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聞
Dr. Timothy PAGE 的樂韻教育之旅
Dr. Timothy Page of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a composer and lecturer in the Division of Humanities, has been awarded the prestigious Guggenheim Fellowship in Music Composition.
香港科大故事
跨學科, 創新, 教育
從科大邁向大灣區:紮鐵機械人的知識轉移之旅
今年四月,科大在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有四個項目贏得了評審團嘉許金獎,其中之一是紮鐵機械人項目。此發明品由哲學碩士生李昊臻帶領團隊,在香港智能建造研發中心副主任梁浩博博士的指導下,共同研發而成。而科大亦在本屆發明展中再創高峰,共有多達36個研發項目奪得不同殊榮,成績彪炳。 單看外表,這部紮鐵機械人的設計簡潔俐落,不似科幻巨作中所見的機械人一般引人注目。然而,它卻是科大研究員與大灣區建造業界同心協作的成果。他們的抱負遠大,期望實踐建造工序自動化,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科大跨學科學院一向以其跨學科自選課程見稱,現正修讀此課程最後一年的昊臻也是從中獲得靈感,繼而帶領紮鐵機械人研究項目。他的專攻範疇為智能建造與機械人,透過靈活的課程結構,不但可以活用大學的豐富學習資源,更獲得國際知名的機械人學學者、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李澤湘教授的指導。   創業夢想    萌芽結果
香港科大故事
非物質文化保育:老字號餅店繼承人的致勝秘方
如果你曾親臨長洲慶祝太平清醮,那你必定品嚐過郭錦記餅店出爐的平安包。今年,這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的老字號餅店在短短一周內便售出高達60,000個平安包,成績斐然。在這輝煌成就的背後,離不開香港科技大學校友、郭錦記餅店第二代傳人郭宇鈿(Martin KWOK)的辛勤付出。他於七年前接手家族生意後,逆轉了老字號品牌的命運。然而,Martin 的志向遠不止於此,他懷揣着更宏大的抱負——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開拓新視野 科大理學院珍視長洲太平清醮的文化價值,因此今年三月,特地邀請 Martin 回來母校為學院舉辦的「環球文化交流祭」製作了一座兩米高的微型包山。這次活動吸引了校內逾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和教職員參加,讓他們有機會一「嚐」平安包所蘊含的文化意義。自2011年起,長洲太平清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獨具特色的平安包,以艷紅的「平安」二字為標誌,象徵着對長洲島「風調雨順,合境平安」的美好祈願。 Martin為科大理學院的「環球文化交流祭」特製印有「理」字的平安包,寓意「包理平安」,為科大多元化學生社群送上祝福。  
香港科大故事
國際, 創新
世界經濟論壇「2024夏季達沃斯論壇」 科大訪問團以革新發明啟迪全球
在世界經濟論壇舉辦的「2024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科大首席副校長、享譽國際的人工智能(AI)與機器學習領域的學者郭毅可教授分享,AI科技於藝術領域可望更趨人性化,而生成式AI技術更可與藝術發展相得益彰。此外,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邵敏華教授、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范智勇教授,亦隨同郭教授出席此項全球盛事,並於場內展示了其創新發明品。而科大(廣州)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講座教授許彬教授,亦以「元宇宙全球未來委員會」成員身份,一同參與是次活動。 夏季達沃斯論壇又名為「新領軍者年會」,今年活動於六月底在中國大連舉行,雲集了分別來自近80個國家和地區、約1,600名政府高官及不同界別的全球領袖。   在AI世代重塑藝術創作 今年的論壇主題為「未來增長的新前沿」,其中焦點落在創業與創新範疇。在「傳媒無極限: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媒體行業」的專題討論中,郭教授向觀眾闡述了有關生成式AI技術如何轉化藝術創作的精闢見解。 2024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郭毅可教授獲邀在「傳媒無極限: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媒體行業」的專題討論中發表演說。(相片來源:世界經濟論壇)  
新聞
生命科學
科大團隊發現新的細胞因子促進SARS-CoV-2進入宿主細胞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副教授郭玉松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最近揭示了一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新發現。團隊最新發現的宿主因子會通過與SARS-CoV-2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相互作用,來促進病毒進入細胞。這項發現不但為我們理解SARS-CoV-2感染機制帶來新視角,更為治療新冠提供了新方向。 科學界普遍認為,SARS-CoV-2的侵染過程主要依賴其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CoV2-RBD)與宿主細胞受體ACE2的相互作用。過往雖然有大量研究圍繞ACE2的過度表達如何促進病毒入侵宿主細胞,但對於缺乏ACE2是否能抑制病毒入侵的探究卻相對較少。就此,由郭玉松副教授帶領的科大團隊,遂與香港大學(港大)和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研究團隊,展開聯合研究,透過GST pull-down方法,成功篩選出除了ACE2之外、與CoV2-RBD結合的多種宿主表面因子。 實驗結果顯示,在經篩選的眾多宿主表面因子中,宿主因子SH3BP4調節了CoV2-RBD的內吞過程,並以不依賴ACE2,而是依賴整合素和網格蛋白的方式,介導SARS-CoV-2偽病毒進入宿主細胞。這項發現揭示了SH3BP4在病毒透過內吞途徑入侵宿主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除了SH3BP4外,部份經篩選的細胞因子,例如ADAM9和TMEM2,相比於感染力相對低的SARS-CoV的RBD,對CoV2-RBD顯示出更強的親和力,表明這些因子於SARS-CoV-2入侵中具有特定作用。此外,研究團隊更發現了偏好與SARS-CoV-2 Delta變異株的RBD結合的因子,有可能進一步增強Delta變異株的入侵能力。 郭玉松教授表示:「本次研究不僅揭示了SARS-CoV-2入侵宿主細胞過程中發揮作用的新宿主細胞表面因子,還發現了整合素在介導病毒內吞中的關鍵作用,為治療新冠奠下新的研究基礎。」
新聞
科大校長出席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校長年會 加強可持續發展跨校合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日前參加了在新西蘭奧克蘭大學舉行的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校長年會。為期三天的會議匯聚了來自61間聯盟成員院校的領袖,共同探討應對環太平洋地區氣候變遷的挑戰。 葉校長參與了一場小組討論, 就創新跨領域研究應對迫切氣候變遷等議題,與其他與會專家交換看法。葉校長強調科大致力與全球各地的大學合作,分享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淨零碳排放目標的最佳實踐、創新意念和策略。 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勞敏慈亦代表科大出席了在奧克蘭舉行的首屆環太平洋大學聯盟 APWiL亞太女性領導力高峰會。高峰會召集超過100位聯盟女性領導力指導計劃的成員和校友,以及成員院校的女性領導者,探討環太平洋地區性別平等和多樣性的議題。 科大致力通過與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及其成員的緊密合作,發揮集體力量,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活動如校長年會有助促進聯盟成員合作,從而發揮更大社會影響力。
新聞
大學盛事
科大舉行升旗儀式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七周年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七周年,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早於校園舉行升旗儀式,近二百名嘉賓冒雨觀禮,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一等秘書周武先生、科大副監督陳祖澤博士、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顧問委員會主席廖長城博士與榮譽主席羅康瑞博士、校長葉玉如教授、校董會副主席楊佳錩教授、司庫姚建華先生,以及其他科大校董會和顧問委員會成員、高層管理人員、師生、校友、教職員及其家屬等。另外,逾3,700名觀眾於網上收看直播。是次典禮繼續由香港輔助警察隊會操及升旗隊負責,並首度由輔警樂隊作即場演奏。升旗儀式過後,一眾來賓一同頌唱科大校歌,凝聚大學社群,並祝願香港於祖國的支持下繼續繁榮昌盛。
新聞
科大嘉許透過直接錄取計劃入學的優秀學生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近日經「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SNDAS)及 「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SALSA),取錄了逾60名才華橫溢的學生。這批同學部分擅長藝術及體育,部分年紀輕輕已創辦了盈利企業,亦有些準備於入讀科大後,進一步實踐其創新意念。這批同學將於2024/25 學年入學。 為表彰他們的熱誠與成就,科大今日舉辦了嘉許禮,歡迎這批學生入讀。典禮上,科大協理副校長(教學)馮志雄教授和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處長劉夢琳教授鼓勵同學要把握機會,投入科大具創意及活力的氛圍,展現自我。多名中學校長、老師,以及來自香港體育學院和中國香港乒乓總會的代表亦有出席典禮。 馮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科大一直崇尚多元化,除學術表現外,我們亦注重同學於藝術、領導力、創業精神、體育精神和社區服務等各方面的才能。透過更全面的評估方法,我們期望可以吸納來自不同領域的優秀學生入讀科大,讓他們在具活力的環境下,探索學習、啟發及創新,釋放不同層面的潛能。科大藉著多元化的環境,致力培育同學成為具國際視野的創新型領導者,貢獻社會。」 自教育局2022/23學年推出SNDAS以來,科大逐步將更多本科課程納入該計劃中,讓更多擁有學術以外才華的學生入讀科大,發揮所長。於2024/25學年,科大共有19個來自不同學院的課程參與SNDAS,而經計劃獲取錄的人數,更於過去兩年間倍增。當中不少學生在藝術、人工智能、機械人和商業等領域實力非凡,更在各類國際比賽中屢獲獎項及殊榮。科大除會向各人頒發港幣五萬元的獎學金,若他們於文憑試中考獲多於一科的5*及5**,大學亦會向其發放對應的入學獎學金。 科大亦有參與另一項專為鼓勵本地運動員入讀本地大學而設的非學術收生計劃SALSA。自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於2022/23學年推出該計劃以來,科大以體育成就作為評核準則,取錄了不少精英學生運動員,當中包括2020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團體賽銅牌得主蘇慧音,以及數名將於今年九月入學的劍擊、帆船和乒乓球的專業運動員。為支持SALSA,科大亦推行「學生運動員入學計劃」(SAAS),為本地優秀運動員申請者提供特別入學安排、獎學金、生活津貼,以及如彈性上課安排等其他相關支援,幫助他們平衡訓練與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