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香港科大故事
人工智能
生成式AI開創AI新世代
科大教授和畢業生正在運用生成式AI,革新教學方法和營商模式。
香港科大故事
校友
《流水落花》:校友賈勝楓的導演路
香港電影《流水落花》導演賈勝楓,慶幸在大學時代發掘了自己的興趣,一步步踏上電影之路,成就其導演夢。
香港科大故事
擁抱性別平等 — X世代和Z世代有話兒
趁着國際婦女節,我們找來四位科大人談談他們怎樣看社會對男性和女性的期望。
香港科大故事
WISE傑出女生 振翅翱翔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今年二月的「婦女和女童參與科學國際日」致辭時提出了一條簡單的方程式:「越多婦女和女童投身科學等於更好的科學 。」一語道盡兩者的密切關係。 綜觀現今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 (STEM) 領域,女性的參與比例仍然偏低,但回顧過去10年,越來越多有遠大抱負的女性投身這些由男性主導的專業,而且表現卓越。  每年,科大向出類拔萃的女生頒發「傑出科學與工程女生獎學金」(Wome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簡稱WISE) ﹐支援她們在STEM世界一展抱負,追尋夢想。今期,我們走訪了三位WISE獎學金得主。這三位揚眉女子各自努力,期盼在航空航天工程、物理及計算機工程上發光發熱。對於有志以創新和科技推動世界向前的一眾後輩,她們的故事絕對值得借鏡。 明智抉擇助人生起航 金多貞 (前排中間穿杏色外套) 2004年修讀航空航天工程,與同學合照。  
香港科大故事
智能花灑頭 淋浴「慳水」新猷
暢快地洗個熱水澡,舒緩疲憊身心,絕對是難以抗拒的誘惑。需要在考試季節放鬆神經、「充電」再戰的同學,自然明白當中妙處。問題是,淋浴時間越長,嘩啦嘩啦地流走的水就越多。大家可曾想過,多少寶貴食水因而白白浪費? 住在本科生宿舍第五座 (Hall V) 的工程學二年級生Ann 坦言:「每天洗澡,一般要用上 30至 40分鐘。」雖然不少專家認為淋浴10分鐘以上已屬極度浪費,但我們大多不以為意,因為在香港,只要扭開水龍頭,安全清潔的食水便源源不絕流出,一切似乎理所當然。   用了新花灑頭,我每天的洗澡時間縮短了大約 5分鐘。 為保護這種珍貴的天然資源,科大最近便推行名為 「慳水從『頭』開始」的新措施,在兩座學生宿舍安裝了 85 個智能花灑頭,希望透過這先導計劃鼓勵宿生在淋浴時節制用水。 「用了新花灑頭,我每天的洗澡時間縮短了大約 5分鐘。」Ann的「慳水意識」明顯提高了,每天淋浴時節省的用水多達30公升! 小事大意義 智能花灑頭的精髓,在於一組內置水力驅動 LED 指示燈,可按照實際用水量轉換顏色:開水時,綠燈亮起,之後每用水10公升,指示燈就會變色,用水量達到30公升(約 4分半鐘後),燈號更會轉紅,提示使用者趕快完事。

2022

香港科大故事
STEM女教授的至理明言
八位科大女教授分享她們打破性別偏見的故事,以及怎樣透過科研為社會帶來改變。
香港科大故事
化學生物工程, 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 企業管理, 研究
求學在科大?為事業早作準備!
多位非本地學生分享他們選擇科大的種種原因。年輕讀者也可借鏡他們的經驗,學習如何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並為未來鋪路

2021

香港科大故事
生物工程學, 化學生物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
再見!可怕的眼球注射治療
患有糖尿眼及黃斑病變的人,一般需接受眼球注射治療——使用幼針將藥物直接注射入眼。這種入侵性治療帶有一定風險,而且令人望之生畏,膽小者未必能夠接受。  孫瑋良 (Langston) 在科大攻讀博士學位時,便與校內其他研究人員研發以超聲波導入藥物的非入侵性治療技術。現時,他正與藥廠合作,把這種技術推出市場。  促使Langston鑽研創新治療技術的契機,源於他與妻子各自的祖父,同樣患有視網膜病變,需要接受眼球注射治療。 「爺爺很勇敢,挨了四至五針!但太太的爺爺卻因害怕而拒絕打針,結果病情惡化。」 他與團隊於是著手研究超聲波導入技術,但最初沒太多相關知識作參考,差不多要由零開始。 「當時,學術界對眼睛護理沒有太大興趣。我們也只好摸著石頭過河,一切自行摸索了。」 新技術不用施針,消除恐懼的源頭,也令治療時間減短一半。 團隊一路鑽研,直至發現可利用一種特定頻率超聲波,在不損眼組織的情況下將藥物導入眼球,才真正出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