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布為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旗艦項目Urban-PREDICT成立國際協調辦公室,彰顯大學在城市氣候科學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辦公室開幕典禮匯聚多位國際頂尖科學家、政府部門代表及業界專家,同場更舉行城市氣候預測與韌性圓桌會議,旨在推動尖端科學應用及跨領域合作,為全球共同應對城市氣候風險邁出重要一步。
城市氣候科學的全球樞紐
全球城市正面對極端高溫、洪水、風暴及空氣質素惡化等日益加劇的風險。為應對這些挑戰,世界氣象組織旗下世界天氣研究計劃開展Urban-PREDICT項目,工作涵蓋預測、風險評估、早期預警、數據整合、共融治理、社區意識及變革性行動,旨在協助城市更好地預測及管理這些與日俱增的威脅。
Urban-PREDICT項目由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副主任及教授陳飛教授共同領導,匯聚來自全球六大洲的科學家,共同開發新一代城市級別災害預測及預警系統。新成立的國際協調辦公室落戶科大大氣研究中心,作為項目的全球樞紐,致力協調國際研究、城市示範項目及跨領域夥伴合作。
科大作為承辦機構,將在研究成果轉化落地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勢將扮演連接國際專業知識與城市實際需求的橋樑角色。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主任兼講座教授及國際協調辦公室主任劉啟漢教授表示:「國際協調辦公室落戶科大,印證我們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科研實力和領導地位。香港正面對突如其來的暴雨、熱島效應及空氣污染問題等嚴峻的城市挑戰,突顯建立韌性城市模型的必要性。我們的使命是將尖端研究轉化落地:推動更智能的城市規劃、保障生命安全,並構建抵禦氣候變化的持久韌性。」
陳飛教授闡述項目的技術範疇:「Urban-PREDICT建基於四大核心方向:高解析度模擬、人工智能驅動的預測、有效的預警溝通及社區應變能力。憑藉科大在人工智能和氣候科學方面的優勢,我們旨在連結科技創新與社會需求 — 為最脆弱的群體提供精準、可行且易於理解的早期預警。」
連結全球科學與在地解決方案
世界氣象組織世界天氣研究計劃研究處處長Estelle de CONING博士讚揚是次合作:「這能為城市預測及應對天氣的方式帶來重要轉變 — 讓科學更貼近社會。Urban-PREDICT在科大頂尖的研究環境及位於香港的國際協調辦公室的支持下,將加強全球在城市天氣預測方面的合作,透過整合研究與創新,有助城市更好地預測和管理天氣相關風險。」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李學賢先生亦表示:「我們一直致力牽頭推動氣候行動與韌性建設工作。這些努力不僅需要政府的推動,更有賴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Urban-PREDICT國際協調辦公室的成立,象徵着我們在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共同旅程中踏出了重要一步。」
圓桌會議探討從科學應用至社會影響實踐
作為科大35周年誌慶預熱活動之一,城市氣候預測與韌性圓桌會議邀得Urban-PREDICT項目共同主席陳飛教授及Soledad FERRARI教授發表主題演講,闡述項目的科學路線圖及其對連結氣候行動與社會影響的重視。
兩場高層次專題討論分別由劉啟漢教授及科大環境研究所首席發展策略師陸恭蕙教授主持,匯聚多個領域的專家,包括香港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教授、來自世界氣象組織世界天氣研究計劃的科學家、渠務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政府代表,以及香港紅十字會、商界環保協會和香港保險業聯會的代表。環節探討針對城市危害的科學預警、保護弱勢社群的策略,以及保險業界和商界在構建系統韌性方面的關鍵角色。
隨着國際協調辦公室正式啟動,科大及其全球合作夥伴將推動城市氣候科學研究轉化為實際行動。透過整合超高解析度天氣災害預報、人工智能技術及本地社會數據,Urban-PREDICT將提供更精準、更易獲取且更具可操作性的早期預警訊息,以保護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社區福祉及關鍵基礎設施。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www.hkust.edu.hk/) 是國際知名的大學,致力推動創新教學、卓越研究及具影響力的知識轉移。科大著重為學生提供全面及跨學科的教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5》中全球排第19、全港第一。另有 13 個科目躋身《2025 年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50強,其中「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全球排名第17位,蟬聯本地大學之冠。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中,一直位處全球首30名以內,反映畢業生極具競爭力。在研究及創業創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的「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直至2025年7月,科大成員共創立了逾1,900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7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