化交流祭」制作了一座两米高的微型包山。这次活动吸引了校内逾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职员参加,让他们有机会一「尝」平安包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自2011年起,长洲太平清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独具特色的平安包,以艳红的「平安」二字为标志,象征着对长洲岛「风调雨顺,合境平安」的美好祈愿。
Martin为科大理学院的「环球文化交流祭」特制印有「理」字的平安包,寓意「包理平安」,为科大多元化学生社群送上祝福。

香港科大故事
世界经济论坛「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 科大访问团以革新发明启迪全球
在世界经济论坛举办的「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科大首席副校长、享誉国际的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领域的学者郭毅可教授分享,AI科技于艺术领域可望更趋人性化,而生成式AI技术更可与艺术发展相得益彰。此外,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系主任及讲座教授邵敏华教授、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范智勇教授,亦随同郭教授出席此项全球盛事,并于场内展示了其创新发明品。而科大(广州)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讲座教授许彬教授,亦以「元宇宙全球未来委员会」成员身份,一同参与是次活动。
夏季达沃斯论坛又名为「新领军者年会」,今年活动于六月底在中国大连举行,云集了分别来自近80个国家和地区、约1,600名政府高官及不同界别的全球领袖。
在AI世代重塑艺术创作
今年的论坛主题为「未来增长的新前沿」,其中焦点落在创业与创新范畴。在「传媒无极限: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媒体行业」的专题讨论中,郭教授向观众阐述了有关生成式AI技术如何转化艺术创作的精辟见解。
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郭毅可教授获邀在「传媒无极限: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媒体行业」的专题讨论中发表演说。(相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新闻
科大团队发现新的细胞因子促进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生命科学部副教授郭玉松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最近揭示了一项有关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新发现。团队最新发现的宿主因子会通过与SARS-CoV-2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相互作用,来促进病毒进入细胞。这项发现不但为我们理解SARS-CoV-2感染机制带来新视角,更为治疗新冠提供了新方向。
科学界普遍认为,SARS-CoV-2的侵染过程主要依赖其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CoV2-RBD)与宿主细胞受体ACE2的相互作用。过往虽然有大量研究围绕ACE2的过度表达如何促进病毒入侵宿主细胞,但对于缺乏ACE2是否能抑制病毒入侵的探究却相对较少。就此,由郭玉松副教授带领的科大团队,遂与香港大学(港大)和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研究团队,展开联合研究,透过GST pull-down方法,成功筛选出除了ACE2之外、与CoV2- RBD结合的多种宿主表面因子。
实验结果显示,在经筛选的众多宿主表面因子中,宿主因子SH3BP4调节了CoV2-RBD的内吞过程,并以不依赖ACE2,而是依赖整合素和网格蛋白的方式,介导SARS-CoV -2伪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这项发现揭示了SH3BP4在病毒透过内吞途径入侵宿主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除了SH3BP4外,部份经筛选的细胞因子,例如ADAM9和TMEM2,相比于感染力相对低的SARS-CoV的RBD,对CoV2-RBD显示出更强的亲和力,表明这些因子于SARS-CoV- 2入侵中具有特定作用。此外,研究团队更发现了偏好与SARS-CoV-2 Delta变异株的RBD结合的因子,有可能进一步增强Delta变异株的入侵能力。
郭玉松教授表示:「本次研究不仅揭示了SARS-CoV-2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新宿主细胞表面因子,还发现了整合素在介导病毒内吞中的关键作用,为治疗新冠奠下新的研究基础。」

新闻
科大校长出席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校长年会 加强可持续发展跨校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日前参加了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举行的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校长年会。为期三天的会议汇聚了来自61间联盟成员院校的领袖,共同探讨应对环太平洋地区气候变迁的挑战。
叶校长参与了一场小组讨论, 就创新跨领域研究应对迫切气候变迁等议题,与其他与会专家交换看法。叶校长强调科大致力与全球各地的大学合作,分享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净零碳排放目标的最佳实践、创新意念和策略。
科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劳敏慈亦代表科大出席了在奥克兰举行的首届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APWiL亚太女性领导力高峰会。高峰会召集超过100位联盟女性领导力指导计划的成员和校友,以及成员院校的女性领导者,探讨环太平洋地区性别平等和多样性的议题。
科大致力通过与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及其成员的紧密合作,发挥集体力量,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活动如校长年会有助促进联盟成员合作,从而发挥更大社会影响力。

新闻
科大举行升旗仪式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七周年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七周年,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早于校园举行升旗仪式,近二百名嘉宾冒雨观礼,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一等秘书周武先生、科大副监督陈祖泽博士、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顾问委员会主席廖长城博士与荣誉主席罗康瑞博士、校长叶玉如教授、校董会副主席杨佳錩教授、司库姚建华先生,以及其他科大校董会和顾问委员会成员、高层管理人员、师生、校友、教职员及其家属等。另外,逾3,700名观众于网上收看直播。是次典礼继续由香港辅助警察队会操及升旗队负责,并首度由辅警乐队作即场演奏。升旗仪式过后,一众来宾一同颂唱科大校歌,凝聚大学社群,并祝愿香港于祖国的支持下继续繁荣昌盛。

新闻
科大嘉许透过直接录取计划入学的优秀学生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近日经「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SNDAS)及 「学生运动员学习支援及入学计划」(SALSA),取录了逾60名才华横溢的学生。这批同学部分擅长艺术及体育,部分年纪轻轻已创办了盈利企业,亦有些准备于入读科大后,进一步实践其创新意念。这批同学将于2024/25 学年入学。
为表彰他们的热诚与成就,科大今日举办了嘉许礼,欢迎这批学生入读。典礼上,科大协理副校长(教学)冯志雄教授和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处长刘梦琳教授鼓励同学要把握机会,投入科大具创意及活力的氛围,展现自我。多名中学校长、老师,以及来自香港体育学院和中国香港乒乓总会的代表亦有出席典礼。
冯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科大一直崇尚多元化,除学术表现外,我们亦注重同学于艺术、领导力、创业精神、体育精神和社区服务等各方面的才能。透过更全面的评估方法,我们期望可以吸纳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学生入读科大,让他们在具活力的环境下,探索学习、启发及创新,释放不同层面的潜能。科大藉着多元化的环境,致力培育同学成为具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领导者,贡献社会。」
自教育局2022/23学年推出SNDAS以来,科大逐步将更多本科课程纳入该计划中,让更多拥有学术以外才华的学生入读科大,发挥所长。于2024/25学年,科大共有19个来自不同学院的课程参与SNDAS,而经计划获取录的人数,更于过去两年间倍增。当中不少学生在艺术、人工智能、机械人和商业等领域实力非凡,更在各类国际比赛中屡获奖项及殊荣。科大除会向各人颁发港币五万元的奖学金,若他们于文凭试中考获多于一科的5*及5**,大学亦会向其发放对应的入学奖学金。
科大亦有参与另一项专为鼓励本地运动员入读本地大学而设的非学术收生计划SALSA。自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于2022/23学年推出该计划以来,科大以体育成就作为评核准则,取录了不少精英学生运动员,当中包括2020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赛铜牌得主苏慧音,以及数名将于今年九月入学的剑击、帆船和乒乓球的专业运动员。为支持SALSA,科大亦推行「学生运动员入学计划」(SAAS),为本地优秀运动员申请者提供特别入学安排、奖学金、生活津贴,以及如弹性上课安排等其他相关支援,帮助他们平衡训练与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